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949|回复: 6

[历史文化] 涉县偏城镇艾叶峧石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24 09:59:49 | |阅读模式
艾叶峧位于涉县正北,距县城二十余公里,距偏城仅3.6公里。艾叶峧石窟是涉县现存三处北齐石窟其中一处,尽管面积小也决定去看看。X155县道由索堡经偏城、青塔、连接木井,偏城有涉县近年发现的一处将军府邸;青塔湖是附近人们游山玩水的去处;艾叶峧则是我的主要目的地。


事前了解到石窟在村东南,可是不到村子不知道在东南多远。车驶到村口,见一对小夫妻刚下车要回家,急忙跑过去询问。结果小伙子告诉我石窟在村西山沟内,远着那。回答的方位不对头,索性开进村再问问。偏远的山村一般很少在街上能遇到人,只能走进院去问了。涉县特产核桃,一家人正在院内剥核桃。一位中年人很热情的走出院子,指着村外的山头告诉了我方向。

谢过人家出村,大概知道了在河对岸那座山上。山称之为象山,但你站在公路边看不出大象的形象。山间长满翠绿的柏树,看不出明显的道路。路边有石材加工厂,走进去问问从哪上山。这一问人家以为我是要买雕像,指着北侧的一家工厂告诉我在那。象山东南河滩也有采石场,工人告诉了我上山的方向。结果走到半截没了路,在柏林中乱钻在半山才见到正道。

走上正道尽管要盘折而上,毕竟轻松多了。很快走到了石窟前。



艾叶峧石窟并非在半山腰,实际已经接近山顶。石窟开凿于山顶部下方的岩壁间,周边砌起了砖墙形成一个小院。



窟门成圆角长方形,高约1.5米,宽一米有余。窟门上方凿有人字形水槽,用于排水保护石窟。



窟门右侧可见三至四尊造像痕迹,残毁严重只留痕迹无法辨认。



窟门左侧,有摩崖碑记。远看字迹似乎很清晰,细看很难辨认。瞪着双眼见到“重修碑记重修口堂山”,其它能认清的多是捐资施主姓名了。林旺石窟、艾叶峧石窟,摩崖碑记均能见到(响)堂山三字。再次证实,“响堂山”最早的意义绝非山名,而是对石窟的一种称谓。同是北齐开凿石窟,林旺有隋代重修碑记,还有明代重修题刻。林旺石窟开凿于北齐,在北周武帝灭佛中被毁。同在涉县的艾叶峧石窟,在北周灭佛中也会遭到毁坏。窟门右侧的造像痕迹,可能便是北齐当年凿刻的。



窟内平面方形,正面原有造像应为五尊,如今只能看到似是而非的影子。



北壁雕一佛二弟子,造像头部均以毁坏只余身躯或坐或立于窟壁。



南壁也为一佛二弟子,毁坏情况基本相同。



窟门内两侧各雕一供养人,南壁供养人头部被砸毁。北侧一尊颈部有深深凿痕,应是人为偷盗未果。



窟顶正中绘八卦图形,四周绘彩云相绕。艾叶峧石窟虽然残毁严重,以其历史悠久仍列入河北省级文保单位。

本文转载自:西山老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8-7-24 10:01:44 |
本帖最后由 演员 于 2018-7-24 11:42 编辑

唉,涉县旅游局应进行最大程度的修复,以及开发其旅游资源和旅游文化
发表于 2018-7-24 12:19:19 |
这……就没有一个完整的吗?
 楼主| 发表于 2018-7-24 13:40:24 |
屌丝 发表于 2018-7-24 12:19
这……就没有一个完整的吗?

对啊,破坏的太严重了,唉
 楼主| 发表于 2018-7-24 13:47:14 |
本帖最后由 演员 于 2018-7-24 13:50 编辑

建议邯郸成立响堂石窟文化研究院,其作用和意义与敦煌研究院一样,保护和研究邯郸响堂石窟文化(峰峰响堂山石窟、涉县林旺石窟、涉县艾叶峧石窟、摩崖碑记等)以及统筹邯郸石窟相关文化旅游的接待和开发工作
发表于 2018-7-24 14:49:33 来自手机 |
演员 发表于 2018-7-24 13:47
建议邯郸成立响堂石窟文化研究院,其作用和意义与敦煌研究院一样,保护和研究邯郸响堂石窟文化(峰峰响堂山 ...

赞成。。。。。。。。
发表于 2018-7-24 22:55:08 |
老祖宗留下了被人活生生破坏了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14 13:25 , Processed in 0.075917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