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江城资讯] 2020年6月17日(周三)武汉新闻汇总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17 15: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紧急呼吁 江汉区大董家巷片百年建筑一拆了之?

关于汉口历史风貌区建设中

大董家巷片拆迁里历史建筑保护问题的紧急呼吁



5月9日,武汉市委副**、**主持召开市城建重大项目推进工作专题会,研究汉口历史风貌区项目推进等工作;5月下旬,武汉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汉口历史风貌街区老旧小区改造及旅游提升项目产业策划和运营机制研究方案国际征集公告》;6月1日,湖北****、武汉市委**王忠林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我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汉口历史风貌区及武昌古城旧城改造、两湖隧道项目建设等工作,武汉历史风貌区建设问题已经提到了重要日程。

位于汉口历史风貌区的江汉区大董家巷片的拆迁持续了多年,其中的大量历史建筑的保护问题引发社会各界的不断呼吁,但始终没有解决。

大董家巷片是明代后期与汉正街同时发展起来的历史街区,据《夏口县志》记载:回龙寺,在汉口大智坊,明永乐二年建(1404年),辛亥兵燹,惟址尚存。今大董家巷片迴龙巷即因此得名,为汉口有文献可考、传承有序、最早的历史地名。清代更是汉口的政治文化中心。大董家巷现在仍有数量可观的清代和民国时期的老建筑,弥足珍贵。这在汉口的历史上是不可缺失的一篇,其中特别值得保留的十几处是:

一、清代会馆:太平会馆(地跨花楼街10号和二盛村60号,体量较大)、长郡会馆(大董家巷,尚存门楼)、平江会馆(1909年建成,1919年重建西式楼房)。

二、完整的近代石库门里份:恒太里(8栋,2020年5月刚刚拆除)、三义里(16栋)、中和里(7栋);

三、民国时期近代工商业建筑:邹协盛金号大楼(民权路185—191号,三层楼大型近代建筑)、源昌丝绸号(花楼街38号,独立石库门楼房)、某钱庄(二盛一巷3号,独立石库门楼房)、晴川承志堂(升平左巷1号2号,独立石库门楼房)、陈太乙房产 (大董家巷21号,二层民居)、汉口本竹中外纸业公所(涂家巷7号,中西合璧二层建筑)。

(以上历史建筑位于汉正天街63——67地块)

一个城市的优秀历史建筑是一个城市的历史和名片,也是一个城市的底蕴和文化。大拆大建的结果是导致千城一面,以及城市历史的缺失。

遵照主席关于文化保护的多次论述,对于武汉市存量不多的、尚未明确保护身份的历史建筑,应该按照“留、改、拆”的原则予以保护,不能一刀切地一拆了之。紧急呼吁和建议对以上几处历史建筑暂缓拆除,组织有关方面和文物保护专家进行逐个论证后,再作拆除与否的决定。



文物保护与利用社会组织联盟人文武汉团队

            2020年6月15日



江汉区大董家巷片



资料根据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文物保护与利用社会组织联盟人文武汉团队成员寻访调查搜集整理



1.太平会馆

花楼街10号               













此处为安徽太平会馆旧址。由于历史和改建的原因,已看不清原貌。从新华织带厂大门进去,有一条长条石铺就的30多米石板路。其中含有一块“太平义成会地界”的石碑。走到尽头,建筑的外侧墙壁露出的青砖,其中刻有“太平会馆"字样。10号对面花楼街19号左侧有太平会馆碑。另,1、疑似太平会馆的大门所在。与花楼街十号不相通的另一面二盛村60号,有一幢民国建筑,其内有一套高大的石库门套,当地住户称此门后就是太平会馆。内有方形雕花石柱础三个,三义里门口一个。此建筑可能为夏口劝学所及商业学校旧址,亦发现太平会馆字样青砖。2、经调查太平会馆区域内仍有一方碑,方位地点清楚,具体内容不详,被水泥封在民居内。对研究汉口会馆应有较大的价值。

