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8762|回复: 60

[江城资讯] 2021年2月22日(周一)武汉新闻汇总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22 11: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三个“第一”
看武汉迈出牛年第一步
    今年春节,是大疫之后武汉人的第一个年。过年过得不寻常,开年开得也不寻常。

    在中国传统里,农历新年才是真正新的开始,辛丑牛年的开年,面向“十四五”,锚定2035,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个起点意义重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牛年第一步怎么迈,迈得如何,值得深究。

    新春第一会:“挂图作战”显示决心和气概

    新春第一会,聚焦什么?一定是一年中或更长时间内一座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事,最重大的主题。

    大年初七,武汉市召开了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

    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这是2020年12月18日,武汉市明确的“十四五”新目标。以打造全国经济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为方向和抓手,推动大武汉迈向强武汉,不负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扛起省委“一主引领”责任。“五个中心”的思路集中了全市上下的智慧和期待,全面贯彻了新发展理念,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争取城市更好发展的抓手和落脚点。

    谋定而后动、谋定而快动、笃行以致远。

    在这场大会上,既有对蓝图落地的具体部署,也有各责任单位立下发展“军令状”,更有全市上下凝聚共识,齐心协力的誓师动员。

    这场大会“暨”了优化营商环境,是因为一流的营商环境是加快打造“五个中心”的重要保障。大会提出要破除“官本位”现象、“官老爷”作风,当好“店小二”,全力以赴为城市发展培厚土壤,富化养分。

    这是一场“挂图作战”的大会,显示了武汉“十四五”开局起步的决心和姿态,显示了英雄城市全力以赴奔发展的精神和气概。

    新春第一现场:直奔“畅通”和“创新”

    市领导春节期间走访现场,是中心工作惯例之一。但是,去往什么现场,富有指向意义。

    2月16日,农历大年初五上午,市委主要领导走进轨道交通12号线施工现场,以及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明德生物,为劳动者送上新春的祝福,为企业送上暖心的服务。

    一边是基础设施建设现场、一边是重点科技企业和上市公司。市委主要领导选择来到这样的现场走访慰问,有着很强的方向意义。

    “畅通”,是新发展格局下的重要关键词。畅通有多种涵义,交通畅通就是其中之一。武汉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尤其是打造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基础在交通,关键在物流,重点在消费。轨道交通12号线是我市首条和唯一的独立环线,江北段预计于2025年12月底建成通车。第一现场选择这里,信号鲜明。

    “创新”,则已升至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科技自立自强成为战略支撑。

    天马,是全球中小尺寸显示龙头企业。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则是天马在国内布局的五大基地之一,明德生物是光谷生物城自主培育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两所企业都有强烈的“创新”色彩,对推动武汉产业转型升级有着重要意义。市领导走访企业上门服务,也体现了武汉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坚定态度和决心。

    2月18日,湖北省科学技术创新大会在汉召开。会上,中非创新合作中心在武汉揭牌,首批7个湖北实验室集中揭牌,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正式启动建设。这一系列项目中,都与武汉密切相关。

    新春第一天:动起来、干起来、快起来

    大年初七是上班第一天,全市上下已然开足马力,干起来、快起来,力争牛年“开门红”。

    18日一大早,东湖高新区商事登记中心工作人员雷青正精神抖擞地为企业开办提供帮办服务。“投入工作状态一天也不耽搁,服务项目建设和企业投资一丝也不放松。”他说。

    上午9时,位于黄陂区的武汉精华减速机制造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呈现一派繁忙的工作景象,各种生产设备马力全开,企业员工从“节日状态”迅速转入“工作状态”。

    下午3时30分,东西湖径河五路跨径河桥工程现场,数台塔吊将钢管柱插入径河水中,发出持续的轰鸣声。这一项目投用后不仅将服务位于径河片区的TCL等多家产业园的发展,也将方便周边数万居民出行。

    下午5时许,市民之家4楼的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评审专家正在对当天最后一个开标项目进行评审,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现场管理部田晖和同事们也在现场,配合完成评审环节中的信息采集、系统安全运行、评价结果打印等一系列工作。

    其实,就在春节期间,也有不少建设现场不舍昼夜、加速建设,一个个重点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春节期间,为保障全球客户所需,华工科技有超1000名员工坚守在客户现场、产线上;中国一冶219名建设者奋战在武汉至大悟高速公路二标段工地上,多个工序同时推进;正月初六,武汉地铁16号线东荆河出场线至川江池站实现单线隧道区间贯通,这是牛年贯通的首个单线隧道区间。正月初八,全球首个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生产线在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启动建设。

    起跑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牛年就要牛气冲天,干出英雄城市的精气神。武汉人的牛年第一步,有深意,有远见,有实干,也有强烈紧迫感,踏好每一步,美好蓝图就会逐渐变成现实。

    长江日报记者胡雪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22 11: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基站超2万个用户数超200万
5G“新基建”快马加鞭
    2月21日下午4时,武昌烟霞路,武汉电信5G建设项目经理应琦和一线工人正在为一座5G基站扩容、升级。工人们穿戴安全设备,动作麻利地爬上了45米高的铁塔。“这座5G基站在去年年底已经建成并验收。”应琦告诉长江日报记者,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可以圈出,背后的沙湖公园,对面的御湖世家小区等均可覆盖5G网络。

