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firefly1130

[江城资讯] 2020年10月19日(周一)武汉新闻汇总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19 10: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光远】武汉是中国最被低估的城市


武汉在经过疫情考验以后,一定能够成为中国最具潜力和想象力的城市。”



10月15日,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产业经济学博士后、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评论员马光远作为主讲嘉宾,现身“武汉东一江两岸 科创大走廊”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投资峰会。他认为,如果说中国以城镇化作为“双循环”的最大抓手,武汉在经历疫情后将解决所有城市发展的短板,也必将成为中国未来最值得投资的城市。


▲  独立经济学家、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评论员马光远:
武汉一定能够成为中国最具潜力和想象力的城市



▲ 武汉是中国未来10大最有潜力的城市之一(来源:远见·智库)

在马光远看来,“双循环”是中国城镇化最大的抓手。“从2019年中国百强城市占中国GDP的比重去看,中国600多个城市中,前100名的城市占中国GDP的比重超过70%。作为14亿人口的大国,我们一线城市还太少,如果把城镇化本身作为一个抓手的话,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马光远说。



▲ 武汉是中国最被低估的城市,没有之一(来源:远见·智库)

未来城市的发展,一定要看它的稀缺性。”马光远认为,武汉是国家中心城市,有很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全国领先的产业基地,城市的潜力、格局、产业趋势非常好,按照这个趋势去发展,未来武汉前景不可限量。

武汉市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提出,“全面提速存储器、航天产业、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四个国家新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成长型产业,培育‘国之重器’的‘芯’产业集群。”

据《长江日报》报道,2020上半年,武汉市经济遭受疫情重创,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二季度经济运行稳步复苏,实现逆势反弹、单季打平。


中国仍然是全球最有希望、潜力、想象力的经济体,我们也同样看好武汉未来的发展。”

马光远认为,如果把武汉的数据拿出来,你会发现武汉过去多年真的被低估了,在整个中部武汉是最大的城市,未来中部崛起的脊梁在武汉。

疫情以前,武汉已经是中国排名前十投资前景的城市;疫情后,武汉在公共治理、城市软硬件等各个层面也将带来非常大的积极变化,城市短板会极大的被消除,不断强化其投资属性,用10年的时间,武汉一定会进入世界一流城市的行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9 10: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 顾 强 】武汉都市圈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已经进入到都市圈时代,而武汉都市圈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10月15日,在“武汉东一江两岸 科创大走廊”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投资峰会的直播上,华夏幸福研究院院长顾强表示,武汉都市圈的GDP在全国排名第8,消费排名第6,人口排名第5。


▲ 华夏幸福研究院院长顾强:
武汉都市圈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 武汉都市圈经济发展排名(来源:大七环都市圈智库)

“中国的城镇化进入到了新阶段,城镇化率达到了60%,但是还有相当长一段路要走。”顾强表示,一方面,城镇化率还要提高;另一方面,随着中心城区人口的逐渐饱和,会出现二次迁移


“按照我们的研究,武汉都市圈应该进入都市圈第二梯队的前列,甚至第一。”顾强认为,人口的流入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决定了都市圈未来的产业层次,以及经济发展的水平。未来,武汉都市圈的人口会从1000万提高到2000万左右。同时,武汉作为中国的科教名城,是大中专在校学生最多的城市之一,在院士、国家级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的技术研发中心等也都在全国排名靠前。

位于都市圈外圈层的产业新城,将成为吸纳新移民的重要载体。“如何吸引这些新移民?产业新城要做的就是给他们提供就业与发展的平台。”顾强说道。

发展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重要的是要筑巢引凤,以凤求凰。除了要打造好基地生态环境、产业环境、生活环境,在此基础上,还要能够建立创新的资本链,把商业航天的创新链、产业链及各个环节衔接好,用创新的资本作为孵化器,加速这些科技成果在武汉的发展,同时也加速这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顾强表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9 10:40: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李 洵 】打造长江北岸高新产业集群“金三角” 融入科创大走廊


以黄鹤楼为原点,30公里到50公里的半径,就是所谓的城市空间和产业发展‘黄金半径’,还能为我们留下巨大想象空间和发展空间的,可能就是新洲了。”


