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37766|回复: 66

光谷科学岛选址区域公布,未来科技城片区或成科学中心,长江科学城引导动能转换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16 14: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荆楚连线

武汉综合性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所在地,或在事实上已尘埃落定,而光谷未来科技城片区则有望在未来成为武汉市的科学中心。3月12日,武汉swcw、东湖高新区管委会dgwsj汪祥旺在调研未来科技城时要求,要高标准规划建设“光谷科学岛”。

汪祥旺的上述表述意味着,“光谷科学岛”已选址未来科学城片区,而未来办极有可能成为“光谷科学岛”建设的主力。结合日前全市科技工作会上的相关表述看,武汉创建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已落子光谷。

光谷科学岛是什么?
据了解,汪祥旺在调研未来科技城时曾提出四点要求,涉及党建、创新引领等方面。其中,汪祥旺在第三点时要求未来科技城,高标准规划建设“光谷科学岛”并打造成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的核心承载区。

“中国光谷”的报道显示,东湖高新区在2月22日召开的2019年工作会议上曾提出,要以光谷科学岛为重点创新源、以未来科技城等为核心载体,在年内启动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的建设并在三年内取得初步的成效。

事实上,从光谷2019年工作会议透露的信息显示,“光谷科学岛”不是简单的创新研究载体,而是以大科学装置和国家实验室为核心的科研聚集区。因此,本次汪祥旺关于“光谷科学岛”的指示,其实透露了未来科技城极未来的布局。

全市科创目标确定
事实上,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曾有与之相佐证的消息。日前,武汉市科技局长李记泽曾在2019年全市科技工作会上透露,要全力推进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的创建,并提出了要在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创建上取得实质性突破的目标。

据了解,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获批的前提条件,是要有3个国家认可的大科学装置,而目前武汉获得国家认可的大科学装置只有1个。这意味着,在年内武汉至少要新增2个国家认可的大科学装置。

为此,提升已有大科学装置的功能、积极建设新的大科学装置,已成为武汉市2019年科创工作的重点。其中,正在建设的精密重力测量等装置和谋划建设的作物表型组学等,都布局在光谷区域。

再度明确相关布局
要想顺利实现上述紧迫的创建目标,充分依托和发挥武汉当前科研资源基础与相应的设施分布,便成为最理性、最务实的选择。因此,充分依托东湖高新区在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化上的良好基础与氛围,积极推进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的建设已成省市区共识。

为此,李记泽在全市2019年工作会上明确表示,要把“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打造成为高端要素汇聚的创新发展核心承载区,而长江科学城则要加快建设成为武汉市新旧动能转换引导区。

上述的表态意味着,继2018年下半年长江科学城再度提出要成为武汉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之后,武汉市在本问题上事实性的再度明确。毕竟,从2018年11月“长江新城”公众号发布的,长江科学城要在5至6年内初见成效的规划看,在科学中心的创建上光谷显然更可能尽快取得实质性突破。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16 18: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已经自主发力几年了,接下就差顶层政策扶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16 19: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还是可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16 19: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务实地明确各自发展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16 20: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luenoah 于 2019-3-16 20:58 编辑


3月8日的   和科技工作会一天
这张图和之前流出的一张  完全一致     只不过把个地块的土地性质的颜色消了      未来预留的市级行政中心就在科学城附近

所谓科学岛就是光谷这边目前的项目继续  并且集中      一方面可以增加全市大装置的数量  一方核心承载光谷大走廊核心承载的高端人才、创新要素、高端产业汇聚的创新发展  也就是产创中心


高标准规划建设“光谷科学岛”并打造成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的核心承载区。
着手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高端人才、创新要素、高端产业汇聚的创新发展核心承载区

定位清清楚楚    产业创新

科学城核心承载不代表光谷没有 不能搞   和光谷产业相关的继续在光谷 科学城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就是差异化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16 21:3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长江大桥 于 2019-3-16 21:44 编辑

其实这个是很清楚的,不用有任何争论,只是此前被一些不注重科学规律的人带偏了,浪费了一两年的时间。
从2016年开始,光谷争取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就在**上被代表委员提起,后来被强行改变。
可以看出,武汉所有争取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的文章列举的武汉现有基础,大科学装置都是在大光谷区域的,这事武汉争夺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的底气所在,可是被个别人强行否定,这个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国家层面对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的要求很明确,就是你的硬实力要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才能获批,这就好比,国家明明在选取奥数国家队,这个是全国尖子生的尖子生之间的较量,现在最强的三个尖子生已经入选了国家队,剩下的名额只有那么一两个,而我们省已经有一个入选国家集训队而且排名仅次于三个国家队的选手,只差一步就可以入选国家队了,可是省队里一个刚从体育老师转过来的副领队和其助理却说,搞个奥数还要什么天赋?我就不信了,我们非要从新生儿里快速培养一个去争夺国家队队员。而且我已经从新生儿里随便挑了一个,人定胜天,我们五年内要他必须成为国家队队员,其他人再强都不行,都不能去争夺名额了!!!你说国家队领队会怎么想,国家队的领队对省队领队说:进入国家集训队的已经都是获得国家一等奖前六十名的尖子了,而且你们的那个队员已经是仅次于国家队的了,是我们的重点关注对象,你们突然要再从头来是不是脑袋有包?国际比赛就那么点时间了,我们有那个时间等你吗?且不说五年不可能从新生儿到国家队,就是是十几年后你真的做到了,那时也不玩的奥数,玩别的去了。

