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3607|回复: 78

[网友互动] 醉品桃河之绵蔓奇幻(石太铁路深度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18 22: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和味拉面 于 2018-11-18 22:41 编辑

(注:楼主拍照水平非常的垃圾,主要是分享一下这段经历)


第一章 长龙舞梦



    桃河,古称绵曼水,发源于山西省寿阳县东部的土陉岭(芹泉)。有二源,一出鸭儿峪,称南芹泉,一出太平峪,称北芹泉。桃水源出寿阳县东南桃源沟,水赤色如桃花故名桃河,横贯山西阳泉。往东有绵水、太谷水注入,至娘子关又有冒河滩泉、黑老婆泉、苇泽关地泉三大泉水注入。进入河北境内后,在井陉县南峪村与温河合流。因该河支流众多,蔓延数百里,故名绵蔓河,简称为绵河。继续往东流经井陉城关、山北、南张村等地,于北横口村东与甘淘河相会,改称冶河。冶河流经井陉县城、平山县城之后,最终注入滹沱河(黄壁庄水库)。

    这条河流源于山西,止于河北,横穿了位于井陉盆地与阳泉盆地中间的太行山脉主要山脊,河谷发育明显。为了减少工程量,许多公路、铁路都傍河谷前行,石太铁路亦是如此。

    正太铁路(现石太铁路),1904年开工修建,1907年竣工通车。这条铁路的修建,不但方便了河北、山西等地居民的往来,更是直接扭转了石家庄的命运,使其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从一个小小村庄,跨越了5个行政级别,一跃成为河北省的省会。

    当然,石家庄能够经历这么大跨度的发展,仅有铁路是不够的,还有几个十分巧妙的历史巧合组合在一起共同促成。正太铁路是由清朝同法国合资修建,主要的测绘与修建都是法国来完成。法国人修建这条铁路时非常用心,线路选择与设计十分考究。勘测沿线地形时,能够将海拔数值保留到了小数点后两位,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十分难得。所以正太铁路的科学测绘水平已经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而以当时的技术条件,在高低起伏的崇山峻岭与河谷中施工,仅仅3年就全线建成通车,不得不令人叹服。

    1902年芦汉铁路(现京广铁路)修建到正定府,经过石家庄村东,在此设立车站。当时石家庄隶属于直隶省(现河北省)正定府(现石家庄市正定县)获鹿县(现石家庄市鹿泉区)振头乡,人口只有200余人,没有什么名气,因此火车站以附近的振头乡命名,称作振头站,也叫枕头站。1902年,正太铁路(现石太铁路)开始筹建,法国为了节约资金,避免修建跨滹沱河大桥,便将正太铁路的起点,由正定府向南迁移,准备修建在滹沱河南岸的柳林铺。这样一来,可以在滹沱河南岸完成同芦汉铁路(现京广铁路)的对接,不必再跨河。如果不是为了避免跨河,现在河北省的省会可能是正定市。

    法国总工程司挨士巴尼为进一步减少费用,要求将线路取直,将东端起点从柳林铺南移到枕头(振头)站(今石家庄站)。如果挨士巴尼没有提出线路取直,现在河北省的省会可能是柳林铺市,石家庄则可能会在一次城中村拆迁改造过程当中彻底消失,连名字都不会有人记得。

    在正太铁路即将修建时,清**才发现法国人准备用窄轨,当即提出反对。而法国人璞科第以正太铁路“地势险阻、工程艰巨”为借口,坚持采用窄轨;清**外务部的盛宣怀以正太为芦汉分支,要“一气衔接”,坚持非修宽轨不可。法国总工程司勘测后提出,“若修宽轨需再追借一亿法郎”。而华俄道胜银行坚决不允再加借款,双方相持达一年之久。最后,清**让步。