10月15日,在“武汉东一江两岸 科创大走廊”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投资峰会上,华夏幸福武汉区域事业部总经理李洵表示,随着各级ZF对武汉东北部基础设施的不断投入,将极大串联长江北岸与南岸光谷的产业集群,形成协同发展的趋势,辐射鄂东片区,成为长江中游最具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走廊。


▲ 华夏幸福武汉区域事业部总经理李洵:
打造长江北岸高新产业集群“金三角” 融入科创大走廊

在李洵看来,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武汉,承载着驱动成渝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的“一肩挑两头”的发展重任。



▲ 武汉位于长江中游城市群核心,成为托起长三角城市群和
成渝城市群的支点,充分发挥扁担效应

近年来,武汉北部已形成临空开放的枢纽走廊,西部汽车智能制造走廊,东部光谷科技创新走廊,以及包括长江存储(国家存储器基地)、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国家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基地、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大健康产业基地在内的五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其中,长江存储(国家存储器基地)、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分别代表着光谷、新洲最高新和先进的产业。

武汉重构了更加开放、辐射更强的空间结构。”他说,以黄鹤楼为原点,30公里到50公里半径是被称之为“黄金半径”的产业和城市空间格局发展半径,目前能够留有巨大想象空间和巨大发展空间的,可能就是新洲了。


▲ 双柳长江大桥2020年10月开工

近年来,新洲发展势头越来越好,但受地理条件限制,产业、人才等发展要素相对薄弱。隔江相望的光谷则是武汉资本、人才最密集的区域。2020年6月,武汉市ZF召开的全市交通重点项目推进工作专题会透露,推进光谷长江大桥、双柳长江大桥、汉南过江通道的建设工作。其中,光谷长江大桥、双柳长江大桥均位于武汉东北部,链接新洲和光谷。



▲ 武汉东产城“金三角”,长江左岸紧追右岸光谷

华夏幸福希望通过长江北岸打造的三个产业新城(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问津产业新城、团风产业新城)互补互动,真正形成高科技产业集群。其中,航天基地承载高新技术产业,问津产业新城利用良好的城市和教育基础,形成人才培训基地,提供各层次的技术人才,团风产业新城通过便捷的交通,与航天基地形成配套产业的承载区。”李洵说,如今这里(新洲)已经形成了很好的发展态势,武汉东北部的城市空间形成了非常便捷的交通联系,也形成了很好的产业互动的氛围。

武汉东的发展渐入佳境。李洵表示,在这里形成了很好的交通条件下,新洲和光谷间的联系和发展,具备良好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能力、人才聚集能力和创新聚集能力。

我们有信心将长江北岸打造长江下游科创大走廊的重要一环,让长江两岸的科创大走廊更加完整,形成双星辉映,互相支持,最后能够为武汉的城市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9 10:4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楚之游侠 于 2020-10-19 10:46 编辑

【寇旭东】以“航天速度”打造宜居宜业新生活

“疫情过后,人们对健康生活有了更多追求,在住宅方面尤为突出。这一需求与我们打造的‘新一代’宜居住区不谋而合。销售额来说,今年8月份,我们已经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房地产市场的热度正在逐步回升。”




10月15日,在“武汉东一江两岸 科创大走廊”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投资峰会的直播上,孔雀城集团武汉分公司总经理寇旭东说道。


▲ 孔雀城集团武汉分公司总经理寇旭东:
以“航天速度”打造宜居宜业新生活

“今年上半年,孔雀城航天府的销售套数在武汉排名第六,这一成绩与我们区域建设的‘航天速度’密不可分。”寇旭东介绍道,孔雀城航天府位于新洲区,坐落在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的东部核心区,与光谷对江相望。今年年初,光谷长江大桥、双柳长江大桥两座大桥规划批复,将连通新洲与光谷。此外,航天大道、武汉航天城同济医院也在如火如荼建设中。



▲ 春意盎然的航天公园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实景拍摄)

寇旭东表示,孔雀城一直以来都践行着“每一个孔雀城,都有一座公园”的人居生活理念。作为华夏幸福旗下的住宅开发集团,孔雀城依托华夏幸福的高标准规划,在道路、公园、教育、医疗等配套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 孔雀城航天府项目规划日渐兑现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鸟瞰实景拍摄)



