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7608|回复: 24

[江城资讯] 2018年6月7日武汉新闻汇总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7 07: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先旺与民营企业家代表座谈时强调
突破性发展民营经济
争当武汉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长江日报讯(记者鞠頔)6日,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周先旺前往市工商联调研,并与部分民营企业家代表座谈,强调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对武汉提出争做“四个排头兵”的要求,突破性发展民营经济,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争当武汉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在市工商联,周先旺参观商会历史展览,随后与民营企业家共同探讨突破性发展民营经济话题。周先旺指出,武汉是我国近代工商文明重要发祥地,改革开放以来,武汉民营经济迅猛发展,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周先旺要求,提高站位,把民营经济作为武汉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认真领会党的十九大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新要求,抢抓多重国家战略叠加聚焦武汉的机遇,把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武汉经济高质量发展。

    周先旺强调,聚焦重点,推动武汉民营经济突破性发展。要处理好“小”与“大”的关系,一手抓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一手抓顶天立地的大企业,推动大企业聚焦主业加快转型,推动中小微企业抢抓机遇做大做强,实现既有“皓月当空”,也有“满天星辰”。处理好“旧”与“新”的关系,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一手抓新动能发展,既把传统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基本力量,加快转型升级,也要支持民营企业拥抱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新动能。处理好“内”与“外”的关系,一手抓外部企业引进,一手抓本土企业培育,以更开放的眼光、思维、心态,大力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让所有企业共享武汉发展机遇,实现更高水平发展。

    周先旺要求,大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竭诚为民营企业服务,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政府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服务要做到细心到位、有诺必践,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企业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

    市领导胡洪春、徐洪兰,市政府秘书长刘志辉参加调研。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7 07: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举行专题报告
加快新旧动能转化 走出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

    长江日报讯(记者郑汝可)6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举行专题报告会,特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经济学家李佐军,围绕“加快新旧动能转化,推动武汉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专题辅导。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周先旺主持报告会。

    李佐军是武汉校友,师从著名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奠基人张培刚,长期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理论功底深厚,熟悉经济政策,长期活跃在经济研究一线。

    报告中,李佐军从“为什么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和“怎样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两个问题切入,系统阐述了新旧动能转换的内涵和意义,深刻分析了当前新旧动能转换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推动武汉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路径。

    李佐军认为,加快推进武汉高质量发展,需要通过新旧动能的转换来实现。新动能有三大“发动机”,即“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在加快新旧动能转化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转化不代表完全否认,更不能“拔苗助长”,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

    如何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李佐军认为,需要有新思路、新定位、新产业、新环境、新行动。这其中,结合武汉实际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他指出,节约环保、生态、新能源、大文化、大健康、新兴金融、现代农业、乡村振兴产业等都是方向。聚焦新环境,李佐军认为,武汉要在基础设施、生活设施等硬环境,法治、政务、政策等软环境方面,同步着手提升。

    周先旺指出,当前,武汉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爬坡上坎的关键时期,希望各区、各部门认真学习领会本次专题辅导报告,结合实际,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以实际行动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建设武汉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

    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各区(开发区、功能区)、市直各部委办局、大型企事业单位党委(党组)中心组成员参加专题辅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7 08: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汉区52条支路
“挂牌”明示夜间停车不贴条


    6月6日傍晚,我市第一块分时段停车标志牌在台北路与香江西路路口非机动车道上设置,标志牌为透式自发光太阳能电池设计,能依据光亮自动点亮,晚上9点30分,该标志牌下面停了数辆机动车  长江日报记者杨涛 摄

    长江日报讯(记者魏娜 通讯员董冠男)家住黄孝河北路邮政小区的谢先生每天早出晚归,由于下班晚,回家后小区里基本上没有空停车位,只能把车停在小区外的路边,“虽然我每次停车都很小心,生怕影响别人通行,但还是担心交警会来贴条。”

    现在,谢先生再也不用担心了,因为他们小区附近竖了一块牌子:“19时—7时”,这意味着在这个时间段停车,交警不会来贴条。

    为了帮助像谢先生这样住在老旧小区、停车位紧张的市民,即日起,江汉区交通大队在全区172条支路中的52条支路上,竖起这样的牌子,提示居民每晚7时至次日早上7时,周边居民可以将车顺向停在路边,交警不再对这些路段上的夜间停车行为开罚单。

    今年5月,全市基层作风暨营商环境巡查组巡查至江汉区时发现,停车秩序和停车难,成为影响营商环境的重要因素,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最大效率地缓解停车难问题,成为巡查组和主管部门共同面对的课题。

    江汉区交通大队负责人表示,经过近一个月的调研,将公开“夜间停车”路段,作为破解停车难的突破口。“在交通条件复杂的拥堵路段,进一步严格管理违停,规范交通秩序;而在具备停车条件且有停车需求的路段,明确允许夜间停车,让市民知道哪里能停,什么时候放心停!”

