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872|回复: 5

[上谷档案] 我的保定我的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2 14:44:01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2073070 于 2014-3-22 15:01 编辑

【转载】我的保定我的城
http://kan.weibo.com/con/3516910948170817
    学历史出身的一位天津籍朋友从认识我开始就提醒我我的故乡保定曾经多么雍容大气,昨天又发了些保定老照片给我看,令我思绪万千,心里不住地回顾了一番这座千年古城在清代成为直隶省省会、后来数次成为河北省会但最终失去省会地位的历史。这或许会是某种故乡散文书写的开始,其实我1993年的长篇小说《混在北京》里有个落魄的高干子弟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我用了整整一章写他童年在“北京的南大门”那个军事要塞城市度过的童年,经历了那里残酷的文化大革命的武斗,又经历了其父因为在政治上站错队导致家道中衰,他从一个宠儿沦落到弃儿的经历。那个南大门要塞,其实就是保定城。后来我1997年的长篇小说《孽缘千里》的那些人物的少年活动背景也是这个地方,那本书基本上是写的一个班的学生在1976年的生活,那段生活决定了他们一生的道路。但我很不屑文学写作起步时在虚构的小说中直接标明真实地名的做法,所以就给那个地方起名“北河”。我还是觉得通过小说的形式表现“我的”故乡更好,因为自己心目中的故乡可能与同喝一河水的那些“乡党”的故乡并不一样。好像罗兰·巴特说过:小说不是真实,但往往比真实更有力地揭示真实。但这位朋友发的照片却让我不由地直接书写故乡了,毕竟作为故乡的”硬件“是客观的,是每个在那里生活的人的共同的硬件,说到故乡,这些参照物和符号就必不可少。

  1669-1913年,保定244年的直隶省会历史在民国成立后的1913年的某一天轰然结束,这个直属于大清朝廷的“首省”的省会“迁都”了。这个曾经的”冀北干城,都南屏翰“的第一省会的光荣历史悲情落幕。省会迁天津,大员们,家属们车辚辚,马萧萧地一路暴土扬场,或顺水漂流,奔了五里洋场的天津。所以我称之为轰然结束,那混乱聒噪的场景可想而知。

   其实自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被迫开埠,直隶总督就开始兼任北洋大臣。李鸿章为了处理洋务,多年前早就常年往返于保定和天津,在天津有办公地点称行馆,开始了春夏驻津,秋冬驻保的双城双省会制,只不过保定还是正牌省会,但天津的影响,特别在洋务、海防、外贸等方面开始大大超过省会保定。后来袁世凯干脆于1902年就在天津设了直隶总督衙门,大力整修天津城,在海河边上迎来送往,早就乐不思蜀了。天津从1902年就成了事实上的直隶省会,彻底搬迁早成定局。列强靠着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天津真正成为北方仅次于首都的重镇,而且天津是北方地区西风东渐的第一站,一片片租界简直就是一个个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堡垒和西方经济、文化、军事和生活方式的真人秀场所,天津俨然成了北方的洋务首都,保定则太像北京的缩影,与天津比相形见绌,因此搬迁直隶省府到天津就成为必须。

   但保定这个老省会依然发挥着余热,影响着本省的方方面面,不仅仍旧起着省会的作用,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即“北洋时期”17年)影响着整个中国现代历史进程。北洋军阀在袁世凯死后分裂成皖系、直系和奉系三大派系,互相残杀,保定不幸沦为他们争斗的主战场。直系军阀曹锟任直隶督军和省长,却驻扎保定。曹锟先是在保定联合奉系策动直皖战争,大半个中国卷入其中,混战一番胜利后直奉军阀共同把持北京政府。随后曹锟任直鲁豫三省巡阅使,仍驻保定。不久与奉系反目,直奉战争爆发,奉系退回东北,北京政府完全被直系军阀控制。后曹锟在保定策划了贿选,窃取大总统职位,引发第二次直奉战争,战场又在河北。之后十几年保定一次次成为获胜后的军阀的大本营,仅曹锟的老巢--光园--就多次易主。整个1920年代保定兵燹战火不断,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也因此引人注目。按占山为王的顺序,先后驻扎保定的大军阀们包括:曹锟、冯国璋、吴佩孚、孙岳、张学良、阎锡山等。

   1928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北京成了废都,改叫北平。自然废都所在的这个省就不再直隶于民国中央,于是直隶省改称河北省。河北这个名号早在唐朝就开始出现,这片地方曾经为河北道。看来改称河北实际是实至名归。而且早在1921年,曹锟就在保定创办了直隶的最高学府河北大学(1921-1931),而非称之为直隶大学,看来那个时候人们已经开始酝酿把直隶改称河北了。到民国政府正式定都南京,直隶改河北就属自然了。改为河北后,其地盘形态变了,山东、河南等各自圈走些直隶的地盘,但原属于京兆地方的20个县划归了河北,北平只剩一个城区,成了河北省的特别市。省会自然留在天津。但旋即迁北平了。估计是国民政府不珍惜这个首都,河北省就趁虚而入。北京这个古都竟然成了一个省的省会,估计全国人民和官员都不能容忍北平这个旧国都当一省省会,1930年省会还是回了天津。

   1935年日本人在天津势力越来越大,但遭到的反抗也愈演愈烈,亲日派经常遭到暗杀,日本人要统治天津,就逼迫河北省政府迁出天津,就这样中国的一个省政府就被迫离开省会天津,到保定落脚,省府落难来保定,22年后又回到当年的直隶总督署旧址办公,这不是荣归故里之举,估计保定人民一点也不为省会的归来感到骄傲。

