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38475|回复: 162

[江城资讯] 2021年1月27日(周三)武汉新闻汇总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7 09: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武汉机场楚天情微博数据。

1月27日(周三)

当日总计划出港:189班

当日总计划进港:189班

合计进出港航班:378班


——————————————————————————————————————————————————————


地铁微博数据1月26日(周二),武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客运量(含换乘)为 235.72万乘次,其中客流前五名依次为:4号线楚河汉街站、2号线中南路站、4号线王家湾站、2号线中山公园站、2号线江汉路站。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09:3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irefly1130 于 2021-1-27 09:57 编辑

代表委员持续热议武汉奋力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
聚焦发力,扛起“主引擎”重大使命



    省*委提出,武汉要做强龙头地位,发挥“主引擎”作用,推动城市圈同城化发展、辐射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26日,省两会代*表*委*员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表示,坚决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在加快提升城市能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创新策源功能、融入“双循环”格局、推动区域联动发展5个方面,聚焦发力,切实扛起“一主引领”重大使命,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作出武汉贡献。

    ■ 知重而担、知责而为,在加快提升城市能级上聚焦发力

    省政协委*员、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邹薇:
    武汉有条件打造体量大、功能强、能级高的国家中心城市

    省政协委*员、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邹薇说,目前国家层面给予武汉三个发展定位,分别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武汉市基于它目前所具备的独特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人力资源条件,具备了在我国中部和长江经济带形成一个体量大、功能强、能级高的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的基础条件。”

    邹薇说,武汉要实现能级的提升,就要很好学习国家其他中心城市的经验,尤其要学习上海。做好“主引擎”,邹薇强调,武汉有必要实现产业引领、创新引领、人才引领、市场引领、改革引领,对全省其他的市州形成强烈的引领和提升作用。

    省人*大代*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党*支*部书*记、院*长沈爱贞:
    提高自身能级,助力城市升级

    “武汉提出要在加快提升城市能级上聚焦发力,这一提法针对性很强。”省人大代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党支部书记、院长沈爱贞表示,“十四五”期间,武汉要在这一块有更大作为。

    沈爱贞认为,作为武汉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区域之一,光谷是助力武汉高质量发展的“先头部队”,是引擎中的引擎。目前光谷科创大走廊规划出台,更加振奋人心,光谷将继续聚智聚力,推动自身和武汉跨越式发展。“我们要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快制度创新的步伐。”

    ■ 加快推进、积极布局,在加快增强创新策源功能上聚焦发力

    省人大代表、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庄丹:
    在武汉,在光谷,打造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

    作为全球光纤行业的领军企业,凭借长期的创新实践积累,长飞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我们一定要尽快推进、积极布局。”省人大代*表、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庄丹向记者表示。

    “创新是长飞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我们坚持把每年营业收入的5%左右用于研发。”庄丹说,自成立以来,长飞陆续建成光纤光缆行业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以技术创新驱动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在工艺、产品和智能制造等方面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带动了行业技术的整体进步。

    身处备受关注和重视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庄丹表示,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就是聚焦发力的重要行动,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和优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空间布局,在中部地区率先建立起国家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打造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和区域创新高地,引领带动中部地区加快走上创新驱动发展之路,为中部地区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奠定基础。

    省政协委员、武汉新烽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武治国:
    “关键变量”要化作“最大增量”

    “正如省*委强调的,我们要把科技自立自强当使命、视创新创造如生命、抓创新发展像拼命。”省政*协委*员、武汉新烽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武治国说,湖北尤其是武汉拥有非常得天独厚的教育、科技、人才、创新基础和资源,我们一定要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变成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新烽光电在东湖高新区成立八九年来,专注于智慧水务领域,超过四成员工从事科研工作,目前已成为新三板挂牌企业,计划3到4年内完成上市。

    “作为一家立足光谷的高新技术企业,我们迎来了建设光谷科创大走廊的重大战略机遇,企业发展创新前景喜人。”武治国说,光谷科创大走廊能有效畅通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高效解决目前在技术、产品研发上面临的实际问题。聚合全省的科研力量,增强创新策源能力,武汉必将更好发挥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主引擎”作用,建成更美好的新时代英雄城市。

   ■ 做大做强、突破发展,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聚焦发力

    省政协委员、湖北省半导体行业协会会长杨道虹:

    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环环相扣

    “提出‘965’产业集群发展思路,是武汉大力发展实力经济,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有力抓手。”省政*协委*员、湖北省半导体行业协会会长杨道虹说。

    以“光芯屏端网”中的核心——芯片产业为例,杨道虹介绍说,芯片产业作为现代工业的基础产业,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先进程度。“对比上海等发达地区,湖北芯片产业要解决总体规模偏小、创新能力偏弱、产业链不完整问题。”