    全市基层作风暨营商环境巡查组江汉区巡查组负责人表示,江汉区交通大队在严格管理交通秩序的同时,通过公开“夜间不贴条”的路段,让公众感受到公共管理的善意,进而鼓励市民规范自我行为,为政府管理减负,通过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推进社会和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7 08: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加长版“复兴号”下月亮相湖北 可通达武汉等23个大城市
发布时间:2018-06-06 20:01:57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记者雷闯、通讯员孟立、周凯)6日,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透露,16节车厢(非重联)的长编组“复兴号”动车组7月1日正式亮相,在京广高铁、武合铁路上运行。届时,全国铁路“复兴号”动车组日开行数量将由现在的114.5对增加到170.5对,可通达武汉等23个大城市。
“复兴号”动车组2017年6月26日投入运营以来,车票供不应求。但每列车只有8节车厢,载客576人。在春运等节假日高峰期,铁路部门将2列车重联运行。为满足需求,铁路部门研发了16节车厢的长编组“复兴号”,定员1193人,运力提升一倍。
据介绍,7月1日起,加长版的“复兴号” G1748/7次动车首次在合武、京广高铁开行,该列车是以银白为主色、枣红装饰色的CR400AF-A型。具体运行线路为:G1748次7:22从广州南站始发,11:28到达武汉火车站,进入合武铁路,12:16到麻城北站,13:52到合肥站,15:09终到蚌埠南站。G1747次按原路返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7 08: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先旺与腾龙控股
董事长任少龙座谈

    长江日报讯(记者鞠頔)近日,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周先旺与腾龙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少龙座谈。周先旺对任少龙一行来汉投资发展表示欢迎。他说,我市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强化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支撑。我市将大力优化商务环境,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加快推动腾龙光谷数据中心项目落地,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当日,东湖高新区与腾龙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签署腾龙光谷数据中心项目合作协议,项目总投资105亿元,将进一步完善“芯——屏——端——网”万亿级光电子信息产业生态链。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刘子清、常务副主任陈平,市政府秘书长刘志辉参加座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7 08: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交通部与湖北签署合作协议 力争2020年建成“两中心两枢纽一基地”
发布时间:2018-06-06 07:02:08来源:湖北日报
  交通部与我省签署合作协议
  部省携手“三年交通攻坚”,力争2020年建成“两中心两枢纽一基地”
  湖北日报讯 (记者雷闯、通讯员石斌、赵超)6月4日,交通运输部与省政府在京签署《关于加快湖北省交通运输发展2018—2020合作协议》,通过部省合作,支持湖北“三年交通攻坚”,力争2020年建成“两中心两枢纽一基地”。
  根据协议,双方将以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建设综合交通立体走廊、推进绿色智慧交通建设、深化行业改革为重点,共同推进湖北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落实交通建设有效投资、扩大运输服务有效供给、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培育新的发展动能。
  据介绍,在交通部大力支持下,我省将通过“三年交通攻坚”,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两中心两枢纽一基地”,即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全国铁路路网中心、全国高速公路网重要枢纽、全国重要航空门户枢纽、全国重要物流基地,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铁路方面,交通运输部表示,将会同国家铁路局,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各段线路,加快推进。沿江高铁是我国规划的“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和“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式联运方面,交通运输部将在阳逻港、棋盘洲纳入前两批示范项目基础上,将宜昌白洋港等符合条件项目纳入第三批示范;将襄阳、十堰纳入第一批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
  据悉,交通运输部将大力支持汉江航道建设,已把新集、孤山纳入“十三五”发展规划,同意湖北开展汉江兴隆枢纽二线船闸和襄阳以下2000吨级航道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做好项目储备,适时研究和考虑纳入中期规划。
  此外,交通运输部正在协调国家发改委及相关部门制定中央资金补助政策,政策确定后,将把我省研制的1140标箱江海联运标准船型船舶纳入支持范围。
  省交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我省重点围绕现代内河航运、多式联运、“四好农村路”建设等,加快推进交通强国湖北示范区建设,今年1-4月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04。8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祖国立交桥”的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凸现。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7 08: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3年内再建9个国家级检测中心
武汉打造中部检测之都

