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8980|回复: 83

[经济] 赵文彬:观念好了,思路就宽了;思路宽了,办法就多了;办法多了,困难就少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1 11: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xpzhaozhao 于 2014-11-1 17:53 编辑

市委常委、湘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赵文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 11: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经济形势下,地方经济工作到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当前经济形势是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正处在经济下行区间,我们应该注意我们的观念,也就是说我们应该用什么观念来应对当前经济的下行。我讲这个话,既是为了大家,也是为了湘江新区,湘江新区是全市的一部分,不可能封闭起来搞发展。全市观念新,我们的发展环境就好。大家如果观念陈旧落伍,我们就会举步维艰。先导区成立六年后,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下,经省委省政府批准,更名为湘江新区。在这六年当中,有些同志问我,最难的是什么,最难的既不是征地,也不是拆迁和资金,最难的是和一些陈旧落后的观念搏斗,主要是计划经济的观念和小农经济的观念。我记得,有一本书叫谁妨碍了我们致富,讲一个人富不起来,就是我们的观念妨碍了我们的致富。套用这个标题,谁妨碍了我们的发展,就是观念妨碍了我们的发展,就是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观念。我们在经济工作中时刻碰到的阻碍就是这种观念的阻碍。长沙要实现市委市政府确立的“率先建成三市,强力实施三倍”完全具备条件,长沙要从二线城市发展成为一线城市,完全具备可能。如果要说将有什么东西妨碍我们这个梦想实现的话,还是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观念的问题。就湘江新区六年的发展来看,如果说我们发展得快,得益于正确观念的指导,如果说我们还有很多事没有做到我们的预期效果,也是由于观念的阻隔。所以我今天围绕着这个观念问题,结合湘江新区发展的实践,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 11: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关于城市化中的问题
城市化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推动长沙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如果说前三十年,我们的经济发展依托的是工业化,那么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我们将依托城市化来带动我们经济的持续发展。尤其在当下,在房地产业出现一定程度下滑的时候,对城市化的议论比较多。这些议论中间,就反映了我刚才所讲的一些观念。城市化的进程要通过城市化来带动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必须在一些观念上面进行澄清,否则我们很难迈开脚步。这里面我们碰到的有五个似是而非的观念和担忧。
(一)对空城、鬼城的担忧。现在很多新区都遭到一些舆论的指责,新闻舆论也热衷于挖掘哪个地方出现了空城或鬼城。说这些指责完全没有根据和道理,不能这么说。中国的事情,往往容易一哄而起。当年我们搞工业化的时候,也出现过一哄而起搞工业园区的热潮,在座的大都没有经历过,我们是经历过的,国家也采取过清理整顿工业园区的工作。搞新区,几乎也是一哄而起的局面,是不是所有的新区都会成功?肯定不是。一些学者做过统计,把中国所有新区做的规划加起来,人口远远超过了中国的总人口数。所以,一部分新区今后会死掉,就好像当年相当一部分工业园区会死掉一样,这是肯定的。但是作为决策者,我们不能因为担心会有一些新区死掉,我们就不建新区。建新区有失败的可能,但不建新区你连希望都没有。当初不搞工业园区的,哪一个地方发展起来了?当初搞工业园区的,不是都发展起来了,但发展起来的肯定是搞了工业园区的。我们都知道,长沙县能够发展起来就是得益于星沙工业园,如果当初我们担心工业园会死掉,在全国清理整顿工业园区的时候没有坚持下来,不可能有长沙县今天的发展?我曾经给一个领导汇报过,我讲搞新区不论在什么形势下,如果长沙的新区搞不起来,湖南没有哪个新区搞得起来,长沙的经济基础、地域条件在湖南是独一无二的,在中部地区是领先的,如果连长沙的新区都会死掉,中部地区没有几个新区会活下来。中部地区的新区肯定会有死掉的,但绝不会轮到我们长沙的新区。