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3980|回复: 28

[保府时讯]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会议精神解读(河北日报|2014.03.3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31 12: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31 12: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31 12: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提示

今年2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强调要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以此为标志,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式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开启了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新篇章。

时隔一个月的3月27日,我省召开高规格的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会议。会议紧密结合河北实际,以立足全局、主动作为的态势,对事关京津冀协同发展全局和长远的重大任务作出安排部署,以期借这次对河北发展历史而言最大、最宝贵、最现实的机遇之际,实现转型升级、绿色崛起。

如何看待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树立三地一盘棋的全局理念?

如何明确河北在京津冀一体化中的战略定位?

怎样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工作?

面临难得历史机遇, 树立协同发展的全局理念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反映了中央对我国新阶段发展大势的科学把握。”3月27日,在我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周本顺的这番话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

与国内率先发展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相比,京津冀及其环渤海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一直显得滞后。我省人士表示,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河北也一直在研究谋划如何借助“两环”特别是京津发展自己,虽有突破,也收到一定成效,但环京津这一区位优势总体上发挥并不充分。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发展时机与三地功能定位、产业分工不明晰,无疑是重要因素之一。

而今,人们意识到,随着中央层面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思想的提出,河北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

大势未到时,事倍功半;大势已来到,事半功倍。会上,与会者一致认为,这种大势体现在三个方面。

就发展阶段而言,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由南向北推移,渤海湾将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新的经济增长极,而京津冀又是渤海湾的核心地区。随着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式成为重大国家战略、首都经济圈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必将吸引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加速聚集,为这一地区的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而从内在动力上看,现在京津尤其是北京,各种要素已由“虹吸效应”变为外溢辐射。北京拥有全国1/4的国家重点院校、1/3的国家重点实验室、1/2的两院院士,有绝大多数的央企总部和大量的国内外金融机构、跨国企业集团总部,各级各类机构和单位40多万家。面对巨大的城市承载压力,功能疏解将是北京未来城市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而作为环绕首都的河北,无疑将深受首都功能疏解之益。

多年来,河北虽然常常面临“大树底下不长草”的尴尬现实,但借力京津发展的愿望一直十分强烈。而今,伴随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北不仅可以承接首都的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接受首都的要素外溢,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还可以在城市群布局调整中,改善城市层级结构,促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同时借助各方力量,统筹抓好生态环境建设。

“京津冀协同发展,将给河北带来全方位、深层次的积极影响。”

“这是河北面临的最大、最宝贵、最现实的机遇,再也不能错过。”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会议提出要牢固树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全局理念。

这里的全局,既包括京津冀一体化的全局,也包括国家区域发展的全局。

省委书记周本顺在讲话中明确表态:“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就好像是一台大戏,需要河北扮演什么角色,我们就演好什么角色。”

他还指出“角色”有两层含义:一是服务的角色,河北作为京畿之地,必须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全局服务,为把北京建设成为和谐宜居之都服务,这是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二是崛起的角色,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河北必须改变与京津落差过大的局面,利用京津向河北疏解功能、转移产业、辐射要素的巨大机遇,实现周边崛起,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绝不说不利于三省市团结的话,绝不做不利于三省市团结的事。”

“要坚持规划一张图,做到不合规划的项目不批,违反规划的行为必纠,不利于京津城市功能疏解的项目一个不能上,不利于改善京津生态环境的项目一个不能进。”

“对功能疏解不能讲价钱、不能挑肥拣瘦,对规划禁止开发的地方不搞变通、不越红线。”

“不要只想着我要得到什么好处、获得什么利益,还要想到应尽多少责任、能作多少贡献。”

谈及对角色意识和全局理念的理解,与会者纷纷这样表示。

据介绍,作为京津冀战略展开的腹地,未来我省在生态建设、城市建设、交通建设等方面承担的任务更多、更重,比如一些位置优越、但又处于京津生态涵养地的地区,就要按照要求控制开发强度。此外还需要在淘汰落后产能、限制项目上马、建设食品供应基地和交易市场、维护稳定等方面做大量工作。为此,省对市、市对县的考核,将不光看从京津引进多少项目,还要看为大局担当了多少,“不能见好事就上、见难事就躲。”

京津冀原本就是一家人,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基于这样的认识,与会者表示,要坚决摒弃在自家“一亩三分地”打转转的狭隘思想,算好“舍”与“得”的账,分清“远”与“近”的事,积极主动加强对接,把事情想在前面、把工作做在前面。

明确河北战略定位,主要打造“四个支撑区”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棋局中,河北的坐标在哪里?

