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心规划建设的王姓网友:
您在留言中对长沙市城乡规划进行了认真思考,指出长沙规划建设中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五条有针对性的建议。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切中了长沙规划建设中的时弊,是我市规划建设中的不足和短腿,这些建议对对提升长沙的城市品质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当前,市委、市政府正大力推进品质长沙建设,品质长沙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工程,需要政府的大力推进和引导,也需要全体市民的共同参与、献言建策和共建互享。
以下主要针对您所提出的五个问题与五条建议,共同探讨我市规划建设和品质长沙建设的一些思路与做法。
一、关于道路交通规划建设的提质。城市道路并不是越宽越好,关键在于形成合理的路网结构与路网密度,以及地下地下、机动车、非机动车与步行等各种交通方式的合理对接与搭配。近年来,中心城区的部分主干道变窄,是出于不把过多交通引入主城区的考量,避免路修得越宽越堵的恶性循环,但与此同时,着重于打通断头路和增加支路网密度,促进微循环和毛细血管畅通,对减缓主城区的交通拥堵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目前长沙没有非常大气的标志性景观大道,确实是我们的遗憾,下一步,我们将加强规划研究,拟结合高铁新城片区等城市新区建设,以及中心城区城市道路的改造,加强城市景观大道的规划设计。目前,我市已在编制城市快速路网的规划,其中,万家丽路快速化改造正在施工,下一步,将开展东二环的快速化改造工程,正在论证湘府路、湘江大道、劳动路等快速化改造方案,以使全市东西南北各片区之间,以及主城区与各对外交通枢纽之间均实现快速化到达。城市道路的提质除了提升规划设计水平外,还需大力提高道路施工质量与交通管理水平。
二、关于城市绿化的提质。长沙市是典型的山水洲城城市,市内河流、山丘较多。历版的城市总体规划都对河流水系、山体等生态廊道提出了明显的控制要求,空间形态总体来说以自然山体和水系等生态廊道为分割,呈组团式发展。我市的绿化水平总量上来说并不偏少,先后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与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公共绿地分布不均,河东主城区公共绿地偏少,道路绿化的质量有待提高。2014年,我市实施三年造绿大行动以来,城区道路绿化的质量明显提高。与此同时,我市正在中心城区开展“四增两减”活动(增加公共绿地、公共空间、配套设施、支路网密度,减少居住人口密度、减少开发强度),届时,城市绿地空间分布不平衡的现象将得到改善。
三、关于城市设计的提质。长沙自2000年以来,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区面积年均扩大10多平方公里。一个城市的设计水平除了与规划设计者的水平有关系外,还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历史文化传统、居民的素质与审美水平等多种因素,由于长沙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二线城市水平,快速城市化过程中,追求经济效益的观念占主导地位,城市建设以量的扩张为主,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质的提升,导致我们的建设品质不高,城市的建筑与道路及市政等各类基础设施的设计缺乏创新与创意,千城一面,万屋一貌的现象不仅在长沙,在全国其他城市也普遍存在。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进入后工业化阶段,转型创新发展成为经济发展模式的主潮流,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大美长沙的规划建设理念,规划建设要充分展示长沙的山水之美、城市之美、人文之美的三美原则。城市设计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城市设计全覆盖的要求,城乡规划部门正在大力加强城市设计的编制工作,作为有力促进长沙城市形象提升的重要手段来推进。
四、关于行政区划的优化。近年来,长沙对行政区划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如把原望城县的坪塘镇、雷锋镇划归岳麓区管辖,望城县整体撤县设区,长沙县的跳马镇划归雨花区管辖,暮云镇划归天心区管辖。随着经济发展的空间位移与量级变化,行政区划的优化与调整仍将进一步进行。您提出的行政区划的优化建议将在以后的区划调整中得到考虑。
五、关于规划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我市非常重视规划人才队伍的建设,2009年,我市率先面向全国,招录了20名规划雇员。此后,几乎每年都面向社会招考规划管理人才补充进入规划管理队伍,大大提升了规划管理的能力与水平。同时,注重规划设计队伍的培育,对现有规划人才队伍经常开展业务培训,并扶持本地规划设计机构的发展,以长沙市规划勘测院、长沙市规划院、长沙市建筑院等为代表的本地设计机构不断发展壮大,成为长沙规划事业的强大技术支撑力量。随着长沙经济社会的发展,将需要引进和培养更多高端规划人才。
品质长沙建设,需要全体市民的共同参与,群策群力,非常感谢您对长沙规划建设提出的诤言良策,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心长沙的建设,为建设美丽长沙、品质长沙与我们同心协力,一路前行。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