我还讲了两个绝对的话,我到长沙来工作二十多年了,一直是在搞开发建设,从长沙县到开福区到湘江新区,从东到北到西,我修的每一条路,现在来看没有哪一条路没有车跑,搞的每一个新区现在来看没有哪一个区没有人住。当时是什么条件,我在长沙县修黄兴大道的时候没有钱,银行也贷不到款,最后只有把开元酒店卖掉的钱拿来修黄兴大道;当初搞青竹湖的时候,连城市道路都没有一条,开福区的最北边,而开福区的财政收入才一个多亿,吃饭财政都不够。我们向信用联社借了一千万,发集合尾贷发了3000万,加起来就4000万开始动手,十年过去现在那个地方也初具规模了。先导区搞了六年,也有一些担忧的声音,讲这个地方没有产业支撑,今后可能会成为空城、鬼城。两个月前上海的一个老副市长胡市长带了上海的一批企业家来湘江新区参观,在车上他主动跟我讲,我们都是搞这个事的过来人,不要你讲,我可以想像你这个时候是最困难的时候,是最难的时候。一个新区的建设,浦东都经历过,才开始并不难,各方面都重视,大家对你的期望值不高,也都会理解,一片荒地,搞得好就好,搞不好也没关系。这个时候并不难,主要是自己来克服发展中的困难,外部环境会比较好。像浦东发展到现在,20年搞成了,也不难。刘亚洲曾经讲过一句话,胜利者是不受指责的,难就难在半途,你们正处于半途。一个新区的建成,没有十年是建不起来的,再快也得十年。六年不短,大家希望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六年不长,一个新区从规划、拆迁到建设到产业培养和人气集聚,要走完新区建设的全程,至少要十年。没搞过这个事的同志不会理解,当初浦东搞到中途的时候,一片指责声,指责花了这么多钱,建了这么多,产业没有产业,人气没有人气。所以当初朱镕基同志离开上海的时候跟上海的负责同志讲过一句话,你们一定要顶住,带着钢盔顶住。浦东当时的第一个商场叫正大商场,当时门可罗雀,服务员比买东西的都多,正大的老总自己都后悔了。而现在生意好得很。所以,看一个地方,是不是空城或鬼城,不要及早下结论,你要看十年,如果十年都搞不起来那你就没有希望了。一个小孩子如果生下来不会跑,你就说一个小孩今后肯定跑不起来。一个地方的成长是有一个过程的,他开始是学会爬,然后学会走,最后才学会跑。所以轻易对一个地方下结论说是空城或鬼城是不负责任的,要么就是不懂,要么就是不负责任,这样的说法,只会阻碍我们的发展。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 11: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对房地产泡沫的担忧。湖南人有一个很好的优点,就是身无分文、心忧天下,喜欢操别人的心。在当前,很多人担心伴随城市化的过程,会出现房地产泡沫,尤其是一些专家学者唱空的更多。有一个学者叫国世平,他有一个观点,中国房地产要崩盘了,你们要把房子全部卖掉,讲得很极端,引起了轰动。把哪些城市房地产会崩盘都列了出来,包括我们长沙。有一次我问他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来的,他说分析了日本崩盘的情况,和中国现在很相似。我跟他说,你是学者,你所得出来的情况是通过电脑和翻书得出的结论,对实际情况并不了解。你把中国和日本比,有两个根本不同的前提:第一个是日本房地产的崩盘是在日本城市化完成以后,中国城市化才过50%,完全不是一个阶段;第二个中国和日本的不同,日本楼市崩盘是在人口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的情况下发生的,中国人口这么大的基数,还一直在正增长。这两条就决定了中国房地产的刚需是存在的,和日本房地产崩盘的背景是截然不同的,所以你得出的结论是不科学的。我们认为在很多城市房地产是出现了供大于需,长沙目前也存在。我们大概统计了一下,房地产市场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叫去化周期。所谓去化周期就是库存商品房按现在的进度卖,要多长时间才能够卖掉。长沙的去化周期大概为十三个月,也就是长沙现存的商品房需要13个月才能卖掉。这反映出了我们的房地产总体来看出现了供大于求。供大于求不等于是泡沫,不要把供大于求等同于泡沫。泡沫是供给严重超过需求,价格严重超过价值。看一个地方的房产有没有泡沫看两条,第一长沙有供大于求,但没有严重的供大于求,处于一个偏大的阶段。去化周期如果保持半年到八个月是最好的,大了一点但不是很严重,如果去化周期需要两年或三年才能消化,就有危险了。第二个,价格更加没有背离价值,长沙的房价在省会城市中都不是高的,甚至是低的。而且我们把土地成本、财政成本、税费成本都加上,长沙房地产市场的利润空间并不高,成本实际到了五六千,价格并没有严重背离价值,甚至有些地方是价格低于价值。这两个判断是否有泡沫的基本前提不存在,所以我认为长沙房地产要警惕泡沫的出现,但目前现在并不存在泡沫。在经济工作中间,我们容易把房地产业妖魔化。我们总是讲一个地方没有产业,他的前提就是房地产业不是产业。房地产业从名称上来看,他本身就是产业。我们把产业可以划分为一二三产业。在美国,他还有一种统计方法,叫吃穿住行,按照四类来划分产业。吃就是食品产业链,包括种粮及加工。穿就是服装,从种棉花到织布到服装。住就是房地产业。行就是汽车产业、航空产业、造船产业等。人类的活动就是这四个部分,当然还有精神文化,即吃、穿、住、行、游(旅游)、乐(文化消费)。