    杨道虹说,增强湖北芯片产业的吸引力、竞争力、带动力和辐射力,要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融合。补强产业链,形成以芯片设计为引领、芯片制造为核心、封装测试与关键材料、设备供应为配套的较为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打通创新链,大力推进湖北江城实验室建设,积极推进湖北省半导体三维集成制造创新中心、湖北省智能芯片技术创新中心申报国家级创新中心。稳定供应链,实施龙头企业“备链”计划,防范因供应链中断导致的极端风险。

    省人大代表、湖北盛天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赖春临:
   发展头部经济,做引领未来的火车头

    “发挥好武汉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引擎作用,离不开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省人大代表、湖北盛天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赖春临说,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大力发展头部经济、枢纽经济、信创经济、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这对湖北省、武汉市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以发展头部经济为例,赖春临说,头部企业一般具有规模大、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产品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等特点,对同行业的其他企业具有很深的影响力、号召力。一个地区必须有头部的经济体和企业作为支撑,才能带动相关上下游产业形成产业链、创新链。有了完整的产业链条,经济才不会出现失衡和断供。

    赖春临说,武汉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较高,但辐射带动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而大力发展头部经济、枢纽经济、信创经济、数字经济等,将有利于提升武汉的引领辐射作用,扛起“一主引领”重大使命,推动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辐射带动全省全域高质量发展。

    ■ 敢拼敢闯、锐意进取,在加快融入“双循环”格局上聚焦发力

    省人*大代*表、九三学社武汉市委*员会副主*委陈韦:
    多网合一,挺起中部脊梁

    省*委提出,武汉要发挥对内对外开放两个扇面的枢纽作用,加快打造航空客货运门户“双枢纽”,完善铁水公空无缝联接、多式联运的集疏运体系,发挥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口岸优势。省人*大代*表、九三学社武汉市委员会副主*委陈韦表示,这种战略擘画很具体。

    陈韦建议,借鉴东京、芝加哥、上海等国际大都市空间发展经验,可以将紧邻武汉的鄂州、黄冈、黄石、孝感、咸宁、仙桃纳入一体规划,构建武汉大都市区。大都市区内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布局分工协作等,以长江新城、天河临空港、光谷科创大走廊、沌口大车都为带动,以武汉为中心向外延伸轨道交通,沿武鄂黄黄、武咸、武仙洪、武孝四个方向,构建地铁、城际铁路、高铁“多网合一”大通道,充分发挥武汉的辐射带动作用,挺起长江经济带“中部脊梁”。

    省政协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
    发挥好对内对外开放两个扇面的枢纽作用

    武汉市*委提出,要打造航空客货运门户“双枢纽”、国家铁路综合枢纽、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畅通大通道、做强大市场、构筑大平台,勇担全面深化改革、锐意扩大开放“主引擎”。省政协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表示,这样的方略具有很强的方向感。

    他强调,实现这些方略,武汉一定要发挥对内对外开放两个扇面的枢纽作用,进一步提升自己“枢纽之城”的地位和影响。武汉要进一步完善铁水公空无缝联接、多式联运的集疏运体系,发挥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口岸优势,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切实发挥自身在要素集聚、商贸流通、产业布局、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

   ■ 做强龙头、辐射带动,在加快推动区域联动发展上聚焦发力

    省政*协委*员、武汉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魏静:
    民生便利“同城化”,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聚焦区域联动,做强做大武汉城市圈,关键还是要让区域内老百姓有获得感和幸福感,让武汉城市圈经济既能高质量发展,也能提升老百姓的品质生活。”省政*协委*员、武汉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魏静说。

    武汉要在加快推动区域联动发展上聚焦发力,扎实做好“一城一圈一群一带”文章,勇担全省高质量发展“主引擎”。魏静建议,在强调产业协同、基础互通的同时,更多关注公共服务同城化,优质资源均衡共享,比如实现城市圈内住房公积金转移接续、贷款“一地办理”、社保异地结算,公交“一卡通”等,推进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共用共享,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等。

    省人*大代*表、武汉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丰:
    升级城市圈,“招人引智”走前头

    “勇当主引擎,‘招人引智’要走在前头。”省人*大代*表、武汉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丰表示,武汉要在把握整个经济发展的趋势、改革开放、高新技术、产业转型、经济转型、人才培养和引进等方面争先进位,而其中培养和留住人才是最难的。

    以工贸行业为例,过去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发展,主要是靠资金或技术,“比如我们公司在省市县乡四级都有门店,以前我去一个地方投资,设置一个公司,用连锁经营的方式就可以了。但现在湖北各地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很大,缺少人才是区域联动和协调发展最大的问题”。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李丰建议,武汉要有具体措施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大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09:3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irefly1130 于 2021-1-27 09:45 编辑

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收到提案699件
加快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规划建设受关注



    长江日报讯(记者汪甦 通讯员杨霖潇)1月26日,长江日报记者从政协湖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大会提案组获悉,截至1月24日12时,大会共收到提案699件。经审查,立案682件,占提案总数的97.6%。其中,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的提案,占据立案总数的一半。

