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1336|回复: 15

[城建] 西二环(罗家嘴立交桥-枫林路立交桥)交通改善工程环评公示,涉及有轨电车预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23 09: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abgs 于 2015-10-23 09:33 编辑

在梅溪湖片区与岳麓片区范围内,内部连接交通与组团过境交通相互交织,使得西二环交通行能力下降,处于轻度拥堵状态。随着湘江新区的快速发展,西二环线的交通量也在逐年增加。西二环线两侧的辅道系统规模偏小,仅仅充当了联络功能,平行分担主线的交通功能极为有限,使得主线出入口设置过多,影响主线通行能力。重要交通节点的进出口匝道布置不满足规范和行车要求,存在大量交织,交通秩序混乱。主线全线路段进出口匝道间距过近,总体布置不合理。立交节点主要流量、流向方向的匝道未针对性设置,通行能力不足。现状为主辅道分离的城市快速路,主线双向六车道,设计车速80km/h;二环线东西两侧辅道为单向单车道~单向三车道,设计车速30~50km/h。
由此可以看出,西二环是湘江新区南北向交通干道中最重要的一条,南北跨越多个组团,是组团之间交通连接的快速通道。近年来,随着湘江新区(大河西先导区)的快速发展,交通量剧增,西二环承担的交通量越来越大。
由于西二环自身交通组织不顺等原因,西二环(特别是梅溪湖~汽车西站段)和西二环辅道(梅溪湖~王家湾立交段)交通开始出现拥堵。为了满足建设湘江新区南北向快速通道的要求,西二环交通改善工程变得迫切需要。
湖南湘江新区市政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计划投入35695.70万元,建设西二环(罗家嘴立交桥-枫林路立交桥)交通改善工程,工程改善内容包括:道路工程、给排水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绿化工程和桥梁工程,道路工程维持现状主线双向六车道不变,对辅道进行拓宽改造,拓宽为单向三车道,外侧根据两侧用地和地形设置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其中,枫林路~金星路段及王家湾~罗家嘴立交段维持现状断面不变;金星路~梅溪湖路段通过在东侧增设18m拼宽桥梁,保持辅道双向四车道;梅溪湖路~石岭坳段将现状人行道拓宽为机动车道,现状水渠加盖板拓宽为非机动车道;石岭坳段将现状人行道拓宽为机动车道,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移至挡墙上方;石岭坳~王家湾将现状人行道拓宽为机动车道。工程总长度8.6k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3 09: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二环(罗家嘴立交桥-枫林路立交桥)交通改善工程,维持现状主线双向六车道不变,对辅道进行拓宽改造,拓宽为单向三车道,外侧根据两侧用地和地形设置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其中,枫林路~金星路段及王家湾~罗家嘴立交段维持现状断面不变;金星路~梅溪湖路段通过在东侧增设18m拼宽桥梁,保持辅道双向四车道;梅溪湖路~石岭坳段将现状人行道拓宽为机动车道,现状水渠加盖板拓宽为非机动车道;石岭坳段将现状人行道拓宽为机动车道,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移至挡墙上方;石岭坳~王家湾将现状人行道拓宽为机动车道。此外建设梅溪湖立交及对王家湾立交改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3 09:31:17 | 显示全部楼层
2.3        工程建设内容
2.3.1        总体方案
2.3.1.1        总体方案
西二环:城市快速路,设计车速80km/h,全长13.4km,起始于位于罗家嘴立交,终点止于金环立交桥。本次设计范围为罗家嘴立交至枫林三路-枫林路段,全长8.6km。设计内容包括重要节点改造及路段交通组织优化,包括道路、排水、管线综合、交通设施、景观及亮化设计。
西二环辅道:城市主干路,设计车速40km/h,属于片区服务性道路,连接片区周边道路和西二环,同时服务于周边片区内部交通。
本次交通改善设计,主要针对西二环主线和辅道之间的交织问题、出入口交通干扰主线问题进行改善和优化,使西二环的过境交通和片区内交通互不干扰;同时对西二环沿线重要交通节点进行设计和改造,提升西二环对周边片区交通的集散疏解作用,缓解片区内部交通压力;提升西二环作为坪浦组团、岳麓片区和高星组团间快速交通联系作用。
梅溪湖立交:本项目建设梅溪湖立交,其中梅溪湖路为城市主干道,设计车速50km/h,双向六车道。
2.3.1.2        道路平纵设计
西二环为现状道路,平纵线形(除跨梅溪湖大桥单侧拼宽,道路中心线需偏移)大部分根据现状进行拟合,平曲线最小半径600m,现状已进行超高加宽设计,且设置了缓和曲线,满足规范要求。竖曲线中凹曲线最小半径3000m,凸曲线最小半径4000m,具有良好的视线和行车舒适性,满足规范一般值要求。