   但想不到的是,1937年日军攻下北平后继续攻占离北平最近的省会保定,结果省会溃散,南迁。这个省没了政府,没了省会,成了一盘散沙。

   1939-1945年,日本人扶持起了一个伪省政府,填了南逃的省政府的位置,保定沦为了这个伪政权的省会,这是被逼无奈,成了保定历史上可耻的一页。《野火春风斗古城》讲的就是保定人民与伪省政府和日本鬼子斗争的故事,说明汉奸还是少数。这本小说很为俺家乡提气。电影里的街道都是真的,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繁华古城街道。

   1945年抗战胜利了,人民盼着政府回来,可莫明奇妙的一帮人却宣布河北省政府在西安成立,胜利后他们要享受了,竟然忍心路过可怜的遭受战乱蹂躏的保定,直奔北平而去,北平这个古都竟然又成了这个省的省会!

   估计这行为又令人发指,省政府在北平混了一年光景,1946年灰溜溜回了保定。可1947年它又悄悄地迁回北平。但板凳还没坐热,就起了内战,这个省政府又溃散了。本省二度失去政府。

   终于我党打赢了内战,于是河北省总算又有了政府,这个政府当然不能去改回为北京之称的北平,那里是新中国的首都,不能首都里再藏个省会。而天津是中央直辖市,所以只能又把省政府落在保定。

   到1958年,据说为发展工业,带动全省进步,天津再次划归河北当工业龙头,省会再次迁到天津。五大道的洋房别墅等都成了官员们的宿舍。河北省的省会繁荣程度仅次于上海和北京,应该说是省会里的第一。但不知那段时间河北省的繁荣和成就是不是也是全国第一。

   到1966年,据说美帝苏修都要侵略中国,天津这样的沿海城市就不安全了,于是为了安全,省会再次迁往太行山下安全的保定。那里只有一条铁路,把铁路炸了,就很难进去,所以安全。天津断断续续当了27年河北省会,从此只当直辖市了。

   没想到这个时候文化大革命闹得昏天黑地,省会来后还没站住脚,就遭到誓死保卫毛主席的造反的保定人民攻击,连省长都给押上卡车戴高帽子游街了。而且有着光荣抗日革命传统的保定人民很会打枪放炮,整个城里造反派和保皇派两派大战,枪炮齐鸣,哀鸿遍野。因为保定这个首都南大门的战略位置重要,两派群众组织背后实则有错综复杂的军队和中央上层势力的明争暗斗大背景,各为其主,可牺牲的只能是这些勇敢的人民。他们还不如当年参加了八路军和国军的那些将士,那些人好歹还知道自己的真上司是谁,是在为谁打仗牺牲。文革中的保定两派普通百姓都以为自己是在捍卫伟大领袖毛泽东,英勇地争夺地盘,为自己的一派利益抛头颅,洒热血,最终落得中央一句话:你们都上了中央里坏人的当了,都是革命群众。但惨死的几千人就那么白白送了命,多是热血青年。

    这种疯狂的武斗阵势令省政府惶惶不可终日,再这样打下去,估计他们就成了日本侵略军被消灭,于是很快就打起行李南逃到石家庄。可在天津的河北大学却按照计划依旧在省会离开保定候迁离天津到了保定,石家庄那个时候根本没有地方安置一个庞大的大学,大学在那个年代对他们来说是累赘,能扔的就扔。以后再想迁就难了,一个大学的迁移比一个省政府的迁移还要难,于是河北大学就成了少有的不在省会的省大学,一直到现在。

   省政府从此在石家庄安居乐业。结果是石家庄在文革后迅速成长为大城市,繁荣昌盛起来。而英勇善战的保定人民只能接受省会永远回不来的现实,自珍自重,过自己的小日子。无论当年造反的还是保皇的两派,他们和他们的子孙后代都只能接受保定不再是省会的现实。美好的244年直隶省府、时断时续18年的首省之首善之区的日子永远结束了。这个古老并且曾经典雅雍容的直隶老省府的命运是值得悲叹的。一个城市的命运居然完全被地缘政治牵着走,起起落落,繁华衰败都被地缘政治的手操控,真是可悲可叹。
发表于 2014-3-22 15:01:44 |
好文章,梳理很清楚。只有一点存疑,天津好像是1965年提升为直辖市,并非49年之后就是,58年迁省会到天津时,仍是河北省天津地区,不是直辖市降格。未考证,凭记忆,还请斧正。
发表于 2014-3-22 15:35:57 |
回复 2# 1662


    嗯 天津直辖确实是后来的事情
发表于 2014-3-22 19:58:38 |
感觉文革不算是保定迁走的决定性原因 其实解放后不久就打算搬迁了 只是因为经济建设暂时搁浅了 文革顶多算个引子~~~
发表于 2014-3-22 21:14:58 |
找点托词贴金,解放后不久就打算搬迁了,是谁想出来的即便有搬会向南吗,没有文革之乱走不了,抹杀保定城历史地位。
发表于 2014-3-22 21:33:27 |
回复 5# 爱我家乡

这个和抹杀历史地位没啥关系吧 河南省会开封迁到郑州 安徽省会从安庆迁到合肥 也没人怀疑他们的历史地位啊 解放后不久河北省就有省会搬迁的计划 这个确实是历史事实 省政府1953年就成立了省会迁移筹备委员会 1954年华北局和政务院正式批准 只是因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搁浅了 没有文革的话省会搬迁的速度会放缓倒是有可能的~~~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15 15:10 , Processed in 0.072763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