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10-5 11: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ICHARD19849 于 2015-10-23 14:05 编辑
儿童公园的南北地块。
谋划高端品质新城的新样板
——梅溪湖国际新城二期规划编制侧记
6月18日,梅溪湖国际新城二期控制性详规及一期控规局部优化开始网上公示。梅溪湖国际新城二期规划范围11.9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容量25万,定位为长沙副中心、城市新客厅、生态智慧城,为打造贯通一、二期的城市中轴线,新城一期靠近三环线的284公顷的地块进行了局部优化,建设国际商务中心区,延伸至二期建设长3.5公里的城市中轴线,共同形成“一轴三心、四脉八区”的功能结构。
梅溪湖国际新城二期规划编制体现了三个方面的结合:
一是坚持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的结合。梅溪湖国际新城(二期)规划是集体智慧的结晶。14.8平方公里梅溪湖国际新城一期受西三环线的阻隔,缺乏发展腹地和空间,环湖式的空间布局亦不利于产业功能的拓展布局。2011年,市委、市政府在谋划先导区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时,决定实施先导区西进战略,建设梅溪湖国际新城二期。为将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落到实处,2012年底,市委常委、先导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赵文彬同志率高新区、国土规划部和梅溪湖公司负责同志赴外地调研考察,特别是就广州珠江新城中轴线的建设进行了深入了解和学习。通过多轮讨论和集体决策,决定打破行政区划管理的界限和三环线的阻隔,优化雷锋片区的规划,编制和实施梅溪湖国际新城二期的规划。2013年初,由美国SWA设计集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组建国际化设计团队编制梅溪湖国际新城二期概念规划和总体城市设计,经过多轮方案比选论证,规划提出的总体定位、打造城市中轴线等规划思路获得市领导和管委会认可。最终,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作为梅溪湖国际新城(二期)控规的落地单位。另外,方兴公司委托美国AECOM进行了核心区城市设计。
2013年10月15日,梅溪湖公司与方兴公司签订《梅溪湖国际服务和科技创新城(二期)开发协议》,2013年10月18日,先导区管委会与高新区管委会及梅溪湖公司签订《梅溪湖雷锋科技城开发协议》。
二是坚持前瞻性和精细化的结合。11.9平方公里的梅溪湖国际新城二期并不是作为一个单独的控规单元进行规划修编,一方面与长沙市总体规划、先导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等上位规划相衔接,与麓谷科技新城规划相呼应,实现产业和功能的互补。更为重要的是,与梅溪湖国际新城一期连成一片,实现了布局上的有机统一,功能上的有机顺延,特别是将一期局部控规进行优化,将西三环线改造成为城市主干道隧道工程后,实现了无缝对接,将长沙市总规层面的雷梅副中心真正落实。同时把精细化管理贯穿始终,注重细部的优化处理。在景观方面,规划了三心四脉,以东西两端的儿童公园和城市岛等开敞空间作为片区功能布局的主要支撑节点,同时规划了龙王港滨水、雷锋新河-雷锋湖滨水、三环线公园、城际线防护四条绿脉,绿地和广场用地254.2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2.95%,其中人均绿地和广场用地10.1平方米,高于全市其他城市片区30%以上,也高于梅溪湖国际新城一期15%。在规划的细部处理上,有三个方面的亮点:实现了方格网状立体化的道路格局,相对于发散式的交通格局提高通行能力达50%;实现龙王港河道的生态化,保留河道原有走向,河道宽度达180-200米,实现了缓坡、软质和亲水性的目的;在片区南线象鼻窝山下限高24米,避免了对山体景观的影响,形成景观廊道。
三是坚持控规与城市设计深度结合。为增强规划实施的落地性和可操作性,梅溪湖国际新城二期规划修编在全国率先探索了控规城市设计导引,即将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与城市设计深度结合,互为导引,互为支撑,增强其后续实施的可操作性。在片区控规修编前后,同步编制了城市中轴线、龙王港河道、儿童公园、梅溪湖西岸CBD的修建性规划和城市设计,同时引入一级开发合作方对控规进行优化,在报市政府审批前即将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充分考虑到,最大限度避免在控规审批后的局部修改和再次修订。在二期规划中,为保证城市空间形象,在控规图则中将城市设计主要控制因素如空间组织、建筑形态、环境设计等内容纳入控规地块图则,成为土地挂牌出让的条件,约束后续项目建设,最大程度的实现控规目标。
-------------------------------------
二期路网
金茂投资(长沙)有限公司
西片区道路路网工程
1.紫荆路(雷高路):红枫路-合作范围边界,长2325 米,宽40 米;
2.梧桐路(望湖路):合作范围边界-三环线隧道,长4779 米,宽36 米;
3.雪松路(梅雷路):合作范围边界-三环线隧道,长3981 米,宽36 米;
4.红枫路(天雷路:合作范围边界-三环线隧道,长3255 米,宽40 米;
(宁梅大道高新区段)
5.夏鹃路(望雷大道):红枫路-梅溪湖路西延线,长2978 米,宽40 米;
6.看云路(骑川路):合作范围边界-三环线隧道,长3545 米,宽30 米;
7.樱花路(雷锋河路):红枫路-梅溪湖路西延线,长2866 米,宽30 米;
8.松柏路(皓月路):红枫路-梅溪湖路西延线,长1605 米,宽40 米;
9.金菊路(象鼻路):三环线隧道-梅溪湖路西延线,长1359米,宽30 米;
10.听雨路(肖河路):三环线隧道-梅溪湖路西延线,长734米,宽30 米;
11.赏月路(麓松路):三环线隧道-梅溪湖路西延线,长517米,宽36 米;
12.映日路(秀峰路):三环线隧道-梅溪湖路西延线,长397米,宽30 米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