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27186|回复: 64

[江城资讯] 2021年1月9-10日(双休)武汉新闻汇总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9 15:2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武汉机场楚天情
今天 09:00 来自 微博 weibo.com
#航班动态# 2021年1月9日09:00分,今日全天进港航班226班,出港航班228班,合计454班。武汉今日天-3-6℃,晴。


【昨日客流】1月8日(周五),武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客运量(含换乘)为287.73万乘次,其中客流前五名依次为:2号线汉口火车站、4号线楚河汉街站、2号线中南路站、2号线街道口站、2号线中山公园站。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9 15:2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tyy1122 于 2021-1-9 15:36 编辑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助力湖北专项公益行动再起航

助推湖北经济轰响引擎提挡加速 携手创造新时代更加辉煌的业绩

慎海雄应勇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


来源:长江日报 发布日期:2021-01-09 07:00【 打印 】 【 扫一扫 】 【 字体:大中小  】




1月8日上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品牌强国工程”2021年助力湖北专项公益行动,通过“云连线”方式在北京、武汉两地共同启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在去年援鄂抗疫公益行动的基础上,再度拿出价值5亿元广告资源,向全国推介湖北产品、城市形象和旅游景区,帮助湖北企业和农户直播带货,继续助力湖北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兼总编辑慎海雄,湖北省*委书*记应勇分别致辞并共同启动专项公益行动。

2020年,在湖北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启动“品牌强国工程”援鄂抗疫公益行动,免费提供5亿元广告资源支援湖北企业,组织动员企业为湖北捐款捐物超过56亿元,并发起“谢谢你为湖北拼单”和“搭把手、拉一把”公益活动,为湖北直播带货。一年来,湖北农业、工业、文旅3大类63种产品,在总台14个频道累计播出12000余次,为湖北疫后重振作出了积极贡献。

慎海雄在致辞时表示,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湖北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迎难而上、直面大考,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取得了湖北保卫战伟大胜利,打赢了疫后重振攻坚战。总台作为党的意识形态重镇,始终与湖北人民战斗在一起、奋斗在一起,以英雄品质报道英雄事迹,以战斗姿态展现战士担当,生动讲述抗疫一线感人事迹,把信心、力量传递到千家万户。总台始终心系湖北、全力支持湖北,充分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开展了“品牌强国工程”援鄂抗疫公益行动。2021年,将继续免费提供广告资源,继续举办直播带货活动,继续推出更优资源、更多平台、更好服务,携手助推饱经风雨的湖北经济轰响引擎,开足马力,提挡加速。

应勇代表湖北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向中宣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他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对湖北“搭把手、拉一把”的重要要求,为打赢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和湖北疫后重振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作出了重要贡献。过去一年,面对战疫、战洪、战贫三场大战大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夺取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湖北作为全国因疫情管控时间最长、受冲击最大的省份,新的一年困难仍然很多,需要社会各界继续“搭把手、拉一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再次把实实在在的帮助送到湖北,体现了高度的政治站位和对湖北的深情厚谊。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包括总台在内的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湖北一定能够展现浴火重生的新气象,一定能够创造新时代更加辉煌的业绩。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阎晓明、蒋希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黄楚平参加活动。

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华桥,仙桃市*委常*委、彭场镇党*委书*记胡常伟代表受赠地区和企业发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副总编辑、总经理室总经理彭健明介绍了总台“品牌强国工程”2021年助力湖北专项公益行动方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9 15: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tyy1122 于 2021-1-9 15:40 编辑

“达康书*记”携《没有过不去的年》来汉

2021-01-08 20:41 来源: 长江网  调整字体



  长江网1月8日讯(记者梅冬妮)春节对忙碌了一年的国人来说,绝对是头等大事。1月8日,以春节为背景的影片《没有过不去的年》来汉路演,导演尹力携主演吴刚现身。现场,“达康书*记”吴刚感慨道:“去年,武汉令全国人民揪心,没有过好这个年。今年,把这部影片带来武汉很有意义,向武汉致敬。”



  吴刚。 记者许魏巍 摄


  年关将至,中年编剧王自亮(吴刚饰)独自背负层层重压,周旋在事业、家庭、人际关系等多重问题中,倍感“年关难过”,母亲(吴彦姝饰)最大的愿望,就是和四个儿女一起回老家吃年夜饭,然而,复杂的成人世界牵扯着孩子们。母亲的一次意外受伤,一家人的关系降至冰点,三代人的矛盾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经过选择和考验,儿女们回归亲情,意识到“妈在的地方才是家”,日子再难,没有过不去的年。



  导演尹力(左二)和主演吴刚(左一)与影迷互动交流现场。 记者许魏巍 摄


  “导演希望王自亮能有一个颠覆性的造型”——电影中,吴刚蓄起了中长发,自我、敏感,还有些不自量力,不少观众第一眼都没能认出是吴刚饰演的这个角色。吴刚透露:“这是我和尹力导演的第二次合作,上一次我在《铁人》中饰演王进喜,让我获得了职业生涯第一个金鸡奖最佳男演员奖。十年后,导演邀请我再拍一部戏,这次人物与王进喜天壤之别。”



  导演尹力(右一)和主演吴刚(左一)与社区抗疫代表合影。 记者许魏巍 摄


  尹力表示,王自亮是每一个普通人的影子,“他有芸芸众生身上的质感,永远停不下来,辛辛苦苦地奔波,但生活仍是一地鸡毛。希望观众在收获温情的同时,也能想想一年当中收获什么失去什么”。

