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5054|回复: 8

[历史文化] 邯郸城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3 15:11:25 | |阅读模式
殷商时期
殷商时期(公元前11世纪),邯郸已发展为殷都的京畿要地。《史记·殷本纪》张守节正义引《竹书纪年》云:“自盘庚徒殷至纣之灭二百五十三年,更不徙都。纣时稍大其邑,南距朝歌,北距邯郸及沙丘,皆为离宫别馆。”到春秋时期的公元前6世纪中叶,邯郸已经发展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工商城市。
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的邯郸城座落在沁河冲积扇上,位于今邯郸市区的中西部及西南部,总面积为1887.6万平方米。城池由作为宫城的“赵王城”和作为廓城的“大北城”两大部分构成。
赵王城:是赵王室宫殿建筑区,由西城、东城、北城三部分组成,平面近似“品”字形,总面积约512万平方米。西城平面基本为方形,东西长1354米,南北宽1390米,面积1882万平方米。有城门8座,西垣2座,北垣2座,其中一座与北城共用,东垣2座,与东垣共用,南垣2座。
王城的殿庭俗称“龙台”,位于西城中部偏南,现存地面台丛近似正方形,南北长296米,东西宽264米;顶部略平,南北长130米,东西宽102米,高出地面10余米,是王城的主体建筑和主要宫殿建筑原址。
在“龙台”的北面,有一座东西58米、南北55米、高6米的夯土台基,它是台顶主体建筑东西两侧的一面坡式长廊建筑基址。东城西垣即西城的东垣,东西最宽处为926米,南北最长处为1412米,面积为1299万平方米。南垣有城门1座,北垣有城门2座。城墙与城门同北城共用。城内有“北将台”和“南将台”两处夯土台。“北将台”位于东城内西北处,南北长120米,东西宽119米。“南将台”位于东城内南部,南北长1113米,东西宽104米。东城内整个建筑布局是以“北将台”和“南将台”为南北中轴线的大型建筑群,其中有赵王祖庙,有传位登基大典的殿宇。
北城位于西城和东城的北面,其南垣即西城和东城北垣的一部分。东垣由南向北不规则弯曲,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最宽处为1410米,南北最长处为1520米,面积为186.5万平方米。城内有一个东西宽111米,南北长135米的夯土台,为北城内组大型建筑群的基址。北城应是赵国王公贵族的主要居住区
通观整个王宫城遗址,座落部呈正方形,建筑群都以主体建筑为中轴线而分布,气势雄伟,布局严整,排列有序。其严整性和有序性超过了同时代的齐国临淄城和燕国下都。

大北城:位于今邯郸市区内京广铁路的两侧。城墙西垣北端自“灵山”起,向南偏西曲折延伸,中与“梳妆楼”“插箭岭”“王郎城”等地面台墙相连,全长5604米。南垣西端在今庞村与西垣相接,由此向东微有曲折,至今贺庄村与东垣相接,全长3090米。东垣自贺庄村中部起向北延伸,长度为4800米。北垣自“灵山”北端向东延伸,长度为1820米,在今联纺路一带与东垣北端相交。整个大北城的城区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面积为1382.9万平方米。

在大北城西北部城墙基址一带,有“插箭岭”“梳妆楼”“铸箭炉”“皇姑庙“等遗址。其中,“插箭岭”是大北城西垣的一段。它曲折延伸,略呈头朝东的鸟形,总长600多米,高8米。它和“梳妆楼”“皇姑庙”等一起,构成一组高大建筑群,为赵王离宫所在。

在这组高大建筑群东侧,有一座城内小城。小城的东北接近“梳妆楼”,西与“插箭岭”相连。小城中间有隔墙。形成南北相连的两个部分。小城平面略呈梯形,上宽290米,下宽400米,南北长700米。此小城应为赵国贵族住宅区和官署驻地。小城东、南一带,为手工业生产区、商业活动区和居民住宅区。

在今邯郸市浴新街以东、中华大街以西、和平路以南直至劳动路一带,为赵国邯郸城的又一处主要手工业区和居民区。

现在仍然屹立在原大北城内东北部的高大的丛台,为战国时所建,是君王观看军事操演和歌舞的场所。

秦汉时期

公元前228年秦灭赵,邯郸城遭到一定损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载   皇帝奋战,德并诸侯,随毁城   廓。”公元前208年,农民起义军武臣、张耳、陈余占领邯郸城。同年九月,“章邯引兵至邯郸,皆徙其民河内,夷其城廊”。邯郸居民被迁徙一空,邯郸城进一步被平毁,兴盛几百年的名都毁于一旦。

公元前206年,项羽自号西楚霸王,分封天下诸侯,以张耳为常山王,统治故赵地,邯郸城得以重建和恢复。公元前202年,张耳投奔刘邦后被改封为赵王,并将都城从襄国迁到邯郸。到前198年张耳的儿子张敖被废,刘邦封刘如意为赵王,都邯郸