    会议期间,省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围绕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等目标任务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履行职责,积极运用提案参政议政、建言献策。

    按提案内容分,经济建设方面提案351件,占立案总数的51.47%;政治建设方面提案27件,占3.96%;文化建设方面提案53件,占7.77%;社会建设方面提案192件,占28.15%;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案59件,占8.65%。

    反映比较集中的建议:

    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方面,主要有大力实施数字经济跃升工程、推进创新型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加快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规划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湖北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防范化解市场风险等。

    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主要有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建立医疗保障应急管理长效机制、构建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推进智慧社区养老服务业发展、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保障体系等。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面,主要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大涉农信贷支持力度、持续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等。

    在持续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主要有加强长江岸线保护与利用、修复城市内湖生态、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加快推行垃圾分类处理、提高工业节能减排效率等。

    大会闭幕后,对已审查立案的提案,将按有关规定交由承办单位办理。对17件未立案的提案,将转送有关部门作工作参考或以适当方式处理。会议提交提案截止时间后收到的提案,作为平时提案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09: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省政协委员胡钦勇:
武大重离子医学中心3年后投入使用



    长江日报讯(记者汪甦 通讯员郑轩)今年省ZF工作报告提出,要增强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实现更多领域创新领先,发展领跑。1月26日,省政协委员、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助理兼汉南区人民医院院长胡钦勇接受采访时表示,倍感振奋。

    去年9月,武汉大学重离子医学中心暨汉南医院改扩建项目开工建设,预计3年后可投入使用。胡钦勇介绍,重离子射线治疗肿瘤疾病,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肿瘤疾病治疗技术之一。传统的放射治疗肿瘤疾病使用X射线、光子射线,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会连带杀死正常细胞。重离子射线治疗肿瘤疾病,通过医用重离子加速器,可把肉眼无法看见的碳离子以每秒21万公里的速度,像“穿甲弹”一样打入病患体内,精准猎杀癌细胞,而不“误杀”正常细胞。另外,它还能用作医学研究,可运用到多种应用场景,如药物改性、航空材料的研制,“举个例子,它还能打出一层膜,像纱窗一样微孔过滤空气中PM2.5”。

    胡钦勇介绍,这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离子治疗系统,它的建成将是我国中部唯一、全国第四家重离子医院,标志着我国重离子治疗系统在科技自主创新上迈出关键一步。目前,该技术属国际一流,“相信不久后,我们就能在未来实现技术引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09:40:37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年,735件立案提案九成以上得到落实


    委员们的提案办得怎么样
    文/长江日报记者汪甦 制图/职文胜

    2020年,市政协共提出提案869件,经审查,立案交办735件。其中,提案所提问题或意见建议已经解决或采纳的644件,占提案立案数的87.62%;已经列入计划正在解决的73件,占提案立案数的9.93%。这是记者近日从市政协提案委获悉的一组数据。

    一年来,全市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有关人民团体、各界别及市政协各专委会,聚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速推动武汉经济社会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积极通过提案履职建言。目前,所有提案全部办理完毕,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到99%。

    ■ 三件建议案推动经济社会建设,5G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去年初,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通过了三件建议案。经过一年的努力,这些建议案办理得怎么样了?

    《关于大力培育“芯”产业集群,发挥武汉“一芯驱动”龙头牵引作用的建议案》聚焦培育特色产业链与产业集群、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龙头企业、发展芯片产业科研与教育等方面。通过办理,为谋划芯片产业发展、制定《武汉市集成电路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打造高质量芯片产业服务平台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百年老工业城市武汉“腾笼换鸟”,舞好龙头,重塑起产业新脊梁,成果丰硕:去年,我市推进武汉超算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成功研发首款128层QLC三维闪存芯片等“国之重器”;产业动力多样发展,通过编制产业地图,引导万亿级、五千亿级、千亿级产业集群,形成16个重点产业集群、100个关键产业链研究成果,初步建立了可视化平台系统。

    《关于抢抓5G新技术机遇,打造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议案》提出的加强5G应用顶层设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拓展应用场景、开展基于5G的工业互联网应用等建议,均被《武汉市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规划(2020-2022)》采纳,推动我市5G建设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数字经济、线上经济加快推动,基本实现5G三环内连续高质量覆盖和新城区重点覆盖。特别是启动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重点打造104个5G和智慧城市相关应用、推进“全民健康市区一体化平台”等一批应用示范项目落地,在5G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及应用领域见微知著,引领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得到提升,推动我市在新一轮发展中“蝶变”。

    《关于释放“军运会”效应,提高我市体育场地综合利用效率的建议案》提出提升和拓展场馆功能、推进场馆复合多元利用等建议,在武汉保卫战方舱医院建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全市16家方舱医院,由体育场馆改造而成的占了10家,提供床位5100多个,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后,体育场馆在做好防疫情况下,又积极有序向社会开放,高效率推进场馆利用,充分展示了英雄城市、英雄人民的新风采。