  除了外在造型的颠覆,影片中的王自亮也伴随对婚姻不忠等形象上的瑕疵,这和吴刚最令观众熟悉的“达康书*记”的形象相去甚远。对此,吴刚认为这正是表演中最令人向往的地方所在,“因为你可以有无数次生命。王自亮和达康书*记是不一样的人物,这个人有瑕疵,其实每个人都有,达康书*记也有。每个人的人生都不是完整的,都有遗憾,但我们追求完美。希望呈现出来的人物,能跟观众产生共鸣,这很重要。”



  吴刚接受媒体采访。 记者许魏巍 摄


  将这部片带到武汉,吴刚认为恰如其分,“今天在路上,虽然大家都戴着口罩看不到脸,但能看到每个人眼里都充满了祥和。我们把这部片子带来武汉做路演,真的很有意义,向武汉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9 15: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tyy1122 于 2021-1-9 15:41 编辑

武汉龟山景区生态修复进入收官阶段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09日07:10 来源: 湖北日报





1月8日,俯瞰武汉市汉阳龟山脚下洗马长街景观改造提升工程项目。武汉市汉阳区龟山景区综合整治生态修复及景观提升工程,眼下进入收官阶段。除了龟北路正在打造的叠水瀑布景观在施工,其余施工区域均已绿化。龟山南麓的洗马长街片区景观提升工程,也进入收尾阶段。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梅涛 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9 15:2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tyy1122 于 2021-1-9 15:46 编辑

5年建成11座长江大桥 湖北建桥增幅全国第一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08日21:42 来源: 湖北日报



【阅读提要】十三五建成长江大桥数量全国第一,湖北的长江上平均每隔26.525公里就有一座大桥……亮眼数据彰显实力,5年来,湖北的长江大桥不仅建得多,而且颜值高,内涵更丰富,许多桥进入世界桥梁殿堂。这些桥,方便群众出行,激活商贸往来,成为推动湖北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交通“硬支撑”。

滚滚长江横贯荆楚,道道彩虹妙手绘就。

1月8日,从省交通运输厅传来喜讯,十三五期间,湖北长江大桥建设任务超额完成,共建成长江大桥11座,另有5座在建,增幅居全国第一,建设力度和速度创历史之最。

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底,湖北已建成通车和在建的长江大桥数量达到40座,长江上平均每隔26.525公里就有一座大桥,数量仅次于重庆市,在全国排名第二。

“以耽误不起的紧迫感,超前谋划长江大桥建设,啃下一个个硬骨头,为推动我省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交通硬支撑。”省交通运输厅负责人说。

11座大桥不重样

站在蓝白相间的青山长江大桥上,远眺可见繁忙的阳逻港。



随着武汉四环线主线贯通,这个四环线的跨江主通道也“掀盖头”:白塔蓝索与绿水青山浑然天成,钢梁、斜拉索互为映衬。

青山长江大桥用5年建设而成,是湖北十三五“建桥热”的代表。尤其近两年,湖北江面十分热闹。

2019年,湖北半年内有武汉杨泗港、秭归、荆州、石首、嘉鱼等5座长江大桥通车,刷新湖北交通史上的新纪录。今年,除建成青山长江大桥外,还建成宜都、武穴、棋盘洲长江大桥。

蓝装亮相的沌口大桥、“钻石型”的武穴大桥、红色“编钟”的棋盘洲大桥、中国“牌楼”韵味的宜都大桥……湖北新建成的11座大桥一桥一景,各领风骚。

更难得的是,不断创新的桥梁设计理念,让这些桥梁身世不凡,造型各异。“轻灵高挑的全漂浮体系能担千钧之力,何必膀大腰圆?”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青山长江大桥总设计师徐恭义笑着说,这一新体系能抵消大部分地震能量和惯性力,既节省用材,又使主塔更加“苗条”。

屡屡刷新建桥纪录

夕阳西下,金色阳光洒在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金黄色主塔上,使长江上首座双层公路大桥显得格外雄伟。



杨泗港长江大桥连通武昌与汉阳,主跨1700米,比武汉长江大桥全长还多30米,是世界最大跨度双层悬索桥。这个投资47.5亿元的长江主轴超级工程,是目前长江上通行能力最强的长江大桥。

2019年10月8日,全长4.134公里的杨泗港长江大桥通车,自带流量迅速成为“网红桥”。窜红,不仅因身姿靓丽,还因功能齐全。中铁大桥局项目经理罗瑞华介绍,这座兼顾“慢生活”的桥,上下两层均有人行道,供市民观光、游览、慢跑,让市民共享大桥带来的便利。

这更是一座走进世界殿堂的桥。去年8月,2020年国际桥梁大会(IBC)奖公布,杨泗港长江大桥获乔治·理查德森奖。IBC大奖被誉为国际桥梁界的“奥斯卡奖”,其中,乔治·理查德森奖是IBC大奖中设立最早、影响最大的奖项。

让人惊喜的桥远不止这些。青山长江大桥,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全漂浮体系斜拉桥;在建的鳊鱼洲长江大桥,国内首座交叉索混合梁斜拉桥……

建桥路上你追我赶。



2017年通车的沌口长江大桥,桥宽46米,是当时长江最宽的大桥,也是武汉现有桥梁中最能扛“重”的一座。3年后,这一纪录被青山长江大桥打破。桥宽达到48米,279.5米主塔,相当于100层楼,是眼下世界最高的无下横梁A型桥塔。

一跨过江呵护生态

面向长江,鸟语花香。

宜昌伍家岗长江大桥工地塔吊转动,一派火热。这里正好是中华鲟保护区的核心区,中华鲟洄游繁殖栖息地。

是按传统方案施工,还是一跨过江不惊扰中华鲟?