    如果清**没有让步,石家庄的发展也不会这么快。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芦汉铁路和正太铁路如果都是宽轨,那么火车可以直接在两条铁路线上通行,石家庄站只是一个过路车站而已。但芦汉铁路是宽轨,正太铁路是窄轨,也就代表着两条铁路上的火车不能通行,由正太铁路运输过来的货物,必须要在石家庄重新进行卸装,才能运上芦汉铁路,反之亦然。由于这个客观因素,石家庄摇身一变,成为了晋冀间物资转运枢纽。当时的获鹿县号称“日进斗金的旱码头”,商业十分繁荣。石家庄成为物资转运枢纽之后,这个“日进斗金的旱码头”开始东移,转移到了石家庄。同时正定府的工商业也开始南移到石家庄。许多大企业(如井陉矿务局、山西的保晋公司和1923年创建的大兴纺织股份公司等)陆续前往石家庄进行投资创业。周边保定府等地的一些技术工人,也陆续被吸引前往石家庄。两条铁路不互通,带动了搬运业的蓬勃发展,正是这种原始的搬运业与现代化的铁路交通业的融合,造就了石家庄迅速膨胀的运输大军,诱发了人口的激增,并不断加速城市化进程。1925年,石家庄和休门合并建市,称作石门市,1947年石门市解放之后又改回石家庄市。

    建国前后,河北省的省会搬迁过十几次,北京、天津、保定、邯郸大名,甚至洛阳、西安都曾经成为过“河北省省会”。其中省会在保定的时间最长。wg开始之后不久,省会决定再次搬迁,离开保定市。搬到哪合适呢?省**看到保定以南蓬勃发展的工商业城市石家庄,恩,不错,就这里了!于是,1968年,河北省省会搬迁到石家庄市。

    至此,石家庄完成了质变的最后一步。这个最初面积不足0.1平方公里、人口只有200人左右的小村庄,在110年之后的今天,市区面积已达22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88万人,在全国所有城市当中综合实力排名第29位。

    几个历史的巧合,造就了今天教科书般由铁路运输而兴起的新兴工商业城市:石家庄。短短百余年时间,行政级别跨越了5个等级,面积增加了2万多倍,人口增加了5万倍。

评分

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8 22: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 初探石太

    几乎每一位老石家庄人,对铁路都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毕竟,石家庄是彻彻底底由火车搬过来的城市。我也是如此,恰好打小便生活在石太铁路旁边,每天看着火车来来回回忙碌地奔跑,对铁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小时候,石太铁路旁边的一片荒草地(现西二环和平路立交桥),成为了我和童年时小伙伴们的天然乐园,我们经常在放学和周末的时候,结伴前往铁道旁边,或是在草丛间嬉戏游乐,或是凝视来往的火车发呆。小小草地,陪伴我度过无数欢乐时光。

    时间长了,不自觉间我开始对眼前的铁路充满疑问:奔驰在铁道线上的火车从何而来,又要到哪里去呢?这些疑问开始促使我不断向前探索。10岁的时候,我就开始徒步研究石太铁路沿线详情。从这片小乐园作为出发点,不断前行,在弄清楚石家庄站以及石家庄北站是石太铁路的起点之后,我的探究之路便转向了西方。路越走越远,胆量也越来越大,走过大郭村站、走过南新城站,一直走到了获鹿站。就在我10岁这一年,我可以在一个白天徒步往返近30公里,探究石太铁路在华北平原的全部路段。而且这样的徒步往返,至少达到十多次以上。有时是我自己一个人,有时会带上童年时代的小伙伴一起前行,甚至在路上随机遇到小朋友时,也会邀请并鼓励他们加入到我的徒步之行当中。

    然而徒步终究无法走得太远,尤其是在一次夜间徒步之后。有一天我突发奇想:夜晚的时间很漫长,也许能走的更远。于是,我选择了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夜晚出发了。结果可想而知,走了一半开始害怕黑夜,不敢再往前走,更糟糕的是我也不敢往回走,因为身后也是漆黑的夜。最终在大郭村火车站附近,在四航校门口站岗的武警战士的帮助下,回到了家。

    回来之后我痛定思痛,徒步的力量终究有限,还是借助交通工具更靠谱一些。自此我开始转为骑行,骑着自行车沿着石获北路(现和平西路),骑过大郭村、南新城,骑到了鹿泉,又骑到了头泉。

    抵达头泉,就已经进入了山区,岔道很多,不知道该走哪一条路。我便拦住一位放羊的老大爷问路:“老爷爷,前面哪一条路是去太原的路啊?”结果差点把老人家给吓着:“你骑车子去太原啊?坐车去才费你几个钱啊,怎么这么想不开?”

