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Diabolik

[经济发展] SOLANA蓝色港湾进入新发展阶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13 03:20: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侧面说明不可能所有的地都是高端商业,对于绝大部分地方,轻资产万达才可持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3 10: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万达不如去接管SOHO的商业,SOHO的配套商业才是灾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3 11:21: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七里渠本来会是华润万象汇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3 15: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蓝港天然条件那么好,港商运营肯定会上一个档次,结果给了万达摆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5 09: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wgprl 发表于 2022-4-13 10:17
万达不如去接管SOHO的商业,SOHO的配套商业才是灾难

SOHO都是小产权,这是失败的主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30 14:06: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万达轻资产如何盘活存量商业

近日,万达集团接连拿下北京SOLANA蓝色港湾和北京五棵松卓展购物中心的整体经营管理权,合作方式均为轻资产。

如果考虑到中国房地产行业目前平淡甚至低潮的大背景,和蓝色港湾、五棵松卓展的江湖地位,万达此举无异于往平静的湖面扔了一块“大石头”。

“引发行业震惊与关注是必然的。”在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看来,“要知道蓝色港湾是北京商业地产具有影响力的标杆性项目。”

01
示范效应与解局关口

SOLANA蓝色港湾地处著名的北京朝阳商圈,自2008年开业以来,凭借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充满艺术气质的欧式小镇建筑和以灯光节为代表的文化IP,与北京SKP、三里屯太古里和北京华贸中心并称“朝阳商圈四美”,是北京乃至全国市场独具特色的地标式购物中心。

开业14年的蓝色港湾,为何选择此时牵手万达,这对于中国商业地产界意味着什么?

柏文喜认为,一方面,这表明万达运营能力的行业认同度已经达到新的高度,对于万达的轻资产战略、品牌影响力提升以及市场拓展能力都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于整个行业而言,这对未来头部商业地产项目与万达的合作将会发挥积极的示范效应。

不得不说,中国商业地产这盘大棋,已经到了解局关口。

据东方证券数据,近年来中国商业新开工面积及竣工面积逐步减少,购物中心面积规模增速整体呈下降趋势,购物中心正全面走向存量市场。截至2020年末,中国购物中心存量规模4.4亿平方米,城镇人口口径人均购物中心面积接近0.5平方米,与日本2017年同口径接近。

全面走向存量市场的另一面,是出租率的下滑和空置率的上升。根据市场研究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至2020年,中国出租率低于70%的商业广场数量由6662家增加至9606家,占在管商业广场总数的45.7%,接近一半。

大势不可阻挡,也无法回避。

对于中国众多商业地产业主来说,要么继续自持,一步步沦为低效资产甚至是负资产,要么寻求合作,引入专业操盘手,盘活资产,才有可能求得生存和发展。毕竟,没有流动性的财富等于贫穷,只有流动性的财富才是富有,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个市场原则感受深刻甚至是痛彻心扉。

此时,盘活资产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珍贵。而万达给出的轻资产解局模式,已被市场证明了是一剂良方。

据公开资料显示,万达“轻资产”战略,指的是万达不出万达广场的资金,只输出品牌,负责设计、建设、招商与运营,并按比例分得收益。

2017年,王健林为万达规划了轻资产战略,开始轻资产发展之路。2021年2月,万达进一步将轻资产战略升级,不再投资持有万达广场物业,全面实施“轻资产”战略。

万达推行轻资产战略四年,收获颇丰。截至2021年6月30日,万达商管签约项目(在管+储备)542个,其中在管380个商业广场,在管建筑面积达5420万平方米,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商业运营服务提供商。在162个储备项目中,独立第三方项目达到133个,占比高达82.1%。

02
从"无中生有"到"妙手回春"

在众多万达轻资产合作成功案例中,深圳龙岗万达广场和北京双桥万达广场是典型代表。

深圳龙岗万达广场所在的华南城,项目总规划建筑面积约260万平方米,体量大致和365个足球场相当。在线下建材交易的黄金时代,这座包含7个交易广场和大厅的工业原料城,每一天都是熙熙攘攘,人来人往。