    随着市民对5G网络的认知度和需求量双双提升,“我们时常要对架设好的5G基站进行扩容,满足周边覆盖区域人们对高速网络的需求。”应琦说。

    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5G技术与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相融合,为数字经济发展带来广阔的成长空间。今年以来,武汉5G“新基建”建设快马加鞭,迎接重要发展机遇。

    武汉5G基站数超2万个

    武汉作为全国首批5G试点城市,“对标上海,赶超深圳”,力争打造5G商用示范全国第一。

    武汉电信人士介绍,截至今年1月,武汉电信累计开通5G室外站3800个,实现武汉市三环内中心城区连续覆盖,新城区城关及重点场景连片覆盖,热点区域精品覆盖。截至目前,武汉电信5G用户数量有239万,领跑全省。同时,武汉电信积极与联通公司开展5G共建共享工作,截至今年1月,双方优化共享后,可用5G基站总数量超过1.1万个。

    武汉移动人士称,截至今年2月,累计室外宏基站超过6500个,基本实现了武汉市四环线内城区室外连续覆盖,并对窗口展示区等重要区域成片覆盖。

    武汉联通人士告诉记者,截至今年1月,已建设4819个5G基站(含宏站、微站、皮站),覆盖了三环内主城区及周边人口稠密区域、各主要开发区、高校校园、机场火车站、地铁8号线二、三期等场景。

    武汉市通信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武汉市5G基站数超2万个,5G用户数超200余万户,已全面实现全市三环内5G网络高质量连续覆盖和新城区重点覆盖及重点工业园区全覆盖。

    今年,武汉的5G基站建设将持续“加码”,覆盖面更广,覆盖的密度也会加强。比如,走进核心商圈商业体、新开通的地铁线路、重点乡镇等。2021年,武汉电信计划新建5G站点2400个,基站密度达每平方千米10个以上,比肩国内一线城市水平;武汉移动计划2021年完成约7000个5G基站的建设;武汉联通预计到2021年年底,承建区5G基站总数达到6100多个,其中室外站达2700余个等。

    万物互联的生活正在走来

    网速可达到4G的100倍,实现10Gb/秒的峰值速率;时延可以低至1毫秒,相当于4G的十分之一……随着5G网络的日趋完善,5G赋能,万物互联的新生活正向市民走来。

    2020年“十一”黄金周,中国电信武汉分公司与武商广场购物中心合作打造的“5G+MEC智慧商业综合体”已进入“首次技术运用”阶段——基于云XR数字孪生平台的AR红包、AR探宝、AR景观应用,带给顾客一种全新的沉浸式、娱乐化体验。不久,5G+XR体验馆、5G+XR购物、5G+AI数字化云直播等一系列具有科技感、娱乐化的商业场景的应用,将让购物变得更加有趣。

    5G智能制造、5G智慧医疗、5G智慧教育……武汉,正在成为我国5G产业重要增长极。与此同时,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会全面融入城市生产生活。

    通过武汉电信搭建的5G企业专网,武钢CSP连铸连轧生产线如今已实现智能化控制管理,解决了工业场景无线数据采集困难的痛点,炼钢、轧钢、成品出厂等一系列生产流程的各项数据和高清图像实时上传到操控中心,制造状态的远程分析和诊断既准确、高效又安全。作为华中首个5G云网融合智慧钢厂示范项目,武钢智慧工厂项目标志着5G技术对武汉工业制造领域开始了全新的升级。

    中国电信武汉分公司解决方案总监彭霖告诉记者,中国电信5G将助力国家电网的智能化改造。比如,以前输电线需要人工定期巡检,今后将通过安装高清摄像头和AI直播实时上传图像,出现故障自动报警。在5G环境下,智能电表能同时发送数据到云端,再不用人工抄表,实现远程“直抄、秒抄”,“5G让每个行业的细节都在发生变化。”彭霖说。

    基于5G技术,武汉联通打造以全息技术为基础的智慧教室、VR实训平台陆续走进了育才越秀小学、武昌水果湖第二小学、武汉市盲童学校、汉阳七里小学等学校,武汉师生提前步入“智能教育”时代;依托5G技术,“智慧农贸”让江夏、蔡甸秸秆禁烧拥有了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终端的“千里眼”。

    省博物馆携手湖北移动打造全国首家“5G智慧博物馆”;武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基地,成为全国最大的5G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示范区;5G智能无人集装箱转运卡车亮相武汉花山港,让我省港口迈入智能时代。

    “5G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基石,正在成为新时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省通信管理局相关人士表示,5G融合应用正向高层次、多领域深化发展,要把握第四次工业革命历史机遇,助力武汉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的目标任务,在全球新一轮科技产业竞争中占据先机。

    长江日报记者孙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22 11: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教授为武汉教授开云上摄影展
呈现武汉“疫情中的从容和深邃”