  

2.长郡会馆残墙                     

长沙后巷与大董家巷交汇处 大董家巷28-40号  

            




汉口大董家巷34号有“长郡X馆”三个大字的清代砖墙以及部分建筑构建,这里是清代长郡会馆所在。




当地原居民。76岁的曾松林老人世居于此,他介绍说,这面老墙原有30余米高,“长郡会馆”馆名上方还有一方汉白玉石,约1米高,80厘米宽,上竖书“禹王宫”32米余高的石狮,一雄一雌。狮口中的圆球可转动,其雌狮曾“住”在曾家。两石狮八十年代移至江汉公园,后被武汉市园林局调拨至黄鹤楼景区。会馆里面有钟楼和鼓楼,并建有禹王庙。曾松林老人留有一块“长郡会馆”青砖。







大董家巷28号,从2楼天窗上至坡屋顶,有一长2.4米、高1.2米的匾额,上书“溯湘”两个大字。匾额系双层花边,花纹精美。“溯湘”二字系颜体,笔力浑厚,挺拨雄劲。





李西亭《汉口长沙会馆》称,长郡会馆建于清道光1827至1850年间。1877年的《湖北汉口镇街道图》中出现了长郡公所,与“建于清道光1827至1850年间”的说法相符,其存世至少有150年历史。

  

3.平江会馆                     

大董家巷                       

三层西式建筑







据《夏口县志》记载,是“清光绪二十二年由平江旅汉销售纸茶油蔴捐资建造”,“专为旅汉平江商业同人集会之所”。其“清宣统己酉置地建造,庚戌年落成,辛亥兵燹被毁,民国丁巳复经同人抽捐,添置基址,改建三层洋式楼房,八年五月告成”。该公会于1906年由湖南平江在汉经营纸张、茶叶、食油和麻布的同业者捐资, 1909年在大董家巷置地建造,1910年落成。不久因为辛亥战火被毁,1917年再次“抽捐”(按营业规模的比例出资),1919年5月告成。







1927年5月湖南发生许克祥反共事件——“马日事变”后,**平江县委**陈景潜“跑反”到红都武汉,落脚于汉口平江商业公会会所。大革命失败后,***夫人杨开慧寄给***的信件,都是由大董家巷的湖南同济布庄设法秘密转给江西井冈山。杨开慧牺牲后,也是由同济布庄出面,收敛遗体,予以安葬。

1931年,为打破国民党反动派对苏区的经济封锁,平江县工农兵苏维埃**成立“平江县工农兵苏维埃**贸易局”,通过商会当时有名望的工商界人士出面联系,运用武汉等地平江商业公会作渠道,出口苏区的茶油、茶叶等,从国民党统治区运进食盐和粮食,从而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苏区的经济状况。

  

4. 三义里                       

涂家社区的东南部





              

此街巷是由唐,王和谢姓三家合资建房成里,他们仿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取名为三义里(此处原有三义祠)。建成于1927年,1967年改名红流二里,1972年恢复原名。三义里共有12栋二层石库门房屋,双行相对,谢三元家是汉口做棉纱生意的老字号;熊江陵家是武昌做烟生意的字号;而万南纪家的背景尚不清楚。12栋房屋“其中五栋为四室一厅,另外都是两室一厅,房屋内空高达4米,冬暖夏凉。”







现成墙脚石碑“舒姓赋丹书屋,麻城王~树~墙脚地界,麻城唐馀庆堂墙脚地界,武昌熊江陵堂墙脚地界,汉阳万南纪堂黄安谢三元堂墙脚地界,黄安谢三元堂墙脚地界”等。红砖墙尤为壮观,所采用的砖部分有“官厂”和“汉裕”字样。

  

5. 中和里                     

涂家社区的东南部   





        