    其实,问路并不代表着我要赶路。最终,我骑车子骑过了井陉县城,来回接近一百公里路程。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周末从石家庄到井陉之间的骑行,成为了我新的乐趣所在。

    但老头的回答却带给了我新的灵感。是啊,既然是探究铁路,铁路上面跑的都是火车,那我可以坐在火车上继续前进啊!于是,12岁那年,我第一次独自坐火车。

    怀着憧憬,带着敬畏,我走进石家庄北站的售票厅,排在一列很长的队伍当中,夹杂在比我高一倍的大人中间,犹豫着慢慢走到售票窗口跟前。

    “阿姨,你好!”我怯怯地开了口。心里一直敲着小鼓,万一售票员很凶怎么办?万一火车票很贵买不起怎么办?对于年幼的我,自己买票坐火车有着太多的未知,而这事先也完全没有请教过大人,这令我心中十分畏惧。

    “哎,小朋友你好,你要去哪里呀?”窗口里的阿姨很热情,这让我心里的畏惧感减轻了不少。

    “我想去井陉,我可以买一张到井陉的火车票吗?”我尽量声音很优美、非常礼貌客气地问着。在石太铁路旁边玩耍了好多年,却始终没有机会坐一会石太铁路上的火车。而石家庄市区和井陉县之间,我已经骑车子拉练了无数次,对这一段路也比较熟悉。

    “可以呀,你想要坐哪趟车呢?”

    哪趟车,这个我还真没想过,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阿姨,我也不知道应该坐那趟车怎么办呢?”我又问道。

    阿姨查询了一下,然后问我,“XXX次火车可以到井陉,大约在半个小时以后上车,这个可以吗?”

    “嗯,可以!那,需要多少钱呢?”最令我担心的时刻到来了,身上带着自己全部的零花钱,也只有20多块钱。我盯着窗口,心里默默的给自己打着预防针,做好准备迎接一个自己根本无法承受的天文数字,然后再在周围人群的哄笑与白眼中默默低头离开。

    “两块钱,小朋友!”

    什么?就两块钱?原来坐火车这么便宜,我怀疑自己听错了。又问了一遍确认只需要两块钱之后,我高高兴兴地掏了钱,拿到了火车票:一张长方形白底黑字的硬纸板,原来火车票是这样子的。

    “谢谢阿姨!”高兴之余我没忘记感谢她。

    “你别叫我阿姨了,我是个男的!”那个“阿姨”开口纠正我说。

    男、男的?我吃惊的瞪大眼睛,仔细一瞧,“她”还真是男的,只是说话音调略显高,所以紧张过度的我,竟然将他当成女人。于是,第一次买车票的经历就这样啼笑皆非的过去了。时隔多年,这一幕却记忆的非常清晰,就好像刚刚发生过一样。当然,我也始终感谢这个售票员,是他的热情给予了我充足的勇气,战胜怯懦,去挑战人生中第一次独立坐火车出门的经历。

    这一路上,我换了新的视角,坐在火车车窗前面,眺望着我无数次或是徒步、或是骑行所经过的路线,新奇感顿时迎面扑来。看,这里就是我们玩耍的小乐园,火车只是一瞬间就通过了,我家在那边……原来,火车上的人们是这样看我们玩耍的;哦,这就是大郭村站,以前想走到这里很是费一番功夫的,现在只需要片刻便能抵达;规模极其巨大的南新城编组站,火车行驶在无数条铁轨间的情形很是壮观;从铁路跨线桥下经过,头顶上也是铁路,这个好玩……

    火车一站接一站的经过,过了头泉火车站,火车毫无征兆地驶入下行线上的头泉1号隧道当中,伴随着巨大的风,外面的世界顿时漆黑一片。由于此处公路和铁路分离较远,骑行多次我仍然不知道铁路在这里还有个隧道。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前提下,第一次亲眼目睹火车钻山洞,给我带来了极为深刻的视觉冲击。自此以后直到今天,坐火车钻隧道成为了我始终不变的乐趣所在。

    不过,石太铁路隧道较少,石家庄到井陉之间,只有这一座隧道。

    到了井陉,我如法炮制,买了返程票,再次坐上火车,开始欣赏这一段风景的倒放。也如愿以偿的再次欣赏到视觉冲击:火车经过了上行线上的头泉2号隧道。

    有了第一次坐火车的经历,就有之后的若干次。我发现坐火车不但能跑的很远,而且全程都在铁道线上,可以最近距离研究铁路沿线。并且,坐火车可比骑自行车有意思多了。随着对坐火车流程的熟悉,我的旅程再次向外拓展,开始出省,到山西娘子关,最终到了阳泉。

