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812|回复: 1

探访赣南客家古村落:羊角堡,军事要塞筑就乡村城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15 19: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前,记者一行站在会昌县筠门岭镇羊角堡东边的一座山上俯视,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壮美的景象:晚霞当空,距筠门岭镇10多公里处的湘水河上游,一座经历了400多年沧桑的古城堡,坚守在汉仙岩下,蜿蜒流淌的湘水河如一只羊角,从东南西三面绕堡而过……

军民共筑平安堡

这座被赣南客家人誉为“平安堡”的乡村城堡,古称羊角水,又名羊角堡、羊角水堡、羊角水城堡。它是赣南历史上独有的一处明清时期的城堡村落,因其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成为明清时期江西东南隅通往闽粤之“咽喉”,素以“一隅之地而遥制千里”著称。

《会昌县志》记载:“羊角堡虽一隅之地,当三省咽喉之区。”《赣州府志》记载:“会昌羊角水,扼闽广之冲,为南赣咽喉重地。”羊角水虽处边远山区,但属两省三县交界之地,昔时经常有贼匪抢劫扰乱。据史料记载,明成化年间至嘉靖年间,羊角村被贼匪烧杀抢掠72次。这种劫掠、骚扰和破坏,给当地军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在赣州巡抚虞守愚、兵备副使薜甲等官员的组织下,当地开始实施筑城工程。村民对修筑城堡给予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仅用短短两年时间,一座辟有东南西北四座城门、规模宏大、集军事防御和民居功能于一体的城堡,在闽粤赣边陲要津拔地而起。

城堡建成后,近千户村民悉数迁入堡内,军民一起参加防御作战。明清两朝,羊角堡内先后建有兵署、卫衙、公馆、宗祠、码头、圩市等诸多公共场所。堡内军民、商贾共处,因地处水陆交通的要道,在城堡东侧辟有羊角圩,过往的商贾、马车、挑夫等川流不息,热闹非凡。羊角堡成为了赣南一座集防御、治安、商贸、民居等功能于一体的独一无二的乡村城堡。

城门依稀旧时景

如今,羊角堡居民有1000多人,大多姓周,相传是周亚夫后裔。记者一行在会昌县筠门岭镇文化馆馆长钟跃辉的带领下,沿着城堡断断续续的城墙寻古。触摸着风化开裂的古城墙砖,踩着堡内鹅卵石铺就的巷道,犹如走进了历史的时空隧道……

羊角堡现今依然保存有861米长的城墙以及3座城门——东边的通湘门、南边的向明门、西边的镇远门。其中东城门保存最为完整,门额上刻有“通湘门”3个字和“嘉靖甲辰岁仲冬吉旦立”的年号铭文,城墙上留有清康熙年间羊角河水浸城及水位记录的铭刻。

从向阳门进堡,正对的是一座城隍庙,单一庙堂无厢房,庙宇小巧。清代中期的周龙一住宅,属砖木结构楼房,三进式厅堂,左右配24间厢房,门窗、天井、墙角、阶沿、明沟等均用红石建造。清代建筑蓝氏祠堂,坐北向南,占地面积960余平方米,砖木、土木混合结构。旁边,还有一座四柱三间石牌坊——蓝氏节孝坊,建于清乾隆四年,由红石雕刻镶嵌而成,虽风化严重,碑文和雕刻也已模糊不清,但仍然气势非凡。

继续前行,一座清代古祠甚为醒目。该祠为周氏宗祠,砖木结构,上下厅布局,占地面积500余平方米。外部是高大的风火墙,大门外檐梁正中竖立双柱斗栱;内部装修有藻井、轩棚、倒板及镂雕精美的木拱、雀替等,整座建筑美观庄重。

城墙外的湘水边有两个古码头,一处在鹅胸桥左侧,靠河沿处砌三级红麻条石梯;另一处在向阳门外,自上而下27级麻条石级,是羊角堡最早的水运码头。

记者即将离开城堡时,遇到一群建筑师,他们在对城堡内的古建筑进行测绘。这座经历多次战火考验、已失去往日威严与作用的乡村城堡,对研究客家文化、古代军事史等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有关部门正在酝酿如何将其恢复原貌。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30 14: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没有照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4-28 15:47 , Processed in 0.072536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