近年来,在电商平台冲击下,建材城不复往昔盛况,整个区域门可罗雀,陷入沉寂。对此,万达的盘活方案是:将华南城四号馆打造成首个第四代万达广场,全力打造“体验”为核心的生活中心,引进370多个特色品牌,全国首店、创新概念旗舰店等超过150家,体验类业态超过80%。

全新定位的深圳龙岗万达广场,一夜爆红:开业5天,龙岗万达广场客流就超过100万。开业两个月,客流超过500万人次,总销售额超过5亿,刷爆全深圳人的朋友圈,从冷清的华南城家居四号馆变身为人流如织的特区消费新地标。

相比于深圳龙岗万达广场的“无中生有”,北京双桥万达广场则堪称“妙手回春”。

北京双桥万达广场由东星时代广场改造提升而来。2020年,万达接手的是一个近乎于“休克”的东星时代广场:超过70%的品牌已经撤店,单月总销售只有十几万,商户们信心跌至冰点,广场内冷冷清清。诞生8年、几经易手的东星时代广场走到了生死边缘。

可在万达的眼里,东星时代广场完全可以焕发新生机:整个双桥地区缺乏成熟的购物餐饮休闲中心,3公里半径里有约30万的消费人口,5公里半径内有80万人,广场对面就是两个大型文创产业园,这是实打实的市场需求。

万达首先做的是强化双桥万达广场社区型购物中心的产品定位。2021年,双桥万达管理团队组织了22场营销活动,其中就包括6场社区行,重塑周围社区居民对广场的认识。

接着是调整业态占比,提高以餐饮、休闲类为代表的体验型业态占比,餐饮业态占比达到53%,引入包括云川台球、和府捞面等多个知名品牌,提升整体品牌级次,进一步吸引客流。

2020年12月24日,完成整体改造提升的东星时代广场改名为北京双桥万达广场,开门迎客。

只用了1年,万达就彻底盘活了局面:年整体营收从不足1000万元,猛增至2021年的2.24亿,从门可罗雀到年客流897万人次,整体出租率达到98.92%。

好的产品会说话,成功的案例是最好的招牌。如果说深圳龙岗和北京双桥项目展示了万达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那么北京蓝色港湾的业主选择牵手万达,则是对万达运营能力的更高阶认可,寄托了优上加好的期待。

据悉,5月1日,蓝色港湾管理权就将全面移交给万达,为期20年。五棵松卓展中心则更名为北京五棵松万达广场,未来将落位第四代万达广场全国旗舰产品。

显然,北京蓝色港湾和五棵松卓展只是新的开始,相信万达轻资产扔下的这一块“大石头”,会在中国商业地产的湖面上激起更多的涟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4 00:4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啥可惜的,因为蓝港几乎快完蛋了
沦为了美食一条街和儿童乐园。
否则你以为蓝港不想自己挣钱啊。。经营不下去了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6 23: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acxzhangyuefeng 发表于 2022-4-12 14:44
无言以对,万达接手估计还不如以前。万达放过北京吧,别再毁东西了。

你行你上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6 23: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万达港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9 20: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bonasea 发表于 2022-4-15 09:19
SOHO都是小产权,这是失败的主因


你们为啥都觉得SOHO失败,我感觉soho的店铺多元性非常强,有很多有意思的店,这些店是不可能开在任何一个大商场里面的,千篇一律的大商场多无聊啊。同时,因为业主分散,其实每家店的可拓展性非常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10 12:28:32 | 显示全部楼层
kevingrape 发表于 2022-5-9 20:13
你们为啥都觉得SOHO失败,我感觉soho的店铺多元性非常强,有很多有意思的店,这些店是不可能开在任何一 ...