房地产业是整个产业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这是有文可查,有依据可查的。房地产业也是产业。房地产业本身是产业,而且带动系数很强,带动的产业有60多个。我们很多制造业不景气,都与房地产业的下行有关的,房地产业不行,也带来了其他产业的不行,包括我们的钢材、水泥,家电、工程机械等。我们这里有个统计表,分别列出了几个城市房地产业的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房产税收在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中的比重。房地产做为支柱产业,并不是哪一个城市的事。2013年,从北京来看,房地产开发投资达3483亿,占固定资产投资的49.5%;上海地产开发投资达2819.59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49.9%;广州地产开发投资达1597亿,占固定资产投资的53.4%,深圳地产开发投资达887亿,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5.4,武汉地产开发投资达1905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1%,郑州地产开发投资达1445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2%,长沙地产开发投资达1153亿,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5%。长沙跟他们这些城市比,我们的投资比重是最低的。从房地产提供的地方税收来看,几乎所有城市的房地产业及相连的建筑产业带来的地方财政税收都占到了整个地方财政税收的一半以上。所以我在常委会上讲了一个观点,房地产业就像长沙的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当然我们不能只搞房地产业,但一个城市如果丢掉了房地产业,没有任何一个产业可以取代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 11: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对环境破坏的担忧。大家在批评城市化、指责城市化的过程中,有一个很强的声音,就是城市化大拆大建、挖山填塘,破坏了生态环境。这一个指责,对我们是一个提醒。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在城市建设中间,我们应该搞好规划,应该尊重历史文化遗产,尊重一个地方的地理和自然风貌,注重保护好一个地方的文脉和生态环境,这是对的,也是必须的。但在科学规划指导下的城市化只会带来自然环境的改善,而不会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我们和日本比,第一我们要承认日本的工业化水平比我们要高,第二日本的城市化水平比我们要高。按我们通常的理解,既然日本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高,肯定日本的自然环境比我们中国要差。但实际上,日本人口密度比我们大,日本每平方公里332人,中国是142个人,比我们大一倍还不止。去过日本的同志应该可以看到,日本的生态环境保护得比我们好。为什么?这就应证了美国的一个学者格莱泽写的《城市的胜利》一书中的一个观点,你如果爱护自然,请你住到城市来,你如果要保护环境,请你住到高楼大厦来。他的观点就是城市化可以促进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日本的例子证明,日本为什么能够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保护好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要推进人口高密度的向大都市圈集聚。日本的东京城市圈共聚集了3400万人,人口密度达到2537人/平方公里。东京圈占到全日本人口的27%,GDP占全国的三分之一。那么聚集到底有什么好处呢?人的活动对自然环境是有影响的,当一个地方的人活动超过自然承载力,就会对自然产生破坏。所以要保护好一个地方的自然环境,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减少人的活动。如何减少人的活动,就是把人从分散居住的状态集中到一个区域,然后用工程处理的办法对集中居住的区域进行环境的保护,剩下大面积的区域让生态环境自我修复和修养生息。我们把人集中在城市,通过建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工程措施,来消除人的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剩下的大片地区由于减少了人的活动,环境就会形成自我修复和良性循环。有的同志认为,我们在农村也可以搞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搞垃圾和污水处理是要成本的,集中处理可以把成本摊薄。我们前几年在乡镇建了一些污水处理厂,现在哪个乡镇污水处理厂是正常运行的,不开起来是正确的,财政贴钱建得起,但乡镇自己是开不起的。因为你不可能把乡镇一家一户的污水集中到这里来,管网铺不起来,因此运行的费用就高。长沙市内的污水处理厂有效益,处理量大了,成本摊薄了,污水处理厂就有钱赚了。维护生态环境最好的办法不是在农村搞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而是把农村人类活动减少到最低的限度。对环境保护的措施就是加快城市化的推进,减少农村人口活动数量,让大片农村能够进行自然修复。