    摄影作品《最美天使》。这是沈祥胜教授为一位年轻女医生画完肖像后拍摄的。这位女医生骑车300多公里从家乡回到武汉参与抗疫。

    通讯员郑婷 供图

    2月18日,一个以“认识武汉”为主题的国际摄影展在100多名中外观众的见证下在网上开展。德国汉堡应用科技大学Wolfgang教授的团队从武汉纺织大学沈祥胜教授拍摄的数百张照片里,精心挑选了78张代表性作品线上布展,展现了武汉疫情前后的生活和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全景画卷。

    中德两所高校因摄影结缘

    武汉纺织大学和汉堡应用科技大学的师生近年来一直有着密切的交流。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院长沈祥胜教授和汉堡应用科技大学的Wolfgang  Swoboda教授从2016年起,通过师生互访、学生同题创作与作品交流展览等方式,在中德两国之间架起文化交流的桥梁。

    3年前,Wolfgang Swoboda教授在武汉纺织大学开设了《认识武汉——中德学生360°全景摄影》课程,与此同时,他在汉堡的学生也进行着同样的课程。2019年,两校师生将双方的跨文化摄影作品带到了在汉堡最难申请的展厅——汉堡市政大厅展览。

    去年,当疫情在武汉暴发的时候,Wolfgang教授对武汉的师生十分挂念,一直与他们保持密切的交流。当得知沈祥胜从2019年4月以来,每天一幅,一直坚持以手机摄影方式拍摄“认识武汉”纪实专题时,Wolfgang教授决定为沈祥胜办一场纪实摄影展。由于汉堡目前处在疫情封闭之中,展览只能放在网上进行。

    让西方民众认识真实的武汉

    Wolfgang教授的初衷很简单,就是希望借助这些珍贵的图像资料,让西方民众特别是汉堡的民众认识一个真实的武汉。许多学生积极报名参加这个意义非常的项目。为此,Wolfgang教授还从学校申请了专项国际交流基金,邀请中德跨文化交流专家共同来辅导学生布展。

    展览简介里写道:“您认识武汉吗?位于中国中心位置的长江岸边的湖北省会城市武汉因为疫情受到了全球瞩目。但是,您认识武汉吗?这座城市的文化,她的街巷,她的人民,以及这里的日常生活。”通过这次展览,期待“观众从摄影师沈祥胜的角度来认识这个城市,以及他的所见所闻所感。他的作品呈现了这段不寻常日子里最日常、最真挚和最个体的视角,同时也呈现了这座城市在严峻疫情时刻中的从容和深邃。”

    长江日报记者发现,这次展出作品时间跨度为2019年11月到2020年8月,记录下了疫情前后武汉的文化与生活以及武汉人民万众一心、抗疫工作两不误的生活经历,既有医护人员挺身而出、志愿者下沉社区的人间大爱,还有战胜疫情后春暖花开的江城生活全景。

    不同的国家,同样的感动

    对于这次摄影展,Wolfgang教授说:“图片的语言是共通的。这场全球的疫情让我们明白,我们属于一个世界,有许多生活和情感都是共同的,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影响。”

    一位德国学生在开幕式中分享道:“这张题为《最美天使》的作品让我尤其感动。摄影师沈祥胜教授同时也是一位画家,在国际妇女节这一天,他为一位年轻的女医生画了一幅肖像。这位女医生在得知疫情后,骑车300多公里从家乡回到武汉一所社区医院参与抗疫救治工作。面对人类共同的危机,这些人与事给我们带来希望和力量。”

    据悉,《认识武汉》摄影专题也是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沈祥胜教授从2019年至今做的一个影像城市记忆项目,之前他还用了十余年时间走遍武汉大街小巷,拍摄武汉的历史与变迁,先后出版了《江城记忆》《城市质感》等摄影专著。他的《认识武汉》专题摄影今年获批了湖北省文学艺术创作扶植项目。

    长江日报记者施政 通讯员郑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22 11: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瞭望2025年光谷经济总量达4000亿元 2035年基本建成“世界光谷”
打造“三个光谷”升级版
勇担省市创新发展“领舞者”加快迈向“世界光谷”


    制图:周佳澜

    2月20日,2021年东湖高新区党工委扩大会议召开。会议指出,今后五年,将始终围绕打造“三个光谷”升级版、勇担省市创新发展“领舞者”、加快迈向“世界光谷”的目标定位,努力实现创新能力稳居第一梯队、经济发展领跑全省全市、改革开放引领区域发展、产城融合成为标杆样本、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幸福。

    展望2035年,光谷将全力推动东湖科学城建设进入全国第一梯队,力争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更加突出,开放型经济结构基本形成,美丽科技新城基本建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综合实力实现大幅跃升,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建成“世界光谷”。

    “十四五”期间,光谷经济总量达到4000亿元,研发投入占比达到10%以上,发明专利拥有量翻一番,高企总数达到1万家,力争把光谷建设成为全国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和长江中游践行“两山”理念的样板区,为全市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为全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再谱新篇”贡献光谷力量。

    优化创新发展布局:

