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5578|回复: 17

珠三角高考大排名,广深佛中稳居第一梯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2 16: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报道来源:南方都市报
摘要:就佛山来说,近三年的高考重点率从12.77%上升至19.21%,增加了6.44个百分点,增幅排名珠三角第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16: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16: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16: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16: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距离2015年高考刚好一个月,在考生们耐心等候着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各个城市也陆续晒出了自己的成绩单。佛山的高考成绩,在珠三角城市中处于怎样的江湖地位?又将如何修炼“内功”?

南都记者梳理了近三年来,珠三角地市的尖子生、重点率、本科率等数据,发现佛山重点率、本科率基本维持在三甲位置;顺德国华纪念中学重点率全省最高,石门中学、佛山一中在全省的“明星学校”中排在第二梯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16: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重点率

深圳领头 佛山与广州差距缩小

从2013年-2015年,珠三角8市中,深圳的高考重点率一直位列第一:2013年16.10%,2014年18.70%,今年更突破20%的关口,成绩从未被超越。尽管成绩超然,但深圳的江湖地位也一直受到“威胁”,广州、佛山、中山不断赶上。以2013年为例,深圳的重点率比第二名的广州高出了3个百分点;到了2014年,只高出了广州1.6个百分点。而今年,中山的成绩突飞猛进,以20%的重点率赶超广州、佛山,距离深圳只差0 .1%。而有一份来自教育系统的数据称,中山今年的重本率为19 .20%。

就佛山来说,近三年的高考重点率从12.77%上升至19.21%,增加了6.44个百分点,增幅排名珠三角第二。而增幅排名第一的是中山,其重点率比3年前增加了8.67个百分点。

从纵向比较看,2013和2014年,佛山仅次于深圳、广州,而且与广州的差距保持在1个百分点以内。而今年,由于中山的反超,佛山在重点率排名下滑1名,与第三名的广州只有0 .17%的差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16: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省学霸

佛山年年有 一中贡献最多

近年以来,“广东高考文理科全省前十名”的称号,成为了“学霸”认证的标准,分析这20人的诞生地,也可以窥视各城市对尖子生的培养水平。

按照年份来看,2013年珠三角8市包揽了16名尖子,2014年是13名;而今年除了一名来自清远的学生闯入文科全省前十以外,其余19名尖子都被珠三角“承包”了。可见,经济实力强大的珠三角城市对顶尖资优生几乎形成了“垄断”。

按照城市划分,出产尖子最多的要数东莞,今年8人挺进文、理科前十,占据了4成的名额。其次是广州5人,珠海3人,佛山2人。过去两年,佛山每年都有1人闯进全省前十,今年有2人,位列全省第四。而这4名“高精尖”都出产于佛山一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16: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科率

广州、佛山、中山

前三竞争多年

从统计数据发现,2013年广东高考本科率中山第一,广州第二,佛山排名第三;2014年,广州第一、佛山第二、中山第三;2015年,排除不公布本科率的深圳,排名前三的仍是中山、佛山、广州(另有统计数据称,中山本科率为62.77%)。由此可见,近三年来,广东高考本科率的三甲之争基本围绕广州、佛山、中山三市展开。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珠三角城市的本科率呈现逐年上升的势头。从上述三甲城市来看,中山本科率提升了近10个百分点,增幅位列第一;而佛山上升了8 .64个百分点增幅超越广州。

过去两年,3座城市本科率的差距要用“百分之零点几”来形容,但在今年的P K中,反而拉开了一点差距。佛山凭借2 .52%的优势,首次在这项排名中超越广州。深圳在此项比赛中,前两年都处在第四的水平,今年至今未公布全市本科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16: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星学校

国华冠绝全省

石门、一中第二梯队领先

今年全省的重点率为9.95%,南都记者选择了珠三角8市和高考成绩突出的汕头市作为样本,分别梳理这些城市高考重点率最高的“明星学校”,发现这些学校的的重点率早就远远抛离这个数字。

全省重点率最高的高中是顺德国华纪念中学,重点率达到95.76%,但由于国华中学的招生体制与其他高中不尽相同,因而也没有太多可比性。占据第2-5名的,分别是华师附中、深圳实验中学、深圳外国语学校、汕头金山中学,重点率均在90%以上。此外,省实、执信、广州二中、广雅中学等广州老牌知名高中和深圳中学,重点率也在85%左右。可见,广州、深圳、汕头的“明星学校”构成了高考重点率的第一梯队。