中和里形成于1928年,取自儒家中庸思想"致中和"。1967年改名为洪流一里,1972年恢复原名。该里份是“由聂、欧阳、王姓三家共建、由7个独立石库门房屋组成的小里份,巷道两分别砌有聂善理堂墙角地界、欧阳慎余堂墙角地界、黄三河堂墙角地界、王三多堂墙角地界的石碑。







其中1、2、3、4号属聂家,5号属欧阳家,6、7号属王家。在武汉现存老里份里,保存如此完整的墙角界碑还不多见。”黄家和欧阳慎余家后人一直居住至今。







中和里4号“黄三河堂”黄家,原籍黄陂,到汉口统一街开了家“仁和颜料号”,现在的统一街167号就是“黄家老号”。至于王三多家,由于房子在武汉沦陷时被中国军队轰炸中和里日军部队时炸毁,此后一直没再修复,欧阳慎余是来自江西吉安的一个大家族,早年在汉口开钱庄,同时经营布匹、桐油和贩盐,待到手里有了钱,便于1936年和聂、王两家在中和里买地建房。

  

6.二盛一巷3号建筑











                       

二盛一巷3号两层建筑,地面水磨石,内部木窗,木隔板,楼梯,天窗,铁艺栏杆保存较好,精美气派。开办过钱庄。

  

7.升平左巷睛川承志堂         

升平左巷1号2号  













   

升平左巷1号2号,联排二栋二层建筑,内部木窗,木隔板,楼梯,保存较好。石库门宽大。左侧有睛川承志堂墙脚地界碑。

  

8. 陈太乙房产                     

大董家巷21号





            

大董家巷21号两层建筑,外观普通。陈太乙后代陈宏愚回忆为陈家大家庭所居房产。




“陈太乙药店”(已拆)位于汉口民权路136号。1922年由洪湖新堤人陈焕章创办。在郭家巷口(现广益桥)建起一栋两层临街楼,取已姓与“太乙真人必有灵丹妙药”之意命名“陈太乙药店”。以其子陈正权名义登记注册。1957年更名为“陈太乙中药商店”。

  

9.三角船型屋                     

大董家巷与董家二巷交汇处





大董家巷与董家二巷交汇处。二层建筑呈三角形造形独特。为民国汉口陆路菜行所在地。

  

10. 大董家二巷18,20号民国建筑   









大董家二巷18,20号,民国建筑,原新民旅社。

  

11.湘乡会馆                       

花楼街14号   





            

据居民潘焱根介绍此处为湘乡会馆,二层普遍建筑,右侧有潘祥记墙角地界碑,已被粉刷无法印证。为民国十六年潘仁祥所建,对面花楼街27号为木工作坊湘义宫。永安市场背后铁路边有货场。三义巷43号为其祖父潘桂荣住宅。

  

12. 花楼街38号                                         花楼街38号(此段花楼街原为花布街)。




















单栋建筑,商人所建的商号,建筑外墙左侧有墙角碑被粉刷,隐约有堂墙二字可辨,房内木结构木雕精美,保存较好。为源昌丝绸号,老板单德明。

  

13.邹协盛金号

民权路与花楼街交汇处         

民权路185号—191号  







典型的汉口民国建筑。江西“邹协和”系金号之一,邹姓兄弟老大邹沛之所经营。

“邹协和”为江西帮独资金号,老板原系邹姓兄弟五人,原籍江西省丰城县,在汉经营40余年,从小到大,成为武汉最大的金号。“邹协和”创设1908年,在汉口小董家巷租房打造首饰为生。1909年,在前花楼正街分租了半边门面,开设了邹协和银匠铺。1913年迁至汉正街新街口,改号为“邹协和银楼”。1916年后在永宁巷口增设了邹协兴银楼。1918年,又在交通路口增设老邹协和银楼,不断增设分店和购置大批房产田地,由银匠变成武汉巨富。鼎盛时在汉口开有十多家店铺,由兄弟五人分别掌管,老大沛之的店叫“邹协盛”,老二济之和老五润之的店叫“老邹协和”,老三沅之的店叫“邹协兴”,老四澄之的店叫“邹协和”。解放后,**禁止私人从事金银买卖,邹协和金号歇业。