▲ 孔雀城问津兰亭项目配套日臻成熟
(问津产业新城/鸟瞰实景拍摄)

“此外,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的产业发展带动了人口导入,这给孔雀城航天府的销售带来了持续红利。”寇旭东说,近期在新洲区落户的22位高端人才,全都入职到基地里的火箭产业园。

“价格上,我们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寇旭东说,与江对岸的光谷主城区,一江之隔,价格可能有1/3的差距,区位相近的阳逻,现在也有3000元/㎡以上的价差,现在的孔雀城航天府正处于投资置业的极佳时期。

2019年,新洲区生产总值直逼千亿元大关,全省县域经济排名位列第6,与其一江之隔的光谷,是武汉产业、资本、人才、贸易最密集的区域。寇旭东认为,武汉东将会成为未来的投资热点区域。在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及大光谷双核带动下,孔雀城将引领未来的生活方式,给业主提供宜居宜业的美好生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9 10: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姜兴茂】新洲是资本与人才的“洼地”

“我们公司在去年年底入驻了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预计本月可以正式投产。”



10月15日,在“武汉东一江两岸 科创大走廊”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投资峰会的直播上,武汉市格勒特新材料公司总经理、武汉工程大学教授姜兴茂表示,他们公司专注超细金属粉体材料制备工艺和应用产品,其中银粉等导电材料可用于航天产业中卫星、火箭的生产。



▲武汉市格勒特新材料公司总经理、武汉工程大学教授姜兴茂:
新洲是资本与人才的“洼地”

“现在的新洲是资本、人才、项目的‘洼地’,这也是我们选择落地于此的重要原因。”作为化学工程博士、国家特聘专家、材料科学家的姜兴茂说,虽与光谷仅一江之隔,但以前的新洲是传统的蔬菜基地,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如今,光谷长江大桥正在建设中,通车后两地只要需要二十几分钟的车程。



▲航天产业港实景

光谷是武汉产业、资本、人才、贸易最密集的区域。姜兴茂认为,高精尖产业的发展靠人才,武汉又是人才聚集地,众多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都聚集于此。随着光谷长江大桥、武汉航天城同济医院等周边配套的建设,未来的新洲,特别是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会吸引到更多的人才和企业。

姜兴茂说,“环境好、房价低,也是新洲大的优势,这里绿化和生态环境也很好,未来在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的加持下,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9 10:52:26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待葛洲坝和中国能源建设的新闻的详细评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9 10:5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发改委关于产教融合工作的说明


2017 年底,GWY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了深化产教融合的政策内涵及制度框架,将产教融合从职业教育进一步延伸到以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为重点的整个教育体系。2019年9月国家六部委联合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将产教融合上升为国家教育改革、人才开发和产业创新、经济发展的整体性制度安排。我市当前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动能转换期和夯实转型升级基础的关键期,深化产教融合进而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供给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对增强我市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我市对产教融合工作十分重视,资源投入不断加大,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并相继实施了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组建职教集团、推进中高职衔接改革、推行现代学徒制改革、开展校企联合招生、开展 “百校千企”工程和“千企千师”培养行动等一系列深化产教融合的措施。经过各方不断努力,武汉市产教融合水平有较为明显的提升,具体情况如下:

一、统筹规划产教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启动编制“十四五”规划。在编制实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时,将充分考虑产教融合发展要求,将教育优先、人才先行融入各项政策。结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本市优势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及重大工程项目,对接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以市场为导向,校企合作共建一批应用技术研发团队、工艺与产品开发中心和高水平实训基地,培养产业转型发展急需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以规划为引领,统筹产业链、创新链和教育链、人才链的有机衔接。