任何大科学装置都是学科交叉的,都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集成,光谷目前光电国家研究中心,脉冲强磁场大科学装置和精密测量大科学装置,实际上已经覆盖了很多学科,等精密测量大科学装置建成,光谷就实际上具备了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的实力。再加上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和多模态夸尺度生物成像装置,以及筹建中的农业微生物大装置等,光谷的大装置集群已经超过合肥现在的水平。任何不带私心的决策者都明白这个应该怎么做。过了这个风口,谁会等你?

另外,即使是上海,合肥,北京他们都没有同时搞两个大装置集群的,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任何一个国家大科学装置都是极难获批的,大家都知道,一个集群都是国家科学的皇冠,一个地方怎么可能同时有两个集群?这是痴人说梦。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16 22: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意思就是把科学家聚集在一起培养科学怪人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16 22:3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获批的前提条件,是要有3个国家认可的大科学装置,而目前武汉获得国家认可的大科学装置只有1个。这个大装置确实难,第2经济强省财政宽裕得多,高教也排的上号,至今还是0,看他们今年的提案呼吁2个大装置包括天文台望远镜进入145规划,等实施再建成验收到获得国家承认不知道改得几年,隔壁是沾了中科大的光。

脉冲强磁场、国家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国家光电研究中心、精密重力测量、生物医学成像、作物表型组……,这几个是已经建成承认或者有待提高再承认或者已经开头了需要若干年才建好,算是有点眉目的都已落地不可能换地方了,这些都搞好都不容易,1要竞争名额排他性进规划2要时间3要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16 22:55:44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明确了,定了好。定了就开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16 22:58:40 | 显示全部楼层
脉冲强磁场是通过国家验收的,也就是所谓国家承认的。前后花了16年。精密测量大科学装置去年才开工,这个也是国家发改委批的,到竣工,再到验收估计还要好几年。p4也是国家发改委2003年非典时就批的大装置,只是还没有最终验收,但是已经进了中国十大科学进展新闻。等二期做起来,必然会列入国家大科学装置的。从2003年批文到最后列入估计是20年左右了。可见国家要求之高,难度之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16 23: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新区的发展,不仅要靠zf,也要靠民间。民间力量怎么动,其实是要先看**怎么动。当zf的资源投入达到一定,短期还见不到更多成效的时候,zf的嘴可不能松,口号还是要喊,饼还是要画,一张蓝图到底。
    zf的调子上长江新城肯定会坚持自己的科学城的,但科学城、核心承载区,甚至是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都是要有大科学装置的。脉冲强磁场、精密重力测量、P4实验室、国家光电研究中心、生物医学成像、作物表型组都在泛光谷地区。长江新城当然可以发展大科学装置,但大科学装置的发展方向、基础在哪里?除开网传原定洪山、青山、东新的大光源被移到了长江新城,还有未来可能的跟绿色环保长江相关的科学大装置,长江新城还有什么方向可做大科学装置。希望长江新城多多挖掘增量科教资源,为武汉未来的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添砖加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16 23:07: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话可说, 除非让已有和建设中的搬家,不然我是在想不出有什么办法能让一块空地凭空长出大科学装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16 23:18: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江新城顶多是个官二代,让官二代去参加奥数,国家能批吗?以为国家科技部的领导都是傻子啊?把科学城建在长江新城,别说光谷不服,就是其他省的新区也不服啊,难道随便哪个阿猫阿狗建个新区都可以搞一个国家级的科学城?那科学城也太不值钱了。记住,国家建设科学城的目的是为了将来不被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卡脖子,不是为了给某个地方**玩形象工程脸上贴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16 23:20: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目前已知的情况看,科学城应该在光谷东豹澥新城以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16 23: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DaZY 发表于 2019-3-16 23:01
一个新区的发展,不仅要靠zf,也要靠民间。民间力量怎么动,其实是要先看**怎么动。当zf的资源投入达到 ...

大科学装置首先要列入国家科技规划,现在的就是科技部主导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013-2030🐦规划》,这个已经在国家层面通过了,就那么十几项,不是自己鼓捣出来国家就给你列进去的。科技部很强势的,一般般的根本不入法眼。现在列进去的,都有全国好多科研机构在竞争,目前已经列入规划的,能够与武汉沾边的就是农业微生物和生物成像装置,至于湖北此前推的碳扑捉装置等都被排除在国家科技规划之外了,也就说没戏了基本。至于光源项目,确实中长期里有,但是这个北京,南方以及合肥新四代光源这三个强有力的在前面,武汉这个只是教育部培育,科技部的关都还没过,更谈不上选址了,可现在也在和多个区接触,并没确定未来落户在哪里。一切都还早得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0 06:57 , Processed in 0.047485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