  

14.汉口本竹中外纸业公所                       

涂家巷内                     

涂家巷7号  









              

四十年代民囯建筑,体量较大,保存完好。建筑内走廊左侧墙壁上嵌有汉口本竹中外纸业公所石碑。立于中华民国三十六年(1947)。碑文清晰完整,内容详实,是汉口商贸繁盛,会馆公所林立的真实写照。

  

在这次拆迁中,不久前被拆毁的建筑。



1.恒太里                        

位于涂家社区的东北部                       

恒太里1-8号









              

完整八套二层砖木结构建筑,单一出口型里分,出口位于东边涂家巷。石库门,石窗,石砳角保存完好。武汉江花商贸发展有限公司就设在恒太里7号。



形成于1932年。由一赵姓人家失火后重建,取名恒太里。1967年改名时进里,1972年恢复原名。据住户赵振家老先生介绍,祖上赵恒庆从麻城来到武汉,仅用六担黄豆起家,慢慢的做起了花纱(棉布类)的生意,商号名为“恒庆堂”,辉煌时商铺遍布武汉,所建的里分名称都带“恒”、“庆”字样,如恒太里、庆平里。这里并非是他们家住宅处,而是作为商号栈房使用。其中3号曾为账房,故室内少用木材。抗美援朝时,父亲(赵裕生)还捐赠了一架飞机,曾任教于尚智中学(现今六中),参加过大庆油田的开发。

  

2.徐积善堂地界碑         

统一街回民小学东侧小巷内  











统一街回民小学东侧小巷进内,一幢已拆去房顶的待拆老屋左侧墙角处,有一块徐积善堂地界碑。碑文已风化,尚可辨别。因此处及附近房屋门牌已拆除,具体地址待查,该房屋尚存完整石库门一套。

关于此碑及房屋的情况待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7 15: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头发好长 发表于 2020-6-17 13:07
北京这事一定程度上给武汉解了围,但还是希望早点结束,不然这个总的印象会加深,而且也会削弱对武汉的支 ...

北京这个事对武汉的影响好坏参半

不好的影响方面  会对武汉的帮扶力度降低   而且整体社会氛围不好最终还是会波及到武汉

好的方面除了你说的   就是感情方面给武汉人出了口恶气

反正最好还是全球疫情早点过去吧

总归不是个好事  最终还是会影响到我们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7 15:45:17 | 显示全部楼层
Allennn 发表于 2020-6-17 15:37
紧急呼吁 江汉区大董家巷片百年建筑一拆了之?

关于汉口历史风貌区建设中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detdk-9LovgXkgKCwq6MwQ
大家多多关注转发,城市的历史不能没有载体,能保留就一定要争取,希望这些老房子能妥善的再利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7 15: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sicros2018 发表于 2020-6-17 15:13
这里涉及一个攀比效应
华农从一流学科升级一流大学,同层次的南农,西北农林升不升?
东北师大在师范类 ...

华农升格的话,武汉其他四校都可以升,所以大概率不太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7 16:08: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6月10日,新建西安至十堰铁路蓝田站、山阳站、郧西站建筑概念设计方案评审会在北京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二楼会议室召开。 评审会上,评委们充分肯定了6个设计单位关于郧西车站的前两名设计方案,对郧西车站区域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与城市交通联系有较为全面的分析论证,对车站的基础现状、人流车流来向和景观条件有较为系统的认知把握;对第一名方案的“秦楚门户、山水郧西”的创意分析以及站房建筑“大雁展翼”、“天河鹊桥”的形态分析,评委们有着较高的认可度。与此同时,评委们对郧西车站前两名方案提出了进一步与当地城市规划相衔接,控制广场尺度,处理好地形关系与竖向高差,合理组织各种外部交通流线,优化建筑立面设计,推敲双层屋檐的处理,减少大面积玻璃幕墙等修改意见和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7 16:10: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6月11日,还评审通过了陕西省商洛站、漫川关站的设计方案,这次新建西十高铁沿线5个车站建筑概念设计方案征集评审会的圆满召开,是继4月13日国家发改委批复新建西安至十堰高速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后的一个重大进展,标志着西十高铁建设进一步加快,又迈出了关键步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7 16: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Luc_M 发表于 2020-6-17 15:56
华农升格的话,武汉其他四校都可以升,所以大概率不太可能

