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0362|回复: 45

[公告互动] “鬼城”风波——为常州正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6 21: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brittle_star 于 2013-1-16 21:28 编辑

之前在新浪微博上写的,也发到这里来和版友共享一下。

13日晚央视《经济新闻联播》把常州称为另一“鬼城”,看完节目感觉颇无语,作为一名在这座城市生活了20年的土著,觉得有必要说说自己的想法,为常州正名。

首先我们来观赏几张图,感谢高楼迷论坛的原作者fengjiejay。


这三幅拍的是常州的城北区域,前两张的远处就是央视提到的新北区。想必大家也看出来了,除了那些在建的和刚交付的住宅,在这“鬼城”里要找出一栋全楼只有一户亮灯的恐怕不容易吧。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记者好不容易找到了那么一栋,于是就有了接下来的风波。

让我们回到2012年12月22号,末日惊魂未定,华夏时报便迫不及待地发表了一篇文章《常州楼盘空置率高企 隐现鄂尔多斯式"鬼城"》,作者为刘力图。紧接着各大门户网站纷纷转载此文,由此常州第二“鬼城”的名号正式传开,此即常州“鬼城”说的开端。华夏时报网站上不知是否处于心虚的原因,已将此文删除,不过我们仍可以从其它转载的网站上找到原文,来奇文共赏一番。

“常州的武宜路几乎贯穿常州东西向所有繁华地带,从旧城中心延长至新城区”,文章开头的第一句便犯了一个重大错误。稍熟悉常州的人都会知道,武宜路是南北向而不是东西向的一条大道。东西南北都没有分清楚,足以见这位记者在常州的采访是何等的走马观花。不过也可能由残联主管的华夏时报确实会聘用因脑部缺陷而产生方向识别障碍的记者,我们暂且体谅一下吧。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21: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rittle_star 于 2013-1-16 21:27 编辑

“按照官方公布的说法,10年间常州市户籍人口共增加19.3万人,平均每年增长约1.93万人。按平均增长速度,如果每3个人就需要购买一套房子的话,常州一年平均需要6433套房子,平均每月约需要536套。”记者在分析常州人的购房需求时这样写道。我们暂且不管常州160万外来人口的购房需求如何,单看这每年增加的1.93万户籍人口,除去由外地入籍的新市民(常州落户要求为拥有50m2以上住房一套),余下的应当是本地人口的自然增长。稍稍思考即可想到,目前几乎所有家庭均为独生子女,婚房完全是刚需,若两两配对,这1.93万人中最起码一半人都应当有购房需求,而这位记者却草率地按三人购一套房来计算,明显是把这些风华正茂的青年们三人一组当成了一家人。考虑到自然增长人口中还扣除了当年的死亡人口数,实际需求人数还应当更大。也许这位记者确实被急着催稿,发稿前没有认真思考过,我们还是不深入追究了吧。

“今年5月至12月仅需要4288套房源就能够满足新增户籍人口的居住需求,目前常州新房的住宅存量为41655套,不仅能够满足下半年市场需求,而且仅新房存量就足够满足6.48年新增户籍人口的住房需求。”记者接着在这里再次进行了一次复杂的计算来反映常州的住宅供应是如何的过剩。那么实际情况究竟如何?我们来看看2012年全年常州楼市的情况。据某网站数据统计,2012年全年常州市区售房62093套,其中住宅49163套,住宅成交量同比上涨36.52%。41655除以49163等于6.48?诶,好像不是吧。到这一步,我们已经有理由怀疑这位记者动机了,她对于百度一下便能轻松找到的实际数据视而不见,却我行我素地按自己发明的一套漏洞百出的复杂算法算出了一个滑稽的数字并以此作为其鬼城说的佐证,颇有自欺欺人的意味。

