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1-10 09:4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商周时期
已经有邗沟(即京杭运河的扬州至楚州段)沟通江、淮,又有陆上干道“善道”通达南北,故成为春秋战国列强争夺的重要地区,先后为吴、越、楚所有。[6]
秦汉时期
古典与现代交融的淮安主城区
古典与现代交融的淮安主城区(22张)
秦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市境始置县邑有淮阴(含今清河、清浦、淮阴、淮安四区大部分)、盱眙(今盱眙县城北)、东阳(今盱眙县马坝)。在秦末农民大起义中,淮安人民蜂起响应。著名军事家韩信即于此时仗剑从戎,立下赫赫战功。西汉年间,市境又增置淮浦(今涟水县西)、射阳(今淮安市东南)、富陵(今洪泽湖中)等县。秦汉时期,境内农业生产条件特别是灌溉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东汉末年广陵太守陈登筑高家堰(今洪泽湖大堤)30里,遏淮河洪水,保护农田,并修破釜塘灌溉农田。铁制农具和牛耕也得到推广,故虽迭经战乱农业生产仍有较大发展。同时交通运输也有改善。秦始皇修筑的驰道自境内穿过,陈登则筑邗沟西道,使江淮交通更便捷。由此,承平之年,境内手工业和商业比较繁荣,文化也发展到较高水平,汉代兴起家学和私学,并涌现出一批文学大家,如汉赋大家枚乘、枚皋父子,“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