导 航
查看: 26881|回复: 82

[江城资讯] 2017年3月15日武汉新闻汇总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15 10: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落飞 于 2017-3-17 22:07 编辑

前2个月湖北省外贸增长19.6% 出口汽车实现倍增
湖北日报讯 (记者刘天纵、通讯员李峰)昨日,武汉海关公布我省今年1月至2月外贸数据:进出口总值409.2亿元人民币,同比去年(下同)增长19.6%。其中,出口242.2亿元,增长10.7%;进口167亿元,增长35.5%。

前2个月,欧盟为我省第一大贸易伙伴,鄂欧贸易总值56.4亿元,增长10.3%,占全省外贸总值的13.8%。美国为我省第二大贸易伙伴,贸易总值为47.6亿元,增长26%,占全省外贸总值的11.6%。东盟为我省第三大贸易伙伴,与东盟贸易总值为44.4亿元,增长11.7%。此外,我省对日本进出口38亿元,增长63%;对韩国进出口36.5亿元,增长1.5倍;对印度进出口15.4亿元,增长51.6%。

高新技术产品是拉动我省外贸出口的重要引擎。前2个月,出口高新技术产品98.9亿元,增长31.5%。其中,手机出口27.3亿元,增长24.1%;集成电路出口7.1亿元,增长56%;平板电脑出口6.5亿元,增长30.4%。此外,我省出口汽车零配件6.2亿元,增长20.7%;出口汽车3.4亿元,增长1倍。

进口方面,我省共进口机电产品104.2亿元,增长41%,其中,机械设备进口36.8亿元,增长1.9倍。进口铁矿砂304.5万吨,减少18.4%;进口铜矿砂15.2万吨,增加26.8%。

前2个月,武汉进出口总值270.4亿元,增长23.9%,占全省外贸总值的66.1%。此外,荆门、孝感、黄冈出口增幅超过30%。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15 10: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鏖战“一号工程” 招商人员一周3次进京跑部

武汉鏖战“一号工程” 招商人员一周3次进京跑部

宏观经济第一财经日报周芳2017-03-15 07:31分享
0评论
今后五年,武汉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年均增长15%左右,每年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0家以上

谢齐威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化学博士毕业,竟然干起了政府招商引资的工作,而且参与的第一个项目就是湖北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单体投资最大的高科技产业项目——总投资240亿美元的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

谢齐威是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投资促进局的一名普通招商干部。

2015年8月18日,夜幕刚刚降临,谢齐威临时接到通知,到湖北省委参加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专题会议。他记得很清楚,当晚的会议规格很高,省委常委全数出席。会上,时任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立下军令状——“虽然竞争对手实力强劲,但湖北一定要拿下这个(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

谢齐威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当天夜里,时任湖北省副省长许克振带着专班工作人员连夜飞赴北京,一行人都来不及回家收拾行李。

“5+2、白加黑”的工作状态,是政府招商人员的常态。谢齐威说,今年节后开工至今,他和同事们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周末。

谢齐威们的压力和动力皆来自于今后五年武汉招商引资的目标。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近日在全市招商引资大会上提出,今后五年,武汉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年均增长15%左右,每年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0家以上、中国民营500强企业12家以上、大型央企投资项目20个以上;全市累计引进10个以上投资100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

就在昨天,东湖高新区又牵手多个重磅合作伙伴——格林美、航天激光院、精立电子、瑞声科技、天风证券、武钢华工激光、中原电子等7个重大项目集中启动开工,总投资近50亿元。

一周3次进京跑部

在近三年时间里,谢齐威几乎每周都要跟随领导赴京。“真是忙得飞起来!”谢齐威说。高峰期的时候,一周飞到北京3次,每次都是天还未亮就出发,深夜才返回武汉,给省市的汇报材料只能在返程飞机上抓紧编写。

众所周知,早在2006年,湖北、武汉两级政府便共同出资100亿元人民币成立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下称“武汉新芯”),试水存储芯片国产化的研制。