    一城主导 两廊支撑 三板发力 四方协同

    “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当使命、视创新创造如生命、抓创新发展像拼命,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成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强化东湖科学城的“一城主导”作用,把东湖科学城作为光谷强化创新策源能力的“主引擎”。建设东湖科学城是省市赋予的重大使命,也是提高创新策源能力、当好省市创新发展“领舞者”的关键一招;力争到2035年,全面建成“科学特征明显、科创特色突显、创新活力昭显、生态人文彰显”的世界一流科学城。

    突出光谷科技大走廊与光谷中央生态大走廊的“两廊支撑”作用。“黄金十字轴”是支撑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的“主框架”;把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成为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武汉城市圈协同发展的典范;高标准推进光谷中央生态大走廊建设,建设成为践行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推行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的典范。

    加快推动“一主、两副、四组团”的“三大板块”同步发力是产城融合的“主体系”。

    “主中心板块”是要重点提升光谷中心城功能品质,打造光谷标志性区块。“两副板块”是光谷东部要以未来城为中心,加快左岭千亿大道建设;西部要以星河广场为中心,加快推动关山千亿大道建设和区域城市更新。“四组团板块”是花山、流芳、龙泉和滨湖等光谷四个组团级服务中心四点并进,围绕光谷中央生态大走廊建设,推动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打造山水相依、人文相融、智慧宜居的绿色发展南北样板区块。

    带动“四方协同”、跳好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和大光谷一体化的“集体舞”,方显光谷创新发展的“主领舞”,向西主动承接中心城区高校群的智力资源和人才培育,向东稳步拓展未来城的科创潜力和辐射范围,向北深度融合航天港的高端产业,向南协同联合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

    “创新光谷”升级:

    到2025年东湖科学城建设初显成效

    光谷过去靠创新“起家”建了起来,现在靠创新“成家”富了起来,将来一定要靠创新“发家”再强起来。今后五年,光谷着力打通原始创新的“最先一公里”、要素集聚的“中间一公里”、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努力把光谷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顶尖创客“首选地”、科技创新“强磁场”、经济发展“聚宝盆”。

    力争今年全面启动光谷科学岛建设,挂牌运营光谷、珞珈、江城、东湖、九峰山5个湖北实验室,优化提升脉冲强磁场、精密重力测量2个大科学装置,启动建设武汉光源等2个大科学装置,预研预制5个大科学装置,建成15个以上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形成东湖科学城的基本框架体系。

    到2025年力争建成4个大科学装置、策划新建4个大科学装置,争取获批建设国家实验室,建成30个左右前沿交叉研究平台,东湖科学城建设初显成效,促进原始创新能力的突破性提升。

    科技创新核心在人才,要让人才“名利双收”,优化多层次人才招引政策体系,多措并举、高位推进才聚光谷工程。资本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催化剂”,打造中部地区风投创投中心,力争五年上市公司总数翻一番、达到100家,促进更多创新资源和技术要素留在光谷、流向光谷。

    “富强光谷”升级:

    “221”现代产业体系引领高质量发展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光谷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坚持“强芯聚力、以数赋能”,不断增强产业链的根植性和竞争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持续提升经济发展的首位度。

    光谷将紧紧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着力优化“两强带动、两新融合、抢抓未来”的“221”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更多的大企、强企、高企。

    把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两大支柱产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打造全球顶尖的“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和国际一流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

    聚力推进数字经济与新消费深度融合,紧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促进实体经济向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经济与新消费深度融合。

    前瞻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抢抓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突破、产业跨界融合、社会需求升级及规制变动带来的新机遇,围绕人工智能、量子信息、脑科学、生物、空天、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催生若干引领未来的原创性产业,下好先手棋,抢抓人工智能、空天信息、量子科技、脑科学等未来产业,以高端高质高效的现代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

    推动光谷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构筑竞争发展新优势,着力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深入推进自贸区武汉片区建设,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促进自贸区、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联动发展,争取引进一批国际知名企业总部或第二总部;建设国际社区、国际医院、国际学校等国际化生活环境,打造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美丽光谷”升级:

    经济总量转化为生活质量

    民生幸福是光谷的城市温度,也是引人聚才的最好环境,更是创新发展的软实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满足市民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需求,全面做好产城融合发展的各项工作,打造人性化城市、人文化气息、人情味生活,让光谷更智慧、更舒适、更靓丽、更安全,努力让光谷的经济总量、财税增量更多地转化为光谷人的生活质量。

    高标准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全面开展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试点,探索推进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以光谷生态大走廊为重点,加快完善“两山”生态绿心、“三湖”滨水空间,打造高品质的公共空间体系。要加快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与鄂州机场、天河机场、武汉火车站等交通枢纽的路网链接,推进轨道交通和“十横十五纵”的骨干路网建设,大力建设新一代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加大对交通、物流、能源等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建立信息共享、快速反应的城管指挥和智慧交通体系,让城市运行更加智慧。

    高品质保障城市生活需求。要从“招人才就是招家庭、招家属、招家人”的维度,围绕高层次人才家庭需求,打造更高品质的学习生活环境。要实施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扩容工程,鼓励公办、民办教育共同发展,培养和引进一批教育名师,加快打造一批初高中名校。要加大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加快建设光谷人民医院,不断提高公共卫生风险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能力。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更大力度治理水体、大气和土壤污染,让光谷的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空气更新鲜。