    ■ 空气优良率88%、171个老旧小区立面整治,“绣花针”般绣出城市精管善治

    通过办理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方面的相关提案,我市全面推动绿色发展,从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建设城市亮点片区、改善城乡居住环境、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着手,“绣花针”般绣出城市精管善治。

    去年,我市强力推进污染防治,空气质量达到近年来最优水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达88%。全面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实施城市景观“百千万”工程,初步形成6条一线串珠、集中连片的美丽乡村发展带格局。建成各类公园38个、绿地577万平方米、林荫道116公里、绿道72公里,植树造林2.33万亩。启动171个老旧小区立面整治工作,提升两江四岸核心区暗区建筑亮化设施。

    ■ 优化营商环境促开放,“一次办好”比例99.94%

    在对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相关提案办理上,武汉积极推动以环境优化促开放。去年,全市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五减五通”行政审批,优化3551个政务服务事项,取消、下放市级权力事项161项。

    深化政务服务“四办”改革,推进“一网通办、一城统管”,全市政务服务事项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事项比例分别达到78.85%、99.14%、90.01%、99.94%。

    不仅如此,交通先行也推动了开放发展。去年,我市新增7条国际及地区航线,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17%。地铁城市加快建设,亚洲最大城市地铁环线12号线全线开工,轨道交通8号线二期、11号线三期葛店段建成投用。四环线全线贯通,汉口北客运枢纽建成投用,综合管廊建成18公里,“两湖”隧道开工建设。

    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完善,想方设法惠民生。全市新增停车泊位17.8万个,新建充电桩5.2万个,开工世界一流城市电网建设项目57个。

    ■ 千方百计稳就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2.2万人

    去年,我市千方百计稳就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2.2万人。持续提高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城乡居民低保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830元、680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月增加168元,增幅5.88%。

    在着力解决“一老一小”问题上,我市不断夯实基础教育,80所中小学新改扩建和80所幼儿园完成形象进度,新增学位2.96万个。养老服务体系加速完善,建成各类养老设施2311处,养老床位数达到10万张。加强ZF主导托育设施项目建设,推进普惠性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

    脱贫攻坚扎实推进,全市8.85万贫困人口、271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没有出现因疫因灾返贫致贫现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09:4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irefly1130 于 2021-1-27 09:44 编辑

2021年市ZF拟办理民生实事事项(共22项)


    1 加快补齐医疗卫生短板。建成投用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4家平战结合三甲医院。建成区级急救中心3家,新增急救站5个,建设空地一体急救站2个、水上急救基地1个。完成2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标创建,新创建30个基层医疗机构特色科室。

    2 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新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00个、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服务点)300个。

    3 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完成棚户区改造2万户,新建、筹集租赁房9.3万套(间)。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00个。新增社区便利店400家。更新天然气智能计量表50万只。完成中心城区居民住宅二次供水三年改造任务。

    4 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新增3岁以下婴幼儿普惠托育机构15家。

    5 扩大教育学位供给。新改扩建公益普惠性幼儿园30所,完成20所中小学配套建设工程,新增入学入园学位3.4万个。

    6 扩大中小学生寒暑假社区托管服务。建设市级中小学生寒暑假托管室240个、区级托管室100个。

    7 改善市民出行条件。新增10条民航客运航线。建成微循环道路80条,打通断头路10条,优化整改12处拥堵点位。新创建50个精致路口。提升改造15个片区路灯。新增人防地下停车位1.8万个。

    8 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基本完成劣Ⅴ类湖泊整治。消除友谊大道长江隧道口、尚文路等一批渍水点。

    9 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完成1600辆现有柴油、天然气公交车新能源替代。新建改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屋)100座。新改扩建环卫公厕100座。

    10 提升园林绿化水平。建设口袋公园100个、林荫路100公里、绿色驿站100个。实施老旧小区绿化提档升级。

    11 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完成70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开展“村增万树”行动,建成示范村20个。

    12 关爱妇女健康。为全市贫困妇女购买特定医疗安康保险。免费为14周岁女性接种HPV宫颈癌疫苗。开展孕妇无创产前基因免费筛查5万例、妇女“两癌”(乳腺癌、宫颈癌)免费筛查15万例。

    13 用心用情助残扶残。提高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实现残疾人免费乘车全覆盖。在大汉阳地区兴建一所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

    14 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组织开展进社区进乡村进街区进景区文化活动1500场次。举办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进社区(村)2000场次。为春节留汉过年的新武汉人免费发放200万张开放式景区门票。

    15 促进全民健康。开展重点人群结直肠癌免费筛查10万例。免费开展国民体质监测1万人次。为1万名中小学生开展12天足球、篮球、网球、羽毛球、游泳、滑冰、武术等项目免费培训,安排40所游泳场馆为全市中小学生提供20天暑期免费游泳服务。