中交二航局项目生产经理丁刚梁介绍,设计图纸几经修改,2017年,大桥选定为“一跨过江”的钢箱梁悬索桥,主跨达1160米,两个主桥墩“搬迁”到岸上施工。为此,业主单位多投入一亿元。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生态“高压线”,对新建长江大桥提出更高要求。





造桥,不让一滴污水流进长江,这在大桥建设者中已形成共识。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伍家岗、武穴、棋盘洲、鳊鱼洲等大桥均修建泥浆沉淀池等设施,把污水分离为清水和泥土,进行循环利用,最大限度保证周边的生态环境。

“随着建桥含金量提高,斜拉桥、悬索桥一跨千米级已不是难题,这为桥墩尽量不涉水提供了技术支撑,实现过江大桥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徐恭义说。

沿长江实现“市市通大桥”

湖北为何在十三五发力建桥?

“补短板、强弱项,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省交通运输厅重点办负责人分析,湖北坐拥长江最长岸线,但过江通道总量偏少,有些地方靠轮渡过江,因远距离绕行过江,增加物流成本。此外,像武汉等大城市过江通道日益拥堵。

武汉市交管局统计,到2020年底,武汉机动车保有量已达380万台,比5年前增加175万台。而高德地图的数据显示,2015年,武汉拥堵情况在全国排名第12名,到2020年第三季度,武汉退居第23名。

“拥堵排名大幅下降来之不易。”武汉交通专家胡润洲分析,三镇隔江相望,城市断头路、瓶颈路较多,排堵保畅上,武汉近5年新增4座长江大桥,对过江能力大幅提升功不可没。

统计显示,武汉每天过江车流为100多万台次(含汉江),仅杨泗港大桥每天通行车辆8万多台次,为市民增添一条快速出城路。

桥通物活。在助推地方经济上,座座新建大桥更是“功臣”。如嘉鱼长江大桥,是咸宁市的第一座长江大桥,通车后标志着湖北沿长江实现“市市通大桥”。棋盘洲长江大桥紧邻黄石新港棋盘洲港区,开通后将带动“公铁水”多式联运。







“方便一地群众,带动一处经济。”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质量监督、安全监管、科技创新,落实桥梁全寿命安全监控理念,把每座长江大桥打造成百年精品桥,助推湖北由交通大省迈向交通强省,为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提供交通保障。

“长江之腰”的湖北,十四五还有新气象。根据规划,到2035年,我国规划布局长江干线过江通道276座,其中湖北省69座。2025年前,我省将重点推动实施新港高速双柳长江大桥、军山长江二桥等项目。

湖北十三五建成的11座长江大桥

1.秭归长江大桥(2019.10通车)

2.宜昌至喜长江大桥(2016.7通车)

3.荆州长江公路大桥(2019.10通车)

4.石首长江大桥(2019.10通车)

5.嘉鱼长江大桥(2019.11通车)

6.沌口长江大桥(2017.12通车)

7.杨泗港长江大桥(2019.10通车)

8.青山长江大桥(2019.12建成)

9.棋盘洲长江大桥(2020年12月18日通过交工验收)

10.武穴长江大桥(2020年12月25日通过交工验收)

11.宜都长江大桥(2020年12月23日,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公布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宜都长江大桥设置收费站有关问题的批复》,同意对通行宜都长江大桥的机动车辆收取通行费。)

湖北十三五在建五座长江大桥

1. 伍家岗长江大桥(在建,2017年2月开工)

2. 赤壁长江大桥(在建,2018年3月开工)

3. 燕矶长江大桥(在建,2020年10月开工)

4. 鳊鱼洲长江大桥(在建,2017年11月开工)

5. 双柳长江大桥(2020年12月7日开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辉 通讯员 石斌 潘庆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9 15: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西电东送通道扩容 荆门—武汉特高压工程获准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07日07:33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 (记者彭一苇、通讯员邹平、赵东森)1月4日从国网湖北电力获悉,省发改委印发《关于荆门—武汉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核准的批复》,标志着该工程即将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荆门—武汉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途经荆门、天门、孝感、武汉、黄冈市,投资约65亿元。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1000千伏武汉变电站、扩建1000千伏荆门变电站、建设双回1000千伏线路238公里。

该线路投运后,将大大提高湖北省西电东送通道送电能力,为陕北至武汉特高压直流工程达到额定功率运行奠定基础。

目前,湖北境内已建成投运的特高压工程为“一交三直”。“一交”即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在湖北境内线路长180公里。“三直”即过境湖北的±800千伏向上、锦苏、祁韶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2020年3月,陕北—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湖北段开工,拉开了我省未来3年建设近3000公里、新增1400万千瓦输电能力的特高压系列工程建设大幕,荆门—武汉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就是该系列工程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9 15: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武汉龟山景区生态修复工程点赞,民心工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9 15: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头野猪造访华中大,学生调侃“它也想学习”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09日14:17 来源: 楚天都市报看楚天








楚天都市报1月9日讯(记者张万军 视频剪辑李仪)两头野猪神态悠闲地徜徉于华中科技大学一栋教学楼旁,浑然不顾周边往来师生,被学生调侃为“可能野猪也想去学习”,这是1月8日晚发生在华中科技大学内的一幕。随后,这两头野猪被学校保安人员驱赶至喻家山上。

1月8日深夜,一位抖音网友发布一段视频显示,两头体型较大的野猪在华中科技大学校园内悠然自得地散步,旁边就是往来经过的师生,野猪可爱的模样引发网友热议。

网友“NikkiHo”评论称,“野猪都知道去西十二学习,我却在寝室荒废时光。”

网友“猫三岁”评论称,“这猪都是有文化的主儿。”