    高站位提升城市软实力。科技新城绝不是文化的“沙漠”,更应该是温情的“港湾”、人文的“高地”,支持文化、旅游、体育事业特色化发展,加快构建具有光谷特色的文化繁荣格局。要继续唱响光谷品牌,向世界讲述光谷故事、展示光谷形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22 11: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瞭望2025年光谷经济总量达4000亿元 2035年基本建成“世界光谷”
打造“三个光谷”升级版
勇担省市创新发展“领舞者”加快迈向“世界光谷”


    制图:周佳澜

    2月20日,2021年东湖高新区党工委扩大会议召开。会议指出,今后五年,将始终围绕打造“三个光谷”升级版、勇担省市创新发展“领舞者”、加快迈向“世界光谷”的目标定位,努力实现创新能力稳居第一梯队、经济发展领跑全省全市、改革开放引领区域发展、产城融合成为标杆样本、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幸福。

    展望2035年,光谷将全力推动东湖科学城建设进入全国第一梯队,力争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更加突出,开放型经济结构基本形成,美丽科技新城基本建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综合实力实现大幅跃升,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建成“世界光谷”。

    “十四五”期间,光谷经济总量达到4000亿元,研发投入占比达到10%以上,发明专利拥有量翻一番,高企总数达到1万家,力争把光谷建设成为全国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和长江中游践行“两山”理念的样板区,为全市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为全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再谱新篇”贡献光谷力量。

    优化创新发展布局:

    一城主导 两廊支撑 三板发力 四方协同

    “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当使命、视创新创造如生命、抓创新发展像拼命,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成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强化东湖科学城的“一城主导”作用,把东湖科学城作为光谷强化创新策源能力的“主引擎”。建设东湖科学城是省市赋予的重大使命,也是提高创新策源能力、当好省市创新发展“领舞者”的关键一招;力争到2035年,全面建成“科学特征明显、科创特色突显、创新活力昭显、生态人文彰显”的世界一流科学城。

    突出光谷科技大走廊与光谷中央生态大走廊的“两廊支撑”作用。“黄金十字轴”是支撑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的“主框架”;把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成为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武汉城市圈协同发展的典范;高标准推进光谷中央生态大走廊建设,建设成为践行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推行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的典范。

    加快推动“一主、两副、四组团”的“三大板块”同步发力是产城融合的“主体系”。

    “主中心板块”是要重点提升光谷中心城功能品质,打造光谷标志性区块。“两副板块”是光谷东部要以未来城为中心,加快左岭千亿大道建设;西部要以星河广场为中心,加快推动关山千亿大道建设和区域城市更新。“四组团板块”是花山、流芳、龙泉和滨湖等光谷四个组团级服务中心四点并进,围绕光谷中央生态大走廊建设,推动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打造山水相依、人文相融、智慧宜居的绿色发展南北样板区块。

    带动“四方协同”、跳好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和大光谷一体化的“集体舞”,方显光谷创新发展的“主领舞”,向西主动承接中心城区高校群的智力资源和人才培育,向东稳步拓展未来城的科创潜力和辐射范围,向北深度融合航天港的高端产业,向南协同联合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

    “创新光谷”升级:

    到2025年东湖科学城建设初显成效

    光谷过去靠创新“起家”建了起来,现在靠创新“成家”富了起来,将来一定要靠创新“发家”再强起来。今后五年,光谷着力打通原始创新的“最先一公里”、要素集聚的“中间一公里”、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努力把光谷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顶尖创客“首选地”、科技创新“强磁场”、经济发展“聚宝盆”。

    力争今年全面启动光谷科学岛建设,挂牌运营光谷、珞珈、江城、东湖、九峰山5个湖北实验室,优化提升脉冲强磁场、精密重力测量2个大科学装置,启动建设武汉光源等2个大科学装置,预研预制5个大科学装置,建成15个以上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形成东湖科学城的基本框架体系。

    到2025年力争建成4个大科学装置、策划新建4个大科学装置,争取获批建设国家实验室,建成30个左右前沿交叉研究平台,东湖科学城建设初显成效,促进原始创新能力的突破性提升。

    科技创新核心在人才,要让人才“名利双收”,优化多层次人才招引政策体系,多措并举、高位推进才聚光谷工程。资本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催化剂”,打造中部地区风投创投中心,力争五年上市公司总数翻一番、达到100家,促进更多创新资源和技术要素留在光谷、流向光谷。

    “富强光谷”升级:

    “221”现代产业体系引领高质量发展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光谷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坚持“强芯聚力、以数赋能”,不断增强产业链的根植性和竞争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持续提升经济发展的首位度。

    光谷将紧紧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着力优化“两强带动、两新融合、抢抓未来”的“221”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更多的大企、强企、高企。

    把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两大支柱产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打造全球顶尖的“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和国际一流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

    聚力推进数字经济与新消费深度融合,紧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促进实体经济向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经济与新消费深度融合。