    我第一次离开河北省,竟然是在孩提时代独自一人完成的。

这些探索带给我很多新的知识:娘子关是个秀美的风景区;阳泉有山西的代表性美食刀削面;火车不能拐太大的弯,一些地方要架桥梁或挖隧道通过;在崇山峻岭当中铁道要沿河谷前进等等。

至今我仍然特别喜欢娘子关和阳泉,把这里看做是自己家乡的一部分。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童年时代的小小乐园,伴随着二环路的修建而消失,轰隆隆的机械声,将这片留有我无数美好回忆的小草地变成了立交桥。消失不掉的是,喜欢铁路、喜欢坐火车、喜欢坐火车钻隧道的爱好,伴随我至今。

    直到今天,这些出行与探索仍然是记忆犹新,并且最终促成了我的终极探险之旅:在这个冬季,我利用数日时间,徒步行进上百公里,在尽量避免侵限的前提下,翻山越岭跨河涉水,穿过太行山脉主要山脊,对井陉盆地到阳泉盆地区间的石太铁路以及老正太铁路的历史遗迹进行走访拍摄。在欣赏风景和遗迹的同时,顺便来到深山区躲避雾霾,呼吸几口相对比较新鲜的空气。有时,没有雾霾阳光明媚的山区,气温比雾霾严重的市区高10度以上,非常温暖宜人,这也是今年冬季“冬日暖阳”的主题之所在。

    正太(石太)铁路在1921年获鹿——阳泉区间线路扩能改造、1941-1943年前后窄轨变准轨、1957--1960年修建复线时,都进行过大规模改线,除此之外亦有多次小规模改线,比如最近一次改线是在2016年,下盘石——岩会区间,将一处地质灾害频发的傍山路线改为跨河谷的双线大桥。沿途有很多历史遗迹可以发掘,这样的徒步,既能欣赏到美丽风光,又能体会到历史的变迁,非常有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8 22: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和味拉面 于 2018-11-18 22:42 编辑

第三章 首次尝试(此次为2013年3月6日的第一次尝试)

进入3月,严冬瞬间结束。眼看着天气一天比一天温暖了起来,被寒冷和雾霾尘封了整整一个冬天的我,忽然有了想要出去拉练的冲动。经过短暂的计划,3月6日这一天,我开始尝试一次前所未有的徒步行动。

        计划是这样的,从家门口的火车北站,坐火车前往太行山区,然后,下车大体沿着铁道线徒步返回。当然了,路程不会安排的太远,毕竟是第一次尝试,沿途的路况根本不清楚,行进速度也是未知数。 具体行程安排如下:乘坐下午3点10分的6413次列车(石家庄北——太原),大约3点50左右抵达下安车站。然后大体沿着石太铁路返回,徒步行进到位于鹿泉市的动物园,再乘坐旅游5路或旅游6路公交车回家。坐火车距离28公里,徒步行进距离约10公里,基本上是山路。

        自从石太高铁开通运行之后,几乎所有的火车都改走高铁路线了。老石太铁路上,只剩下了每站一停的绿皮车。第一班是早上6点半发车,第二班也是最后一班,下午3点10分发车。发车时间让我非常纠结,因为在3月初,太阳落山仍旧比较早,抵达下安车站之后,还有2个半小时天就完全黑了。一旦天黑,在山区那绝对是寸步难行。所以,天黑之前是否可以走出山区,是这次拉练成功的关键所在。即使不能走到鹿泉,最少也要在天黑前走到头泉火车站,以便能够搭乘火车回家,否则,没有任何办法离开山区。下安站到头泉站的距离,大约是8公里,并且全部是山路。要在2个半小时之内走出来,加油啊!