(四)对大城市病的担忧。我们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还有这样一个观点,大城市有什么好?像北京、上海那种大城市,堵车非常厉害。有人认为长沙的城市规模现在可以了,不要再大了。大城市到底是否会带来大城市病吗,肯定会带来大城市病。比如讲交通拥堵,但综合来看,到底是大城市好还是小城市好?其实老百姓已做出了选择。有很多人说北京房价高,城市拥堵,你再怎么不喜欢北京,再怎么说北京不好,你个人的偏好也不能取代大家的选择。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年轻人大部分都愿意呆在大城市。年轻人不是嫌城市大了,而是小了。我这里有一个机构叫做价值线数据中心的数据,把中国财力五十强城市人口的吸引力做了一个排行榜,第一是上海净流入口953万,第二是北京净流入775万,第三是深圳净流入755万,第四是东莞净流入人口643万,第五是广州净流入人口461万人。证明最有吸引力的城市还是北上广。老百姓用自己的腿投了票,最后都还是往大城市跑,没有看到往小城市跑,都是小城市往中大城市跑。相对于大城市病来说,大城市的魅力远远大于大城市病。长沙目前不是城市大了而是小了,不是来的人多了而是来的人少了,城市的吸引力,人口的净流入程度,和一个城市的发展程度是成正比的,人来了,城市兴,人走了,城市衰。在这个排行榜中,长沙排在第三十位,净流入人口是63万。所以我们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统一思想认识,坚定不移地把长沙做大。因为一个地方的资源是有限的,你如果不把长沙做大,你不把更多人口集聚到这里来,那么其他城市做大了,比如本身武汉就比我们大,武汉如果做得更大,南昌、郑州都做大了,长沙不要说发展,甚至有可能走向衰落。我反复强调,一个地方的资源要素是有限的,城市之间的竞争就是争夺要素,其中一个重要的要素是争夺人。长沙为什么比省里其他地方发展得好,发展得快,就是因为长沙集聚了其他地州的人。广州和深圳发展好,就是全国和湖南等周边的人到那边去。你不做大,其他人做大了,要素就会流失。所以有时候我都感觉到忧心忡忡,长沙不愿做大,必然会衰落。周边城市人口做大,生产要素必然流失,我们不能作茧自缚。我记得当初润儿书记说过一句话,一个城市没有梦想就没有未来。炼红书提出城市要率先建成三市、强力实施三倍。我在常委会上提出过,在中部地区城市的竞争,比拼的就是领导者的胆和识。武汉现在发展得很快,满城挖,虽然有指责,但仍然是坚定不移地推进。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最终目的是为了推动发展,让老百姓满意。前天炼红书记召开了项目建设会,昨天在中心组集中学习会议上反复强调,长沙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推进项目建设,长沙的项目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如果大家都不敢搞项目建设,如果搞了项目建设都要受到指责,那么长沙就有落伍的危险,甚至会有淘汰的危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 11: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对城市规划的误读。中国有一个很大的进步,大家都有规划意识。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我在长沙县当县长的时候就没有多少规划意识。刚才讲我们修黄兴大道,长沙的星沙和榔梨都比较发达,我要把这两个地方连起来,就是拿地图点对点的画线修路,因为那时还没有什么规划意识。在湘江新区的建设中,我们的所有规划都是国际招标,且现在老百姓非常关心规划,这是一个进步。但是,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厘清几个观点:第一个,城市的面貌不是由城市的规划最终决定的,是由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阶段和市民的文化素养决定的,而不是由一两个规划师、规划领导来决定的。我们要重视规划,不要把所有的责任和问题都怪在几个搞规划的同志身上。第二个是规划只能在理想和现实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在图上很容易画,可以在图上规划得尽善尽美,但规划的实施和落地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搞规划的不能没有理想,不能太现实,但搞规划的不能只有理想,不注重现实。