华农的科研能力强,其他四校尤其武汉理工欠火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7 16: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知乎上的一个


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放榜,农业高校表现整体抢眼。值得点赞的是华南农业大学实现满血复活,华中农业大学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具体数据:

一、获批资金

华中农大1.23亿元,中国农大1亿元,南京农大0.9亿元,西北农林0.86亿元,华南农大0.78亿元。

二、创新群体

华中农业大学 熊立仲 绿色超级稻生物学

三、杰出青年

华中农业大学 曹胜波,中农、南农、西农无人入选

四、优青

华中农大3,南京农大3,中国农大2,华南农大2,西北农大1

五、重点项目

中国农大8,华中农大3,南京农大3,华南农大3,西北农林1

通过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农大虽然农学老大地位不可动摇,但近年来发展遇到瓶颈。

华中农大经过新世纪近20发展,在第二梯队有脱颖而出的趋势,加之华中农业大学在农业高校率先发展医学,大手笔投入资金,引进人才,未来有和中国农业大学一较高下的可能。

南京农大最近几年逐步走出低谷,人才内培外引,以王源超、陈发棣、张绍玲为代表的高端人才团队实力超群,目前和华中农业大学不相上下,第二把交椅只能异常激烈,从创新团队可以看出,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西北农大,虽有985,双一流名头,但由于区位劣势明显,人才引进困难,在各项竞争中和中农,华农,南农相比明显处于劣势。一流大学下车风险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7 16:33:17 | 显示全部楼层
空白无奈 发表于 2020-6-17 16:17
华农的科研能力强,其他四校尤其武汉理工欠火候!!!

不能用一个标准评价,大生命科学(农学、医学、生物学)领域本身属于容易出科研成果的
而武汉理工大学的专业设置,属于应用性强,产业带动能力强的类型,你看武汉理工大学全国到处成立综合实验室、产业研究院,就知道它有多厉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7 16:3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农很争气,希望北京早点控制住。希望ZY对武汉的支持力度不能减呀。本来就不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7 16:3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华农看起来好厉害啊!加油!
虽然不是华农毕业的,但20年前经常去华农玩,吃住都在学校里面,可以说除了自己的学校,待的时间最多的就是华农了,对华农感情挺深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7 16: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农下车,华农上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7 16:57: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ccs 发表于 2020-6-17 16:10
6月11日,还评审通过了陕西省商洛站、漫川关站的设计方案,这次新建西十高铁沿线5个车站建筑概念设计方案 ...

还在评审,真是慢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7 17:04: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llennn 发表于 2020-6-17 15:45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detdk-9LovgXkgKCwq6MwQ
大家多多关注转发,城市的历史不能没有载 ...

转啥呀,那都拆几年还是拆不动,大董家巷曾经住了两年,一点好的印象都没留下,车进去了就出不来,里面的电线跟蜘蛛网一样,横七竖八的杂乱不堪,只要下大雨必淹,大片的私房危房,住在里面大多数都是老年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7 17: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ttyy1122 发表于 2020-6-17 11:13
以“双枢纽一走廊”促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发展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16日10:45 来源: 湖北日报

这个要发展好了 厉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8 16:48 , Processed in 0.067617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