车站与距离:
石家庄北(0公里)----大郭村(3公里)----南新城(8公里)----获鹿(13公里)----头泉(20公里)----下安(28公里)----上安……
         
        稍微准备了一下,我还是出发了,下午3点,在北站买好车票,准备上车。

石家庄北站的站站停绿皮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8 22: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车与春运无关,主要是用作沿途居民的通勤车。车上人还不少,上座率达80%以上,我的车票靠窗,身边坐着很多准备去井陉的学生,还拿着乐器。火车慢慢,过了鹿泉,进入山区,还完全是冬季景观,万木皆枯。很快,下安车站到了,火车把我孤零零一人扔在了深山老林,开走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8 22:31: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安车站,很有个性,铁路完全没有分叉,只是在旁边修了个小屋,便是一个简易的车站,这个车站已经这样使用了几十年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8 22:33:49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太铁路是双线铁路,也是全国最早修建的铁路之一,建成年代仅次于詹天佑修建的京张铁路,并且还是全国第一条电气化的双线铁路。靠南的这条是下行线,火车始终由石家庄开往太原;靠北的这条是上行线,火车始终由太原开往石家庄。沿途大部分时候,上行线和下行线是并列在一起的,但也有例外。从下安车站往东,受地形限制,两条铁路便分了家。








徒步之旅正式开始!我选择了沿着下行线往前走,下行线火车始终是由石家庄方向开过来的,这样我可以正面看到火车,比走上行线火车从背后开过来要安全。





这个小火车站很有意思,居然可以完全没有道岔,我在这里徘徊了不少时间,过去好几辆货运火车。在下安车站外面晒太阳的老大爷终于坐不住了,下来绕着我转了好几圈,想研究我在干什么。为了不给老人家造成太多的困扰,我便启程出发了。马上,我便遇到了第一个难题。



刚出发便遇到难题了,山体开挖处过于狭窄,即使贴着山崖,也相当于站在铁道路基的碎石上,想想火车开过来时的距离……




不过我事先已经有这个心理准备了,开始爬山!最后再看一眼下安车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8 22: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不高,不过都是人脚踩出来的土路,小山包下面的石太铁路下行线。





  小土路旁边就是悬崖。这时我想到一个问题,走路必须要稳!下面可是电气化铁路,10万伏的裸露高压线。虽然悬崖不高,但是不小心掉下去的话,那就死定了!




  在半山腰遇到一位正在种地的当地村民,向我打招呼。 得知我的行程之后,他哈哈大笑:“原来是寻找童年时代的回忆啊!”从小我就是在石太铁路旁边长大的,对这条铁路,还有火车有很深的感情。当时离家不远,挨着铁路有一小片空地,这里便是我的乐园了。后来二环路从这里通过,修建了立交桥,在空地上看火车游玩的日子便一去不复返。




很多地方没有路,旅程坎坷啊!




  翻过了一座山,我又重新回到了石太铁路下行线的旁边,一路上很多山体开挖和弯道,使得我的行进速度受到很大限制。摆在第一位的,自然是安全。虽然大部分沿着铁路走,但我绝不站在铁道上面。因此,每当遇到弯道,我都十分小心谨慎。还有山体开挖,如果过于狭窄的话,我是宁可绕道爬山也绝不上铁路。





大S型弯道,可以漂移了~




像下面这个山体开挖加弯道的地方,火车开过来是根本无法预知的,甚至连声音都听不见多少。 由于铁道南边没有路了,在这里我必须跨过铁路到北边才能继续走。这个地方真心不敢贸然站上去,只好等一列火车呼啸而过之后才可以爬上铁道,然后赶紧过去。为此我立在这里,结结实实等了20分钟火车。








这一处开挖地带,铁道北边比较宽敞,因此终于避免了爬山,可以一直沿着铁路走下去了。





再往前走,看到铁路旁边的护路工人住宿的帐篷,白天晚上都有人在里面轮值,风餐露宿很是辛苦。





碰见护路工,同他们聊了几句,顺便打问一下,前方能不能一直沿着铁路走下去,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他们说,其实山体开挖处也是可以过人的,虽然过火车时距离比较近,但是石太铁路上车速都很慢,所以完全没有事。真正有危险的地方是在隧道里。不过隧道每隔一段都会有一个避难洞,火车进隧道时,动静比较大,听见声音了就赶紧往避难洞里钻。万一实在来不及,趴在墙边也没事。他们可是长年累月都是这样行走在铁道边的,听他们的话肯定是没错,只不过自己有没有这个胆量就两说了。






上行线和下行线短暂的汇聚了一下就又分家了,这次我开始沿着上行线继续前行。






   终于,最大的障碍点到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8 22: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和味拉面 于 2018-11-18 22:53 编辑

头泉2号隧道,长度只有129米,只不过,看看隧道的宽度,路基碎石紧紧挨着墙壁,过火车的时候,即使贴住墙壁,距离火车也将只有2、3分米的距离。避难洞,隧道里面漆黑一片鬼知道在哪,想想还是算了。





刚刚来到上行线,就遇到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我只好沿着原路返回,再找到下行线,继续刚才的行进方式。诚然已经翻过好几座山头,可是太阳也快落山了,得抓紧时间啦!