    16 保障餐饮质量安全。完成中小学、幼儿园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改造500家。创建100家绿色餐厅。

    17 加强困难群体救济。将低收入困难和支出型贫困家庭中的重病患者和罕见病患者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保障范围。为本市户籍18周岁以下患白血病、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重大疾病,且家庭贫困无力继续承担后续住院治疗费用的患者,一次性提供5万元以内的人道救助。为家庭困难的武汉地区院校应届大中专毕业生每人发放1400元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

    18 加强职工防护保障。组织70万人次以上职工参加职工医疗互助活动。为当年初次确诊患四类重疾的在职职工给予一次性临时救助。建成800家职工心理咨询室。

    19 优化政务服务。开展市民之家大楼网络改造,提升企业和市民办事体验。打造市级移民事务服务中心,集成证件办理、政策咨询、企业服务等功能。深入推进交管业务网上办、自助办、就近办,探索实施“关怀模式”“长辈模式”等服务举措,推进驾驶人交通安全教育基地建设。

    20 健全公共法律服务。组织社区律师入驻“武汉微邻里”平台,为社区(村)居民线上提供便捷法律服务。落实法律援助领域“减证便民”行动,全面推行法律援助经济困难状况承诺制。

    21 增强社会安全感。深入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创建一批“无诈小区”。

    22 加强基层应急救援建设。为1440个社区配建应急救援站。为农村特困群众1.1万余人、城市特困群众1200余人配备应急物资基础应急包,面向全市中心城区初二学生免费发放民防应急包5万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7 09:4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发改委关于武汉市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先行区的意见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DZY、GWY高度重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ZSJ多次强调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提出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和带动作用,以沿江主要城镇为节点,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武汉市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节点。

2019年1月,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支持湖北武汉开展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的意见》,支持武汉市重点围绕“四水共治”和科教资源创新驱动,在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方面开展先行探索。

2020年以来,我委多次赴武汉市开展调研,积极推动武汉市做好疫情后的复工复产、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和推动绿色发展示范等工作。与此同时,生态环境部积极推动《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截至2020年5月底,中央财政共安排武汉市水污染防治资金0.34亿元,支持开展重点流域重点区域水污染防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良好水体保护以及地下水污染防治等,武汉市共有11个项目纳入水污染防治中央项目储备库,总投资约5.69亿元。

下一步,我委将和有关部门一道,对武汉市在推进绿色发展示范以及绿色发展专项及水污染防治等方面予以更多倾斜和支持。

建议武汉在有关区域规划建设过程中,重点把握以下方面:

一是切实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扭住已有和潜在的各类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不放,严格守护好一江清水;

二是围绕绿色发展示范主要目标和任务,积极探索“四水共治”、科教资源创新驱动新路径、新模式,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三是注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严格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指南(试行)》,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环境友好型产业,切实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09: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科创城市 武汉排第八名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



    长江日报讯(记者李佳)1月23日,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共同发布的《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0》显示,在报告选取的中国28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在“2020年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中,前十的城市依次为北京、深圳、上海、南京、杭州、广州、苏州、武汉、西安、天津,武汉位列第八。

    据了解,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包括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创新服务、创新绩效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及21个三级指标。武汉科技创新发展指数高于均值。

    去年9月19日,“自然指数-科研城市2020”最新数据和研究成果显示,武汉在全球科研城市中升至第13位。

    据了解,武汉正在争创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2020年疫后重振中,武汉市依靠科技创新育先机、开新局,全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842家,总量达到6259家,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并出台配套政策,领跑了新一轮科技创新的新赛道;实施院士专家引领十大高端产业行动计划,在巩固已有光电子等优势主导产业的同时,谋划布局量子、氢能、电磁能等未来新兴产业,进一步激发科技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巨大潜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09: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驶往波兰罗兹
中欧班列(武汉)首开通信产品专列



    长江日报讯(记者汪文汉  通讯员苏庆丰 王遥遥 肖一鸣 丁旭)1月26日9时35分,随着风笛一声长鸣,编组50辆、满载800余吨国产光缆、光分器等通信产品的X8202次列车,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汉西车务段吴家山站安全开出,经汉丹线、京广线运行,由二连浩特出境,驶往波兰罗兹。

    据介绍,这是吴家山站今年开出的第8列中欧班列,也是武汉首次发出开往欧洲的通信产品专列,该趟列车采取干线直达模式运输。为确保专列的安全准点开行,在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汉西车务段的大力支持下,车站与武南机务段、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武汉海关等单位和ZF部门密切配合,根据开行计划提前部署,开通绿色通道,制定了包括报关清关、直达计划、车源组织在内的一体化国际物流服务方案。

    据了解,该趟列车运输的是中国信息通信产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科集团)生产的通信产品。罗兹位于波兰中部,是波兰重要的铁路枢纽,此趟专列的顺利开行将进一步促进中欧班列(武汉)更好地辐射东欧地区,助力武汉更快打造数字经济一线城市。