    前瞻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抢抓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突破、产业跨界融合、社会需求升级及规制变动带来的新机遇,围绕人工智能、量子信息、脑科学、生物、空天、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催生若干引领未来的原创性产业,下好先手棋,抢抓人工智能、空天信息、量子科技、脑科学等未来产业,以高端高质高效的现代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

    推动光谷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构筑竞争发展新优势,着力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深入推进自贸区武汉片区建设,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促进自贸区、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联动发展,争取引进一批国际知名企业总部或第二总部;建设国际社区、国际医院、国际学校等国际化生活环境,打造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美丽光谷”升级:

    经济总量转化为生活质量

    民生幸福是光谷的城市温度,也是引人聚才的最好环境,更是创新发展的软实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满足市民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需求,全面做好产城融合发展的各项工作,打造人性化城市、人文化气息、人情味生活,让光谷更智慧、更舒适、更靓丽、更安全,努力让光谷的经济总量、财税增量更多地转化为光谷人的生活质量。

    高标准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全面开展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试点,探索推进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以光谷生态大走廊为重点,加快完善“两山”生态绿心、“三湖”滨水空间,打造高品质的公共空间体系。要加快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与鄂州机场、天河机场、武汉火车站等交通枢纽的路网链接,推进轨道交通和“十横十五纵”的骨干路网建设,大力建设新一代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加大对交通、物流、能源等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建立信息共享、快速反应的城管指挥和智慧交通体系,让城市运行更加智慧。

    高品质保障城市生活需求。要从“招人才就是招家庭、招家属、招家人”的维度,围绕高层次人才家庭需求,打造更高品质的学习生活环境。要实施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扩容工程,鼓励公办、民办教育共同发展,培养和引进一批教育名师,加快打造一批初高中名校。要加大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加快建设光谷人民医院,不断提高公共卫生风险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能力。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更大力度治理水体、大气和土壤污染,让光谷的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空气更新鲜。

    高站位提升城市软实力。科技新城绝不是文化的“沙漠”,更应该是温情的“港湾”、人文的“高地”,支持文化、旅游、体育事业特色化发展,加快构建具有光谷特色的文化繁荣格局。要继续唱响光谷品牌,向世界讲述光谷故事、展示光谷形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22 11: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动驾驶出租车要来了!
记者提前试乘6公里……
    武汉晚报讯(记者王超然)自动驾驶出租车体验如何?车上有没有司机?会不会迷失方向?2月19日,本报记者来到武汉经开区人工智能科技园,提前试乘近6公里,实际体验安全稳定。

    当日下午,记者在该科技园看到,园内停放有数十辆自动驾驶出租车。工程师郜宇飞介绍,车辆通过配备激光雷达、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多传感器融合的方法实现360o全方位感知,实时扫描周边信息、精准定位,实现自动驾驶。

    记者坐上自动驾驶出租车,通过出租车后排位置上的小型显示器,可以同步看到车辆系统所计算出的周围环境的三维数字模型及红绿灯状态。郜宇飞介绍,武汉有很多立交桥和隧道等复杂路况,但通过出租车搭载的高精度定位模块可以实现精准定位,保证车辆准确行驶。

    自动驾驶出租车里没有司机,只有安全员。郜宇飞介绍,基于安全及法规方面的考虑,配备安全员能在紧急情况下接管车辆,保证行车安全。安全员朱啟翔表示,行车时安全员要保持高度专注,需要考虑的问题非常多,除了车辆本身,还有外部因素对车辆行驶的影响也要考虑,所以乘客在乘车时不要与安全员交谈使其分心。

    据了解,这批自动驾驶出租车即将对市民开放,免费试乘体验。郜宇飞介绍,出租车正式投入运行后,市民可通过手机下订单,通过后台分配,车辆可自动运行至乘车人身边,完成自动接单。后续会根据试乘用户体验评价信息,对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行服务及技术进行持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提升用户试乘满意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22 11: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市民苦恼称孩子没地方玩,官方回应来了
四新方岛已规划有购物休闲文化设施
    武汉晚报讯(记者孙笑天)四新方岛怎么建,一直是武汉城市留言板上市民关注的焦点之一。近日,有市民留言,建议在四新方岛规划游乐设施,满足市民游玩需求。对此,汉阳区回应,四新方岛内规划有图书馆、博物馆、滑雪馆、游泳馆等,将为市民提供购物、休闲、文化等多种活动空间。

    网民周先生家住汉阳四新,闲暇时他常带侄子出去玩,但在周边却找不到什么合适的地方,经常要跑到汉口中山公园等地。周先生说,四新片区年轻人多,孩子多,但缺乏游乐设施。每到周末,很多人只能跑到武昌欢乐谷、汉口中山公园等地。“四新方岛建设中,能否打造一个集购物、游乐一体的大型综合体,满足周边居民需求?”

