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5838|回复: 75

【中部城市巡回展】- 安徽.六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6 11:5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又名:皋(gāo)城
区号:0564
邮编:237000  
车牌:皖N
市树:广玉兰
市花:杜鹃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6 12: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安 (六字读音市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北麓,俗称“皖西”,是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现辖寿县、霍邱、金寨、霍山、舒城五县和金安、裕安两区,设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叶集改革发展试验区和市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全市156个乡镇、8个街道、92个城市社区、2081个村民委员会。总面积17976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一。总人口710.3万人,居全省第二。有29个民族,以汉族人口为主,少数民族占0.7%,以回族居多。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GDP)918.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8.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23.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96亿元;财政收入112.4亿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6 12:4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安城区地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6 12: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安地势西南高峻,东北低平,呈梯形分布,形成山地、丘陵、平原三大自然区域。全市界于东经115°20’-117°14’,北纬31°01’-32°40’之间,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转换的过渡带,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全年日照1876-2003.5小时,各县区年总降水量1008.5-1545.7毫米,平均气温16.7-17.9℃,梅雨季节一般在6-7月间。在特定地域和气候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境内物产富集,矿产众多,可谓“大别山藏珍蕴宝,淠史杭泻玉流金”。
    全市总面积17976平方公里,占全省12.9%,分为大别山北坡山地、江淮丘陵、江淮岗地和平原圩畈四大单元。其中,中山占9.5%,低山占13.7%,丘陵占16.5%,岗地占22.4%,平原圩畈占34.9%,另有3%的大水面。西南部山峦起伏,平均海拔400米以上,其中1000米以上的高峰240多座,大别山主峰白马尖位于霍山西南部,海拔1774米;中部为丘陵、岗地,海拔一般在30—200米之间;东部和北部为沿淮平原和杭丰圩畈区,是全市优质粮、油、棉的主要产区。江淮分水岭使境内形成了淮河、长江两大水系,淮河流域面积占总面积的83%,长江流域面积占17%。全市现有耕地660万亩,山场1100万亩,水面351万亩(其中可养水面95.5万亩),土地利用结构是“五山一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土壤类型有黄棕壤土、水稻土、潮土、砂姜黑土、山地草甸土等,其中水稻土占36%。

GE里的六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6 14: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楼主,支持兄弟城市{:5_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6 15:55:38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顶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6 16: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要顶的啊,楼主辛苦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6 17: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t 于 2013-4-16 17:37 编辑

    远在新石器时代,六安就有人类活动。上古时,这里是偃姓皋陶部族活动和聚居地。“皋陶卒,葬之于六(音lù)。禹封其少子于六,以奉其祀”。故六安又称“皋城”。至西周,境内形成英、六、蓼、群舒诸方国。春秋、战国时期属楚。秦属九江郡。公元前 121年,汉武帝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置六安国,“六安”之名沿袭至今(2006年发掘的双墩一号汉墓被评为当年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三国时由魏控制。两晋时,分属豫周的安丰郡,扬州的淮南郡、庐江郡。隋时,分属淮南郡和庐江郡。唐时,分属寿州和庐州,其间置舒城县和盛唐县。两宋时,大致与唐相当。元末,始设六安州。明时,北属寿州、南属六安州。清初,属江南行省右布政使司所辖的寿州和六安州。江南行省改为江苏、安徽两省后,属安徽省凤颍六泗道的六安州。中华民国初年,寿县、霍邱属安徽省淮泗道,其余县区属安徽省安庆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6 17:5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我六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6 18: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t 于 2013-4-16 18:03 编辑

六安三塔



    观音寺塔位于六安市黄大街观音寺内,俗称南门锥子。《六安州志》(清同治本)卷七载:“观音寺,城西南隅,唐僧元通建,并造浮屠,名曰浮屠寺。”

  观音寺由唐武德年间(618—627年)僧人元通化缘而造,原名浮屠寺。所以先有寺后有塔,寺和塔钧为唐僧元通化缘而造。当时仅有山门殿、招堤殿及浮屠寺塔。宋僧瑞云重修改名观音寺。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增设拜殿,内有古铜佛一尊,占袈裟一领。清嘉庆八年(1803年)憎运宽、鸿严募化重修。清乾隆帝巡幸六安时,手书“敕建观音律寺”、“皆大欢喜”、“南无阿弥陀佛”,刻成3块石匾,前两块尚存寺中。

  塔顶置铜铸葫芦形塔刹,民国时堕于狂风之夜,第九级遂有倾圮。塔身九级,高27米,平面六角形阁式造型,砖石结构,实心,基层每边宽3.9米,高4.3米,塔顶有铜质塔刹,40年代坠落。塔身正面向南,基部有高1.5米、宽0.85米圆拱塔门,门旁嵌有明万历八年(1580年)修补塔门碑一块。塔身各级装饰斗拱、假门和花窗等砖雕,分别嵌有清嘉庆年间捐修纪年瓷碑,三级以上嵌有彩瓷佛像或图案。
     塔门南向,第三级自南向东嵌瓷匾六方,残二,存其四,词云:不二宗旨,得三界縁,示四高台,了五净因。
     第四级镶嵌世尊塑像,每面三尊,五级每面两尊,六级每面一尊。
     七八九级为彩画瓷板图案。每级南向均有捐修碑文牌记,乃嘉庆十一年丙寅事也。铭其功德,使后人知。
     此塔千余年来迭经兵燹,前朝彩塑瓷板,本轻伤易碎之物,而二百年来灵光不坏,岿然未倒,诚沙门续命,白衣护法之有功。观音寺现存前殿3间,正殿5间,1984年12月定为安徽省重点保护寺庙,拨专款维修,现基本恢复旧观。