“江苏媒体《新华日报》记者联系到采写该报道的《华夏时报》刘记者求证,她说:‘江苏官员抛房的消息,是近期去南京采访时在饭桌上听朋友讲的,不是正常采访渠道而来。’”微博上的这条消息可以说是对这位记者专业素养的最好证明了。恐怕其目的无非否在于夺人眼球哗众取宠。好了,对这篇“奇文”暂分析到这里。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央视昨晚对常州的报导。昨天央视的报导再一次把常州推向了风口浪尖。这篇报导开头几乎和刘记者的文章无异,不过把“东西”改成了“南北”,看来央视确实有高明之处。不过接下来的内容却让人大跌眼镜。“另外一家房产中介表示,常州的房价在苏南地区是最低的,甚至比长江以北的泰州还要低。”“附近做房产中介的业务员,也认为房价涨得慢所以买的人会更少。”“开发商在着眼未来房价,而购房者更多是比对现在的价格。那么,现在在这里买房子都是哪些人呢?在某种程度上买卖双方都在赌未来房价。”央视说出这两句话的立场是什么呢?常州的低房价、涨得慢难道反而坏了事?调控房价不是央视新闻里年年必喊的口号之一吗?高也不是低也不是,这让人如何是好。

镜头一转,央视开始采访常州市的本地居民,“每家都获得了拆迁补偿的安置房,不再需要买新房子了”,“近1/3的家庭有多套住房”,“业内人士认为这很可能是常州楼市的软肋”。央视的思维逻辑有些让人无法理解,我想常州还没有疯狂到全市都是拆迁安置户的地步吧,1/3的家庭有了多套住房,剩下的2/3呢?这样的以偏概全完全无法让人信服。

刘记者文中写到的武宜路两侧是拆迁后新开发的居住区,而央视报导的飞龙居住区一片更是农田上兴起的新兴居住区,从开发到成熟自然有一个过程,拿开发初期阶段人气较低来大作文章,危言耸听,究竟用心何在?上海的临港新城、北京的顺义新城难道一建成圞人气就堪比南京路、王府井?总之,常州的楼市绝对不会是同类城市中最不健康的一个,常州更不可能成为所谓的“鬼城”。在此祝愿常州能在新的一年更上一层台阶,用事实证明自己的实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6 21: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行文流畅  意义深远
只可惜我等人微言轻  怎能与中央喉舌相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6 22: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州跟鄂尔多斯完全不一样,我以前认识个华夏时报的浙江首席记者,做的新闻有一半是子虚乌有,无中生有,捕风捉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7 01:3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不错,那篇文章一开始说“武宜路是东西向的一条大道”就要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7 01: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但凡稍微关心点楼市的长三角的人,都知道楼市最不能碰的地方南有温州,北有常州。温州是泡沫太严重,而且均价太高,很难做到资金不断的流动的,北常州是因为此地商业,人均消费力的确不如长三角其他城市,房价虽然便宜,卖不掉还是硬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7 02: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把常州说成三线城市么,还有待商议,我感觉准二线城市吧,或者大三线...毕竟人口数量还行,也有BR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7 02: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把常州说成三线城市么,还有待商议,我感觉准二线城市吧,或者大三线...毕竟人口数量还行,也有BRT
nizx 发表于 2013-1-17 02:14



    几线不几线无所谓的,这样一个有高铁有机场,去年批了地铁的城市,房价低点对于多数老百姓来说也是好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7 10: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张夜景图很内透,很繁华,有副省级城市的气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7 11: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残联的残废妓者写的垃圾文章,不值得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7 11: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北和武进的人气的确不旺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7 11:3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州的房价在沪宁线上甚至和苏北的一些地级市比较都是偏低的,别跟我说那是政府调控得好,那都是他妈的扯淡,常州民生,环境,公交,绿化都做得不错,为什么房价还这么低?一方面由市场决定的,同时和城市的品牌,城市知名度等也是息息相关。房价低说是政府调控得好,那是自欺欺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7 12: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的很不错,有一定的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7 12:3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STA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7 12: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nizx


    你说常州人均消费低,自己查查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13 08:47 , Processed in 0.071149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