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3665|回复: 32

南城国际商务区将建400米高新地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1 09: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城国际商务区规划效果图
  历经10年怀胎、7年规划、土地流拍、变身更名、全球招标,前身为“中央生活区”的中央商贸区规划昨日惊艳亮相。这片占据东莞最显赫地理位置、享有最好配套的处女地,究竟将如何开发?
  首度亮相的中央商贸区规划亮点多多。行人空中步行、电车倒挂着走、汽车在地下开、400米高的东莞新地标,首次提出立体交通概念的规划,构筑了一幅就像科幻片《第五元素》里,汽车纵横交错、多层立体交叉的奇幻蓝图。
  “中央三区”是东莞今年来提出的城市规划新蓝图,包括东侧的中央生态休闲区、西侧的中央商贸区和中部的中央商贸区。作为东莞C B D的南城中央商务区是“中央三区”的重中之重,它位于“东莞大道-三元路-宏图路-环城路”围合的区域,北邻市行政文化中心,南接宏图总部基地,面积约2.1平方公里,建成后将成为东莞城市形象的展示区,可谓东莞的“城市会客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09: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与他城CBD比高度
  昨天上午,东莞市城乡规划局、南城街道办事处组织召开了南城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专家评审会,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何镜堂为首的专家组,对规划成果文件进行了充分的评议。
  不与其他城市的C B D比高度、比强度,相对疏朗的城市形态是东莞城市建设的重要特色。首度亮相的中央商贸区规划设计了商务景观轴、商业休闲轴和水岸生态轴三条轴线,规划了国际消费区、金融商贸区、科技创新区三大片区。更首次提出了打造二层步行平台、悬挂式有轨电车、车行地下通道的超现代理念,令人眼前一亮。
  最终,专家组一致认为,规划指导思想明确,技术路线清晰,成果内容齐全,提出的功能布局、空间形态、交通组织方案基本合理,原则通过规划评审。
  怀胎十年前身为“中央生活区”
  这块具有“城市会客厅”意味的地块,从2001年起就开始着手规划,历经十载的波折,可谓好事多磨。实际上,它的前身就是曾经炒得沸沸扬扬的“中央生活区”。
  前后经过7年的规划后,在2008年要进行拍卖的前一个月,东莞却遭遇了金融危机、楼市雪崩,原本起拍价70.8亿元的土地,也突然变卦宣布暂停拍卖。此后寂寂无闻过了一年,到2009年8月底,南城提出要将其变更为以发展总部经济为主的“中央商务区”。
  去年7月起,东莞市规划部门重金向全球征集片区的规划方案。从45家报名单位中选取了4家单位开展国际竞赛,通过专家评审最终确定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成果深化工作,昨天评审的方案即为成果深化阶段的设计成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09: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东莞南城国际 商务区夜景效果图
  预计十年初具规模
  那么,怀胎十年的规划将在何时“尘埃落定”?对此,市城乡规划局局长欧阳南江表示,本次专家评审会后,设计单位将根据专家和部门意见,尽快修改完善设计方案,按原定计划于8月底形成最终成果,并按程序进行上报审批,预计年底前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
  至于多长时间才能使中央商务区初具规模?欧阳南江说:“按照一般的规律没有十年很难成熟,东莞的新区成熟起来也差不多要十年。”
  对于片区如何实现运营的问题,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东莞市南城国际商务区将采用“政府协调机构+国资公司”的运营管理模式。在政府协调机构方面,成立“东莞市南城国际商务区开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重大决策、部门协调、政策创新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南城街道办,负责日常工作。在国资公司方面,成立“东莞市南城国际商务区开发建设公司”,负责统筹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土地及物业管理等工作。在有关规划设计成果通过审批后,将由上述专门机构负责统筹实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09: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亮点解读
  三大片区