区域经济学提出,一个健康城市群包括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的主要交通线以及沿交通线分布的产业带和城市密集带,而生态环境质量是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分析人士认为,京津周边城市不发育是京津冀城市群的最大短板,产业布局不合理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最大难题,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一体化的基本条件,生态环境压力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最大瓶颈。

从此入手,此次会议明确了我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就是从城市、产业、交通、生态四方面切入,打造“四个支撑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31 12:3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优化城市布局的支撑区

一直以来,在京津冀区域,京津“双城记”发展得有模有样,我省却并没有发挥腹地支撑作用。北京和天津两极过于“肥胖”,而河北的城市过于“瘦弱”。3月25日,首都经贸大学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2014年京津冀蓝皮书,其中数据显示,2012年,北京市、天津市城镇人口比率分别达到86.20%和81.55%,已迈入高度城镇化阶段。而我省目前的城镇人口比率只有46.80%,尚处在城镇化中期阶段。这表明京津冀城市群内部城镇化发展不平衡。

“如果不改变京津冀城市群中失衡的层级结构,也就是河北的城市建设水平搞不上去,不仅难以实现京津人口向河北转移,而且河北人口的就地城镇化也成问题,我们的7300多万人中,还会有一部分人继续流入京津,加剧京津的人口压力。”会议分析指出,从国内外区域经济圈发展来看,超大城市周边都有一批布局合理、层次鲜明、功能互补、规模适度的重要节点城市。我省的责任是通过优化城市布局和提高建设水平,建设与世界级城市群相适应的次级中心城市、大城市、中小卫星城市,一方面提高对本地人口的吸纳能力,一方面逐步形成对京津人口的反磁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31 12: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撑区

产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关键支撑,但当前需要正视的现实却是,京津冀产业同构性、同质化问题突出,发展定位雷同,产业链条重叠。

以服务业为例,会议分析认为,我省第三产业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6个百分点,服务业方面是短腿。而北京却集中了庞大的公共服务业,大学、医院等不断扩大,人气太旺对北京人口、交通等都造成巨大压力。

产业转移并非易事,承接地是否具备条件十分关键。会议分析了我省在产业承接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如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设施条件等都是全国最好的省份之一,而且我省与京津的产业协作有着良好的基础、配套的条件和人缘的优势。

“必须借助这种天时地利人和,积极承接京津的产业转移和要素外溢。”会议指出,我省应结合新的发展和科技创新,大力调整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构建京津冀区域绿色、循环、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作出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31 12: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设综合交通网络的支撑区

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骨骼系统。有了这个系统,就有了协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一体化也就更容易。

实际上,近年来京津冀地区交通一体化已打下一定基础,比如京津客专的开通使两地的距离一下拉近,京沪高铁、京广高铁的相继运行,又将石家庄、保定等我省城市与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圈的距离拉近。目前,北京到沈阳的客专已经开建,张家口到北京的客专也开工在即,这些线路建成运营后,北京与我省北部的联系会更加紧密。

而作为京津冀区域综合交通网络的支撑区,我省在推进现代交通网络体系建设时,则更要着眼大局。不仅要从自身发展考虑推动与京津的全面对接,还应当打破城市封闭交通体系。

会议认为,当前,区域交通发展呈现以北京为中心,向四周延伸的单中心放射状,从而使得北京承担了大量周边城市的过境运输,京津冀地区必须着眼于整个城市群空间布局和结构,统筹规划和建设交通网络系统。

从发达国家的都市群看,腹地的交通网络建设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因此,我省应向周边地区乃至更宽领域拓展,在高铁、高速公路、城际、地铁、港口、航空等方面,形成便捷高效、互通互联的综合交通体系,分担北京的交通压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31 12:3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构筑生态涵养保护的支撑区

必须认识到,我省与京津是一个唇齿相依的生态系统,这决定了河北的崛起和增长都只能是绿色的。河北对京津冀城市群的贡献,对京津的服务,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生态支撑上。