我自己总结自己,我在湘江新区时刻在理想和现实之中纠缠,刚开始搞的时候,经济比较困难,只想多搞点地,多卖点地,更多的考虑经济效益,所以很现实,所以反复跟搞规划的同志讲,规划要切实可行,要操作得下去。现在发展起来了,经济实力提升了,理想也多一点了,可以少算经济账,多算社会效益账。从过于现实逐渐开始有些理想,理想还是不能完全脱离现实,或者是过于理想,不好操作,或者是过于现实,规划层次很低。比如大家对梅溪湖国际新城规划的批评,说修了这么多高楼大厦,把山和湖都挡住了。我说,第一梅溪湖的容积率是全市最低的,梅溪湖的容积率不到1,现在全市任何一个地方的容积率都比这里高,梅溪湖不盖房子是最好,就是湖、山、树,但不盖房子这个一百多亿的投资无法收回。梅溪湖原来不是这个样子,是投了一百个亿才建成这样,梅溪湖不开发,环境更差,梅溪湖的南边就是那个样子。一种是不开发,南边的样子,另一种是环境建设好、适当建些房子,资金平衡。三是不建房子,建景观,亏损几十个亿。这是在理想和现实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第三是评戏比演戏容易。作城市规划相当于一个导演写剧本,一个演员在演节目。我跟我们搞城市建设的同志们讲,我们是导演,是演员,我们是在聚光灯下,要用宽广的胸襟来接受批评。你是导演,你是演员,人家肯定会评你的戏,人家评你的戏是对你的关注,大家有权力评。《归来》这个片子评的人很多,没有一个人水平超过张艺谋。但是,作为一个导演,作为一个演员,我们自己不要去评人家,这是一个规矩。你要证明自己比别人强,你就做出一个作品来证明你自己比别人强,而不是通过指责别人做得差来证明你自己强,这并不能显示你你的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 11: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关于产业发展的问题
上次我在这个会议室讲课也讲了,领导干部讲三句话是永远正确、永远不会犯错误、永远显得水平高,第一句话搞好规划、第二句话调好结构、第三句话发展产业。讲这三句绝对不会错,但是讲了这三句话大家还是不知道该怎么搞,我们作为基层干部只晓得讲这三句话是远远不够。我们现在不是要讨论要不要发展产业的问题,谁都知道要发展产业,没有谁说不要发展产业。关键是要解决怎样发展产业的问题,在观念中我们也有一些模糊的认识,必须要加以澄清。其中一个最大的观念误区,是把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对立起来。实际上,在现阶段政府抓产业发展,就必须抓城市建设,抓城市建设就是抓产业发展。三个理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 11: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产业升级要靠城市创造需求。当前,产业的发展不是取决于是否有生产能力,而是取决于是否有需求市场。现在长沙的工业,比如工程机械、汽车工业等行业的生产能力是足够的,不缺生产能力,但是都没有开足马力,产量远远没有达到产能。为什么?企业都是根据需求组织生产的,卖得出才会上生产,卖不出不会组织生产。在这种情况下,需求很重要,做大城市就是做大需求,道理很简单不展开讲了。
(三)产业转型要靠城市提供空间。产业转型最重要的是从二产业为主向三产业为主转变,要大力发展服务业。服务业是要以城市为空间的,小城市服务业对象有限,产业的类型也有限,而越是大城市,服务业发展空间越大,服务业的类别就越多。比如,在小城市搞一场交响乐,是要亏本的,一座10万人口的小城,按1%的人来算没有多少人来买票,而1000万人的大城市,1%的人喜欢交响乐,那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高端服务业就完全发展得起来,有巨大的产业发展空间。服务业的规模和种类是和城市人口聚集量成正比的,所以做大城市就是做大服务业空间,服务业空间越大,产业转型就越快。这是为什么做大城市就是做大产业,刚才讲了三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 11: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作为新区来讲,应该怎么发展产业?也是要遵循三条。第一,要遵循需求导向。一定要研究需求,湘江新区在产业发展上面,到底要发展什么产业?大家都很关注。是不是只发展房地产业,房地产业肯定是产业之一,但是绝对不是只发展房地产业。我们做了研究和思考,中国现在人均GDP是中等收入国家,超过一万美元,而世界发达国家,美国是五万美元,日韩三万美元。那么中国未来的需求是什么,只要看看达到3万美元的国家消费是什么水平,就可以设想未来10年中国的消费水平。二十多年前我到美国去的时候,看到美国满街跑的是小汽车,那时中国满街还是自行车,但是我绝对没想到二十年后中国和美国一样了,满街都是小汽车。有了这么一个经验,我可以想到,十年或者二十年后,中国的消费水平不说达到美国,达到韩国目前的消费水平是没有问题的。吃穿基本上恒定了,现在的人不是吃少了,而是多了。这个消费是基本恒定的,增加的消费是三条:第一个是精神文化的消费,比如看电影、看球赛、听音乐会。