    中国信科集团相关人士表示,之前该公司出口欧洲的产品主要通过公路运输到沿海地区,再海运到欧基港,然后转运至波兰罗兹,全程需要45天以上,如今搭乘中欧班列(武汉),通过干线直达模式,18天内即可直达罗兹,不仅降低了公司的综合物流成本,同时也提升了海外竞争力,有利于公司加速拓展欧洲电子产品市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7 09: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发改委关于武汉市建设国家生命健康创新示范试验区的意见

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湖北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十三五”以来,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62.35亿元,支持湖北省包括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县级医院救治能力建设、妇幼健康保障工程等在内的306个医疗卫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武汉市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暴露了城市发展中公共卫生等方面的不足,我委会同卫生健康委积极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力度支持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加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补齐短板和弱项,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牢制度防线。

下一步,我委将同卫生健康委一道,继续加大中央投资力度支持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武汉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加大对武汉创建国家生命健康创新发展示范试验区的指导和支持力度。同时,继续配合中央改革办、中央编办等部门开展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有关研究,推动构建强大的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积极支持包括武汉市在内的各地公共卫生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09:4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首个“工改租”项目通过改造验收


    长江日报讯(记者冷靖华)1月26日,长江日报记者从市房管局了解到,我市首个“工改租”项目——“万科泊寓2035”通过了改造验收。

    “工改租”有效增加我市租赁住房供应

    所谓“工改租”,即将闲置商业办公用房、工业厂房等非住宅项目依法依规改造为租赁住房。

    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推进房地产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有效增加租赁住房供应,2020年4月,市房管局会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乡建设局出台《关于允许商业和办公用房等存量用房改造为租赁住房的通知》。

    2020年6月24日,江岸区率先将“万科泊寓2035”纳入非住宅存量用房改造为租赁住房项目立项。截至2020年底,已有万科泊寓2035及冠寓保利公园九里店两个“商改租”“工改租”项目已取得认定书,共改建租赁住房1476套、面积5.92万平方米,另有20多个项目正在办理改造认定相关手续。

    市房管局介绍,“万科泊寓2035”项目的竣工验收,为我市闲置低效的商业、办公、工业厂房等非住宅存量房屋的盘活改造,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为租赁市场房源的筹集提供了保障,有助于进一步推进住房租赁市场的稳定发展。

    业内专家分析,一直以来,获取优质低成本的物业资源已经成为长租公寓企业的发展瓶颈,而“商改租”“工改租”则提供出一条规模化发展的通道。

    武汉首个“工改租”公寓辐射两公里内人群

    “万科泊寓2035”项目位于江岸区汉黄路8号金凰产业园,总面积49430.99平方米。2018年初,由武汉泊寓江岸一分公司承租,依照相关文件精神对项目进行初步改造,改造后共1198间。

    项目立项后,该公司按照新的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对结构安全、消防安全及配套设施方面的整改,于2020年12月23日顺利通过江岸区房管局、江岸区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江岸分局联合验收,成为武汉市首个“工改租”项目。

    记者在“万科泊寓2035”店内看到,这里的每个房间均配备独立洗手间,以及床、衣柜、书桌、椅子、空调、洗衣机、热水器等设施设备,部分房间配备开放式厨房。

    该店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周边有岱家山科技创业园、汉口储运公司和湖北省建材材料公司两大产业园区,15个小型产业聚集区、多所学校,从公寓30分钟可达武汉天地商圈,40分钟可到菱角湖商圈,辐射5栋5A甲级写字楼。“工改租后,将覆盖周边两公里之内的金融、科技、投资、保险、房产、销售等企业年轻工作人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09: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响应“就地过年”春运出行人数大减
火车票充足,机票普遍2—3折



    今年春运将于1月28日正式开始,长江日报记者注意到,今年春运,受疫情影响,在“非必要不出行”“就地过年”的倡导下,旅客出行人数大大减少,随着需求下降,火车票不再秒光,机票价格相对往年出现大幅下滑。特别是春运机票折扣力度远大于往年,预售价格基本2-3折,武汉飞上海预售最低99元起。

    近期旅客发送量约为往年一半
    火车票充足不再一票难求


    老家在湖北黄冈、工作在广州的郭冬告诉记者,往年春运,他都要盯着日子抢回武汉的火车票,像腊月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等时间的车票一到预售点,基本都是秒光。“今年挺意外,从广州到武汉高铁,很多车次都在售票,说明大家出行的意愿都不高。”根据武汉铁路部门的此前统计,武铁春运节前车票的预售量较往年下降了70%左右。

    1月26日,记者查询2月5日到10日之间,从广州南到武汉的高铁票,发现不同于往年一点开就是无票“候补”状态,今年12306上显示大部分车次一等座和二等座都有票在售。从热门的深圳出发到武汉,除了2月6日到武汉的高铁票全天需候补购买外,其他日子都有票可买。从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回武汉节前也是有票在售。