二、大力支持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

按照《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试点建设培育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工作方案》等有关文件精神,深化产教融合改革现阶段的着力点和发力点在于充分调动企业的主体作用。为了激活企业微观主体活力,引领推动重点行业领域产教融合的深化改革,计划到2022年,以中央企业在鄂分支机构、省(市)属大型企业、全国性特大型民营企业为重点,全省建设培育500家左右产教融合型企业(首批拟建设培育100家左右)。我市积极争取首批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申报,市发改委多次主动与省里汇报沟通,深入研究申报条件和要求,及时掌握国家政策,会同市教育局、市经信委、市人社局,研究既符合条件又能体现我市主导产业或特色产业的优势企业,经比选后,推荐武汉华星光电代表我市参与全省竞争,最后该公司作为全省首批唯一一家重点的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已被省里上报国家。


三、加强产教融合平台载体建设

实现资源、人员、技术、管理、文化等全方位实质性深度融合,需要在物理空间上建立和优化一批平台载体支撑。《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创新产教融合重大平台载体建设。

一是充分发挥职教集团的载体作用。

我市鼓励市属高校在发挥专业优势的基础上牵头成立了2个省级职教集团,分别为武汉商学院牵头的湖北省酒店管理职业教育集团,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牵头的湖北省信息技术职业教育集团;批准成立了10个市级职教集团,包括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牵头的电子信息、智能制造、财经商贸、服装智能制造、生命健康职教集团,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牵头的学前教育、汽车、城市建设、城市物流、工业物联网职教集团。为提高职教集团凝聚力,切实发挥职教集团龙头作用,我市鼓励市级职教集团创新活动形式,共享发展经验,促进职教集团间加强交流学习。2019年,批准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组建武汉数字媒体产教融合联盟,实施学校与科技园区双牵头工作新机制,探索产教融合新形式。

二是推动产教融合平台建设。

进一步加强实训基地平台载体建设,建设一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示范基地。一方面,依托院校、企业建设实训基地。我市积极推动市属院校江汉大学、武汉商学院、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等,建设围绕重点品牌、专业教学型的基础技能培训中心。例如,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围绕机械电子与财经专业建设综合、机电实训大楼,江汉大学围绕引进的爆破专业拟建设科技创新大楼。武汉华星光电与华中科技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联合进行高端显示面板大才培养和显示技术攻关,搭建校外实训平台,为华科师生提供进驻企业学习实践的机会,培育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十四五”期间,我市计划投入3亿元,建设30个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具有輻射和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另一方面,做好合作平台搭建工作。市经信委多次组织校企对话、对接会和一对一洽谈,推动企业负责人和职业学校教师深入车间生产线现场进行实地参观交流,进一步明确企业的实际需求,为职业学校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更明确的方向。


四、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

校企协同共建育人平台,为产教融合提供有力支撑。大力探索现代学徒制,突出校企“双主体”,落实学徒“双身份”,推广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的“双导师”制度。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优化课程体系。校企共建高水平职教实习实训基地,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形成互利共赢良好格局,提升校企合作育人水平。全市2所市属高校12个专业点与14家企业开展了12个项目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在校学徒规模455人。33所中职学校66个专业点联合70家企业开展了97个项目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在校学徒规模3684人。

全面“引企入教”,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将校企共建高水平实习实训基地作为支持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新载体,全市中职学校联合企业建成21个高水平职教实习实训基地,集实践教学、技能大赛、生产加工、社会培训、技术研发与服务、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全市职教高水平实习实训基地共提供工位总数6520个,开展职业培训6889人次。我市职业教育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积极落实1+X证书制度试点,推进证书培训与专业人才培养有机融合,拓展学生就业创业本领。截止目前,全市2所高职院校分两批共8个1+X证书、17个专业、2335名学生参与试点。中职学校两批共8个学校、10个1+X证书、18个专业、1880名学生参与试点。


五、探索产教融合深度发展体制机制创新

产教融合建设试点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改革试点,涉及ZF、企业、学校、行业、社会等多元主体,重点是创新要素深度融合和推进政策组合创新。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明确,要发挥城市承载、行业聚合、企业主体作用,建立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的改革新路径新机制。调动ZF、企业、学校、金融机构积极性,让建设成果能使多方受益。支持学校、企业建设实训基地,充分发挥ZF投资引导和加乘倍增效应。以产业为引领,依托行业骨干企业,大力布局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积极探索职业院校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努力拓宽渠道,综合施策,着力构建多样化投融资模式;鼓励土地、财政、金融、税收等优惠政策倾斜。发挥ZF统筹资源和政策作用,推动产教融合在特定产业集聚发展,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积极稳妥推动教育、人才和产业等各项政策落地,为我市产业发展精准助力。

下一步,我市将以编制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为契机,将全市产教融合重点工作、项目纳入规划。按照全省产教融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有关部署,积极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谋划产教融合发展的目标和路径,全面提高武汉职业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助力产业发展新动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9 10:5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楚之游侠 发表于 2020-10-19 10:51
【姜兴茂】新洲是资本与人才的“洼地”

“我们公司在去年年底入驻了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预计本月可以 ...