第二个是旅游消费,经济再不景气,很多人总是喜欢往外面跑,中国也好、世界也好,不论是经济高潮、低潮,旅游人数的增长是持续的;三个是医疗卫生保健,关心自己的身体,包括女同志喜欢美容。湘江新区以需求为导向,主要发展三个产业:一个是旅游,现在长沙的旅游很尴尬,来了一个朋友到哪里去看?想来想去还是到岳麓山、橘子洲、岳麓书院、爱晚亭,几十年来还是这么一个水平。所以,我们在大王山打造旅游度假区,其中一个项目湘江欢乐城,投资120个亿,五个板块组成:欢乐广场、欢乐雪域、欢乐水寨、欢乐丛林、欢乐天街,请的是国际顶级设计团队,拆迁、建设实打实共120亿元,应该是湖南最大的文化旅游项目、一号工程,也是湖南最大的产业项目,是湖南最大的文化娱乐产业。这个项目7月1日开标,7月18日开工,2016年开业,8万人/日的接待能力。第二个发展文化产业,不再展开讲了。第三个是发展医疗卫生健康产业。这三个产业是朝阳产业,是国家产业政策、银行信贷支持的。下个星期,建行将与新区签一个战略合作协议,授信300亿元,今年放款180个亿,支持新区发展这三大产业。
第二,要发挥比较优势。世界是平的,世界的经济是分工的,分工才能带来效益,绝对不能自己关起门来搞一个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理论,其实还有一个分工理论。中国这些年的发展一个重要原因,是得益于参与了世界分工,发挥了自己的比较优势,融入了世界市场,发挥了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搞了出口加工,现在也还是这个样。有人讲,中国足球队进不了世界杯,但世界杯都是中国制造的。那么,湘江新区的比较优势是什么?一个是旅游资源——山水洲城;第二个是文化资源,过去就讲“西文东市”——文教科技资源。只有发挥这样的比较优势,才能在产业中形成竞争优势。
第三,要坚持循序推进。产业发展有一个过程,一定要经过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果连道路都没有,怎么发展产业,不能发展“太空产业”,水电气都不通,怎么发展产业?第二个阶段是公共配套,公共配套没有完成,只是简单修几条路,产业不可能发展,过去搞工业园区还可以,但湘江新区不是工业园区,现代服务业对环境要求很高,要有完善的公共配套,包括生态环境配套。第三个阶段,一个新区发展产业要有固定的消费人群,人都没有,盖个商场,谁来消费?湘江新区也盖过商场,奥克斯能做出来是因为靠近老城区,梅溪湖、洋湖垸两年前盖商场,谁来买东西,卖给谁?首先是要聚集人气,所以要搞住宅,搞住宅本身是搞产业,是聚集人气、让人住进来,才能发展产业。第四个是要建设产业载体,现代服务业要有载体,要有写字楼、商场,要有三年的时间,没有三年是建不起来的。只有走完这四个阶段,才能大规模导入产业。最后,才是产业的兴旺,所以我讲需要八到十年。不知道今天在座的有开福区的同志没有?以前开福区四方坪都是菜地——先锋村、胜利村,四方坪规划水平不高,当时都只是那个规划水平。那时四方坪街道的负责同志问我:我们都是搞房地产,要是房地产搞完了,哪里有税收?但是现在看,产业发展很好,税收多得很,过去铺面租金20、30块钱没人租,现在200、300块钱都有人抢着租。再看开福区委政府附近——金霞,当时路灯都没有,孤零零一个政府大楼,现在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都是多长时间?我在开福区干了六年、离开了6年,一共12年时间,基本上十年一个周期。有些事要急,有些事要有一个周期。湘江新区干了六年,再过三年,大家会看到一个完全不同于老城的新城崛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 11: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关于资金来源的问题
经济发展总绕不开钱。我接触很多同志,大家讲先导区有钱,有钱好办事。目前先导区确实相对于其他地方钱是多一些,但六年前是什么状况?六年前市委、市政府给了先导区500万开办费,购买桌椅板凳以及给来先导区工作的干部配了几台车后就没钱了,而当时每年的建设任务则要几十个亿、上百亿,钱从哪里来?当时市委、市政府给了一个政策:第一,先导区产生的土地收益都给先导区;第二,财政税收以2007年为基数,超过的部分给先导区。当时的土地收益是多少,是一个多亿,就是岳麓区一个多亿的土地收益;当时的财政税收是多少,是三个多亿,这还不是先导区的,而是市里的基数,超过三个多亿的部分才是先导区的。这样加起来一共是五个亿。五年过去了,去年先导区的收入是多少,是250个亿,所以先导区才有钱了。为什么能从5个亿增长到250个亿?我反复跟有些同志讲,不是原来就有200多个亿摆在那里,而是经过五年的努力奋斗才达到这个效果的。钱从那里来的?我讲五条: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 11: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市场不缺钱,有好项目就有钱。中国一点也不缺钱,中国的M2,即就是流通性货币已经超过100万个亿,是世界流通性货币最多的。我们的GDP比美国少得多,但我们的流通性货币比美国多得多。中国到处都是钱,关键是你能否吸引钱投向你的好项目。好项目是包装出来的。像梅溪湖,梅溪湖当时并没有钱,用信用贷款向建行贷了几十个亿就开始拆迁、开始规划、开始建设。