    针对周先生的留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汉阳分局做出了细致答复:四新方岛位于四新核心地区四新大道城市景观轴上,四新凤凰湖正中央,岛内用地性质主要为商服、居住、文化设施、绿地与广场用地。

    根据土地出让条件,岛内文化设施建筑面积不少于10万方,规划建设区级文化中心,主要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和小剧场等。另外,四新方岛片区岛外A1地块将建设1栋6-7层商业服务业设施,岛外A10地块将建设1栋1-3层滑雪馆、1栋3-4层综合体育馆和游泳馆。虽无条件建设类似中山公园、欢乐谷之类的大型室外游乐场,但以上项目也将为市民提供购物、休闲、文化等多种业态功能。

    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四新方岛按规划建成后,将为周边居民群众创造更优美舒适、宜居宜业宜商的生活环境,提供更丰富、便利、绿色的公共休闲生活体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22 11: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光谷70位企业高新技术人员“零起点”获评高级职称
2021-02-21 22:15 来源: 长江网  调整字体
  长江网2月21日讯 “以我所在行业为例,医药甲级资格对于企业从业人员是否拥有高级职称,就有明确规定。职称对于企业来说,绝不是放进抽屉的薄本。很感谢光谷在新春之际,为企业带来年闯市场的‘厚礼’。”21日,武汉康复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青山,得知自己刚获得湖北省工程技术(东湖高新区)医药类高层次人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认定,他告诉长江网记者,这个“头衔”太有用了。

  最新发布的东湖高新区工程系列专业高级职称评审结果显示,东湖高新区、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内,共有520人成为“高工”,其中,70位企业高新技术人员“零起点”直接认定为副高及正高职称。

  55岁的李青山,此次获评正高职称。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后,他赴日本、德国、美国等国深造,后曾在一家美国医药企业任研发高管,回国创立武汉康复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干就是11年。团队研发出用来预防与治疗草酸钙肾结石的产品“酶化石草酸降解酶菌粉固体饮料”,并进行量产,与几百家三甲医院建立合作,但他本人一直没有基础职称。

  李青山说,他已找到合适的草酸降解酶,在胃肠中把草酸降解掉,无创伤防治肾结石,这一原始创新目前已在海外进入临床二期,“在国内申请项目时,职称是一个重要加分项,意味着企业承担项目具有较高等级资质”。   

  东湖高新区、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是民营企业和高端科技人才聚集地,像李青山这样没有基础技术职称的企业家不少。“创新是第一动力,伴随更多自主创新企业加大研发力度,这些引领企业技术攻关但‘无名无分’的创业者,急需破除常规获得认同”。

  9年前,东湖高新区率先在全市获批可在区内直接评定高级职称资格。近两年,随着光谷“光芯屏端网”及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企业获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认定人数呈现大幅增加趋势。(记者李佳 通讯员梁晓红 饶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22 11: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光谷科创大走廊黄石功能区

24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湖北日报讯 (记者刘娜、通讯员郭健健)2月21日,黄石科技城彩旗招展,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黄石功能区24个重大项目举行集中开工仪式。活动由省科技厅、黄石市ZF共同举办,是落实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辐射带动黄石、鄂州、黄冈、咸宁。黄石创新资源富集,连续10年获评科技创新先进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位居全省第二。

当日开工的24个项目总投资223.04亿元,包括科创园区项目6个、创新平台项目7个、高新产业招商项目11个。

科创园区项目分别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产业园、科技城科创中心二期、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黄石大冶湖高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园、湖北理工学院大学科技园和环磁湖大学科创园。

创新平台项目分别为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服务创新中心、湖北技术交易市场黄石分市场、高新企业服务中心、国家特殊钢产品检验检测中心、黄石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黄石制冷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新港海口湖研发中心。

11个高新产业招商项目总投资131.5亿元,是黄石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强链、补链的重点项目,包括智能显示、智慧激光、定颖电子二期、天玑智谷二期、浚漪OLED新型显示材料研发制造、半导体高端精密设备制造项目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22 11: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工地过年年味足 加班施工不放松

地铁16号线国博中心南站建设快马加鞭

项目主体结构全貌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黎先才 通讯员 王丹 刘翔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武汉地铁建设每日都迎来日新月异的进展。

今年春节以来,由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铁隧道”)承建的武汉地铁16号线国博中心南站施工正酣,一批建设者选择就地过年,助力疫情防控,坚守岗位加紧建设。

工人在坚守施工的同时,该项目部积极营造过年氛围,做好后勤服务保障,让工人及家属们在工地上度过了一个祥和快乐的工地年。

20日上午,极目新闻记者前往该项目探访发现,身在站房内的一线建设者在岗位上斗志昂扬,正加快推进项目主体建设任务,助力项目尽早完成节点目标。

响应就地过年号召 让建设者感受家一般的温暖

当日上午,极目新闻记者来到武汉地铁16号线国博中心南站项目部,院子里依然挂着红灯笼,厂区内外干净整洁。据悉,今年春节期间,该项目部通过一系列诚意满满的举措,让参建人员在春节施工期间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和人文关怀。

春节前夕,回家过年牵动着不少项目部在外务工人员的心。为积极响应武汉市ZF及武汉地铁集团“就地过年”的号召,确保防疫不松懈、生产不停顿,中铁隧道武汉地铁16号线国博中心南站项目部提前积极做好倡议宣传,通过发放倡议书、召开动员会等形式,号召员工自愿就地过年,得到了一部分建设者的响应。