近两年来,京津冀地区长时间、大面积的雾霾,损害人民的身体健康。而京津冀区域的生态问题却远不止雾霾一种。

当前,京津冀地区已开始联动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这表明,一座城市、一个地方生态环境的改善,仅从点上抓起是很难见效的。因此,会议提出,我省必须在更大的区域内构筑生态涵养空间,在防治大气污染的同时,对山水林田湖海进行综合治理,再现蓝天白云、碧水清流、青山如黛、碧海金沙。

“河北的生态,搞好了是个金字招牌,搞不好就会受到黄牌警告、甚至红牌出局。”诚如省委书记周本顺所言,河北在生态环境方面既有责任、也有条件。对生态环境建设,中央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人民群众的期盼越来越强烈。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我省必须让自身的生态环境足以支撑起京津冀这个世界级城市群的发展。

抓紧推进十项重点工作, 紧锣密鼓紧张有序做起来

京津冀一体化已进入实质性的运作阶段,河北的工作重点也到了明确的时候。

正如省委书记周本顺在讲话中所说,京津冀一体化已进入实质性的运作阶段,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最有利的时期,大量的工作在等着我们去做。

“要围绕总书记提出的‘七个着力’,把当前急需抓的、急需办的,一项一项地理清楚,一件一件地研究透,紧锣密鼓、紧张有序地做起来。”会议明确提出。

为此,会议提出了抓紧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工作,涉及城镇布局规划、产业转移平台、第三产业对接、交通网络项目、大气污染防治、生态环境改善、扶贫攻坚突破、政策对接研究、发展环境优化、社会治理对标等十个方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31 12: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城镇规划作新调整,完善要注意三点

“过去各地都有自己的城镇规划,现在背景不同了、标准不同了、要求也不同了,必须对自己的规划进行新的调整和完善。”会议提出,要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完善城镇布局的规划。

就调整完善规划,会议特意提醒要注意三点:

一是要放在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中来考量,如石家庄、唐山要考虑作为京津冀城市群西南和东北两翼的次级中心城市应该怎么建,其他设区市应该怎么建,中小卫星城应该怎么建;二是要按照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原则,实行城镇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三规合一”,促进城乡一体、产城融合;三是要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要求,明确开发边界、开发强度、生态红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31 12: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承接重在建平台,对接重点是三产

“可以预见,京津冀产业结构特别是产业布局,将会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实现一系列的调整转移。对河北各地来讲,首先要打造承接转移的平台,像一个能装北京产业的地方。”会议认为,下一步,主要是集中力量办好现有园区,选择一批有基础、有潜力的开发区和高新区,争取进入国字号行列。

就打造好承接京津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的平台,会议还列出了一些具体举措,比如,在争取创办国别园区的同时,创办省别园区,特别是与京津合办园区;土地利用率低或是批出去的地长期搁置的,要加大盘活和清理力度,为承接产业腾出空间。

据了解,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需要,目前我省已经筛选了6类40个平台进行重点打造。

对于各地所要承接的产业重点,会议也做出了明确,比如秦唐沧沿海地区特别是曹妃甸区和渤海新区,重点承接京津部分重化工业转移。廊保地区要与北京共建新机场临空经济区。石家庄、邯郸、邢台、衡水等地,则重在吸引京津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产业制造环节和一般制造业整体转移。张承秦要依托自身优势,与京津共同打造文化旅游、高端休闲、健康养老服务业基地,发展新兴产业等。

同时,会议还就产业对接提出了重点围绕第三产业和现代农业做文章的思路,要求各地不能只把眼睛盯在工业项目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31 12:3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BU_David 于 2014-3-31 12:38 编辑

■连接北京建“半小时生活圈”,港口建成新丝绸之路出海口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如何先行?会议进行了重点部署:

——着眼于分流北京过境交通,强化石家庄、秦皇岛、唐山、张家口、承德区域交通枢纽功能。

——着眼于提高京津冀区域的交通效率,加快建设保津、石济、承津、京张、京唐、石津客运专线和张崇支线,谋划承秦铁路,实现京沪、京九、京沈等铁路之间的纵横联通。

——着眼于实现与京津的高效联接,推进北京大外环密涿、承平、京秦二通道等高速路建设,加强京津冀交通信息化重大工程建设,加快普通国省干线的升级改造。

——着眼于构建铁路货运大通道,力促张唐及邯长、邯济铁路扩能改造尽快建成通车,尽早启动石家庄至黄骅港、承秦铁路前期工作。

会议专门提到,要积极打造与北京同城化的交通设施,用轻轨和地铁等公共交通,争取把北京与周边地区连接成“半小时生活圈”。同时,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拓展沿海港口集疏运功能,谋划建设向西、向北的国内乃至国际大通道,使沿海港口成为新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出海口。航空方面,则加快构建多功能网络化航空体系,配合北京搞好第二机场建设,统筹我省运输航空和通用航空布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31 12: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气治理不折不扣,生态改善六项工程