图2.3-1  道路总体平面图
辅道沿主线走向,平面线形和主线一致,纵断面线形和主线不一致。竖曲线中凹曲线最小半径1500m,凸曲线最小半径1500m,具有良好的视线和行车舒适性,满足规范一般值要求。

图2.3-2   道路纵断面设计图
(二)梅溪湖路
立交范围内梅溪湖路最小半径150m,大于设计车速50km/h设超高最小半径极限值(100m)。另外还有三段圆弧,半径分别为200m、300m、360m,都需要设置缓和曲线,缓和曲线最小长度50m,满足设计车速50km/h缓和曲线最小长度(45m)的要求。
立交范围内梅溪湖路竖向设计为:起终点分别与现状梅溪湖路和白云路衔接。最大纵坡4.3%,最小纵坡1.2%,凹曲线最小半径1500m,凸曲线最小半径2000m,均大于足设计车速50km/h规范规定的一般值。控制标高为下穿西二环,标高为39.4m。由于两条左转匝道分别从梅溪湖路下穿,因此西二环两侧梅溪湖路均需抬高,在下穿西二环处形成凹点。
但由于立交范围内顺西二环走向为南高北地,坡向梅溪湖,因此梅溪湖路下凹处并不会形成排水难点。西二环两侧梅溪湖路雨水可以排至凹点后,再顺西二环向北排向梅溪湖。
2.3.1.3        横断面设计
工程西二环横断面设计,维持现状主线双向六车道不变,对辅道进行拓宽改造,拓宽为单向三车道,外侧根据两侧用地和地形设置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
1)枫林路~金星路:维持现状断面不变。
2)金星路~梅溪湖路:跨梅溪湖桥,主道双向六车道,通过在东侧增设18m拼宽桥梁,保持辅道双向四车道。


2.3-3    金星路~梅溪湖路横断面图
3)梅溪湖路~白云路:主线双向六车道,辅道双向六车道。现状人行道拓宽为机动车道,现状水渠加盖板拓宽为非机动车道。

2.3-4    梅溪湖路~白云路横断面图
4)白云路~石岭坳:主线双向六车道,辅道双向六车道。现状人行道拓宽为机动车道,现状水渠加盖板拓宽为非机动车道。

2.3-5    白云路~石岭坳横断面图
5)石岭坳段:主线双向六车道,辅道双向六车道。现状人行道拓宽为机动车道,现状挡墙不动,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移至挡墙上方。