1月9日,楚天都市报记者联系上发布视频的抖音网友杨同学。他介绍,他是华中大的一名学生,8日晚8点半左右在学校西十二教学楼旁目睹了这一幕,便用手机拍摄了下来。

杨同学表示,这两头野猪比较温顺,没有学生受到惊吓和伤害,很快就有学生通知了学校保卫处。不久,保卫处的工作人员到场进行了处置。

华中科技大学保卫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楚天都市报记者,8日晚确实有两头野猪出现在校园内,一只体型较大,一只稍小,保安人员接报后快速赶到现场,将野猪驱赶上喻家山,整个过程中没有师生受到伤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9 15: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tyy1122 于 2021-1-9 15:52 编辑

很美很震撼!“这里是湖北”全国短视频大赛带你领略航拍镜头下的荆楚风貌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08日22:20 来源: 荆楚网


http://v.cnhubei.com/content/202 ... 33-001.0.0.1.OER3le



2020武汉跨年现场,武汉依旧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城市,今年依旧有这多人在这跨年!(@在武汉)


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记者周婵 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倪玉蝶)鸟瞰湖北,怎样的体验?新年伊始,“这里是湖北”全国短视频大赛再掀热潮,话题总播放量已超1.4亿,不少视频达人大显身手,用航拍镜头展现疫后湖北新风貌。

2020年12月31日深夜,在武汉市江汉路步行街数万人的欢呼声中,历经了一年大战大考的武汉迎来了2021年。“去年年前,武汉街头还是空无一人,而今年元旦,武汉街上已是人头攒动。”从业三年的摄影师夏鑫@在武汉,用无人机拍下了武汉人欢庆新年的热闹景象,他激动地说,“这一年来,武汉经历了很多,也战胜了很多,想把这一刻记录下来,让大家看到我们疫后重生、努力生活的模样。”

“致敬英雄城市!”“这就是浴火重生的武汉,太感动了!”“祝福武汉越来越好!湖北越来越好!”……看到网友们的真切留言,夏鑫也很有感触,表示会一直拍下去,用自己的视频作品见证武汉精彩蝶变。



在海拔520.1314的天空之眼去见你,我一定是用跑的。(@飞霞魅)



找了一年,原来打开你心门的钥匙落在东湖了。(@飞霞魅)

世界那么大,最美是家乡!武汉网友@飞霞魅 把自己游玩时的所见所闻用航拍镜头记录下来,精心剪辑之后上传抖音,并带上了“这里是湖北”话题参赛。她的近10个作品中,日暮下的武汉东湖落雁岛,别有一番风味;黄石网红打卡地天空之城,宛如仙境;神农架雪景,真是值得此生必去……“我想通过短视频作品,把咱们家乡的灵秀美景真实地呈现在全国网友面前,为湖北打call!”网友@飞霞魅 如是说。



黄石翡翠湖,大概是上帝打翻了调色板,坠落到人间,便有了这幅绝景。(@执念)



听说在黄石,相爱的人都会牵手走过这座最美网红桥。(@执念)

黄石网友@执念 几乎用无人机拍遍了家乡的风景名胜,美轮美奂的翡翠湖、霓虹闪烁的磁湖湿地景观桥、优美壮观的“三楚第一山”东方山……他表示,参加“这里是湖北”全国短视频大赛活动,并不只是为了赢取奖品,也是希望借此机会推介黄石、推介湖北,吸引更多人过来旅游,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助力湖北经济复苏。

用心拍摄、制作精良、创意十足的航拍短视频作品,还远不止这些!宜昌再现平流雾云海翻腾美景,如梦似幻;武汉青山长江大桥亮灯了,通车在即……透过一个个航拍镜头,我们不仅可以纵览湖光山水,还能感受热火朝天的干劲。

目前, “这里是湖北”全国短视频大赛仍在火热进行中,投稿源源不断,作品精彩纷呈。截至2021年1月8日,“这里是湖北”全国短视频大赛已收到作品千余篇,话题总播放量已超1.4亿。

据悉,大赛作品征集时间截止到1月31日,参赛者可通过公开形式将短视频上传发布至自己的抖音账号,并带上话题#这里是湖北,同时关注并@荆楚网。此外,参赛作品和报名表需以文件形式发送至主办方指定邮箱:3063814896@qq.com。时间“余额”已不足,快来参赛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9 15: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山车行情后,2020年武汉重夺全国住宅销量冠军

第一财经发布 时间:01-0617:03 第一财经官方帐号



从年初的暂停到年末的狂飙,武汉楼市在2020年经历了过山车行情。

中国指数研究院6日发布的《2020年武汉房地产快报》显示,2020年武汉新建商品房成交20.12万套,面积2214万平方米,分别较2019年下滑17%和16%。其中,新建商品住房成交17.54万套,面积1961万平米,虽然均为2019年总量的84%,但仍居全国城市住房销量第一位。

从冰点到销冠

中指研究院(华中)市场研究中心主任李国政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武汉房地产市场在去年初因封城跌入冰点,2月成交套数为0,市场预期悲观。4月8日城市重启后,楼市也逐步复苏,在降低预售门槛、社保补缴等一系列精准纾困政策推动下,从5月开始,市场成交量连续破万套,积压的需求开始释放,特别是下半年一路追赶,重新回到供销两旺的发展“快车道”,其中12月新房销售达27996套,是4年多来的最高记录。

“如按照楼市正常交易时间(288天)计算,日均住房成交678套,大大超过2019年日均572套的水平。”李国政说。



不仅全年成交总量超出预期,武汉土地市场也全面爆发,成为全国最活跃的城市之一。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在国家加大扶持湖北发展的背景下,武汉全力冲刺国家中心城市、全国双循环新格局重要枢纽,国内外资本继续看好城市发展前景,纷纷大手笔拿地。