    另外,记者查询到,从武汉出发的去省内的宜昌、襄阳、十堰等地的车票也都可随时购买。“从近期车站发送旅客数量来看,只有约往年的一半,现在票额充足。”汉口站工作人员说。记者了解到,武汉站和武昌站了的情况也和汉口站类似。

    机票预售普遍折扣2—3折
    多个航线机票比高铁票便宜


    “往年到了春运,都是机票销售旺季,热门线路折扣很低,甚至涨价,今年则不同,机票价格普遍较往年偏低。”武汉一家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说。

    以1月28日到2月10日之间的预售价格为例,记者在1月26日下午在网上某售票平台查询了部分城市直飞往返武汉的机票价格。

    其中,深圳飞武汉,节前预售价最低在400元左右,多为2—3折;广州飞武汉,1月28日和29日最低只要300元起、低至1.6折,平均在2折左右;上海飞武汉的情况和广州类似,最低230元起,大部分预售价2折;预售价最低只要260元起,低至1.2折,机票价普遍都比高铁票还便宜。

    西南地区城市飞武汉,机票折扣更低。比如,春节前从重庆飞武汉,预售最低只要160元起,低至1折;成都飞武汉预售价最低170元起,低至1.3折。

    从武汉出发飞其他城市,机票也纷纷创出了春运新低。像武汉飞广州最低只要159元起,低至0.9折。武汉飞上海最低99元起,是春秋航空的航班,低至0.5折。往年热门的武汉飞三亚最低300元起。

    “相对往年票价都出现较大幅下滑,折扣远大于往年,目前航空公司基本预售价格都是2-3折。”东航武汉公司市场部副总经理盛则刚向记者表示,“非必要不出行”“就地过年”的理念深入人心,旅客出行意愿普遍不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7 09: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楚之游侠 于 2021-1-27 09:52 编辑

还有个关于鄂黄黄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消息。国家发改委和民政部的意见摘录如下:

根据《行政区划管理条例》有关规定,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设立、撤销、更名和隶属关系的变更以及自治州、自治县、设区的市人民ZF驻地的迁移由GWY审批。将鄂城区杨叶镇和花湖镇、黄石港区花湖街道、浠水县的散花镇三地合并,成立一个新的行政区域的方案,应由湖北省及相关地方人民ZF深入研究、科学论证、全面评估并充分征求社会公众等意见,形成变更方案,逐级上报GWY审批。

下一步,如收到GWY办公厅转来湖北省人民ZF的请示,民政部将认真研究该地区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人文历史、地形地貌、治理能力等情况,积极推进相关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7 09:5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发改委关于鄂黄黄一体化示范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

一、关于支持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机场(顺丰机场)建设

湖北鄂州机场是我国规划建设的第一个航空货运枢纽机场,在优化航空货运网络布局、引导培育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骨干快递企业、推进多式联运和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2月,GWY、中央军委批复新建鄂州民用机场项目建议书,明确机场性质为客运支线、货运枢纽机场。2019年1月,我委批复项目可研报告,2020年下达了中央预算内投资8.2亿元支持项目建设。民航局2020年优先安排并全部下达鄂州机场民航发展基金,加强调度、指导项目单位积极推进四型机场建设,采用数字建造等新技术加强设计和施工组织管理,优化和压缩建设工期。

下一步,我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支持鄂州机场建设,力争项目早日竣工投产。



二、关于支持跨区域城市轨道交通和高铁建设

城市轨道交通是超大、特大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骨干。近年来,我委积极支持湖北省有条件的城市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提升城市内部公共交通供给质量和效率,缓解城市内部交通拥堵,引导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布局,改善城市环境。考虑到福银高铁武汉经黄石至九江段新通道、咸宁至黄石至蕲春高铁未纳入《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我委支持地方会同国铁集团及有关方面统筹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运输需求、路网布局等情况,深入研究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下一步,我委将继续支持有条件的中心城市通过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等方式联接周边城镇,服务跨区域的运输需求。


三、关于完善区域公路路网

有关部门积极支持武汉城市圈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交通运输部在编制2020—2021年公路水路建设前期工作计划项目表时,已将G316樊口至樊口米面厂段路面改造工程、G316鄂州葛店至杜山段、G316孙彭村至华蒲线路口段路面改造工程等项目纳入。我委、交通运输部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统筹研究武汉至南昌高速公路、G316鄂州段项目建设事宜。

下一步,我委、交通运输部将请湖北省有关部门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深入开展顺丰机场高速公路、武汉光谷至黄石新港高速公路的前期研究工作,科学确定建设方案,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在建设用地、投融资等要素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7 10: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疫情冲击下我市建筑业总产值仍保持正增长