但业内人士直言,对于存储器产业来说,貌似天量的100亿元人民币无异于“向沙漠里泼水”,行业领军企业——英特尔、三星、台积电的单年投资体量都是100亿美元起步。先天投资不足,武汉新芯成立以来一直业绩不佳,亏损连连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2014年底,时任武汉市市长唐良智与工信部部长苗圩一起碰撞出了火花——中国要实现信息安全的自主可控,存储器芯片国产化就势在必行;武汉新芯培养了2000多人的技术骨干、管理团队,还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武汉可以在存储器领域“再搏一次”。

谢齐威就是在此时进入到东湖高新区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专班的。然而,专班刚运转不到一个月,唐良智调往成都就职。“接下来该怎么干,我们本来有些迷茫,不知道新市长还推不推这个项目了。”谢齐威回忆道,新的武汉市市长万勇一上任,就来到东湖高新区专题调研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并当即拍板将在全国两会上向国家正式提交议案。

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万勇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向大会提交议案,恳请国家支持在武汉建设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随后,万勇又拜访工信部的分管领导,恳请部委指导武汉起草项目申报方案。

“具体怎么干、钱从哪儿来、技术怎么搞、人从哪儿招,这些都要在详细的方案中体现出来。”谢齐威说,自己进入专班前的工作资历不足一年,为了尽快适应工作需要,只能让自己像海绵一样,不断吸收所需知识。

2015年7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开会明确提出“存储器芯片要国产化,要建立国家存储器基地”。北京、合肥等地闻讯后纷纷加入国家存储器基地落地权的竞争。

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连夜赴京一幕。许克振带队从第二天上午开始,半天一个,跑完了4个部委(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由于竞争几近白热化,部委领导一直强调要公平竞争,谢齐威越想越发着急。

有多个地区参与竞争后,谢齐威的工作强度更大了。武汉市委书记、市长每周轮流专题研究,每天都有数份材料要提供;同时还要准备报国务院的项目方案,时刻注意其他地区的动向,保持和部委、国家级基金的紧密联系。

2016年临近春节,工信部将武汉筹建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的申报方案递交至国务院,2月底方案终于获批。2016年3月底,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在武汉东湖高新区正式启动。随后,进入到股东谈判阶段时,面对国家级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和紫光集团两大股东,为了设计出更加优化的合作方案,谢齐威和他的同事们又要竭尽所能做好谈判工作。

“全区现在有近60家芯片企业,以设计、制造和特殊应用芯片企业为主。目前,封装和测试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引进几个知名封装和测试企业是我今年的工作重点。”谢齐威透露,除此之外,最近又有一个新的“大项目”在谈,“要争取拿下来”。

引资引才“高位蓄水”

在东湖高新区管委会投资促进局办公室里,第一财经记者留意到,短短一个多小时,这些招商干部们累计接听咨询电话10多个,其中一名招商干部还现场接待了一家深圳移动通信企业的投资咨询。

投资促进局局长韩耀升表示,自从武汉把招商引资列为赶超发展的“一号工程”后,该区也进一步升级了招商政策,制定覆盖外企、央企、总部、自贸区、产业、人才、金融、知识产权等八个领域的政策支持,以及招商引资中介奖励等诸多具体支持政策,形成“1+8+N”招商政策体系,“要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降低企业投资和运营成本”。

不只是东湖高新区,武汉各区为招商引资纷纷使出“杀手锏”。青山区今年将启动25个项目、182.58万平方米的征收任务,释放2000余亩土地支持项目落地;江夏区则推行市场营运招商模式,成立区科技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面向社会招聘专业人才,用真金白银奖励招商大员。

与此同时,武汉还实施了“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武汉累计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300多万人。陈一新说,“今后,我们要将校友招商作为招商引资的新突破口和生力军,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在汉高校建立校友联合招商工作机制。”

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张文彤则透露,2017年该区规模高科技企业至少可吸纳高端人才8万人,2018年预计超过10万人。