据统计,2020年武汉土地出让金达到1901亿元(全口径),超过2019年的1765亿元,稳居全国城市十强行列(第八名)。

单价方面,2020年,武汉累计超过15个板块刷新了土地单价或总价纪录。2020年11月13日,华润以30558元/平方米的楼面地价刷新了4年前的武汉单价记录。硚口、花山地价也在一年内三度刷新,光谷中心城更是年内4次刷新单价记录。

李国政分析,房企在武汉拿地热情高涨也跟当地出台的相关政策有关。武汉土地拍卖采取了分期付款、取消竞价熔断、全面网上挂牌等措施,加大优质地块供给,降低出让门槛,房企由此迎来了拿地良机。

上半年将延续热度

对于2021年武汉楼市的市场走势,李国政认为,在“房住不炒”的主旋律下,得益于土地拍卖的分期付款、预售标准的全线降低、落户政策再次放松、楼市纾困政策延长到今年3月等,加上2021年1月开始施行的房地产贷款占比管控新政,预计今后3~6个月,武汉楼市当前的发展格局与交易特征仍将延续。“比如楼市呈现高库存高供给低去化的买方市场特征,实际成交价格将低于批准的预售价格;整个市场的刚需自住特征明显;新房二手房价格倒挂现象逐渐减少,减少了投资投机的冲动等。”

房企创新求变也将成为新趋势。李国政说,连续10年稳居全国房地产销量三甲的背景下,作为中国房地产“流量第一城”,武汉已经聚集了超过60家中国百强房企,在土地价格全面上涨、全面压降住宅容积率、品牌竞争不断加剧等情况下,房地产将逐步告别粗放规模竞争,转向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开局之年,武汉楼市也将迎来品质、服务竞争的大时代。

“十四五”期间,湖北将推动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充分发挥其对湖北全域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襄十随神”“宜荆荆恩”城市群建设,形成“由点及面、连线成片、两翼齐飞”的格局,对于房企来说也将形成新的发展机遇。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9 16: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193.3万标箱,同比增长14.4%

武汉港2020年集装箱吞吐量创新高



湖北日报讯 (记者李源、通讯员黎云)193.3万标箱,同比增长14.4%,超额完成年度目标。1月7日,武汉新港管委会通报,武汉港2020年集装箱吞吐量再创新高。

这193.3万标箱中,内贸箱、外贸箱分别完成86万标箱和107.3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21%和9.6%;本地箱、中转箱分别完成99.6万标箱和93.7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8%和22.1%。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指一段时间内进口和出口集装箱数量的总和,是衡量一座城市对外贸易水平的重要指标。2019年,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为168.94万标箱。去年年初,武汉港计划实现全年集装箱吞吐量170万标箱。但受随后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该港集装箱运输业务明显下滑,特别是外贸集装箱运输一度面临严峻考验。

疫后,为确保不打折扣完成全年既定目标,武汉新港管委会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

畅通武汉港口内循环。去年5月1日,开通阳逻港一期至经开港“水上穿巴”,打通武汉东西港口之间“最后一公里”。

开启武汉直航日本班轮。去年5月9日,武汉至日本集装箱江海直航航线开航,全年运行60个航次,完成进出口6030个标箱。

发展“散改集”。去年6月17日,阳逻港铁水联运一期,50个集装箱装载1600吨进口铁矿砂运往陕西,实现武汉大宗货物运输“散改集”重大突破。

推进“陆改水”。去年10月21日,载有500吨澳洲棉花的班轮从阳逻港出发前往仙桃港,“武汉-仙桃”棉花水运专线正式开通。

开辟国内新航线。去年11月26日,长江-大运河“武汉-淮安-徐州”集装箱直航航线开行,助力长江经济带发展。

年吞吐量193.3万标箱的成绩,稳居长江中上游港口首位,不仅为武汉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打下坚实基础,也向年吞吐量500万标箱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武汉新港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林介绍,“十四五”期间,将高水平建设武汉航运中心、全力打造中部地区枢纽港,让黄金水道成色更足,为武汉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提供保障,助力湖北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9 16: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月“三站一场”文明程度排名
杨春湖换乘中心、轨道交通4号线等靠前




    上月“三站一场”文明程度指数测评排名


    长江日报讯(记者胡雪璇 通讯员张杰 谢婉莹)1月8日,市文明办、市交通运输局公布了2020年12月份“三站一场”(长途汽车站、火车站、地铁站和飞机场,简称“三站一场”)文明程度指数测评排名。测评结果显示,各类场站综合排名第一的分别是杨春湖换乘中心、轨道交通4号线、汉口火车站、天河机场。

    2020年12月份全市各交通窗口单位以文明创建为抓手,做到疫情防控与服务保障两不误,确保旅客出行安全和树立窗口文明形象。杨春湖换乘中心全面排查整改站内设施设备,每日对客运站各处常态化消杀。汉口火车站为无手机或不熟悉智能手机操作的老年旅客提供进站服务,更换站内8部电梯、候车室顶灯等设备,为春运工作做好准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9 16: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tyy1122 于 2021-1-9 16:26 编辑

名校毕业生去哪了?5所在汉部属高校发布就业报告

央广网 发布时间:01-0708:04 央广网官方帐号



楚天都市报记者柯称 李碗容 国倩

从没有哪一个毕业季如刚刚过去的2020年这般特殊。受疫情影响,2020届大学毕业生,特别是湖北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受到各方关注。教育部、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等部门出台了多种帮扶措施,湖北各高校也创新方式促进学生就业。

新形势下,这届毕业生就业发生了哪些变化?近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在汉部属高校发布了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楚天都市报记者进行了详尽分析,为准大学生和准毕业生提供参考。



