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30765|回复: 88

香港古建筑一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4 20:4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澳杨侯古庙,又称大澳侯王庙,建于清朝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供奉南宋名臣杨亮节,是香港一所侯王庙,位于大屿山大澳宝珠潭侧,现被列为香港一级历史建筑。庙脊上见石湾公仔、双龙定火珠及帘板木雕。而纯锡造牌匾和对联为镇庙之宝。庙中除了主神杨侯外,亦有供奉关帝、北帝及洪圣四大人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4 20: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洲北帝庙,又名长洲玉虚宫,位于香港离岛区长洲北社街北端,建于清朝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有二百多年历史,已获古物咨询委员会评定为一级历史建筑物,是全香港最具规模的北帝庙,除北帝外,庙内亦供奉太岁、观音及列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4 20: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玄关二帝庙或称关帝庙,位于香港新界元朗旧墟长盛街的尽头,建成年份已不可考,估计建于18世纪,庙内供奉玄天上帝及关帝,属香港一级历史建筑。
二帝庙为二合院式设计,一般庙宇门口的牌扁都是横放的,而“二帝庙”那竖直的形式,只有皇帝御赐的才可有。此外,供坛与跪垫中间,放置一个小石鼎供善信敬酒之用。二帝庙内有很多有价值文物,包括由佛山隆盛炉铸造,上刻“康熙甲午年”(1714年)的铜钟及重二百八十斤,上刻“乾隆十三年”(1748年)的聚宝炉,从铭文可见只有蔡、王等姓捐献,锦田邓氏并无捐献,可见西边围是由邓氏以外杂姓开拓及居住,现时则林姓居多,二帝庙由西边围管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4 21: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莲花宫(又称 大坑莲花宫)是香港一所观音庙宇,位于香港岛大坑莲花街,现已被列为香港一级历史建筑。莲花宫建于清朝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并于同治二年(1863年)重建成今貌。莲花宫原本是曾氏家族的私人产业。1960年代因管理不善,一度成为区内罪案温床。直至1975年,庙宇才移交给华人庙宇委员会管理,并于1986年进行修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4 21: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湾仔北帝庙(Wan Chai Pak Tai Temple),又称湾仔北帝古庙或者湾仔玉虚宫,是位于香港港岛湾仔隆安街的一所北帝庙,建于清朝同治二年(1863年),属三进三间式建筑物,基本设计属四合院形式,庙的正脊饰有双龙,由当时的湾仔坊众集资建成。湾仔北帝庙有百多年历史,因此曾经有大小重修多次,庙内有碑志陈述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年)曾经重修。 在2005年,香港政府的华人庙宇委员会也曾为湾仔北帝庙耗资千多万港元进行大修。由华人庙宇委员会负责管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是湾仔北帝庙的全盛时期,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的“北帝诞”,坊众演剧志庆,堪称万人空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4 21: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4 21: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油麻地天后庙是香港九龙规模最大的天后庙,位于油麻地庙街近众坊街一带,现由东华三院委托华人庙宇委员会管理,现被古物古迹办事处列为一级历史建筑。油麻地天后庙于1865年由当地的水上居民所建,原为油麻地海边的一座小庙宇,当时位置约于今日的北海街一带。1870年,油麻地居民组成油麻地五约,重修该天后庙,成为当地的宗教中心及最繁盛的地方。当时天后庙前的土地是渔民晒船上麻缆的地方,而不少经营补渔船的桐油及麻缆商店在那里开设,成为“油蔴地(油麻地)”这个地名的起源。惟1874年甲戌风灾,原庙被摧毁。当地居民遂于翌年筹募经费重建,1876年选取现址开始动工,1890年始告全面落成。而于1887年,天后庙以南及以北的街道被政府命名为“庙南街”和“庙北街”,其后合并为庙街,也是“庙街”这个街名的起源。
1916年,油麻地天后庙再被修葺,同时其部份事务开始被广华医院接手管理,以补贴医院经费。1928年,华人庙宇委员会正式将油麻地天后庙移交广华医院。1931年,东华医院、广华医院及东华东院正式统一为东华三院,并连同邻近的油麻地福德祠由东华三院接管。油麻地天后庙于1969年至1972年重修,并与邻近的油麻地城隍庙、油麻地社坛及油麻地书院合并运作及管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4 21: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油麻地抽水站宿舍位于香港九龙油麻地上海街344号,是位于九龙最古老的水务设施。于2009年12月18日获得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评定为一级历史建筑物。宿舍建于1895年,两层高,因用红砖建成而又称为红砖屋。建筑属于殖民地新古典主义设计,并揉合“艺术与工艺美术运动”的风格。它原为旧水务署工程师办公室,是九龙首个水务设施——自来水抽水站的一部分,附近的一些水务建筑则早已被清拆。自1920年起,它曾经被更改为邮政局、公厕及垃圾收集站,后来更成为露宿者之家。