做到一半的时候,把项目包装好后,中化集团的方兴公司进来了,一下就投了120个亿,梅溪湖项目一下就解套了。把所有的80个亿银行贷款全部还清后,还纯赚了40个亿,现在梅溪湖公司没有一分钱银行贷款。他们的钱从哪里来,是从国际资本市场上来的。国际资本市场的钱利息成本就是4%到5%,如果加上人民币的升值、美元的贬值,几乎不要成本。第二个项目,湘江欢乐城项目总投资120个亿,其中土开公司投入80个亿,外面公司投入40个亿。现项目在网上挂牌,只要有谁能投入40个亿,7月1日就可以摘牌,这个我们不是盲目的,心里有底,肯定有公司来摘牌。因为这种旅游项目我们做了测算,做起来后是非常有利可图的。只要有利可图,总有人来投资。至于土开公司这80个亿从哪里来?在梅溪湖赚的40个亿将投到这里来搞滚动开发,剩下的40个亿银行现在抢起来要贷款给我们。银行现在给其他的贷款基准利率要上浮10%-20%,我们贷款的条件却是给我们的贷款基准利率要下浮,最低限度是基准利率,超过基准利率我一律不要。所以,有好项目不缺钱,关键是能不能拿出好项目,包装出实实在在的好项目。但不要认为包装是忽悠,包装和忽悠是两码事。
(二)钱是认人的,钱用得好就有钱。市场经济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一个人不是你有好多钱就用好多钱,钱的拥有和钱的使用是分开的。有些人很有钱,如美国的富二代、富三代,他们很明智,他自己衡量自己,如果觉得我有企业家的天赋、企业家的才能,上代积累的财富我就继续拿来经营;如果觉得自己的没有兴趣办企业,而是想搞点艺术,或者自认为没有企业家的天赋,我就根本不用这些钱,交给某个基金来打理,实施委托理财。但中国的有些富二代,他却不管自己行与不行,都把钱拿来自己经营,好的能把财产越积越多,差的一下就把钱折腾完了。所以在世界上的通例就是你使用多少钱和拥有多少钱不是画等号的,你有多大的能力,你手上就会掌控多大的资金,这是一种信用的委托。国外的基金就是把有钱人的钱凑到一起,然后找一个认为能够让他们的钱生钱的人来打理。银行的贷款本质上也是这样的,大家存钱到银行,银行把钱交给信得过的人、信得过的项目经营,让大家赚钱。所以,你这个人有掌控多少钱的能力,你就必然有多少钱。我搞了这么多年的工作,体会到原来本事小的时候,掌控的是10个亿,现在积累了这么多年的经验,驾驭的是几百个亿。有个企业家对我讲,有些企业的垮掉,不是饿死的,是胀死的,是因为他掌控的钱超过了他的能力,最后被钱压死,就像一些当官的为什么垮台,是他的职务超过了他的能力,承受不了权力之重,被权力压垮了;很多老板为什么垮台,是承受不了金钱之重,被金钱压垮了。一个人能够掌握多少钱,最终取决你掌控钱的能力。钱用得越好,就越能够让钱生钱,就有源源不断的钱向你涌来,让你支配使用。钱用得不好,钱就越用越少,钱就会背你而去,市场经济中这种例子太多了。
(三)人比钱重要,有好团队就有钱。做项目最重要的是三个要素:第一是项目的定位,项目的定位要精准;第二是一定要组织一个好的团队。一般来说,开始的时候能够做到每个项目亲力亲为,但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没办法亲力亲为了,必须一个项目一个摊子。每个摊子都要选几个人来打理,这是最重要的,人选得好就做得起,人选不好就做不起。作为一把手,在战略确定后,一定要反复选择谁最适合来做这个事。好人多的是,但能做好事的人很难找,好人不一定能够做好事;第三才是找钱。找钱是次要的,有了精准的定位,有了一个好团队,钱是很容易解决的。
(四)分蛋糕重要,做大蛋糕更重要。我们在经济工作中,经常纠缠于资金的分配。站在全国的角度,要处理好三种分配关系:一是中央和地方的分配关系。美国的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划分得很清楚。中央将开展财政体制改革,提到要进一步理顺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关系。既有中央和地方的分配关系,也有省里面和市里面的分配关系,市里面和区县的分配关系,处理好这些分配关系很重要。二是政府和老百姓的分配关系。原始的资本主义就是政府越小越好,政府用的钱越少越好,财富应该归为百姓。但最后大家发现,政府的职能太少、钱太少是做不了事的,国防、维护社会秩序等等都需要钱。那么怎么分呢?就牵涉到是藏富于民还是藏富于政府的问题,又有一些争论,这个要划分好。当然政府不是钱越多越好,也不是财政收入越少越好。现在感觉到政府强势了一点,所以大家跟李克强总理支招就是要政府减税,通过减税来藏富于民,这又是一个分配关系。第三个分配关系就是穷人与富人的关系。在任何一个社会都有穷人和富人,这是没办法解决的,但我们曾经想改变。认为我们为什么穷,是因为富人剥削了我们,所以我们把富人打倒,我们的穷人就都能够变成富人了。但实践证明不行,把富人打倒了,不是大家都变成了富人,而是大家都变成了穷人。在这种情况下,小平同志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是个重大的理论突破,大家不要以为这仅仅是一句话。这就是让大家知道,这个社会必须要有富人,穷人才会好过;没有富人,穷人一样不好过,甚至更难过。当然,富人也不能通吃,把所有的财富都集中在富人手里,搞成贫富严重对立,这个社会也会出问题,所以这里面也有一个关系,就是富人积聚多少财富,穷人在财富分配中要占多大的份额。