第二梯队则由佛山、东莞、珠海、中山的“明星学校”构成:石门中学、佛山一中两所佛山最知名的高中,重点率分别达到84%和79 .40%;东莞中学、珠海一中、中山纪念中学的重点率也在74%-78.30%之间,差距不大,因而在梯队里也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如此看来,佛山的“明星学校”能够位列第二梯队的“先锋”位置,但仍与广州、深圳形成较大差距。就重点率来说,石门中学在广州的“明星中学”中也只能排在第6左右的位置。而惠州和江门则处在第三梯队,惠州市重点率最高的学校为惠州一中,重点率也只有45.90%,江门市鹤山一中重点率为45.5%,与其他珠三角城市差距不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16: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

统计口径不同 难以比较

对于这样统计数据,佛山市教育局表示,各地市对于本科率、重点率的统计方式、口径并非完全一致,而且因为各地市的生源数量差别较大,因此计算出来的数据并不建议直接对比。

以佛山为例,本科率是以上线本科录取分数线的人数除以全市的报考人数得出来的。但由于存在各种原因的弃考,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要比报考人数少,如果统计时按实际考试人数作为基数,得出来的数据就要高一些了。此外,佛山今年的报考人数为44343,在珠三角排名第2,而中山的报考人数仅为15770人,远少于广州、佛山。基数越大,对于数据也有一定的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16: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山实现从量到质的提升

佛山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李明接受采访时介绍,佛山今年共有考生37049人(不含高职生),比去年减少了接近200人。但从成绩上看,上重点线人数比去年增加了1097人,增幅18.2%。本科上线人数比去年增加了1710人,增幅为7.83%。

此外,优秀生在全省的比率有较大幅度提高:文科600分以上的607人,理科600分以上的2695人,高分层学生,占全省考生的9.68%。

“这也说明了近几年来,佛山教育水平的内涵在不断提升,高中教育处在持续、稳定、高位发展,位居全省前列。”李明表示,今年高考体现了从数量提升到质量的飞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16: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声音

打造一两艘航空母舰?值得思考

“佛山的整体教育水平在全省是排在前列的”,李明表示,尖子生是个案,重点率是本地优秀学生的标志,本科率则是反映当地的整体教育水平。

在他看来,地方的教育主管机构更应该注重教育总体水平的提升,使各级各类学校的结构布局更加均衡、合理。就佛山而言,它有像顺德国华纪念中学那样的公益性高中,有大量优质的公办高中、有民办高中,还有南海艺术高中这一类艺术类特色高中,“佛山以优质高中学校作为普及,走向多元、特色的发展方向,布局结构更加合理,能够使不同水平的学生能够找到适合他发展的教育”。

“打造一两所标志性学校,不能代表教育的整体水平,也不能保障教育的持续发展”李明表示,我们想做的是,让广大家长对我们的教育感到满意。能够满足老百姓需求、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更注重对学生的“加工能力”

而在对学生和高中学校的评价上,教育部门不以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而是看这所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整体水平、以及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怎样的提高和发展,作为评价一所学校教育水平的依据,培养提升的能力,也就是所谓的学校‘加工能力’”。

李明表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佛山正在开展教育水平综合评价改革的探索的实验,把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作为评定依据,改变过去以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体系。

注:1、数据来源各地市教育局向媒体的通报。各地市统计口径有出入,数据仅供参考。2、深圳市教育局不公布2 0 15年本科率。3、空缺处为未能查找到的数据。

统筹:南都记者 钟会先 游曼妮

主笔:南都记者 关婉灵

采写/统计:南都记者 钟会先 童思娜 关婉灵

南都制图:何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16: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钱真的可以作用于教育············,看了看非珠三角排名,真心差距很大的啊{:5_1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12 16: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EngineYJ


    顺德国华这么屌???{:5_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17: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Azaka


    怎么说呢,前十里国华基数只有100多,比率大也正常。还有深圳那N家小校模式的,基本参考人数都在200-300人,相比之下,佛山名校都是走大校模式,1000人以上的参考规模,而湛茂等有着严重复读风气的地区,一个高三2000人以上的已经是常态,然而最终可能也只有400-500个重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1 18:15 , Processed in 0.161462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