值得关注的是,东湖高新区计划今年起在每一幅供应商品房市场的住宅用地中,拿出一定比例来建“人才房”,以减轻高端人才在武汉安家的购房成本。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15 10: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商看好湖北发展 2月湖北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0%
   
省商务厅昨透露,上月我省实际利用外资超过7.2亿美元,同比增长10%,高于全国1.8%的增幅水平,彰显外资看好湖北发展的强劲信心。

数据显示,今年1月,我省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4.8%,2月增幅达10%,外商投资动力十足。从利用外资产业看,第二产业占比超过60%,第三产业占比达30%,第一产业约10%。“这充分说明,外商最看好湖北工业发展。”省商务厅外资处负责人表示,在工业投资中,制造业占的比例最大,装备制造、新能源、光电子等领域表现抢眼。服务业领域,医疗、设计、金融等增幅较快,尤其是随着湖北自贸区建设的推进,很多境外资本有意进驻自贸区布局医疗、金融等领域。

随着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外商投资我省房地产的热情下降。今年1月份投资同比下降18%,2月份下滑幅度也较大。

从利用外资区域看,武汉市依旧领跑全省,利用外资占比超过60%。

省商务厅上述人士表示,下一步,我省将出台《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的实施意见》,会公布一系列干货,加速推进外商投资湖北的步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15 10: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好5月底集中完工
这12个重点排水项目请你对图监督