请先移步银河SOHO看看再请发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10 13: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shane11111 发表于 2022-5-10 12:28
请先移步银河SOHO看看再请发言

想象一下,银河soho变成另一个海油大厦或者旁边什么大厦,会更好吗?至少对于商业来讲,一点都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10 13: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kevingrape 发表于 2022-5-10 13:09
想象一下,银河soho变成另一个海油大厦或者旁边什么大厦,会更好吗?至少对于商业来讲,一点都不好

那些都是单纯的办公楼啊,soho是个综合体,下面那么大面积的商铺,跟其他同类型的综合体比,soho的商业都是垫底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8 00:14: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京开了14年,蓝色港湾首次请“外援”代运营,万达接手能让蓝港变啥样?

7月6日,蓝港微信公众号“SOLANA蓝色港湾”发布了一条账号迁移通知,其业务功能转移至新公众号“SOLANA蓝色港湾国际商区”。与此同时,蓝港项目的账号主体也从之前的蓝色港湾有限公司变为北京亮马万达广场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蓝港相关人士曾透露,蓝色港湾有限公司将委托万达商管以轻资产方式运营管理蓝色港湾项目,蓝色港湾有限公司仍然是蓝港项目的业主,所以依然会为蓝港的发展保障继续投入。万达商管则是蓝港的轻资产运营团队,希望其可以导入优质资源,提升蓝港的运营水平和收益。

自2008年开业以来,蓝港凭借欧式小镇建筑、国际化品牌组合、以灯光节为代表的文化IP成为了北京地标式购物中心,也是北京商业中首个定位城市微度假目的地和“LifestyleShoppingPark”(生活方式购物中心)的综合体。

在北京已运营14个年头的蓝港,面对实体商业纷纷转型的浪潮,的确需要一次更新。

据蓝港提供的一份项目介绍,2014-2017年算得上是蓝港客流的好时光。这期间,年客流从1200万人提升至1800万人,平均年增长客流达150万人。然而,2017年之后,蓝港的客流增长逐渐放缓,甚至出现流失。2018年客流量仅比上一年增加了100万人,2019年与2018年基本持平,2020年则跌至1550万人。

客流放缓出现在蓝港大幅度调整阶段。数据显示,蓝港分别于2012年和2017-2018年下半年进行过两次调整,涉及活力城、儿童城以及餐饮、珠宝等业态。而两次调整的时期正好对应蓝港客流起伏变化的低谷。

此次运营方的变更也和蓝港项目的升级同步。蓝港不久前刚完成了亮马河景观带配套升级、铜球广场风情化改造、儿童城G层改造、停车场地坪升级、洗手间母婴室升级、风情外摆升级等近20项升级改造项目。

对于万达商管接手之后,将如何对蓝港进行提升和定位,万达集团相关人员表示,项目刚刚接手,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才能显现变化,对上述问题暂无法回复。

作为轻资产管理项目,万达商管团队将会对蓝港进行更加精准化和差异化的定位,将蓝港转型为品位商业综合体,以此增加蓝港项目的文化调性,满足中产消费者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需求。

全联房地产商会商业地产工作委员会会长王永平认为,近几年蓝港虽然在北京市场整体发展不错,但与其他家庭型购物中心的差异化不够明显,想要发挥出自身的地缘优势和区位客群优势,万达接手蓝港后需要对项目的品牌和定位进行升级和打磨。

目前来看,蓝港自身的周边环境和区位环境具有一定优势,所以即使在运营转手的情况之下,蓝港的发展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动,甚至还有更高的提升空间。

“二者的合作往往能够引起资源叠加的效应,更利于合作项目的未来发展。”万商俱乐部创始人杨泽轩认为。

“蓝港周边刚刚完成了市政改造和环境提升,在新的条件之下,蓝港自身的颜值场景和品牌内容都要跟得上变化,所以这两方面是未来万达商管需要加大投入的板块。”杨泽轩指出,项目定位预计依旧要回归到最初的“LifestyleShoppingPark”,不仅仅是提升项目自身收益,更要为未来拓展提供支撑作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12 22:58 , Processed in 0.074455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