又走过了两段山体开挖, 没有再去爬山,因此行进速度加快。只不过,下行线的障碍也来了!





总长度327.5米的头泉1号隧道,比刚才那个长三倍,接下来该怎么走呢?





观察了一会附近的地形,这座山是悬崖峭壁,无法攀登。上行线远在一公里开外,有一条小马路下穿铁路,不过又不知道会通向哪里。 这时从隧道里走出来一位护路工,向他打听了一下,得知隧道里正在进行养护施工,因此中断火车运行40分钟。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40分钟里,下行线上不再有火车通过。真是太好了,那就徒步穿越隧道吧!


40分钟没有火车,运气真好!准备进入隧道,徒步穿行。





回头看看。





没有带手电,我只能扶着墙壁深一脚浅一脚的向前走。跌跌撞撞走了一会,遇到了正在施工的护路工们,他们的头灯,看上去像是鬼火一般。







终于走了出来,看看石太铁路的历史。






隧-001,代表这是石太铁路上第一座隧道;327.50是长度,隧道长327.5米;接下来的25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再往下,1921说明这座隧道的建成时间是1921年。而最下面的一行字,说明我已经违规了,哈哈!若不是隧道里施工作业暂停通车,我还真不敢过。





再往前走,上行线也回来了,两线汇合。






一座铁路桥,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艰难。





铁道两侧,其实就是铁框上面放着石板。最近处的是固定好的,走到桥墩处,石板很薄,仅仅是放在上面而已,是活动的。。。铁框下面完全是空的,万一踩上去石板滑动一下,估计就掉下去了。桥的高度不低,站在上面真的需要勇气。 只走了几步,我就不敢再在这石板上走了。要是上到铁轨上走,前面来了火车,还得回石板上。这里真是进退两难啊!最后我一口气在铁轨上跑了过去,终于松下一口气。这里真的让我感觉有点害怕了。

过了这座桥,双线完全汇合,继续平行向前。






前方路途很平坦了,但之前在崎岖道路上耗费了太多的时间,天黑了,我没能走出山区。不过来到了第二目的地,头泉火车站。





但是距离6414次火车抵达头泉车站,还有2个半小时,并且火车晚点,所以,想回家,还要在这座火车站等待3个小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在没有灯光的山区,天黑了便再也无法走出一步路,只有等火车了。我到火车站后面的小卖部买了盒方便面吃,跟小卖部里的俩人聊了一会,他们都是头泉村的村民。聊天中也向我问询了在石家庄市区居住的花销情况。


        在小卖部坐了两个小时之后,为了避免误车,我便告辞回到了站台上。而这时,车站里一位中年人招呼我进屋坐坐,他说我是今天晚上唯一在这个车站上火车的人,这样的小站,在这里上下车的人也非常罕见。火车已经严重晚点了,待快要进站的时候,他再安排车站调度通知我。车站的工作单调而辛苦,他看上去已经40大几岁,还要48小时上班(含一个夜班)、48小时休息这样倒。

        休息了不太长时间,火车加速运行,很快便要进站了。车站调度走过来告知我准备上车。来到站台上,远处火车的大灯把漆黑的夜幕撕裂开来,将站台照的雪亮。火车停这一站,只为了我一个人上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8 22: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怎么在论坛上这样传过图片,还真是不熟悉,图片传的有点乱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8 23: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 绵蔓再续

和之前几次徒步一样,头天晚上精心准备好饮食和路上所需用品,第二天一大早,我乘坐火车出发,前往井陉火车站。时间不长,半个多小时就抵达了目的地,一天的徒步行程就此开张。