目前还是交通制约了;
双柳大桥之前说是10月开工的,希望能准时开工。
明年光谷大桥和新港线再开工,那这边就真正是“光谷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9 10:5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楚之游侠 于 2020-10-19 11:01 编辑

S115黄陂区天河至祁家湾段改扩建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发布










概算审定表




专家组意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9 11: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孔雀城,呵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9 11: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年1-9月武汉市城市客运运营情况分析

  9月,全市城市公共交通客运量继续保持恢复态势,当月完成客运量17445.5万人次,恢复至去年同期的69.4%,较上月提升3.2个百分点。分方式看,公共汽电车完成客运量7140.3万人次,同比下降40.2%;轨道交通完成客运量7799.1万人次,同比下降25.9%;巡游出租车完成客运量2474.0万人次,同比下降5.3%;客运轮渡完成客运量32.11万人次,同比下降48%。

  1-9月,全市城市公共交通完成客运量81403.7万人次,同比下降62.1%。分方式看,公共汽电车完成客运量32108.6万人次,同比下降68.6%;轨道交通完成客运量35179.6万人次,同比下降60.1%;巡游出租车完成客运量14010.4万人次,同比下降41.8%;客运轮渡完成客运量105.12万人次,同比下降79.4%。


2020年1-9月武汉市城市客运完成情况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9 11: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蔡甸区委SJ陈新垓调研蔡甸区人民医院(协和江北医院)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近日,蔡甸区委SJ陈新垓一行到蔡甸区人民医院(协和江北医院),调研指导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蔡甸区人民ZF副区长朱义侠、蔡甸区卫生健康局局长李晓陪同调研。

陈新垓一行到蔡甸区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查看医院疫情防控落实情况,听取疫情防控相关工作进行汇报。

陈新垓要求充分发挥发热门诊的哨卡作用,保持高度警惕,按规范做好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就诊、留观,落实好发热门诊闭环管理,同时加强院感防控及医护人员个人防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9 11: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省知识产权局专题调研中国(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建设运行情况


近日,省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程浩一行莅临中国(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保护中心”)调研指导工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保国,知识产权保护处处长赵杰,快维中心相关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程浩副局长一行实地察看了保护中心新办公场地内巡回审理庭、受理大厅、业务窗口等功能区域并听取了保护中心试运行以来的工作情况及下一步工作重点汇报。


程浩副局长充分肯定了保护中心工作基础良好,领导班子思路清晰、措施得力,带领全体职工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新址设计和功能改造、软硬件环境建设、协同大保护体系建设、专利预审与维权服务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心业务框架成型,人才队伍年轻化、专业化,在服务创新主体、服务产业发展成效显著。拓展服务领域有基础、有条件,省局将全力支持保护中心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申请。

程浩副局长要求,保护中心聚焦专利快速审查服务的同时,要强化维权援助、产业专利预警、政策研究等服务,为地方知识产权保护和发展做好支撑;要立足专利,超前谋划商标、地理标志等相关拓展性服务;要对标国内一流,立足武汉、面向湖北,发挥好保护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创新的支撑作用。

陈保国副局长充分肯定了保护中心克难攻坚,主动思考谋划,在建设和业务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他希望下一步继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为全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提供专业化支撑,在强保护、优服务、创一流方面再出新成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9 11: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市第十一届运动会倒计时一周年启动仪式举行

16日,武汉市第十一届运动会倒计时365天启动仪式在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武汉五环体育中心举行。2021年10月16日,武汉市第十一届运动会开幕式将在这里举行。