    本报讯(记者黄师师 通讯员黄金波)长江日报记者昨日从市水务局获悉,我市“四水共治”之“排涝水”2017年度实施项目“作战图”已编制完成。按照计划,江南泵站、后湖四期泵站等12个骨干项目将于今年5月底建成,包括南湖周边、解放大道永清街、郭琴路等三镇的11处老渍水点将因此而缓解渍情。
    这12个重点项目分别为:江南泵站、后湖四期泵站、黄浦路泵站、港西二期泵站、四新泵站、琴断口泵站、什湖泵站、21号公路明渠改造、南湖出江通道、南湖连通渠综合整治、夹套河骨干箱涵、青菱路主干排水。
    12个项目中,有7个是泵站建设。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这主要是武汉特殊的城市排水防涝特点所决定。
    数据显示,武汉年均降雨量达1257毫米,但降雨时间分布不均。一般来说,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6月至8月。这一时期,正值长江、汉江武汉段高水位运行,城区雨水主要依靠泵站抽排出江。
    目前,武汉中心城区共有22个排水系统,现有泵站总抽排能力980立方米/秒,不足规划需求的一半。综合湖泊调蓄容积等因素评估现有排水设施,我市现有的排涝能力仅能抵御小时降雨34.5毫米、日降雨量100毫米内的暴雨。因此必须加大设施建设尤其是泵站的建设。
    以四新泵站为例,其建设规模105立方米/秒,服务面积达到37平方公里。建成后,能较大缓解四新片区的渍水问题。
    上述12个项目全部建成后,我市将新增抽排能力490立方米/秒,武昌南湖、汤逊湖地区、汉阳地区能力倍增,全市城市抽排能力提升50%,南湖周边、夹套河沿线、解放大道下延线、解放大道永清街、黄浦大街、郭琴路、四台工业园区、青山红钢城、21号公路、江城大道等11处区域的渍水问题,有望在今年汛期得到有效缓解。
    探访>>>
    琴断口泵站即将安装泵机
    二环线龙阳大道片区渍情今夏将有效缓解
    本报讯(记者张晟)长江日报记者昨日从市城投集团获悉,琴断口泵站目前已完成地下结构施工,并开始同步建设泵房并安装泵机。该泵站预计5月建成并投入运行,届时赫山路、琴断口地区和龙阳大道与二环线交会处等区域,都将有望告别渍水。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琴台大道与建材城路附近的施工工地。现场施工技术人员介绍,10日已全面完成了泵站底板的土建施工,最深处达到了地下13米。
    记者观察发现,目前泵房已开始搭建,建设将持续至本月20日前后首批泵机到达时暂停。待泵机全部安装完毕后,泵房将恢复建设直至最终完工。
    琴断口泵站是我市2017年防汛排渍重点工程,设计流量为20立方米/秒。工程建成后,汉阳区赫山路附近直至琴断口地区均有望告别渍水。去年夏季,因琴断口地区缺乏有效排水设施,导致二环线龙阳大道下的涵洞内渍水较为严重而阻断交通。随着今夏该泵站投入使用,该片区的渍水问题将明显缓解。
    为了使琴断口泵站发挥作用,该工程还需同步并排布设3根直径为2米的球墨铸铁管和相关箱涵等。
    “单根铁管长度达到了3232米,3根长度就达到了近10公里,建设难度随着长度的增加而成倍增加。”市城投集团现场有关负责人介绍,该泵站工程区别于其他泵站项目的最大特点是出江管道特别长,且管道需地下穿越二环线等重要市政道路。
    上述人士说,难度主要集中于穿越二环线的施工,该片区地下岩石坚硬,且铁矿石较多,成为施工“拦路虎”。施工方主要采取顶管施工法予以应对,这一设备类似一台迷你盾构机,从道路一侧始发井出发后,掘进至道路另一侧,再从到达井中吊起即可。
    分析>>>
    特殊地形、传统排水模式易致内涝
    本报讯(记者黄师师 通讯员黄金波)昨日,市水务局首次公开详尽地介绍了武汉内涝的成因。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特殊的地形地势及落后的传统排水模式等,都是造成江城雨季容易内涝的原因。
    “内涝不单单只在武汉。近年来,随着极端天气频发,北京、广州、杭州等城市也频繁遭遇强暴雨袭击,引发严重内涝”,相关负责人表示,要解决内涝,得先了解武汉内涝的成因。
    众所周知,为防治外洪威胁,武汉各城区均建设了堤防。事实上,大部分地段的地面高程,都低于外洪水位2至5米。所以一到雨季,“武汉就好比一个地势低洼的盆子”。
    为了排水,城区的降雨必须通过泵站抽排。然而,武汉按照前苏联模式建设排水系统,只有标准低的浅层排水系统,导致城市越大、径流时间越长、径流量越大、渍水影响越大。
    传统的排水模式落后、标准低,不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城市排水需求。现有排涝能力也与我市降雨强度需求不匹配。由此,引发水太多、装不下、排不赢的尴尬。
    另一方面,在城市化快速进程中,重地上、轻地下,重开发、轻配套,对环境承载能力、生态保护重视不够,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也增加了内涝风险。施工损毁排水设施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影响了排水。
    还有“社会对排水设施保护意识不强”这一因素也容易被忽略。部分小餐饮缺乏废水废渣处理设施,大量餐饮油污废渣进入排水管网,易造成堵塞;城市道路清扫及冲洗保洁,令泥水直接排入排水管网,也增加了排水疏浚维护的负担。
    因此,根治内涝不仅需要责任部门加大建设和管理力度,还需市场、社会、民众等多元力量的共同参与与治理。
    12个重点排水项目
    施工进度
    ■江南泵站
    服务面积458平方公里,建设规模150立方米/秒,目前基坑施工、土方开挖及基坑外工程桩已全部完成,泵房区域正在浇筑,底层结构已完成九成;出江工程流道内衬安装已完成,正在进行土方开挖、流道混凝土浇筑、自排箱涵结构施工。
    ■后湖四期泵站
    服务面积51平方公里,建设规模110立方米/秒,目前已完成泵房区桩基、支撑梁、基坑结构底板,正在进行泵房、格栅间等施工,同步进行铁塔迁改、变电站、明渠及堤外压力管道施工。
    ■黄浦路泵站
    服务面积4平方公里,建设规模32立方米/秒,目前正在进行主泵房土房回填,管理楼装修和出江段管涵施工等。
    ■港西二期泵站
    服务面积10平方公里,建设规模54立方米/秒,目前泵站桩基等及土方开挖已全部完成,泵房区域结构底板已完成,正在浇筑侧墙混凝土;出江流道及真空阀室土建施工已完成;同步开展仁和路、工业路、建设四路、和平公园段管涵施工。
    ■四新泵站
    服务面积37平方公里,建设规模105立方米/秒,目前一期已完工进入调试阶段,二期正在进行设备安装。
    ■琴断口泵站
    服务面积5平方公里,建设规模20立方米/秒,目前泵房区域结构底板已完成,正在绑扎侧墙钢筋;管道工程累计完成1.42公里,出江工程已全部完成。
    ■什湖泵站
    服务面积5平方公里,建设规模20立方米/秒,目前已完成明渠护脚、江边格宾网笼石施工,正在进行主泵房混凝土浇筑等施工。
    ■21号公路明渠改造工程
    完成1.9公里上游拓宽改造段、2.2公里下游带水清淤和11处过渠箱涵建设。
    ■南湖出江通道工程
    第一阶段的迁改已基本完成,全线正在开展土方开挖、桩基施工及箱涵施工,已完成箱涵710米;跨铁路段架空施工已全部完成。
    ■南湖连通渠综合整治工程
    完成渠道主体工程1550米,占总长度的44%。
    ■夹套河骨干箱涵工程
    完成箱涵约1957米,基坑挖方49.3万立方。正在进行桩基施工、土方开挖以及箱涵主体施工。
    ■青菱路主干排水工程
    完成箱涵1400米,正在进行桩基施工、土方开挖以及箱涵主体施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15 10: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光谷一批重大项目同日开工
国家存储器基地产业链 再添一环