2020年6月1日,疫情后武汉市首场高校毕业生线下招聘活动在江汉大学举行。


线上招聘会成新常态

湖北仍是就业首选地


从各校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五所高校2020届毕业生就业率虽受到一定影响,但大体保持稳定。



绘图/刘阳


线上招聘成为2020年就业工作的新常态。例如,武汉大学去年上半年共举办4场线上大型双选会,60场线上专场宣讲会,还联合各北大等高校、机构开展了22场线上双选会。该校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用人单位认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招聘形式更加有效。

疫情期间,不少高校开启“云帮就业”。如,华中师范大学开展“云问诊”,以线上晚点名、专题视频会议等形式,与学生、家长、导师等深入交流,分析就业重点难点问题,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安排专业咨询师在线解答,为有需要的毕业生提供职业选择、简历诊断、求职技巧等“一对一”就业指导服务。

各校报告显示,得益于武汉战疫迅速取得胜利,湖北省对毕业生的吸引力并未减弱,五所名校毕业生的首选就业地均是湖北省。其中,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0届已就业毕业生选择湖北的占比超三成。华中科技大学首选湖北的本科毕业生占比33.91%,比2019年大幅提升6.89个百分点,首次超过广东位居首位。

记者还发现,各高校已就业的2020届毕业生中,研究生比本科生留在湖北的比例更大。例如,武汉大学留鄂的两类学生占比分别为32.6%和25.6%,武汉理工大学为38.84%和29.51%。专家分析认为,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武汉高校和科研院所林立,对高学历人才需求较大。

华中科技大学的毕业研究生留鄂比例最高,达到39.4%(2976人),其中,医学专业毕业研究生留鄂比例超过50%。

去年入职武汉同济医院的张磊,就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2020届博士毕业生。“我在武汉学习生活了10年,毕业季首选就是留在英雄的城市。”这个湖南小伙表示,他要追随老师、师兄师姐的脚步,践行医生的使命,和英雄的武汉共成长。

进世界500强不稀奇

武汉理工大表现抢眼


各校报告显示,除华中师范大学外,其他4所学校毕业生签约单位仍以企业为主,不少学校的名企就业学生比例增加。

武汉大学2020届协议就业的7449名毕业生中有1343人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占协议就业人数18.03%;1470人进入中国500强企业,占19.73%,两项数据均较2019年有所增长。该校还有355人签约中国民营500强企业。

华中科技大学2020届本科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的有1557人,其中511人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其中,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139人,国家电网公司40人,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42人。毕业研究生方面,协议就业人数排名前五十单位多为党政机关、大型国企央企、国防军工企业及信息技术企业。

武汉理工大学毕业生面向“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就业的比例为40.45%;协议就业学生中,32.42%的毕业生面向世界500强企业就业。其中,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447人,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225人,东风汽车公司116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86人,国家电网85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同样能体现出学校特色。该校2020届毕业生行业流向集中在金融业(19.88%),其次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等。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建筑及房地产企业、通信及IT企业都是毕业生就业热点。

华中师范大学2020届毕业生依旧主要流向了教育领域,占比较去年同期上涨3.15%,达到73.72%。这一结构也与该校专业特色及培养定位相符。同时,该校公费师范生就业率依旧为100%。

薪资待遇稳步上升

华科本科生平均月薪超1万


虽然2020年就业压力较大,但几所高校调查发现,就业学生平均薪酬方面大多有所增长。

华中科技大学2020届本科毕业生签约月薪平均值为10136.75元,2019年这一数据为9448.85元。该校本科毕业生2020年签约月薪7001-8000元的占比17.39%,签约月薪8001-9000元的占比12.08%,签约月薪9001-10000元的占比11.11%,签约月薪≥15001元的占比到达19.32%。

武汉理工大学2020届本科毕业生转正后的月均收入为7546元,月均收入在8000元及以上的本科毕业生占33.35%;毕业研究生转正后的月均收入为9769元,综合年薪15万元以上的占比32.73%。该校毕业生薪酬水平,近三年呈逐年递增态势。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0届毕业生月均收入为7693.15元,其中本科毕业生月均收入为6879.47元,毕业研究生月均收入为 8279.17元。

以从事教育行业为主的华中师范大学毕业生,月均收入也呈现上升态势。其中,本科毕业生月均收入为6271.27元,较2019届上浮12.94%;毕业研究生月均收入为7844.21元,较2019届上浮2.85%。

各校数据显示,毕业生的薪酬水平与其学历层次密切相关。

考研留学依然火爆

海外留学受一定影响


对比各校数据可以发现,研究生就业率明显高于本科生,最主要原因是2020年考研热度不减,不少未通过考试的本科生决定“二战”。

武汉大学2020届毕业生中,继续考研和等待出国人数666人,约占毕业生总数10%。该校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比例为43.07%,比2019年高出3.37个百分点,选择“双一流”大学的比例占总升学人数的93.71%。选择出国(出境)深造的学生,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14.00%,比去年下降3.07%。其中美国留学人数逐年下降,比去年减少16.95%。

华中科技大学2020届本科毕业生升学、出国(境)深造4039人,占比58.23%。也呈现国内升学占比提升,出国(境)深造占比减小的局面。

华中师范大学2020届毕业生选择出国(境)留学的比例也略有减少。该校调查发现,九成受访学生表示,疫情对自身出国(境)留学的影响程度处于一般及以上水平,主要体现在“人身安全方面”“出入境困难”“入学时间延迟”等方面。