为加强对工人们的关爱,该项目部在做好防疫措施下,还为每名留守员工发放新年大礼包和防疫礼包,提前准备年夜饭所需食材,在春节假日期间免费用餐,同时为务工人员准备过年食品,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项目经理金鹏介绍,为确保让留守员工轻松快乐过年,春节期间,项目部策划了各式各样的文体活动,通过开展拔河比赛、套圈、羽毛球赛等形式,丰富员工过年期间的工地生活。此外,该项目部还对前来探亲的部分员工家属进行细致安排,为家属们安顿好家属房,安排职工与家属在项目部食堂一起包饺子、年味十足。

李云涛是该项目部物资部部长,爱人万力菲得知他今年春节响应号召留守过年,便带着4岁女儿赶到武汉工地陪他,准备过完元宵节,再回老家四川内江。

武汉地铁集团建设事业总部业主代表石径介绍,项目部一方面充分动员,以真心留人,另一方面做好后勤保障,打消建设者的后顾之忧。除了为春节加班人员提供工资补助外,项目部还在工地组织了看春晚、下象棋等一系列年味活动,让建设者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

加大人材物投入 向节点目标冲刺

国博中心南站是地铁16号线重要节点工程,距离长江仅600多米,施工任务重,难度大、风险高。春节以来,该项目部正马不停蹄施工,积极推进地铁16号线第八段负2层侧墙、第四——七段站台层和站厅层脚手架拆除及附属围护结构钻孔桩施工,为节后快速完成节点工期做准备,争取早日移交装修单位进场施工。

武汉地铁集团一级项目经理周歌军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目前该项目面临着工期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需克服基坑开挖、主体结构及附属结构交叉作业施工的难题,也是对项目部合理组织统筹安排的一大考验。在基坑开挖方面,第十二——二十四段基坑范围仍存在着安全风险,因基坑东侧靠近国际博览中心水系、西侧临近既有运营6号线地铁车站,基坑安全风险大,确保既有线正常运营安全是该项目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施工中,项目部将采取安全措施、加强安全监测手段,确保项目安全高效推进。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该项目作为地铁16号线正在主体结构施工的的最后一站,为确保施工进度不影响到全线整体钢轨的铺设和试运行调试工作,该项目部领导班子将统筹指挥,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在现有2个工作面上再增加2个工作面,加大人、材、机等方面的配置,加班加点抢抓工期,确保完成重要节点目标。

武汉地铁16号线全长约33.1公里,南起周家河站,北至国博中心南站,共设车站12座(高架车站5座、地下车站7座),属于市域快线,是一条连接汉南、军山与中心城区的快速轨道交通线路。全线有两座换乘站,在老关村站换乘地铁6号线,在国博中心南站可换乘地铁6号线、12号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2 11:4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米回应“进军汽车行业”传闻,但用词却意味深长


在新能源趋势的带动下,汽车行业被推上风口浪尖,也有不少传言称小米拟进入电动汽车制造行业。

不过,小米在最新的公告中称,本集团一直关注电动汽车生态的发展,并就相关行业态势进行持续评估及研究。本集团就电动汽车制造业务的研究还没有到正式立项阶段

对于上述回应,虽然小米在公告中否认,但是仅表示“还没有到正式立项阶段”,也就是说小米不排除在未来某个合适的时间点切入汽车行业,甚至当下已对相关领域提前布局

据公开消息称,小米在汽车领域进行了一定国际专利布局,13.67%的专利是国际专利,2015年到2019年的申请量分别是187、186、113、82和70件,2020年预测(部分专利未公开)申请量约为134件。

其实,不仅仅是小米,不少企业也在布局汽车行业,比如苹果。不少报道称,苹果与韩国汽车厂商合作造车,预计在2024年就可以看见“苹果汽车”了,可以预见汽车是各家必争之地,而新能源汽车则是众矢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2 12: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aoz661982 于 2021-2-22 12:06 编辑

2021年,武汉有可能出现神话般的增长,2月财政收入就会出现数倍的增长了。2020年1月,留下了2019年的结余。而2020年,武汉整个财政偏紧,毫无结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2 12: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yaoz661982 发表于 2021-2-22 12:03
2021年,武汉有可能出现神话般的增长,2月财政收入就会出现数倍的增长了。2020年1月,留下了2019年的结余。 ...

争取2021出漂亮的成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2 13:46:29 | 显示全部楼层
yaoz661982 发表于 2021-2-22 12:03
2021年,武汉有可能出现神话般的增长,2月财政收入就会出现数倍的增长了。2020年1月,留下了2019年的结余。 ...

是的啊 。武汉现在产业实力雄厚。本来应该更高。如果没有疫情的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2 15: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巴山楚仁 于 2021-2-22 15:35 编辑

武汉机场楚天情微博数据。

2月22日(周一)

当日总计划出港:220班

当日总计划进港:221班

合计进出港航班:441班


——————————————————————————————————————————————————————


地铁微博数据2月21日(周日),武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客运量(含换乘)为214.72万乘次,其中客流前五名依次为:2号线汉口火车站、2号线江汉路站、4号线王家湾站、4号线楚河汉街站、6号线江汉路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4-29 22:36 , Processed in 0.085489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