    本本报讯(记者肖娟 通讯员张珊妮)昨日,在东湖高新区,格林美、航天激光院、精立电子、瑞声科技、天风证券、武钢华工激光、中原电子等7个重大项目集中启动开工,总投资近50亿元。
    长江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7个重大项目虽投资额度不等,但产业含金量较高。这些项目涉及资源循环利用、激光设备研发及制造、半导体封装、平板显示检测、金融服务等领域,均围绕新兴产业布局,具有技术水平高、处于产业发展中高端等特点,建设周期多为1至5年。
    目前,光谷已经形成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五大“千亿元板块”。昨日开工的项目多是围绕这些板块呈产业链式布局。如总投资24亿元的武汉光谷·激光科技园项目,将形成激光技术全产业链企业集群,促进军民融合发展;武汉精立电子平板显示测试设备产业基地项目,为光谷补上平板显示测试设备产业链条;瑞声科技武汉产业园项目,将使国家存储器产业基地产业链更加壮大,加速提升光谷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东湖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建设一直是东湖高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加速器,是推动创新发展、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十二五”以来,东湖高新区累计完成产业项目投资超过1900亿元,引进百亿元以上项目6个、50亿元以上项目17个。2016年,东湖高新区共推进140个产业项目建设,完成产业投资320多亿元,促进了国家存储器产业基地、中小尺寸显示面板基地、移动智能终端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等一大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建设。
    今年,围绕东湖高新区“十三五”产业规划和建设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创业中心的目标,东湖高新区计划推进150个以上产业项目建设,计划完成产业投资360亿元。
    链接>>>
    7个开工项目
    1、格林美“城市矿产”资源循环利用研发基地项目
    由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3亿元。项目将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发展创新创业、绿色产业制造、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与循环经济国际会展中心。
    2、武汉光谷·激光科技园项目
    由武汉光谷航天三江激光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24亿元,建设周期5年。项目建成后,将形成集研制、生产、市场于一体的激光技术全产业链企业集群,实现军、民两类激光技术产业系统化、规模化和军民融合发展。
    3、武汉精立电子平板显示测试设备产业基地项目
    由精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6.05亿元,建设周期600天。项目将积极助推光谷平板显示测试设备产业战略发展。
    4、瑞声科技武汉产业园项目
    由瑞声科技公司投资建设,计划总投资超过1亿美元,计划新建手机半导体封装生产基地和MEMS芯片领域的研发基地。项目建成后,将加速提升东湖高新区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5、天风证券大厦项目
    由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1.5亿元,计划建设周期2年。该公司将依托大投行服务能力、财富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利用公司牌照优势、客户资源及资金优势,助力东湖高新区内企业转型升级,加速提升东湖高新区金融服务能力。
    6、武钢华工激光装备制造及技术服务产业基地项目
    由武汉武钢华工激光大型装备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计划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计划投资2475万元,占地面积40亩,建设周期1年。该公司由武钢与“华工激光”合资成立,是专业从事高功率大型激光装备研发制造的高科技产业化公司。
    7、中原电子卫星导航及应用项目
    由中原电子公司投资建设,计划总投资10亿元,其中建安工程一期计划投资1.4亿元,预计2018年3月底完工。项目全部建成后,公司将实现军民用北斗通信与导航、模块、终端及系统应用的全产业链覆盖。预计产能达到13万台(套),营业收入12亿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15 10: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奇宏光电二期项目落户东湖高新区
   东湖高新区与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宏”)签署二期项目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石墨导热膜研发等领域深化合作。