就业故事:学生为云面试步行7小时找网

昨日,记者联系上了在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就业的王小龙,去年7月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的他,工作上已步入正轨。回忆起去年的求职经历,他感慨万千,“我现在特别感谢帮助自己的老师和同学,也感谢努力的自己。”



王小龙在工作单位


大四上学期,王小龙主要在备战研究生考试,同时也在准备秋招。因为考研花费较多精力,秋招并不顺利。考研成绩出来后,他全身心转入到求职中,但此时受疫情影响,求职找工作遇到了诸多难题。“由于疫情影响,我们当时几乎所有的招聘都是在线上进行的,线上面试有蛮多难题,我遇到到最大难题是通讯。”王小龙回忆。去年3月,他需要参加一次很重要的线上面试,但是他的老家甘肃陇南在面试前一天暴雨,全村停电。“没有电没有网,线上面试怎么办?”王小龙说,第二天早上6时多还没来电,他当即决定步行前往附近一个镇上的亲戚家。他背着电脑和父亲一起,步行前往,一直走了7个小时才到。“父亲陪着我走了几十公里路,真的很累。”王小龙说。

虽然线上招聘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但王小龙认为,总体来说云面试还是比较顺畅,“学校组织的线上招聘会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是很不错的,招聘会高峰期基本和往年持平。”记者从该校了解到,该校去年共举办217场线上招聘会,参会单位达4260家,在疫情平稳后还举办了1378场线下招聘会。王小龙回忆,求职期间他还收到了学校1300元的求职补贴,其中300元为通信补贴。此外,学院还组织专业老师帮助学生修改简历,组织各类求职培训讲座,他几乎每天都会收到辅导员老师的消息,“老师每天都会在群里发布各类就业信息,我们同学不能赶到学校参加招聘会的,辅导员老师还会帮我们打印简历去投递。”

大学老师开直播指导学生就业

“毕业是结束,也是开始。一路走来,有时会遇到沁人心脾的景色,有时也会迷路、抛锚。但不管过程如何,如今你们都已顺利到达……”回忆起自己去年写的《给2020届毕业生的一封信》,王璐依旧感慨万千。王璐是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辅导员,面对疫情与学生就业,她用“云班会”、家校“云对话”、就业“云问诊”等方式让美术学院的186名应届毕业生找到了自己的就业方向。



王璐在家直播给学生上主题教育课


因为王璐的爱人要负责火神山医院建设的相关工作,夫妻两带着两个孩子于2020年2月初逆行回到了武汉。“临近毕业,学生们很迷茫、焦虑,他们经常找我聊天。晚上把孩子哄睡着就已经十点了,之后才能静下心来处理工作。”王璐说,给学生答疑、改简历;联系校友、企业;和家长沟通……学生就业关键期她通常要忙到凌晨一两点才睡,手机更是24小时待机。为了及时了解186名学生的情况,王璐用“云问卷”对他们的签约、考研、就业意向、目前的困难等内容的全面调查,在逐一分析每个同学的情况后,她组织成立了“考研”“教师”“企业”“创新创业”“留学”五个线上小分队,建立相应QQ群,微信群,精准推送招聘信息并进行指导和帮助。她还开通了“璐姐线上小课堂”和“璐姐云问诊”。每天晚上7点到9点,是她给同学们的“就业问诊”时间。“刚开始对直播一窍不通,还是跟学生请教学会的。”王璐说,当时家中没有电脑,她便让老公把放在单位里的废弃台式电脑搬回家,再从网上买摄像头和麦克风等零件,终于东拼西凑出一台“直播设备”。分析疫情时期就业形势,进行就业动员,提供就业建议;挖掘毕业生前线抗疫典型、就业典型,弘扬正能量;介绍湖北选调生、特岗教师计划、大学生创业政策……在王璐的直播间,不少迷茫的同学们慢慢找到了方向。“多亏了老师的帮助,我才有机会进入中建三局工作。”毕业生王杰(化名)来自山东,在考研失败后一度陷入了迷茫,是王璐老师帮他忙前忙后了两个月时间,让他成功留在了武汉就业。“我们所有人的简历,王老师都帮忙修改过,她还鼓励我们留在湖北,留在武汉就业。”王杰说。

专家声音:别因盲目二次考研耽误就业

针对后疫情时期的就业新动向,记者采访了武汉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就业指导与咨询办公室主任朱炜,针对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分别给出了建议。

朱炜说,本科生考研人数增加,慢就业、缓就业,选择“二战”考研等现象,影响了就业落实率,也可能导致部分学生错过就业黄金时间窗。“并不是所有用人单位都只看重学历,更多的企业青睐基础扎实、思维活跃、能力全面、可塑性强的优秀毕业生。”他建议,要根据个人职业目标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不宜盲目选择二次考研。

朱炜说,二次考研成功率非常低,不仅可能浪费一年多的时间,而且对重新投入人才市场求职也有不利影响,建议毕业生根据自己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理性预判考研成功机率,在秋招和备考之间做出更稳妥的选择。

2020年,研究生就业市场受疫情冲击不算太大,但同时,部分地方公务员、选调生、事业单位招考的环节较多,导致研究生签约入职的流程加长,延长了择业期。

朱炜建议毕业研究生提前做好求职准备,规划好求职高峰期的时间安排,不要等到临近毕业才找工作,“知名企业一般通过暑期实习生计划就提前挑选物色下一年的毕业生,所以在毕业年级的前半年就要开始制作简历、积极实习实践,明确求职方向,增强简历针对性。

朱炜还鼓励青年学生要树立正确价值观、成才观和择业观,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光彩。

此外,针对今年毕业季有可能还会频繁面对线上招聘的情况,武汉大学调查发现,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在线上求职过程中首先应该注意的是综合素养表现、专业能力表现、语言表达、自我认知和单位/岗位认知。2021届毕业生可更有针对性地做准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9 16: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年光谷新增留汉大学生9.52万人