西汉时期的邯郸城,除战国赵王宫城(赵王城)基本毁坏废弃外,其余基本上是在战国大北城城址的基础上恢复建筑。城区布局基本上是南部为居民区和手工业区,北部是赵王宫城区(包括宫苑)。赵王宫城区,包括战国时的“插箭岭”“铸箭炉”“皇姑庙”“梳妆楼”及城内小城一带,还包括“温明殿”和“丛台”

“温明殿”是西汉宫城建筑物之一,它的遗址位置在今邯郸市丛台区蔚庄村西北角处,西距“梳妆楼”约560米。遗址土台基南北长18米,东西宽14.5米,高2.1米。《后汉书》卷十九《耿弇列传》称,西汉末刘秀击败王郎占领邯郸后,时光武(刘秀)居邯郸宫,昼卧温明殿”。温明殿,唐人李贤注称:“汉赵王如意(刘邦之子)之殿也。”

“丛台”是汉代赵王宫城的宫苑。《汉书》颜师古注:“丛台,赵王之台也,在邯郸。”《汉书》卷51《邹阳传》载:“全赵之时,武夫鼎士,被服丛台之下者一旦成市”云云,由此可知,“丛台”在汉代是赵王娱乐的场所。西汉末年刘秀攻克邯郸后,曾请谢躬、马武等“置酒高会,因欲以图躬,不克,既罢,独与武登丛台”。唐代邯郸诗人刘言史诗称“旧业丛台废苑东”,说明丛台附近为废苑,即汉代赵王宫苑。梁任昉《述异记》也说:“邯郸有故宫基存焉,中有赵王之果园。”指的就是丛台所在的宫苑。

西汉前期,经过惠帝、高后,文帝、景帝几十年的治理,“衣食滋殖”,“民遂乐业”,社会经济在恢复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此同时,邯郸也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商业大都会,为黄河北岸的最大的商业中心城市,西汉后期,邯郸进一步发展为除京城长安之外的“五都”之一,居洛阳之后,名列临淄、宛、成都之前,在“五都”中居第二位,在全国数第三大城市。《盐铁论·通有》称邯郸等城“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当时邯郸城的人口达40-50多万。

但城池在西汉初年也遭到过毁坏。“七国之乱”时,赵国的诸侯王赵遂参加叛乱,遭到汉中央大军的镇压。由于赵遂坚守邯郸,郦寄攻之不下。栾布平定齐地诸国后,还军与郦寄共同引水灌邯郸城,邯郸城破,赵王遂自杀。这是邯郸城的一次较大的毁坏。

东汉初年开始,邯郸城逐渐走向衰落。新莽末年,王郎在邯郸称帝刘秀到河北后,对邯郸城的攻击战争前后持续了20多天,最后攻克邯郸城。《后汉书》卷21《任光传》载:“因攻城邑,遂屠邯郸。”《后汉书》卷18《吴汉传》也载:“更始遣尚书令谢躬率六将军攻王郎,不能下。会光武至,共定邯郸。而躬裨将虏掠,不相承禀”,使这座“名都”再次毁于兵燹。这次战争成了邯郸城史上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据《赵都邯郸故城调查报告》称,东汉时期邯郸城区面积比战国时期邯郸大北城面积缩小了3平方公里多,而且城内还葬有许多墓冢,城内居民的实际有效使用面积更小。到东汉末年,邯郸城走完了自战国时期的赵国都城、西汉时期全国第三大城市到蕞尔小县的衰落过程,并且一直到清末,其普通县城的地位未能改变,其城池规模一再缩小。


