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长沙全部工业产值力争突破7000亿元!昨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2011年工业经济工作会议,绘就了长沙工业新一轮发展蓝图:“十二五”长沙工业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工业总量达到14000亿元,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5000亿元,占全市GDP五成以上,助推长沙经济进入全国省会城市五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谢超英,市领导张剑飞、谢建辉、刘晓明、文树勋、谢明德、罗社辉等出席会议。
2010年,长沙规模工业增幅列27个省会城市第2位,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5404亿元,较上年净增1300亿元,净增额相当于长沙2005年全部工业总量。工业占GDP的比重达44.4%,拉动GDP增长8.4个百分点。全市规模工业实现利税总额887亿元,增长29%;实现利润总额377亿元,增长36%。经济总量与运行质量大幅度提升。
长沙工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显著。六大产业集群完成规模工业产值2189亿元,增长42%。
副市长文树勋说,今年长沙工业经济的主要目标是:完成全部工业产值6700亿元,力争突破7000亿元;实现规模工业产值5680亿元,增长26.5%,力争突破6000亿元;规模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4%。
据了解,长沙工业以2007年2155亿元为起点,2008年、2009年、2010年三年时间,长沙工业分别跨越三千亿元、四千亿元、五千亿元三个千亿关口;工业总量连续赶超福州、厦门、长春、洛阳、石家庄、济南、郑州七个城市。三年时间,“长沙速度”引起国内各中心城市的广泛关注,很不容易。
“长沙目前拥有的国家级工业品牌已有30多个,在中部省会城市中居第一位。”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剑飞指出,工业是财富的源泉,现代服务业也是建立在工业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全市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工业,要把工业经济发展放在首要位置。
张剑飞同时强调,随着国内外宏观调控形势的变化以及银根的收紧,长沙在发展工业的同时,要对未来的困难保持清醒的认识,在发展工业的同时,要注重环境的保护,要充分用好科技资金,不断提高企业的高科技含量,加大人才的引进,以化解未来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难题。同时,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为企业家创造好的条件,为企业做好各项服务,让企业家好的想法都能在长沙实现。
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谢建辉主持会议,并宣读了表彰决定,中联重科、中电48所、三一集团、博世汽车、湖南中烟公司等企业,以及长沙县政府等单位受到表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