“坚定不移地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抓好‘6643’任务,今年定的压减1500万吨粗钢、1000万吨水泥、1500万吨煤、1800万标准重量箱平板玻璃,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好。”会议如是表态。

会议提出,对钢铁、火电、水泥、玻璃等排放大的产业和企业,要一个行业一个企业地落实减排措施,达不到排放标准的,该转的转、该关的关、该停的停,特别是城区的污染企业,要尽快退出。

“要综合抓好压钢、减煤、治企、控车、降尘等工作,落实责任、加强监管,以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措施控制污染排放。对非法偷排的,要重拳出击、严厉查处,使其得不偿失。”与会代表也从会议传递的信息中,感受到了我省治理大气污染措施的力度和决心。

对于我省生态环境的治理,会议提出,今年重点抓好六项工程,包括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程、河流生态水网建设和污染治理工程、湖泊湿地保护工程、绿色河北攻坚工程、山体修复工程、清洁能源替代工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31 12: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抓机遇扶贫突破,变周边塌陷为周边崛起

“推进扶贫开发,河北要举全省之力,但贫困地区的市县,更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河北环京津的贫困带不改变就很难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目标。会议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从国家到三地,政府投入肯定会有所增加,但完全靠这一块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关键是要依托自身优势,运用市场机制,把基础建设搞上去、把支柱产业搞上去、把群众收入搞上去。

针对扶贫开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会议强调,要加强监管,杜绝截留、挪用和贪污扶贫资金,真正把资金用到扶贫对象上,帮助贫困群众早日过上小康生活。

“我们必须按照总书记的指示,横下一条心,去掉大补丁,改变灯下黑,变周边塌陷为周边崛起。”周本顺书记在讲话中郑重提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31 12: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政策对接三个层面,各地莫盲目攀比

政策落差大,疏解和转移就会遇到巨大障碍。尽快研究与中央和京津的政策对接,无疑是河北当务之急。

会议提到了从三个层面实施政策对接。一是向中央争取政策。通过中央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解决协同发展中的重大体制机制问题,有的可以争取先行先试。二是与京津对接政策。要主动与京津搞好政策的对接,在产业转移、财税分享、平台共建、市场衔接、社保接续等方面,形成统一意见,进入操作层面。三是完善自己的政策。清理不适应协同发展的地方法规和政策,纠正带有地方保护性的不成文做法。

“各地的政策不要相互攀比、盲目竞争,避免影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局。”会议专门提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31 12: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优化环境最主要的是讲规矩,要抓典型公开曝光

“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要想让客人进得来,首先要把房间打扫好。还是那句话,承接北京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河北是首选地,但不是必选地。”省委书记周本顺在讲话中提出,各地要把营造发展环境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坚持讲感情、讲规矩、讲诚信。“最主要的是讲规矩,只要依法依规办,就一路畅通,用不着到处烧香拜佛,用不着担心小鬼缠身。”

会议还提到,要利用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深化改革两大契机,在简政放权、加强服务、推进公开上迈出更大的步伐。对吃拿卡要的问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的问题,要抓一批典型,公开曝光,形成威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31 12: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向京津学社会治理,与京津建联防机制

“在社会治理上向京津对标看齐。”这是会议针对河北作为首都“护城河”的作用提出的要求。

没有河北的和谐稳定,就难以保障首都的和谐宜居。

“在社会治理上,我们一定要与京津对标看齐。”赶上京津的水平虽然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但标准一定要高。会议提到,在市容市貌、村容村貌上,至少应做到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绿树成荫;在教育、卫生、就业、社保等公共服务方面,要尽量缩小差距;在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生产安全、治安安全等公共安全方面,要与京津建立联防联控机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7 04:29 , Processed in 0.048940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