  科技创新区亮点:苹果、联想科技引领生活之美
  位于片区南部,营造一个科贸型的商务社区,主要以科技展示为中心,发展生态型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形成以科技为特点的服务功能区,主要提供企业区域总部、投资机构,辅助功能包括企业技术服务、创意设计等。
  解读:这一片区将作为科技创新的展示区和交流区,引入苹果、联想等知名品牌的科技产品,除了开展投资商务活动外,更注重科技创新的展示。片区还将规划建设人才公寓,作为整个中央商务区的后花园,完善配套服务。
  国际消费区亮点:400米高东莞新地标
  位于片区核心中部,营造一个城市客厅,一个中央的商务广场,直接和地铁广场在地下相通,周边形成不同的商业街,有酒店、商务。
  解读:国际消费区将是片区里最重要的核心区,这个片区的核心高度将达到400米的核心消费区。地面高度289米的台商大厦是目前东莞规划的最高建筑,这一桂冠未来将被国际消费区摘去。按照规划,国际消费区将兴建一个高约400米的世贸中心,将刷新东莞新高度,成为城市客厅的新地标。号称为国际消费区,自然少不了名品展示和消费,未来,国际一线名品有望引入这一片区。
  金融商贸区亮点:比中环更中环的金融家俱乐部
  位于片区北部,围绕金融家俱乐部,展开金融设施的布局,主要有银行总部、保险总部、证券基金等设施,辅助功能有专业服务、金融后台、商务培训等,配套功能有公寓酒店、商业零售、休闲娱乐、特色餐饮等,希望能够形成商务聚会、交流休闲的平台。
  解读:二层步行平台、悬挂式有轨电车,昨日规划中最新颖的超现代设计理念,就出自这一片区。想象一下,你搭乘有轨电车穿梭于金融商贸区的不同区间,或是与商贸伙伴在二层平台上傲视地面车流和人流,是否有身在香港中环金融中心的感觉?更何况,这里还将组建一个金融家俱乐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09: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悬挂式有轨电车。网络图片
  立体交通
  悬挂式有轨电车亮点:电车倒挂着走
  在二层平台上,规划形成内部的有轨电车环路。有轨电车有几种形式,有地面、地上和悬挂式,片区规划的有轨电车环路就将引入悬挂式有轨电车,这将为东莞引入又一新型的公共交通工具。
  解读:目前国际上能够真正运营悬挂式有轨电车的,包括日本的部分城市。之所以选择悬挂式有轨电车,主要是因为它造价比较低。而悬挂车的转化半径可以做到50米,规划设想也由此而来,在50米半径左右的二层平台下方,用悬挂式有轨电车完成金融商贸区内的短途运输和观光用途。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09: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层步行平台亮点:行人空中步行
  方案提出了立体商务大平台的开发,在二层地上空间形成一个商务大平台,构建全天候的人车分流、低碳慢行的商务区。把最重要的核心区域及公共空间通过二层步行平台衔接,这个二层平台功能不仅仅具有联系功能,还可以通过跟周边商业界面的衔接,休闲的商业设施,餐饮等等,形成商业活动、消费空间。
  解读:这一设想充分借鉴了香港等金融都市的经验,将商务人流引上二层地上空间,避开地面的车流和人流。而这一平台并不仅仅提供步行空间,更提供餐饮、休闲等消费空间。
  打通地下通道亮点:地下停车场全部贯通
  整个地块将形成一个地下环路,除了东莞大道主线下穿,区块有直接联系,中央大道有一个为这个地区提供地下交通的地下通道,同时依托中央的地下通道和三个功能板块形成地下环路,可以把几个地块的地下停车场全部贯通。
  解读:在高密度的商贸区,停车问题一直是交通疏散的老大难问题。根据规划部门的调查分析,预计片区居住人口1.5万人,日均吸引商业客流50万人次,因此将规划公共的停车泊位3500个。地下空间将被充分用来做停车场。但跟普通停车场不一样的是,整个片区的停车场将被打通,在片区地下形成另一个环路网。车主可以从这个停车场入口进入地下空间,再从另外一个停车场出口回到地上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09: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观点PK
  1、东莞大道变身需慎重
  定位为城市快速路的东莞大道是广深高速公路进入东莞市区的门户,中央商贸区的规划将直接导致东莞大道的功能定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初步规划,东莞大道将由城市快速路转为城市主干道,并改造为主线下穿6车道,地面宽度由140米左右缩窄为70米左右,增加出入口和红绿灯。这样一来,东莞大道将由平面一层的道路变为二层的立体道路。
  陈一新(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副总规划师):
  我仍然对东莞大道的主线有点担忧。因为东莞大道是十几公里长的一条生活性主干道,要把6车道的主线全部下穿,主要目的是解决人行过街的问题。我对这点仍然比较担心,要下穿六个车道,一次性的造价是多少,未来每年的运行费得多少?