奇宏是全球最大的热管理公司,致力于提供整机散热解决方案与各类散热产品的生产及研发。2012年,奇宏落户东湖高新区,投资建设奇宏光电凤凰山产业基地,目前转轴、电脑机箱及散热模块等产线已经开始试产。2014年,奇宏还投资1.2亿元兴建净化室,生产触控模组与摄像模组。

此次,奇宏在光谷再次投资5亿元,在奇宏光电凤凰山产业基地建设国家级实验室、集团结算中心及石墨导热膜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充分体现了奇宏对光谷的高度信任和在光谷加大投入、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奇宏光电二期项目的落户,有助于光谷进一步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加快完善光电产业链全布局,壮大光电子产业规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15 10:2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落飞 于 2017-3-15 10:39 编辑

黄陂区领导会见黑芝麻智能科技 上海交大 武汉蓝辉机电投资考察团
     3月13日,黄陂区委书记吴祖云、区长曾晟共同会见黑芝麻智能科技、上海交大、武汉蓝辉机电投资考察团,分别就与各方实现项目合作进行洽谈。

会见中,黑芝麻智能科技和武汉蓝辉机电两家公司负责人分别介绍了企业发展运营情况。

据悉,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个专注于数字影像核心技术开发与应用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位于上海和美国加州硅谷,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汽车,安防以及多种消费电子产品。武汉蓝辉机电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机电设备、机械设备、工业自动化设备的研发、生产、加工的科技型企业。

吴祖云、曾晟对考察团一行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吴祖云说,黄陂是武汉之根、武汉之窗、武汉之肺、武汉之星,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文化底蕴深厚、生态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希望与两家企业、以及上海交大建立合作关系,黄陂区将为落户黄陂的企业和项目给予优惠的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贴心的服务,实现合作共赢。

副区长万红参加会见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15 10: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陈一新会见 天马微电子董事长陈宏良

    本报讯(记者郑汝可)昨日,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陈一新会见了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宏良一行。陈一新感谢天马微电子选择来汉投资兴业,希望该公司走集成集约集聚集群发展路子,加快在汉布局,助推武汉的产业链招商,继续关注武汉、看好武汉、投资武汉、发展武汉。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提供优质服务,为天马微电子在汉发展创造最优条件。市领导胡立山、蔡杰、程用文,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张文彤参加会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15 10: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省与青海 签订能源战略合作协议