2.3-6    石岭坳段横断面图

7)石岭坳~王家湾:主线双向六车道,辅道双向六车道。现状人行道拓宽为机动车道。

2.3-7    石岭坳~王家湾横断面图
8)王家湾~罗家嘴立交:维持现状断面不变。
2.3.1.4        路基设计
(1)路基填筑与压实
路基的填筑材料应因地制宜,就近取土。路基填筑前应做好平整场地工作,先挖除地表杂填土、腐植土、耕植土、植被等;路基填筑应分层均匀碾压,分层压实厚度不大于30cm,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路基填料的强度、粒径及压实度应满足规范要求,确保土基顶面回弹模量不小于35MPa。遇到地面自然横坡陡于1:5时(包括纵断面方向)时应挖台阶再分层压实,台阶宽度为一般为2m,台阶底应有2%向内倾斜的坡度。
工程修筑后,尽量减少对原有水系的干扰和破坏,通过设置纵、横向排水构造物使原有水系贯通。路面排水采用雨水口收集,排入城市雨水管的方式或者排水箱涵。靠近山体挖方路段,通过设置边沟及坡顶截水沟等设施完善道路自身排水系统。
2.3.1.5        公交停靠站设计
(1)站点位置设计
本项目公交站台采用直接式停靠站设计,站台长30m,宽2m。
(2)铺装设计
公交车辆停车处的路面上面层添加纤维,防止公交车在此处频繁加减速引起路面车辙。
2.3.2        节点改善方案设计
2.3.2.1        西二环辅道改造工程设计
(1)辅道外侧重新设计人行道时,需对沿线部分低矮居民建筑进行拆迁,共拆除建筑约59栋,总拆迁面积约27773m2。。
(2)两侧辅道沿线临近山体路段,设置有挡墙,现状人行道位于挡墙脚下。现状人行道拆除后,新建人行道通过人行梯道爬上挡墙顶,在挡墙顶设置人行道,挡墙边设置人行护栏。这样既可以避免拆除挡墙又重新设计挡墙,而且可以因地制宜,不破环现状山体景观。
(3)跨梅溪湖桥梁单侧拼宽18m,增加辅道及人非通道,主线跟辅道之间设隔离护栏,龙王港立交的两个左转进出口均由原来的主线改到辅道。
2.3.2.2        王家湾立交节点改造设计
现状王家湾立交为菱形立交形式,西二环南北两侧各有一对上下匝道进出西二环。西二环上跨麓山南路,立交桥下为环岛式交通组织,通行能力不高,再加上各行人、非机动车等各种交通均在这里交织、冲突,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本次交通改善方案设计:
1)将立交桥下环岛交通改造为平面信号灯控制的“十字交叉”,设置左转、右转渠化岛,原公交站台南移,同时规范梳理人行交通和非机动车交通。
2)立交以北交织段设置分隔带后,改造为标准出入口。
3)原南侧出口封闭改造后,南移。
4)原公交首末站进出口调整至麓山南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3 09:31:40 | 显示全部楼层
2.3.2.3        梅溪湖路南立交设计
(1)工程现状
现状梅溪湖路、西二环现状为“T”型交叉,梅溪湖路南段可以右进右出西二环。西二环南向北交通可以通过下穿通道左转进入梅溪湖片区。
(2)方案(下穿)

图2.3-8   梅溪湖南路立交设计
方案特点:
① 本方案为混合式全互通立交。
② 梅溪湖路利用现状通道下穿西二环,有效与现状结合。
③ 辅道需抬高至与主线齐平。
④ 匝道均从辅道进出,对主线干扰较小。北向东和南向西左转利用现状下穿通道。
⑤ 梅溪湖主线及匝道穿越现状景区山体,需采用明挖箱涵,顶部覆土复绿,延伸桃花岭景观,同时打通景区慢行系统与梅溪湖游步道的连接。
⑥ 梅溪湖主线最小半径150m,匝道最小半径38m.
⑦ 立交范围内拆迁面约13551平方米(含梅溪湖大厦),征地约108亩。
2.3.2.4        西站节点改造设计
西站交通枢纽施工导致枫林路以南西二环主线只有双向四车道通行,同时东侧主辅未分离,车流交织严重,车辆行驶速度缓慢。以上两个原因导致东侧上桥车流排队严重。西侧因为主辅分离,导致下桥车辆在主线上占道上下客,极大的影响了主线交通通行。
本节点交通改善方案为:
东侧:设置主辅分隔带,主线上同时设置加减速车道和出入口。
西侧:主辅分离,维持现状只准进入主线,不能出主线。对于主线车辆占道上下口现象,设置禁止停车标志,提高惩罚措施。同时在枫林路以北西侧下匝道之前,设置提醒标志,提醒去西站的车辆提前出主线。
具体交通改善方案如下:


图2.3-9  西站节点交通流向图

为解决达美中心交通直接从迎春路口进入辅道上主线的交通和辅道右转金星路的交通产生的交织问题,本次设计在迎春路与龙王港立交右转匝道之间设置长约100m的隔离栏杆,引导交通通过右转匝道进入南园路,最后通过燕航路进入辅道。