  林群(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中心顾问总工):
  我比较认同东莞大道,恢复原来的生活区主干道的功能。你要把一部分通过性的交通功能通过东莞大道置换出去需要在其他平行的地区找到承担或置换东莞大道的道路,超越了功能片区规划本身,东莞大道减少对以后地区的分割的方向是对的,我也比较认同。但建议公交优先。
  欧阳南江(东莞市城乡规划局局长):
  我们当时提出东莞大道下穿,主要是解决对东西两边土地的分割,下穿的目的就是把车道缩窄,一层变2层车道就变窄了,主要初衷是这个。当然也可以把路宽度变小,恢复到城市主干道的功能,这个我觉得是不矛盾的。C B D不要对两边人流联系分割,城市快速路随着历史的发展会慢慢地变化,你看深圳的深南大道以前也是快速路,现在逐渐演变为城市主干道。城市的土地功能和道路功能也会相应地调整。当然我们欢迎市民提意见,毕竟交通的问题市民都很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09: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2、二层步行平台实施难度大
  马向明(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
  中心商务区一定要有整体形象,比如广州的中轴线出来了,整体的形象是要造出来给人以获知。但是标志性形象建立的同时,还有另外一个东西,就是情趣性。为什么上海的陆家嘴有这么多人批评?主要是因为大尺度的东西做得好,小尺度的东西地方情趣不足。现在标志性是构建起来了,但是我们的兰桂坊在哪里?人需要情趣的满足,这是下一步要思考的。比如这个二层商务平台,香港做得很好,但是香港大部分是一个商场空调的环境。这种大尺度露天的平台是否适合本地的气候?需要思考。我们把整个活动构成在以商务平台为主的情况下,但很难说有多少情趣,相反地面上的地方可以有更多的变化,可以种各种各样的树,绿化可以展开。
  陈一新: 二层的步行系统,确实实施难度非常大,可能在我们C B D里面是非常重要的,但就你目前规划的形状和规定我认为实施难度就难上加难了。面对一个开发商,我告诉他一定要留成这样,我估计对开发的限制和市场的要求很难适应。我觉得二层步行系统规划非常好,而且在这个时期规划非常恰当,但是规划成这个形状,而且对地下的穿越、空间的限制又是如此的不规则,在后面是很难执行的。比如深圳南山中心区的步行系统,在规划时已经有一些楼开始建了,没有把步行系统的限定摆到开发的规划要点里,有的是事后才规划的,最后导致我们事先都规划好的二层步行系统建不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09: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3、对悬挂式有轨电车抱谨慎态度
  周文生(香港奥雅纳工程顾问交通规划董事):
  有轨电车有多种形式,你在过程中有没有论证过不同的形式?为什么直接建议采用悬挂式的有轨电车?
  陈一新: 对有轨电车的高架,我一开始就抱有一种谨慎态度。高架的有轨电车,下面有很多很多柱子,你没有告诉我间隔应该多少,你就算算五六公里内有多少柱子,这个对我们的空间、视觉是一个分割,这个造成景观的负面作用有多少,如果我们要解决区内交通的循环和穿梭,如果方便的话我们有没有其他方法来解决?
  陈志军(东莞市城乡规划局总规划师):
  现在东莞市在研究整个市区的轨道布局问题。我们的目标是通过这次先提出试点,再提供给全市有轨电车的规划研究。但有可能这个规划的线路不是最终的线路,包括形式也不一定是悬挂式的,具体怎么操作下一步还会详细研究。
  4、方案放哪都行,东莞特色在哪里
  何镜堂(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我希望这个区将来搞起来不是浦东,也不是广州珠江新城,也不是深圳,而是有它特定的地域特色。还有街区的组织,小街坊的组织特色能不能找一两个典型的研究一下,我们的特色就是东莞的,岭南的。可以研究,将来的商务区能不能搞成花园式的,花园式办公。现在结构、思路、体系都很清晰,但是很可能搞起来跟广州和深圳都差不多,我建议对岭南和东莞方面的特色好好地研究一下,做出一些定型的做法,提供下一步具体做的参考。
  陈一新:我星期一刚参加了一个全省的会议,对于岭南特色、规划特色建筑,省里面很重视。这个片区的规划,如果放到深圳、上海,区别在哪里?我们的岭南特色在规划上首先体现在哪里?我希望目前在规划上能够对岭南的气候条件、文化研究方面在规划上有所体现。
  欧阳南江:东莞特色可以考虑引入骑楼,我们不仅强调C B D是城市形象的展示场所,更是居住生活享受的地方,所以在专家评审最后一点,强调要加强微观尺度的研究,要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的舒适和空间,实际上就是这样的,如何营造一个场所感。那肯定要打上一个烙印,我觉得我们要创造东莞的特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09: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1 09: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MG 于 2011-8-11 09:33 编辑




地标
  国际消费区地标高约400米  
  设计方介绍,东莞CBD三大核心功能板块都将进行较高强度的开发,形成三个高强度开发点,并在高度上呈现“一主两副”三个至高点。
  其中,国际消费区的世贸中心将成为这一片区乃至全市的最高建筑,设计高度约400米;而金融商务区的标志建筑是金融家俱乐部,位于高层塔楼群的中心,设计高度约250米;科贸创新区的地标则是科贸大厦,设计高度也约为250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1 10: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东莞佛山等城市都必需要一个新的商务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1 10: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栋400+,几栋200+,还算不错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1 10: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东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1 10: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城国际商务区的将实施滚动开发、以点带面,分六期进行:一期打造金融启动区和轨道交通综合广场,聚集人气;二期完善金融区的酒店、办公区;三期对新基河沿线进行重点改造,打造良好生态居住区,配套餐饮设施;四期衔接宏图总部基地;五期建设科贸中心大厦及科技展示区;六期挖掘地铁经济、打造国际消费区标志中心,包括建设400米高的地标建筑。


,这样看400米的最高楼不知2020年能否建起来,那时也许500米以下的都是小角色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3 05:47 , Processed in 0.053075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