    本报讯(记者李佳)昨日,青海省来汉推介第十八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记者从会上获知,13日,我省与青海省签订能源战略合作协议。
    据了解,第十八届青洽会将于今年6月20日至23日在青海省省会西宁市举办。来汉推介青洽会期间,青海省与我省在汉共同签署能源战略合作协议。鄂青两省经济发展、能源资源互补性强。为贯彻落实国家新能源战略,加强双方在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中的合作,两省将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稳固的能源合作和供需关系,带动全面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截至2014年,在青海工作的湖北籍人士近5万人,注册企业1300多家,总注册资本近70亿元,年产销总值120亿元,主要涉及汽车及零部件销售与服务、矿产资源开发、建筑施工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15 10: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汉首段二级航道整治工程最快10月动工
三年后汉江武汉段通航等级倍增

    本报讯(记者鞠頔)记者昨日获悉,汉江蔡甸汉阳闸至南岸嘴段二级航道整治工程已获省发改委批复,标志该项目前期工作全部完成。项目完工后,汉江武汉段船舶通航等级将实现倍增,也将极大地推动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
    市港航管理局相关人士介绍,蔡甸汉阳闸至南岸嘴是汉江汇入长江的出口河段,全长33公里,过往船舶频繁,港口码头林立,是汉江航运最繁忙、最重要的河段,也是武汉建设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主要依托。
    随着沿江经济快速增长,特别是武汉启动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以来,该河段港口吞吐量增长很快,船舶大型化趋势也十分明显,迫切需要改善通航条件、提升航道等级。2015年,武汉率先在全省实现汉江航道达到三级标准,汉江武汉段可常年通航1000吨级船舶。此次获批的二级航道整治工程预计今年10月开工建设,工期约3年。完工后,汉江武汉段可常年通航2000吨级货船。
    据了解,作为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全长1567公里,流经湖北省858公里,覆盖全省39个县市区。去年,汉江货运量不到4000万吨,不及赣江的1/5,其主要原因在于汉江通航等级较低。
    “汉江通则长江畅,汉江航道畅通将成为推动武汉建设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关键因素。”省交通厅相关人士表示,去年省政府出台《加快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十三五”期间,湖北水运将实施航道畅通工程,到2020年基本形成2000公里“一主三江一网四支”长江中游高等级航道网,汉江航道整治工程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届时,汉江年货运量将大幅攀升,有望达到2亿吨。
    此外,由于目前正值枯水期,市港航管理局提醒过往船舶,受汉江水位持续下降的影响,汉江武汉段实际可利用的水深为2.4米,本月严禁吃水超过2.0米的船舶通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15 10: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修改设计方案保住近百棵法桐
兴业路改造争取少移大树

    本报讯(记者王亚欣)汉口兴业路百步亭路至解放大道段即将实施改造升级。长江日报记者昨日从市园林和林业局获悉,为了尽量少移栽树木,其设计方案已重新调整,可以保住沿线近百棵法桐。
    兴业路是后湖地区除后湖大道外最重要的出行通道。过去,这条路路面较窄,仅够一辆车通行,沿线不规则种有180棵法桐、水杉等树木。其中,法桐均为树龄20年以上、直径45厘米以上的大树。代建方武汉桥建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树木多是早年后湖村村民所种,并非按行道树要求种植在一条直线上。兴业路由过去一车道拓宽至四车道后,按常规设计,这180棵树都得移走。
    移树方案被交到市园林和林业局后,养护管理处认为,移栽树木太多,将法桐全部移走非常可惜,希望重新调整方案后再施工。武汉桥建集团收到这一通知后也非常理解,迅速与规划、园林部门商量解决办法。
    武汉桥建集团相关负责人称,原先的设计方案是道路总宽度40米,双向四车道,机动车道两侧分别为绿化带、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修改方案后,道路总宽度40米不变,绿化带不再分属机动车道两侧,而是作为两股机动车道的分隔道。也就是说,过去是树木适应道路,现在修改方案后是道路来适应树木。
    这位负责人称,目前新的施工方案正在批复中。调整方案后,180棵树木中的近百棵法桐可以保住。可以预见,待明年兴业路道路拓宽完工后,市民可继续享受法桐绿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15 10:36:2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罗伦萨小镇将落户武汉
年内大型购物中心将达50家