发布时间: 2021-01-08 09:31:54 来源:内设机构 【字体: 大 中 小】   



1月5日,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工激光”)新入职的电气工程师刘旭斌,与往常一样,6:40坐上了开往公司的早班车。这已经是他在华工激光工作的第三个月了。

家在武汉的刘旭斌,从北京一所高校本科毕业后,赴德国卡尔斯鲁厄应用科技大学传感器系统继续专业深造,临近毕业时本已做好了留在欧洲就业的打算,甚至已经联系到了有意向的企业。新冠肺炎疫情放缓了企业扩招进程,在欧洲就业计划被迫放弃。经必要入境防疫规程,去年10月他回国并顺利入职华工激光。

去年6月,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硕士毕业的武汉人郭坚,辞去在美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算法工程师的工作,回到家乡,入职位于光谷的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湖北中心。他说希望尽快成为一名优秀的专利审查员,推动更多原始创新、自主可控技术创新发生在光谷、武汉。

像刘旭斌和郭坚这样的留学生或海外教育工作背景的大学生,2020年入职光谷的,仅据“才聚光谷”国际云选会平台统计的,就有400余名。

东湖高新区招才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光谷新增留汉大学生9.52万人。去年,光谷招才部门筹集发布100家企业1300余个海外招聘岗位需求,重点面向海外50余所高校留学生进行邀约。目前,已经收到1.8万份简历,入职的大学生近600名,其中海外留学生超过400人,包括帝国理工大学、利物浦大学等知名高校毕业生,涵盖硬件研发、软件开发、市场营销、土地规划等多个专业领域,海外留学生回流效应明显。

据第三方机构猎聘统计,武汉2020年与上一年度海外人才招徕人数持平,这两年武汉居“海外人才流入城市”全国排名前十。

疫情期间首发国内首颗自主研发高分辨率ToF芯片的聚芯微电子,去年在欧洲招揽了近10位微电子等专业的硕博士,企业副总严威说,人才逐创新而来,伴随武汉在部分前沿赛道上的崭露头角,人才流动会更明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9 16: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龙泉明楚王墓群考古有新发现, 明代“楚藩九寝”渐露真容

发布时间: 2021-01-07 09:28:05 来源:内设机构 【字体: 大 中 小】     分享到:QQ空间 豆瓣网



《湖北日报》1月7日报道,由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发掘的龙泉明楚王墓群2019—2020年度愍王茔园考古项目,近日通过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北省文物局)组织的专家组验收。专家组认为,本次考古工作揭示了众多既往工作中尚未明确的重要建筑基址布局及其历史内涵,掀开了龙泉明楚王墓群文物保护工作的新篇章。

准备申报遗址公园,考古先行

该项目领队、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书记李永康介绍,为保护明楚王墓群遗址的统一性及各陵园的完整性,为申报国家遗址考古公园做好准备工作,此前,由武汉市文化局牵头,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龙泉明楚王墓群遗址园区文物调查勘探队,对整个项目用地区域进行大量考古勘探和实地踏查工作。

李永康介绍,工作站成立以来,根据龙泉明楚王墓群文物保护工作的相关规划文件及遗址公园建设的需要,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遗址区进行了大量的文物调查、勘探工作,为园区的环境整治、安防等基本建设工作提供了详尽、科学的考古依据。

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依据“大遗址展示必须坚持考古先行”的原则,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批对明朝第七代楚藩——愍王朱显榕的陵园(以下简称“愍园”)外城垣及其以外区域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清理工作。调查勘探面积2万平方米,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同时,搜集与遗址相关的文献、口述资料。在结合历年工作的基础上,此次发掘基本厘清了愍园的整体布局,其外城垣前方后圆的形制,有别于始封藩王昭园的方形布局。另外,发现的外神道、碑亭、明塘、排水系统、房址等遗迹,丰富了愍园的结构布局,为其他楚藩陵园今后工作提供了参考,也为研究明王朝其他藩王陵园制度提供了新材料。

考古队还发现了各类建筑构件等大量文物,有筒瓦、檐瓦、瓦当、滴水、脊瓦以及各类砖、石构件等,如,浮雕有龙的瓦当、滴水,大量“官”字款铭文砖等。可推知,愍王茔园原本布局严整宏伟,建筑精雕细刻。

龙泉楚王墓群,现存最完整明藩王墓群之一

据介绍,明楚王墓群坐落于长江南岸龙泉山麓,位于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龙泉街营泉村,东距武汉市市区约15公里,2001年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楚王墓群分布于龙泉山的天马峰、玉屏峰两条山脉相环而形成的葫芦形小盆地中,两峰之间有珠山相间,有二龙戏珠之称,藩王陵寝沿盆地边缘建在两峰的南坡或北坡,号称“楚藩九寝”。这一带人文历史丰富,至今龙泉山仍有樊哙衣冠冢。

该项目执行领队曹继文介绍,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第六子朱桢分封武昌,封号楚,是为楚昭王。自昭王始至贺王终,明楚王共八代九王(其中两位王为兄弟关系)陵寝皆建于此,历时270余年,与明王朝始终。其中,愍王茔园的规模墓群仅次于第一代昭王墓,且保存较好。明楚王墓群是现存明藩王墓保存最完整的墓群之一,与北京十三陵遥遥相望,为研究明楚王、明藩王葬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项目验收组成员、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贺世伟认为,该考古项目对完整了解和认识明代藩王陵园制度及地方特色有重要意义,对遗址历史价值的发掘、保护和利用,推动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4-28 14:49 , Processed in 0.091817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