明代的邯郸城,在洪武之初,南不过斜街口,北不过观音阁,远不及二里,东西不及半里。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重修东北隅,移拓三里许,周围五里四十六步,高二丈,阔一丈五尺。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加修,正德九年借导河之役又加以修缮。嘉靖二十四年(1545),邯郸城墙大坏,知县董威复加浚筑,进一步扩大了邯郸城的规模——周围广八里,高三丈,底阔三丈,收顶一丈五尺。袁炜《邯郸修城记》云:“筑敌台二十有五,台立铺舍三楹,以甓甃;女墙千五百八十有九;四隅各构危橹,四门各券层城:东曰瞻岱,西曰环沁,南曰带河,北曰拱极。”隆庆六年(1572),知县张第又对邯郸城进行了一定的修补缮建,并将北门改名“迎祥”。从《嘉靖广平府志》卷1《封域志》所刊载的《邯郸城池图》看,明代的邯郸城并不规整:南门与北门是对称的,有一条大道相连;东门与西门则不对称,东门偏南,西门偏北;东门与南北大道之间有一条东西向大路与之垂直相接;在这条大路的中段,沿邯郸县治以南,有一条南北向大街向南伸展到南城墙根,然后西折,沿南城墙平行地向西与南北大道相连。此外,西门与南北大道之间也有一条东西向的大路与之垂直相连。这四条道路将邯郸城自然地分成五个部分:东北区、西北区、东南区、正南区、西南区。东北区最大,正南区次之,西南区、东南区又次之,西北区为最小。
在东北区,主要分布着官府机关——东察院、西察院、察院、县治以及儒学文庙、养济院、马神庙、行太仆寺。递运所和丛台驿在西北区。公馆、城隍庙在正南区。关王庙在西南区。
嘉靖以前,丛台在明筑邯郸城之外。《据胜亭记》称:嘉靖十三年(1534),兵备副使杨彝“饬兵赵地,阅城邯郸”之时,因见丛台“距城不寻丈,其势峨然出城表”,为了避免“高台迫城,敌或我乘,仰而受敌”的不利情况,便下令由县丞王景负责组织营建,按杨彝意图,在丛台上修筑起“据胜亭”,并修建甬道把城墙与丛台连结起来,使之成为城墙的一部分。不过,当时建起的甬道“阔仅丈许”,与城墙有着明显的差异。嘉靖二十四年(1545),知县董威又借修城之机,扩建了甬道,使“其阔遂与台相等”。
明代邯郸城的护城河,始建于嘉靖十年(1531),由知县赵时吉组织兴建。嘉靖二十四年,知县董威又主持进行了加浚。加浚后的护城河,潦阔七丈,深一丈五尺,堤阔四丈。护城河与城墙,圈定了明代邯郸城的规模。
据《嘉靖广平府志》卷3《山川志·川之附》记载,在明代邯郸县城周围建有四座桥梁,县城北门外建有“北桥”,它是明万历年间所建“学步桥”前身;在县城东五里滏阳河上建有“柳林桥;在县城东五里建有“耒马桥”,它是后来“南苏曹桥”的前身;在县城东北五里建有“苏曹桥”,它是后来“北苏曹桥”之前身。
清代的邯郸城较明代变并不大。康熙七年(1668)秋,淫雨淋漓,由于邯郸城墙自明隆庆六年(1572)以后没有进行大的维修,城垛大坏,当时,新任县令张慎发捐银约五百八十金,组织了修复。修复后的邯郸城墙,其广其厚皆不如前。此后,乾隆十五年(1750),因乾隆南巡途经邯郸,时任知县怀荫布所以大加修整;道光十年(1830),由于地震,堞垣复坏;同治年间(1862~1874),知县英棨、侯国钧按明朝董威旧制,重建邯郸城墙,“筑炮台三十、垛口二千一百有奇”;光绪十四年(1888),知县阚絅又补修北门,并改其东向为西北向,名仍曰“迎祥”。
雍正年间,城内主要街道有:直通南北城门的南北大街,其东侧有南斜街、中斜街、桃园街、连城街、新街及东西横街3条;南北大街西侧有东西横街和“蔺相如回车巷”“麻家巷”等。城内主要建筑有:县衙、前察院、后察院,丛台驿、丛台、城隍庙、泰山庙、马神庙、关帝庙、乐毅祠、节孝祠、观音阁、递运所、府馆(后废)、马军营、节爱坊、承流坊、宣化坊、千山耸翠坊、四水含灵坊、以及十四座科第褒封坊。有儒学方面的黉宫、文庙、崇圣祠等,以及名宦祠、乡贤祠、明伦堂、敬一堂等官方建筑设施。雍正六年知县郑方坤建造祭器库一座。同治十一年(1872),时任邯郸县知县英棨出资修建了养济院和留养局。同治年间还新建了南门里和西门里义学。乾隆年间又建立了邯山书院。光绪二十八年(1902)兴建新学,在邯山书院旧址设立了第一完小。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东大街租赁民房创办起乡村师范学校。宣统元年(1909),在文庙街原教谕署旧址上兴建了女子完小。

发表于 2018-7-3 17:33:16 |
帖子挺好,字太多了哈哈。。
发表于 2018-7-3 17:42:11 来自手机 |
兴盛到衰落,衰落到兴盛,邯郸一定要复兴的,邯郸在复兴的道路上!
发表于 2018-7-3 18:57:42 来自手机 |
是不是又可以加精华了
发表于 2018-7-4 10:56:03 |
当官的真好。
发表于 2018-7-4 10:56:55 |
射手穆勒 发表于 2018-7-3 17:42
兴盛到衰落,衰落到兴盛,邯郸一定要复兴的,邯郸在复兴的道路上!

复兴的概念是什么,赵国都城那时?五大都城那时?那没希望了。重回河北老三就行。
发表于 2018-7-4 12:11:11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8-7-4 13:07:47 来自手机 |
低调 发表于 2018-7-4 10:56
复兴的概念是什么,赵国都城那时?五大都城那时?那没希望了。重回河北老三就行。

像徐州看齐
发表于 2018-7-5 16:29:10 |

不要gdp,要人均就行。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14 05:08 , Processed in 0.061749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