   多宝庵塔位于六安市北外街东侧的多宝庵庙内,俗称北门锥子。《六安州志》(清同治本)载:“多宝庵在北门外街东。内有塔,传为尉迟恭监造,贼毁其巅数尺。先年掘地得古钟,观其所载年号,知为唐之药师寺。”
   
    塔为平面六角形,楼阁式造型、大砖结构的空心塔,现存7级,残高计21.6米。基层每边宽4.4米,高3,9米,各级宽、高逐层缩小,呈角锥形。第七层(即现在的顶部)每边宽3.1米。塔身正面向西,基层有塔室,室门为圆拱形,高3.3米。室内地平面随塔壁转折同为六角形,其每边和角的上方都有仿木作斗拱,承托着叠砌穹窿顶。室内原设置有佛龛、佛像,于“文化大革命”期间毁去。塔体外部的各级平座(塔檐),均系平砖叠砌挑出,下承以砖雕斗拱。塔心(塔桩)和塔壁(外层)之间,有50至80厘米宽的砖砌梯道,沿梯可盘旋登上塔顶。

  为让这一千年名胜再现辉煌,六安政府斥巨资对多宝庵塔进行了维修整固,并以古塔为依托于2005年9月建成了占地面积3.5公顷的北塔公园。园内以江南园林为基调,以徽派建筑为特色,集古塔、广场、曲桥、长廊、小亭、喷泉、巨型壁照和古庙寺佛为一体,绿化、草坪、银杏、古榆点缀其间,形成了六安古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




     望江塔在六安市裕安区西河口镇东南,东淠河西淠河两河的交汇处。它西面突兀着黄巢尖,南与铜山寨对峙。塔下不远河心处有一知名景点名“虾子石”。传说中“虾子石”水涨它也涨,从未没入水中,神话色彩甚浓。七十年代末,由于淠河淤沙不断,河床增高,致使河道不畅。为逼水流于河心,有关部门在“虾子石”与河岸之间垒起一道石坝,筑坝人就地取材,炸毁了“虾子石”,以致“劫”后残存部分“虾子石”也被岸上农民开采回家充作建房基石,生生地将淠河塔、石双景毁坏,只剩望江塔。
  

     据《六安州志》载,望江塔始建于宋代,全名叫望江寺舍利塔。明嘉靖辛卯(1531)年间,僧人倡印重修。塔六角原七级,现存六级,残高二十一米。第一级每边长二点九米,周长十七点四米,高五点五米。南北两边有门,南面塔室内有藻井,由北边门进入塔内,有砖铺阶梯,上铺木板,可登至顶层。第三层向西开一门,第四层向北开一门,第五层向东开一门,第六层向南开称为“南天门”。游人于每层门口,都可尽兴远眺。第六层和塔顶南侧抗战期间遭日军炮击毁损。塔顶有一株已生长数十年胡椒树,根须紧咬砖缝不舍,任尔东西南北风,兀自岿然不动,树稍直刺蓝天,展示生命苍劲和顽强,为古塔壮威增辉,令游人惊叹不已。
   

     古淠河里有一个恶龙,经常兴风作浪,频起洪灾,毁良田、淹农庄、害人命,使一方生灵涂炭。玉帝闻报大怒,命姑嫂二仙下凡,建宝塔镇恶龙,挖神井通东海。姑嫂二仙受命后商定,姑子修井,嫂子建塔,必须在一夜之间完成。小姑子手脚麻利,法力深厚,很快修成井,便戏弄嫂子,她捏着鼻子学鸡叫,引得民间雄鸡纷纷啼鸣。这一下急坏才建好五层塔的嫂子,她顾不得精工细作,只是胡乱地将砖甩到塔上。所以,望江塔下五层砌工精巧,上两层却如乱石堆成,参差不齐。传说虽近荒唐,但洋溢着劳动者的幽默。
   

     望江寺有一段古老而又美丽爱情故事。历史上的两河口又叫秋江,在望江寺上游三公里处潘家岔,有一英俊秀才潘必正,进京赶考途经白云庵,与庵内尼姑陈庙长,又名陈妙常,一见钟情,短暂逗留,难舍难分。但潘必正重情更重京试,为不让所爱的人伤感,乘船顺流而下,不辞而别。陈庙长发现后,沿河追赶,未能追上情郎,她停留在望江寺处,每日眺望往返客船,不见潘郎,绝望之余投江殉情。后来,人们把这里寺庙改名“望江寺”;再后来,又被写进戏里,这就是有名地方戏《陈妙常追舟》。如今,古塔和古寺已作为省级重点文物单位得以保护,力图还宝塔千年风韵。修复后的望江宝塔将与“九公耸翠”、“横排仙境”交相辉映,形成淠河三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6 20:2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6 21: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1996年去待了一个月,2000年又过去一次,当时觉得有点小,现在发展应不错了吧,佛子岭水库是新中国修的第一个水库样,坝上还有毛主席的题词“一定要把淮河治理好”,希望六安加快发展,越来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6 22: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安这几年发展的特别快 支持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6 22: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兄弟城市,安徽六安还没有到过,不过看视频觉得灰常的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6 22: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正能量持续中,欢迎来安徽六安坐坐!{:5_1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4-27 13:18 , Processed in 0.092622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