图2.3-10  达美中心交通进辅道流向图

2.3.3        排水工程
本次设计道路红线宽度为99.5~108m米,道路排水管道按双侧进行布置。
(1)排水体制:
本工程采用雨、污水分流的排水体制。
(2)设计最大最小流速
管道设计最大流速:5 .00 m/s;
管道设计最小流速:0.60  m/s;
(3)雨水管道系统布置:
本次工程设计范围内雨水管道结合沿线地形走向及河涌的分布情况进行布置,本工程雨水管道结合规划进行设计。
王家湾以南雨水系统保持不变。王家湾以北:
本工程K3+200~K3+280桩号范围,现状西侧辅道下DN500~DN600雨水管道改建,在现状辅道最外侧机动车道和改建非机动车下(机非共板)布置改建的4m*2m排水暗渠。现状东侧辅道下改建DN500~DN600雨水。
本工程K3+280~K3+400桩号范围,现状西侧辅道下DN500~DN600雨水管道保留,在拓宽辅道下布置改建的4m*2m排水暗渠。现状东侧辅道下DN500~DN600雨水管道保留。
本工程K3+400~K4+900桩号范围,现状西侧辅道下DN500~DN600雨水管道保留,在拓宽辅道下布置改建的2m*2m排水暗渠。现状东侧辅道下DN500~DN600雨水管道保留。
本工程K4+900~K6+500桩号范围,现状西侧辅道下DN500~DN800雨水管道保留;现状东侧辅道下DN500~DN600雨水管道保留,现状撇洪渠加盖板,改为盖板涵。
本工程K6+500~K7+000桩号范围,由于辅道上跨梅溪湖路, 管线过桥梁受限制,两侧绿化带内有足够空间布置管线。现状东、西两侧辅道上的雨水管道分别改建至立交东、西两侧空地和绿化带内,向北排入梅溪湖。
雨水管道布置的具体位置详见《管线标准横断面图》和《雨水管道平面图》。
(4)污水管道系统布置:
本次工程设计范围内污水管道结合沿线地形走向及河涌的分布情况进行布置,本工程污水管道结合规划进行设计。
本工程K3+200~K4+900桩号范围,西侧现状排水渠改建后,在现状排水渠位置布置新建的DN500~DN800截污干管。东侧新建的污水管道布置在拓宽的辅道机动车道下。
本工程K4+900~K6+500桩号范围,东、西两侧在拓宽的辅道下各布置DN400的污水管道。
本工程K6+500~K7000桩号范围,由于辅道上跨梅溪湖路, 管线过桥梁受限制,两侧绿化带内有足够空间布置管线,因此新建的污水管道分别布置在立交东、西两侧空地和绿化带内。
本工程K7+000~K8000桩号范围,西侧污水管道汇入东侧,再下穿梅溪湖,然后排入梅溪湖核心区污水提升泵站。
2.3.4        桥涵工程
2.3.4.1        桥涵工程概况
桥梁位于西二环K7+460m位置,桥梁横跨梅溪湖、龙王港以及金星路。桥梁的建成拓宽了现状梅溪湖大桥通行断面,既提高了西二环跨梅溪湖瓶颈的交通通行能力,解决现状桥头交通拥堵问题;又能剥离出过境交通与内部交通,使主辅路各交通功能更加明确,满足城市机动车快速增长的需要;同时通过对现状梅溪湖大桥外立面进行景观提质改造,使桥梁与周边环境更好的融合,为梅溪湖增添一大景观。。
2.3.4.2        技术标准
1)荷载等级
桥梁:城-A级。
2)桥面竖曲线、平曲线、纵坡和横坡
桥梁竖曲线、平曲线、纵坡按道路总体线形布置要求。
桥面横坡同道路。
3)抗震标准
地震基本烈度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
4)防撞护栏等级:SB级。
5)设计基准期
本工程桥梁结构的设计基准期为100年。
6)设计安全等级:一级。
7)桥梁标准横断面:
2.3.4.3        现状老桥桥梁
本项目所在桥位现状为西二环梅溪湖大桥,桥面宽30.5m,双向6车道,两侧为2.5m人行道。现状梅溪湖大桥氛围左右两幅对称桥梁,主桥为主跨64m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桥,引桥为等跨20m等截面连续箱梁。桥梁现状结构安全,运营良好
由于取土及新建公路施工需要修建必要的施工道路连接施工区和各临建设施区。设置原则为:路基宽8m,路面采用碎石路面,两侧设置排水沟,有过水需求的路段设置过水函。
2.3.4.4        主桥结构设计
(1)主梁
主桥跨径布置为43+64+43m三跨预应力变截面连续梁。单幅桥箱梁设计为单箱双室断面,箱梁顶面宽18.0m,底面宽14.0m,为满足桥面横向布置和减轻自重,箱梁顶面翼缘板和底面底板设置成2.0%的单向横坡。在主墩顶箱梁断面梁高为3.5m,在各跨跨中和边跨现浇梁段梁高均为1.6m,其间梁底下缘以2次抛物线变化。
箱梁顶板厚为28cm。箱梁底板厚根部为70cm,跨中为30cm,其间各段按2次抛物线变化。腹板厚度0近中支点5m范围梁段为70cm,近中支点5m~10m范围内梁段为70~50cm渐变,其余梁段为50cm,边跨现浇梁段为50cm,每幅主桥主墩及边墩墩顶箱梁综合考虑受力和变形要求箱梁内设横隔板,为了满足施工和管理需要在中支点箱梁横隔板处设置了人洞,另外在边跨底板亦设置了人洞。在每个梁段的两侧腹板中间各设置一个直径10cm的通气孔,以减少箱内外温差。
(2)边墩及基础
主桥桥墩为实体式H型桥墩,桥轴线与水流方向成90o夹角,为减少阻水面积,并与上部型态相协调,桥墩墩柱外侧设计为圆倒角。主墩柱底部全宽6.5mx11.0m,承台高2.5米,基础为直径1.3m钻孔桩。
(3)桥面系
桥面系设计包括桥面铺装、防撞护栏、桥面照明、排水设施、伸缩缝等。
引桥桥面铺装:10cm混凝土铺装+ 10cm沥青铺装。
主桥桥面铺装:10cm沥青铺装。
伸缩缝: C120(8号墩)、MF 160(11号墩)型数模伸缩缝。
桥面照明及排水:路灯及泄水管。
支座:边墩支座为QZ 10.5MNDX/SX,中支座为QZ 16MNDX/SX。
(4)桥下游步道
桥台位置设置游步道连接两侧桃花岭景区与石佳岭景区,使两地能够相互畅通,使人们在工作之余,有一个休憩、观光的场所,为游人提供了方便,同时增强了桥梁的亲水性、人文性和景观性。
2.3.4.5        引桥结构设计
箱梁设计为右侧拼宽桥,桥梁断面为单箱三室,箱梁顶面宽18.0m,底面宽13.5m,顶板厚25cm,底板厚22cm;翼缘宽2.2m,厚18cm~45cm;腹板跨中宽40cm,支点位置宽60cm;梁高1.2m。箱梁边跨梁端设置1.0m端横梁,主墩设置2.0m中横梁。为方便施工,腹板铅直布置。