启动仪式现场发布了运动会会徽、火炬、口号、吉祥物及会歌。武汉市第十一届运动会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介绍,会徽提取了武汉特色地标黄鹤楼、长江,以及临空港辖区内府河湿地、金银湖湿地等景点元素,采用中国传统山水水墨形式,将各个景点抽像呈现。火炬主体为图腾纹案,阿拉伯数字11,则代表着本届市运会为第十一届。以小天鹅、灰雁为原型创作的吉祥物美美、杉杉,在活动现场与志愿者一同喊出“相约活力临空港 共享激情市运会”的口号,并共同演绎会歌《奔涌》。

据悉,本届市运会设置青少年体育类39项、成年人体育类34项共73个项目。届时,临空港将承办6项青少年类比赛项目和3项成年人类比赛项目。这也是武汉军运会后,武汉五环体育中心再一次承办大型赛事。

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武汉市第十一届运动会还将举办市运会圣种采集、火炬传递活动,2021年“与市运同行”全民健身系列体育活动等,围绕“创新、开放、绿色、节俭”的总体要求,促进全民健身广泛深入开展,促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输送。

武汉市运动会,始于1950年5月的人民体育运动大会,在1959年举行第二届后中断,1987年恢复,并逐步演变成4年一届的市级综合性运动会。2017年,在第十届市运会闭幕式上,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接过会旗,成为武汉市第十一届运动会承办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9 11: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范!中国车谷将建国际教育创新示范区

武汉国际化水平提升,“十四五”规划课题组专家赴武汉经开区调研国际化教育建设发展情况。专家认为,武汉经开区申报国际教育创新示范区,通过发展国际教育推动全区的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车谷参与国际竞争。



在调研专题会上,车都集团向与会专家汇报了打造国际化教育社区概念方案,目前武汉经开区正依托武汉外校办学品牌、师资等优势,通过产教研创新发展模式,打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社会教育一站式的教育产业生态。武汉经开区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汇报了申报国际化教育创新示范区的情况。


据悉,2019年,武汉经开区实际利用外资21.4亿美元,利用外资单项排名在全国219家国家级经开区中名列第二

目前,全区拥有外资企业286家,累计引进世界500强企业73家,常驻经开区的外籍人士有1500多人,成为武汉市常驻外籍人口最集中的区域



▲武汉首个国际化社区金色港湾

金色港湾是武汉市首个国际化社区,高峰期外籍人士达170余户,来自美、法、德、英、日、韩等多个国家,宛如一个小联合国。



▲7月28日,市委常委、武汉经开区工委SJ、汉南区委SJ彭浩带队到武汉经开外校现场办公


近年来,为吸引国际化高端人才落户,武汉经开区不断提升国际化水平,为国际化人才营造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一批优质国际化教育医疗资源在区内快速聚集。



▲武汉长江国际学校

目前,武汉经开区拥有华中地区唯一由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长江国际学校,武汉法国国际学校、武汉外国语学校、武汉三牛中美中学、武汉经开外校等一批国际学校



▲武汉外国语学校

在国际医疗方面,在协和西院开设了面向外籍人士的国际门诊,落户经开区的武汉亚心总医院也在积极布局国际医疗项目




此外,经开区还与同济医院合作建设产学研一体的康复医疗中心,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和中科院合作建设华中首个重离子医学中心等。



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武汉经开区近年来在开拓国际化教育资源方面成果显著,并一致认为,经开区打造国际教育创新示范区具备深厚的基础条件,同时,现场与会专家也纷纷为武汉经开区,壮大国际教育资源支招。

武汉市委党校姜海博士建议,武汉经开区打造国际教育创新示范区,可借鉴吸收上海等国际化城市的先进经验,突破体制机制的束缚,打通外籍人士国际医保、国际教育等政策瓶颈,为国际化人才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生活工作环境。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赵嵘认为,打造国际教育创新示范区,经开区不仅要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提升自身国际竞争力,通过发展高端产业聚集大量国际人才落户;同时,也要着力打造国际化社区和完善国际化教育资源,努力成为中部国际教育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武汉经开区领导徐安、晏冠亮参加调研。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5 10:44 , Processed in 0.076436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