而再出了火车站之后,我先来到了朋友老孟的办公室,跟他小聚了一下。离开部队之后,他转业来到了这里,扎身于大井陉的山水中。当然也确实是“小聚”,稍呆了一下我就得出发了,不然这一天路途不近,赶不上回庄的火车可就坏事了。
临行前,朋友给了一个建议,可以抵达翟家庄之后,沿着一条朝南的小路抵达一个叫袁峪的小山村,那里有井陉绵右渠路水洞,值得一去。
出发,穿过井陉的大街小巷,很快我就又回到了铁路上,顺着旁边的步行道,开始走向遥远的远方。井陉盆地内属于低矮丘陵地形,虽没有崇山峻岭但也不平坦,旁边的绵蔓河依旧不知疲倦的流淌着,发出哗哗欢快的声响。

还能想起冬季时光脚踩在冰和水上过河的情景,那真是酸爽透了。而十一期间,天气却比较热,不停地走着,身上出了很多的汗。看起来这样的徒步只适合在冬季的时候进行。铁道沿线很多丘陵上都生长着酸枣树,一路上我一边走一边摘酸枣逮蚂蚱,将秋日里的小乐趣依次体验了一遍。




不知不觉就走到了翟家庄火车站。这是一座已经废弃掉的火车站,没有站台,铁道不分岔,原先曾经最慢的一站一停的绿皮车在这里停车,供附近村民上下火车。然而现在绿皮车也不停了,小站被彻底关闭废弃。



绕着车站转了一圈,候车小楼的建筑风格一看就是民国时期,也是个古老的建筑了。虽然历经风雨,但依旧完好无缺。

看起来还挺漂亮。铁道是铺设在从丘陵的半山腰开挖出的道路上,火车站则建在“山下”,乘车时需要先上到二楼,再通过一座廊桥走到铁路旁边。



站虽小,却别具一格,这样的小楼应该多加以保护,因为它也是百年石太铁路的见证者。
离开翟家庄火车站,铁路的上下行线开始分离,前方将要通过一道小小的山岭。下行线沿着1920年修建的翟家庄隧道穿山而过,上行线则是1957年修建的复线,并没有修建隧道,而是采用了山体大开挖通过。这座隧道虽然很短,却是石家庄到阳泉区间,修建年代最早的一座隧道,超过了头泉1号隧道的修建年代(1921年修建)。
从这里,我要暂时离开铁路,沿着山村小道前往袁峪村。公路是沿着一条小河行进的,正好从翟家庄村落中间穿过,但是小河里一滴水也没有。可以想象,在那清澈的河水欢快地奔腾在河床上的日子里,村民们沿河而居,秀水青山的映衬之下,此地的风景该有多么美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8 23: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和味拉面 于 2018-11-18 23:33 编辑

走了几步之后,赫然发现身后驶来一辆公交车,仔细一看终点站就是袁峪,我一招手,居然还停了。这可太好了,虽然此地距离袁峪也就三公里不到的路程,但一来一回徒步行进的话,需要耗费不短的时间,以至于全天的行程安排会很紧张。有了公交车,会大大缩短前往绵右渠所需的时间。袁峪村距离绵右渠还有1公里多一点的路程,公交车抵达终点站袁峪之后,于一个半小时之后开始往回发,也正好够我前往绵右渠一探究竟。井陉的乡村公交弄的还挺正规,石家庄公交有的要素它全具备。一路畅通,公交仅用了十分钟的时间就到了袁峪,接下来,我沿着山谷当中的小道,继续朝绵右渠走去。





井陉绵右渠始建于1958年,位于太行山东麓的晋冀交界处,在地都村筑坝取绵河水自流灌溉。由6条干渠,23条支渠,3488条斗农渠组成,总长1868公里,担负着井陉县、井陉矿区和鹿泉市20个乡镇、193个村的22.5万亩农田灌溉任务。是当时最大的民办水利工程。我所抵达的位置,是1975年建成井陉县唯一路、水结合的路水洞。该洞位于袁峪村北芝麻峪,横穿石门峪,洞长488米,高8米,洞内用料石衬砌,混凝土护底,上下分两层,上层走水,下层行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8 23: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天上传图片的上限是50张,今天已经达到上限了,井陉到阳泉之间的徒步行程,未来若干天再慢慢更新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9 00: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徒步,而且是冬天,没想到,很不容易,真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9 08: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太强了,记录历史,以示后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9 08:34: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必须支持一下,楼主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11 12:00 , Processed in 0.088312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