图2.3-12  等截面连续梁效果图

2.3.5        梅溪湖立交匝道桥涵
2.3.5.1        总体布置
本立交匝道桥主要集中于D、G匝道和西二环辅道扩宽段。D匝道为西二环由北往东进入梅溪湖路的转向,下穿梅溪湖主线,圆曲线半径R=55米;本次设计为D匝道下穿箱涵,内净尺寸为8.0(宽)x4.5m(高)x51m(长)。G匝道为西二环由南往西进入梅溪湖路的转向,下穿梅溪湖主线,圆曲线半径R=50米;本次设计为G匝道下穿箱涵,内净尺寸为10.5(宽)x4.5m(高)x 48m(长)。由于下穿箱涵斜交角很小,考虑结构受力,顶板锐角段设置为门式框架。西二环现状上跨梅溪湖路桥梁为6.5+10.5+6.5m连续板,辅道拼宽桥与主线桥梁结构形式一直,跨径根据下穿道路线形分别为10.5+10.5+10.5+8m现浇连续板和9.5+10.5+10.5+8.0m现浇连续板。

图2.3-13    梅溪湖立交匝道平面图
2.3.5.2        箱涵建筑限界
箱涵的建筑限界内任何部件都不得侵入,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关于城市道路建筑限界的相关规定:车道宽度取3.5m(混行车道),两侧路缘带及安全带最小宽度均为0.25m;当隧道通行各种机动车时,最小净高为4.5m。

图2.3-14   箱涵建筑限界图
2.3.5.3        结构设计
下穿箱涵顶底板厚均为0.8mm,侧墙厚0.8m,箱涵。顶板、底板与侧壁相接处设50x20cm倒角。箱体采用C40钢筋混凝土结构,箱涵底设置10cmC15素砼垫层+10cm碎石垫层,每边宽出箱体20cm。