所以,有些国家搞福利社会,但福利太低了不行,福利太高了挫伤了富人积极性也不行。所有的财政政策就主要体现在这三个方面,就是中央和地方怎么分,政府和老百姓怎么分,富人和穷人怎么分,把这三种关系处理好很重要。当然,这三种关系的处理除第一条跟我们有关以外,其余两条跟地方政府基本没什么关系,都是中央的政策。作为地方政府来讲,做大蛋糕很重要,在财政的问题上面一定要致力于把蛋糕做大,把财政税源培育起来。我们搞湘江新区的时候,跟市里讲了一句话:河西的事河西自己办,绝对不要河东再拿钱到河西搞建设。过去河西是比较穷的,河东给予河西大力支持,拿了钱到河西搞建设。但是,既然要我们搞湘江新区,我们一定要有全局观念,绝对不要再拿河东的钱来搞河西的建设,我们自己培植财源,把财政蛋糕做大。现在这个目的达到了,承诺实现了。我也向市委、市政府表示,只要我们有钱的情况下,市里有困难,我们一定有全局观念,支持市里的建设,我们能拿的还是可以拿。我为什么能够讲这句话,是因为蛋糕做大了,蛋糕做大了都好办,蛋糕不做大怎么去切、怎么去分都分不好,都会分出矛盾出来,蛋糕做大了什么都好商量。所以,大家都要立足于把蛋糕做大,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种好,去开荒、播种,然后再去收割,不要大家都坐在那里看哪块地里长起了谷子,哪棵树上结上了桃子,我们大家都去抢,都去收,如果是这样的话,最后谁也不插秧、谁也不栽树,全都等重新分配财富,这个社会绝对不可能进步。在这个意义上说,做大蛋糕比分蛋糕更重要,只有保护做大蛋糕者的积极性,做蛋糕的人就越多,分蛋糕的人就越少,钱就会越来越多;如果做蛋糕的人少,等着分蛋糕的人多,做蛋糕的积极性就会越来越差,最后就会没人做蛋糕了,都等着分,一旦蛋糕没有了,大家都变成穷人。
(五)既要让自己赚钱,也要让别人赚钱。前面讲了什么叫小农经济意识,小农经济意识在财富的分配上就是一种非常狭隘的心理,就是看不得别人赚钱,看到别人赚钱比自己没赚到钱还难受;只要别人没赚到钱,就算自己不赚钱也高兴,这就是一种小农经济的狭隘心理,总认为别人赚了钱自己就少得了钱,实际上这个社会是完全可以双赢的。别人不赚到钱你自己也赚不到钱,别人赚到钱你也可以赚到钱。我跟江浙这边的投资商打交道时感觉到,江浙这边的投资商和湖南这边的人有个最大的区别,江浙的投资商谈判的时候从来不关心你能赚多少钱,只要我有钱赚我就干,哪怕你赚再多的钱我也不眼红。我们湖南的人不但要算到我能赚多少钱,我看到你赚了好多钱我就过不得,最好是算到你没钱赚了我就高兴了。用这么一种观念来对待投资商,事情就很难办。我们一定要看到,所有来的投资商没有一个是来搞慈善事业的,是奔着赚钱的目的来的,如果不允许他赚钱,或者怕他赚钱,那就找不到投资商。没有投资商,自己也赚不到钱。只要是有利于长沙发展,符合国家法律政策,经过集体研究,他能赚再多的钱是他的本事,是好事。这个思想在会上讲容易,但实际操作起来很难,一旦某个开发商赚了钱,就有人认为政府一定吃了亏,这样一种思想是不利于财富增加的,是不利于资金大量涌向你这里的。
所以,我感觉到,解决了这五个问题,钱才不是问题。为什么有些地方钱成了问题,就是因为这五个问题没有解决好。
今天耽误大家两个半小时,主要讲了经济工作中的观念问题,还是那句话,观念好了,思路就宽了;思路宽了,办法就多了;办法多了,困难就少了。所以,要搞好经济工作,第一位的还是转变观念。以上只是个人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也许讲得不那么准确,不那么全面,仅供大家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 11: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OSSZHOU 于 2014-10-1 14:38 编辑

长篇大论啊!不过要认真看第一篇确实很有道理。不要随便去评论一个地方就是空城鬼城。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可见他们在发展之初的好多好多难处。这样的领导真正踏实!!!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 11: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讲的非常好,赞一个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 11:3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发帖越来越有内涵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 11:3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市里要尽快出台高层面的经济倍增计划,这一点其他兄弟城市都有在做,在观念上有了想法才会真正去实施。
另外非常赞同城市化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14 18:14 , Processed in 0.083780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