    湖北日报讯 湖北日报讯(记者王哲、通讯员胡琼之)6月5日,在武汉国家家用电器能效及安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出厂的家用电器正在进行检测。“经中心检测合格发放的测试证书可得到全球数十个国家认可,相当于拿到了全球通行证。”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刘爽高兴地向记者介绍。
    5月,武汉质检所国家电线电缆质检中心、国家红外及工业电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及国家家用电器能效及安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通过CB实验室现场评审。CB体系是IECEE建立的一套电工产品全球互认体系。截至目前,包括美国、德国、英国、日本在内,全球共有50多个成员国的70多家国家认证机构及其下属的CB实验室参加这一互认体系。武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家门口”的CB实验室可以让检验认证工作全部在本地完成,大大缩短了产品检测周期,消除重复测试和认证程序给企业带来的时间延误和成本增加。
    检验检测认证是市场主体创业创新的重要平台,有利于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目前,武汉已有21家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随着该市高端制造业快速发展,相关的检验检测机构配套相对滞后。针对这一情况,武汉制定《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武汉)建设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建设检验检测聚集区,对区内检验检测机构给予税收、土地、财政等多方面的支持,到2020年,武汉市将在高端数控机床及机器人、车用智能产品、新型工程材料等领域建立不少于9个国家级检测中心。
    届时,武汉检验检测认证营业收入将突破200亿元,并拥有3家以上检验检测认证收入过5亿元的龙头机构、10家以上过亿元的中型机构,同时,引进10家以上国内外知名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将“武汉检测”打造成为靓丽的城市名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7 09: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anson908 发表于 2018-6-7 08:00
加长版“复兴号”下月亮相湖北 可通达武汉等23个大城市
发布时间:2018-06-06 20:01:57来源:湖北日报
湖 ...

G80就是加长复兴号啊,不是早就来湖北了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7 11: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anson908 发表于 2018-6-7 08:04
交通部与湖北签署合作协议 力争2020年建成“两中心两枢纽一基地”
发布时间:2018-06-06 07:02:08来源:湖 ...

全国铁路路网中心

————————

这个提法挺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7 11: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anson908 发表于 2018-6-7 08:04
交通部与湖北签署合作协议 力争2020年建成“两中心两枢纽一基地”
发布时间:2018-06-06 07:02:08来源:湖 ...

在交通部大力支持下,我省将通过“三年交通攻坚”,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两中心两枢纽一基地”,即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全国铁路路网中心、全国高速公路网重要枢纽、全国重要航空门户枢纽、全国重要物流基地

——————
加油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7 12:38:19 | 显示全部楼层
路网中心是个什么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7 12:44: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同问:全国铁路路网中心。。是个什么定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7 12: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anson908 发表于 2018-6-7 08:00
江汉区52条支路
“挂牌”明示夜间停车不贴条

江岸区的还继续贴?
刚处理了违章,700块全是违停,其中三次200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7 13:08: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luenoah 于 2018-6-7 13:15 编辑
江城一叶 发表于 2018-6-7 12:44
同问:全国铁路路网中心。。是个什么定位??


比重要枢纽高    全看前面的几个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7 13: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德产业界专家学者齐聚武汉,研讨国际化人才培养


楚天都市报
百家号06-06 23:56
关注


楚天都市报6月6日讯(记者 贺俊 通讯员 邹星 徐张满仓 姚洪)如何培养在国际材料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和示范作用的拔尖创新人才?6月6日,来自德国的蔡司、博世、凯驰、斯蒂尔等公司,与中国华为、华新集团、东风汽车、武汉新能源汽车工业技术研究院等公司的专家学者,齐聚武汉理工大学,助力学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此次科技与产业国际论坛之材料与物联网暨第三届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端论坛,主席由国际纳米材料领域知名专家、德国斯图加特大学Hans-Eckhardt Schaefer教授,武汉理工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清杰教授和武汉理工大学国际化示范学院国际事务院长麦立强教授共同担任。

材料学科一直是武汉理工大学的优势学科之一,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并列排名第一,近年来在材料各相关领域贡献突出。在此基础上,该校大力推进由国家外专局、教育部共同实施的中国高等学校国际化推进计划(NICE PLAN),并在全国首次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进行国际化示范学院建设。

张清杰院士表示,学院要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需要,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国际协同培养试验区,探索包含国际协同、科教协同和行业协同的拔尖创新人才多元协同培养模式,建成国际材料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和示范作用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和知识创新基地。

学校的建设理念和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思路,打动了年近80高龄的Hans-Eckhardt Schaefer教授。他主动参与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国际化示范学院人才培养改革中,担任国际化特色课程《纳米材料与技术》的任课老师,并以其严谨的授课风格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深受学生好评。

这是武汉理工大学实施“十三五”发展规划以来,首次举办的大型科技与产业国际化人才培养高端论坛。国际化示范学院院长助理许絮介绍,邀请了来自国内外十余家大型企业的相关人员,作为武汉理工大学行业协同、国际协同的导师代表,结合全球化形势下企业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需求,推动形成学校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新特色和新优势,推进学校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3 07:40 , Processed in 0.045608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