2020年,我市克服疫情和洪灾双重不利影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服务建筑行业复工复产,我市建筑业生产形势逐步向好。


一、运行情况

(一)总产值增速逆势增长

2020年,我市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简称建筑业企业,下同)1475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591.59亿元,继续保持万亿以上,建筑业总产值占全省比重65.6%,提高4.4个百分点,创历年新高。

从季度情况看,一季度受新冠疫情影响,武汉封城致使企业停工和返城农民工受阻,我市建筑业总产值同比下降43.8%;二季度随着疫情好转,企业开始有序复工复产,产值2830.63亿元,增长9.1%,总量是一季度2.6倍,降幅收窄52.9个百分点;三季度回暖迹象明显,产值2881.82亿元,增长12.9%,比二季度高3.8个百分点;四季度企业加快调整,生产经营情况提速向好,产值3769.95亿元,增长15.3%,比三季度高2.4个百分点。全年扭转受疫情影响造成的下跌趋势,实现正增长,增长2.1%,是全省实现正增长的两个市州之一。

(二)企业订单充足添后劲

2020年,我市建筑企业签订合同额32309.70亿元,增长13.7%。其中,上年结转合同额16711.14亿元,增长11.8%;本年新签合同额15598.56亿元,增长15.7%。建筑业企业工程订单增长较快,签订合同额增速比总产值增速高11.6个百分点,超2万亿结转合同额将为全市建筑业2021年稳步增长打下良好基础。

(三)重点和国有企业贡献突出

2020年,我市30强重点建筑业企业共完成建筑业产值7666.22亿元,增长8.2%,产值占比达72.4%,对我市建筑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高达270.5%,是我市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2020年,我市国有及国有控股建筑业企业129家,完成建筑业产值7127.27亿元,增长10.1%,增速高出全市平均水平8.0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增长6.2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在行业中的主体作用明显。

(四)劳动生产率稳步提升

2020年,我市建筑业企业全力克服疫情影响,主动作为,自我加压,积极应对,多措并举,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补回来,加大经营承揽力度,保障现场施工生产加快恢复,狠抓重点项目施工生产,确保重点项目生产正常开展。特别是下半年全市组织“比学赶帮超决战四季度”,对全市重点项目互学互评互促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建筑业企业进一步发展,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建筑业企业劳动生产率为108.90万元/人,与上年相比,人均创造建筑业总产值高出16.29万元,增长17.6%。


二、关注问题

(一)超三成企业生产经营恢复较慢

根据12月21-28日对总承包和专业分包建筑业企业开展的当前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问卷抽样调查,我市恢复生产情况在正常水平的80%以下的企业占34.2%,其中:达到正常生产水平的30%以下占比6.8%:达到正常生产水平的30%-50%占比8.1%;达到正常生产水平的50%-80%占比19.3%。我市筑业企业中,产值正增长的企业仅占34.4%,超过六成企业产值同比下降,2020年疫情对我市建筑业企业影响较大。

(二)民营建筑业发展趋缓

2020年,我市1344家民营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产值3462.82亿元,下降11.2%,比前三季度收窄13.2个百分点,拉低全市平均增速4.1个百分点。民营建筑业产值占全市比重为32.6%,比上年减少5.0个百分点。

(三)小微型建筑业企业劳动效率下滑

2020年,小微型建筑业企业921家,增加110家。小微型建筑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为29.16万元/人仅为全市平均水平的26.8%,比上年低18.49万元,下降38.8%。


三、几点建议

2020年,我市有六成以上小微型建筑业企业,其资金实力较弱,市场竞争能力不强,生存困难,为此,应加大扶持力度,营造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不断优化我市建筑业市场。

(一)持续做好建筑施工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促进企业安全高效生产

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工地聚集带来的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压力一直存在。既要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又要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坚持属地管理和部门监管,加强服务保障,科学有序做好建筑施工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克服松懈情绪,坚决杜绝因赶工、抢工造成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二)加强对小微型建筑业企业扶持力度

2020年,我市小微型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为238.55亿元,占全市比重2.3%,而企业数量占全市62.4%,因此对我市建筑业在吸纳就业、扩大内需、加快城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小微型建筑业企业实力弱、抗风险能力低,受疫情冲击相对更大,因此更要充分落实好援企政策,加强政府监管,使政策真正落实到企业,努力减轻疫情对企业造成的经营成本压力。

(三)促进我市建筑业发展

一是改善营商环境,进一步简化审批许可程序,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按照“三办”的要求,大幅缩短不必要的审批环节,让企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建筑工程本身的安全、质量和技术等方面上。

二是引领行业发展方向,鼓励向智能建造、工业化、工程总承包(EPC)以及国际化方向的上下游产业集群发展,引领建筑业的发展。

三是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和完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打造统一规范的建筑市场秩序,加强变相设立投标门槛,干扰正常的市场竞争行为的查处,加强对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监督,实现市场与现场联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11 16:45 , Processed in 0.085228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