图2.3-15   箱涵断面图
下穿箱涵出口段由于与上跨道路斜交角很小,顶板挑壁较长,在出口端设置门式框架,在顶板范围内设置暗梁;梁高0.8m,宽1.0m,梁间距2m。
2.3.6        附属工程
2.3.6.1        管线工程
本工程西二环道路红线宽73m,采用双侧布管。
西二环西侧:现状辅道下有DN600给水管和DN500~DN600雨水管,人行道下有路灯电缆和通信光缆。人行道外侧有排水渠和电线杆。近期即将实施的、由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的DN500~DN800截污干管。
现状排水渠在本次设计的非机动车下,需要改建。考虑改建时需要设置临时排水渠,为避免向外侧重复征地,因此本次设计近期将排水渠改建在现状人行道(即拓宽的辅道机动车道)下面,待新渠建好后,将排水引入新渠,再废除旧渠。在废除的旧渠位置建设DN500~DN800截污干管和改建通信光缆。待本工程道路建设时再将电线杆入地,一并敷设燃气管道。
西二环东侧:由于东侧需要预留有轨电车布置的空间,所有东侧管线均布置在机动车道下。现状辅道下DN600燃气保留,现状辅道下、拓宽辅道下和机非共板的非机动车道下依次布置改建DN500~DN600雨水、新建DN400污水管道、新增DN200给水、改迁10KV电力,绿化带、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作为远期有轨电车预留,下面不布置管线。现状撇洪渠改建至距人行道外2m,远期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可以改建至撇洪渠上面。
2.3.6.2        景观工程
(1)行道树(辅道一侧人行道绿化):行道树树种的选择为香樟和无患子
(2)机非分隔带:以开花乔木结合色叶地被形成简洁大气的色带
(3)现状主辅分隔带、中央隔离带:将长势不良的树种进行更换,局部适当增加观花、观叶的树种打破沉闷的气氛,并在边缘镶嵌一些四季草花植物增加活力。
(4)节点:建议在靠近居民区的路段设置小节点,增加休息设施,可以适当设置一些小品,展现文化内涵,增添生活情趣。

图2.3-16    绿化横断面图
2.3.6.3        照明工程
1)方案设计
由于从王家湾立交段至梅溪湖路段两侧辅导要拓宽,原有路灯均需拆除,所以本次照明工程主要针对两侧拓宽辅道进行照明设计。两侧辅道采用10米高低双臂路灯,双对称布置,间距35米,车行道采用250W高压钠灯,人行道采用100W高压钠灯,仰角12度,路灯距离路缘石0.75米。
2)路灯供电
采用专用箱式变电站为道路照明供电,箱变中还需预留邻近路段景观照明、交通监控等容量。箱变10kV电缆就近引自地块变电所环网节点,采用YJV22-8.7/15-3×120mm2(需由供电局确定)。主干道上箱变低压出线电缆采用VV-1KV-4×25+1×16mm2。路灯电缆在人行道及绿化带下穿CPVCΦ110管敷设,机动车道下穿热浸塑钢管DN100砼包封敷设(过机动车道多预留1-2回管),覆土0.7m。路灯座至灯具段的导线采用铜芯塑料护套线BVV-3×2.5mm2。路灯内接线采用铜线耳对接加绝缘封套。照明管线应绕开树池入灯杆,避开树池中心(直径0.8m范围),避免影响树木种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3 09:32:51 | 显示全部楼层
西二环东侧:由于东侧需要预留有轨电车布置的空间,所有东侧管线均布置在机动车道下。现状辅道下DN600燃气保留,现状辅道下、拓宽辅道下和机非共板的非机动车道下依次布置改建DN500~DN600雨水、新建DN400污水管道、新增DN200给水、改迁10KV电力,绿化带、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作为远期有轨电车预留,下面不布置管线。现状撇洪渠改建至距人行道外2m,远期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可以改建至撇洪渠上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3 09:57: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连接湘府路快速路的梅溪湖以西的南北向快速路还没有规划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3 10: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轨电车真的是个花架子。性价比还不如公交专用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3 10: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轨电车真的是个花架子。性价比还不如公交专用道。
lasaintrara 发表于 2015-10-23 10:03



    有轨电车正等着中国通号落户麓谷签约,原因你懂得,这也是中国通号想落户麓谷的原因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3 10: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图看不太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3 10: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个大工程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3 13: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河西也开始堵车的节奏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3 17: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能有 下穿岳麓山的道路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3 17:2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能有 下穿岳麓山的道路就好了
寄猫 发表于 2015-10-23 17:25



              人民路隧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3 19: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河西终于慢慢越来越堵车了。诶。公交不仅落后,而且严重滞后。仅有一两条地铁是不行的,辐射范围太小,距离绝大部分区域太远,最后三公里没有办法解决。还是需要大量的接驳公交,但市交运局以运力总量超标为由迟迟不新增线路,要么只新增一点点,根本赶不上实际需求的增长。交运局所用的人口数据是统计局的严重低估的数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3 19: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岳麓山隧道能够搞起的话,梅溪湖就更加和市区拉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9 18:07 , Processed in 0.046442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