香港市区重建局及新鸿基地产曾经计划清拆红砖屋,引起主张保护文物的人士反对,才得以保留。邻接的私人住宅(窝打老道8号)取消部分低层单位,改以长柱支撑楼身,以保存红砖屋这香港硕果仅存的古旧建筑。
2006年,政府经过多年时间,最终决定耗资8,000万港元将红砖屋及邻近的油麻地戏院改建成传统曲艺表演中心,该中心将会设有逾300个座位,整项工程预定于2011年至2012年竣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4 21: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4 21: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龙城侯王庙是香港九龙的侯王庙,位于黄大仙区近九龙城的联合道与东头村道交界,获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评定为一级历史建筑物,早于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已存在,为一座茅屋,以纪念南宋忠臣杨亮节。现存的侯王庙则建于清朝雍正八年(1730年),并曾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道光二年(1822年)及光绪五年(1879年)进行修缮。2005年,九龙城侯王庙动用400万港元进行大规模翻新,加建了诗词坊、许愿阁等新景点,并于2006年重新开放。并自1928年开始由华人庙宇委员会管理。请注意:此庙虽叫"九龙城侯王庙",但实际地域仍属黄大仙区范围(最西南角位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4 21: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磡观音庙是香港九龙最大规模的观音庙,位于红磡差馆里,由附近的居民于1873年筹建,现被列为香港一级历史建筑,并由华人庙宇委员会负责管理。红磡观音庙建于清朝同治十二年(1873年),由当时红磡三约(红磡约、鹤园角约及土瓜湾约)的街坊合资兴建,庙门额上有“观音庙”三字的石刻,上有“光绪己丑重修”,石刻门联:“座上莲花,饶有西湖三月景;瓶中杨柳,分来南海一枝春”。红磡观音庙曾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及宣统二年(1901年)重修。一直以来,这座观音庙香火非常鼎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4 21: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eipeng8865 于 2013-2-4 21:34 编辑

觐廷书室是一所位于香港屏山坑尾村的私塾,于1870年落成,是屏山邓族廿二世祖香泉公为纪念先父觐廷公而兴建,设立书室以培养族中子弟考取科举,进身仕途,提升家族的社会地位。因此,觐廷书室兼具教育及祭祖的意义。
觐廷书室是两进式建筑,第一进是门厅,后进为正厅,供奉历代祖先灵位,中间为庭院,两旁有耳室。室内的祖龛、斗拱、屏板、壁画、屋脊装饰、檐板和灰塑等别具特色,为当时工匠精湛之杰作。 觐廷书室的修缮工程于1991年完竣,书室回复昔日光采。修葺费用由香港赛马会捐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4 21: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旧大埔警署(Old Tai Po Police Station)是香港一所已停用警署,位于新界大埔区运头塘运头角里11号,邻近大埔墟。警署建于1899年,是1898年签定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以后,香港政府在新界设立的首所警署。警署建于1899年,原由两座单层式建筑物组成,分别是主楼、职员宿舍大楼,建筑群由草坪连接,主楼俯瞰吐露港,正面矗立一枝旗杆及炮台。主楼内设有报案室、警司办公室、会议室、囚室、枪房等设施,而宿舍大楼则设有12个房间,供5位欧籍及32位印度籍或华籍警员使用,1930年代加建了单层的食堂大楼。主楼属殖民地建筑风格,具有外廊、红砖墙、烟囱及斜尖,屋顶则受中式风格影响为金字瓦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4 21: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应龙廖公家垫又名显承堂,位于香港新界上水围莆上村。书室建于1838年(清朝道光年间),由居于上水乡的廖氏第四代廖应龙兴建。书室最初主要教授卜卜斋,并派出学生参与科举考试,多人成功考获举人或贡人。家垫在1965年改建为幼稚园,一直营办至1988年。垫内有一个名为“配贤”的祭坛,专门表扬在科举考试中成绩彪炳的祖先。另外村民以往亦会在这里举行春祭、庆祝寿辰和婚事。应龙廖公家垫修复工程更荣获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物古迹保护奖嘉许奖。现时应龙廖公家垫已被古物古迹办事处列为一级历史建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4 21: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达德公所位于香港元朗屏山,邻近聚星路。达德公所建于清朝咸丰年间,至今约有150年历史。达德公所、聚星楼及邓氏宗祠是屏山三大重要文物建筑,当中达德公所包括中国大陆宝安在内,唯一供奉抗英烈士的地方,具有相当历史意义。1998年,达德公所被评级为一级历史建筑;目前,达德公所正在进行修复维修工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4-28 06:33 , Processed in 0.075961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