    本报讯(记者李冀)纯意式风情购物小镇将在今年年中落户武汉,武汉人再也不用远赴天津逛佛罗伦萨小镇了。年内,我市将拥有大型购物中心50家左右,其中10万平方米以上的33家,成为新的主力业态。
    近年来,我市消费结构加快转型,商业业态齐全完善,吸引了众多商业巨头来汉落户。
    据了解,目前,全市拥有商业网点36.9万个;法人产业单位5.2万个、个体31.7万个;法人产业单位营业面积2159万平方米;3000平方米以上的网点539个;大超市140个、专业店79个、百货店28个、购物中心46个、餐饮店74个、折扣店2个、交易市场170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15 10: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落飞 于 2017-3-15 10:44 编辑

武汉招项目除了面向工商企业,也应该向知名大学、科研院所招项目,投资额度并不比其他项目少。基本看到新闻都是武汉华科项目落户xx,很少看到其他顶尖高校落户武汉的新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15 10: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这两条新闻,虽然不是经济类的,但武汉城建确实要在市容,市貌的细节上下功夫了!

1.今年我市将创建16条示范路,创建标准已正式出台,具体要求细至上百条。

据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每个区必须选择至少1条、长度1公里以上道路或路段申报创建市容环境示范路,封闭环线、绿道等道路或路段不得申报。

此次还制定了创建示范路验收标准,主要涉及道路设施、城市家具、房屋立面、广告招牌、环卫设施、园林绿化、交通秩序、市容秩序8个大类、24个子项及上百条小项,要求非常“严苛”细致。如读报栏、灯杆、果皮箱、座椅、花钵等城市家具必须完好无损、干净整洁,路名牌、公厕指示牌须按国标规范设置,字迹清晰完整,行道树不能有枯、死、病虫害等现象。

今年底,这批示范路将迎接验收考核。对管理较差、环境不佳及市民强烈投诉的,将取消市容环境示范路资格,并在全市通报批评,并扣除城市综合管理考核相应分值。

2.我市将新、改建150座生活垃圾收集站列为今年“十件实事”之一,在居民小区、背街小巷逐步以密闭式收运取代露天收运方式。

市城管委环卫处负责人介绍,这150处生活垃圾收集站,包括地埋式垃圾中转站和移动式垃圾收集屋,将在全市居民小区、背街小巷及商业区等人口密集区域选取适宜点位新建或改建。建成后,原来堆放的垃圾桶、垃圾箱的露天收运点,将被一个密闭的小屋取代;生活垃圾收集后,暂时存放在屋内,整个转运过程也在屋内完成,避免给小区和道路环境带来污染。下一步,具备条件的生活垃圾收集站,有可能将承担初步的垃圾分类功能。

按照昨天公布的工作方案,这150座生活垃圾收集站(屋)将覆盖所有城区,其中,江岸、江汉、武昌、汉阳、青山、汉南、东湖风景、东湖高新、武汉化工区各6座,硚口、洪山、武汉开发区各9座,东西湖区13座,江夏、蔡甸、黄陂、新洲区各14座,同时鼓励各区在此基础上多建,11月底验收投入使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15 1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落飞 发表于 2017-3-15 10:42
武汉招项目除了面向工商企业,也应该向知名大学、科研院所招项目,投资额度并不比其他项目少。基本看到新闻 ...

引进其他知名高校需要武汉投钱给地,按照深圳苏州模式,对于武汉来讲是很划不来的。不如大力支持武大华科把大研究设施拿下来,那个国家投钱,成果归武大华科。所以,我觉得大力建科学装置划算,招一些科研院所也行,但是把那些大爷一样的知名大学弄来建校区就很划不来了,搞不好还会和本地7雄干起来(抢项目之类的),zf夹在中间也不好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1 17:45 , Processed in 0.133891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