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3107|回复: 10

[城建规划] 新东站— 践行新城市主义的最佳示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8 14: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room211 于 2016-1-28 19:25 编辑

新东站— 践行新城市主义的最佳示范
2016-01-24 我的泉城我规划
济南新东站位于主城区东北部,是济南三大铁路客运主枢纽之一,是汇集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轨道交通的重要交通枢纽。石济高铁、济青高铁从这里始发,济滨城际、济泰城际从这里穿越,轨道R3线直达,新东站的建成对带动城市东北部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市规划局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进行积极创新和探索,邀请了新城市主义代表人物、国际规划大师彼得·卡尔索普先生主持新东站地区规划设计。
彼得·卡尔索普是新城市主义和TOD(公交导向发展)理论的创始人,主持完成了美洲、欧洲、亚洲多个国家的TOD规划设计项目。此次他主持完成的新东站地区规划,将先进规划理念与济南实际相结合,为打造一个经济繁荣、富有活力、健康和谐,同时改善交通和空气质量的城市地区做出了示范。



六 步 定 思 路   
Step 1
“立格局”——研究区域自然格局,将黄河、小清河、华山、白泉、万亩荷塘等自然要素融入片区规划。


Step 2
“搭框架”——建立以公共交通为先导、不同层级的交通网络体系

Step 3
“划单元”——将整个区域划分成若干以公交为导向的单元区域,并且划分一级中心和二级中心。

Step 4
“延文脉”——传承泉城特色风貌,研究济南城市泉水空间。



Step 5
“定尺度”——运用新城市主义理念,分析选取不同类型的街区尺度。

Step 6
“集大成”——融合各种设计手法,叠加形成系统完整的规划方案。

   十大亮点展风采

1
坚持新城市主义规划理念
建立TOD模式,建设混合度高、适于步行且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街坊和社区。构筑了一套新的土地使用和交通设计标准平衡公共交通、步行、自行车以及小汽车在城市中的角色。


2
打造10公里白泉—华山生态廊道

将片区与华山、白泉、小清河、万亩荷塘等重要和独特的资源进行联系。打造白泉——华山生态绿廊,连接山脉、河流和泉水,形成120米宽的复合型生态公园。融合鹊山、华山、白泉、黄河等特色景观,结合泉城特色风貌带向北延伸,形成城市东北部特色风貌标志区。


3
构建以R3线为支撑的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网络
通过快速公交和轨道交通网络,串联公交导向型区域,并在住宅、工作和服务场所步行可达的距离内设置公交站点,围绕站点形成公交导向型区域的中心,根据公交类型安排不同的城市功能。




4
创建人性化尺度的小格网街区
改变传统的“超大街区”模式,创建紧密的路网系统,形成“城市格网”。如图,同样由A点至B点,在“超大街区”中绕行距离达712m,而在“城市格网”中大大缩短了通行距离,仅为400m,营造高效舒适的步行环境,建立适宜步行、慢行的社区。



5
尝试推行单向二分路交通组织形式
使用单向二分路将大容量的交通流分散至宽度较小、尺度宜人、互相平行的道路上,而非集中在较少的主干道。单向二分路由平行而不同方向的单行道组成,每条二分路的单行道间隔一个街区左右的宽度,大约100到200米。单向二分路取消了交通灯的左转相位,可以通过“绿波”交通来提高通行效率。



6
创造适合步行、以人为本和连续系统的绿道网络
鼓励使用非机动车,优先发展自行车网络,建设适合步行、慢行的绿道网络,设计道路时突出自行车的安全和便捷。通过绿道网络串联各景观节点及社区,同时将中小学、幼儿园、公共服务设施等沿绿道布置,提供便捷安全的步行环境。





7
建立以公交为导向的综合开发模式
将目的地、高强度开发建筑和多功能综合利用地块集中设置在公交站点附近,围绕轨道站点(800米或600米)、快速公交站点(400米)范围内进行混合式多功能高强度开发。





8
保护和强化白泉,打造1平方公里的白泉湿地公园
白泉是济南72名泉之一,也是国内罕见由泉水汇集而成的天然泉水湿地,为了保持白泉重要的湿地景观,规划1平方公里,集文化传承、生态展示、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城市综合性公园。



9
塑造具有传统风貌特色的站前核心区
采用非网格且以人为尺度的路网系统,不规则的街道设计和水道网,结合济南传统风貌特色的建筑布局,塑造一个更有趣味、能反映济南城市特色和传统风貌的站前核心区。





10
打造独特的城市副中心
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和基础设施,提升开发质量,将城市传统文化和TOD理念高度融合,突显本地区独特识别性和重要功能,打造形成低碳环保并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副中心。




http://jinanguihua.kuaizhan.com/ ... 5b5b90c238be4a15e92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8 17: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赶紧滴吧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8 18: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8 18:4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后面的图来自微信看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8 21: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连接机场和其他站是关键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9 09: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工程量巨大啊。。。。。要多少年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9 12: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车站真是这个外观 真有点难看 也没有什么山东或济南特色。有点像哈尔滨高铁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30 09:45: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好的地方,济钢不搬走就糟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30 19:41:2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宏观规划还可以,微观设计的不理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30 20: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53719701 发表于 2016-1-30 09:45
这么好的地方,济钢不搬走就糟蹋了。

       2016年01月30日10:22 经济观察网  
3,682   分享   添加喜爱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攀钢集团原副总经理周家琮说,多兼并少破产,自然是处置困难企业的美好愿望,也曾是国企解困的理想途径。但据国家经贸委当年介绍,企业通过兼并解困的成功案例屈指可数,不成功的教训却比比皆是。今天处置僵尸企业,不应忘记这一段历史教训。目前提倡“多兼并、少破产”,其愿望固然良好,但僵尸企业究竟应该如何处置,还是一要遵循经济规律、二要适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而究其根源,今天僵尸企业累积成患的困难局面,很多时候正是一些地方和企业对破产千方百计拖延躲避的结果。

  也有市场人士指出,实际上根据破产法,破产分破产清算和重整两类,这意味着一些企业有可能通过重整而获得新的生命。

  对于决策部门来说,这是一个很艰难的权衡和选择:通过“猝死”去产能,还是“安乐死”去产能?2016年1月4日《人民日报》头版“权威人士”的“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读文章中,给出了确定的答案。“权威人士”说,处置“僵尸企业”,要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对破产企业尽量实行“安乐死”。

  据这位经济学家说,钢铁行业几乎贯穿了供给侧改革相关文件起草讨论的全过程。“安乐死”的提出,意味着此轮去产能并不会采取一刀切的休克疗法。这些讨论成果,最终转化成了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相关部门起草的《关于钢铁行业脱困指导意见》中的具体政策安排。

  工信部的官员说,钢铁行业涉及就业人员多,还涉及到地方财政税收等诸多问题,解决起来需要诸多配套政策同时跟进,逐步协调解决。

  这些争议,让外界看到了改革甫一开始就面临的复杂局面。这正是这场决定中国未来经济换挡成功与否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面对的现实处境。

  然而这也是中国经济绕不过去的阵痛。一如权威人士所说,这是一朝分娩的阵痛,不可避免,但也值得。“只要处理得当,虽有阵痛,但不会很大,不会出现大规模的下岗失业问题”。

  三 困难还不止这些。

  对于需要给《关于钢铁行业脱困指导意见》做具体配套改革政策部门而言,还有诸多棘手的问题在前面。比如,财政究竟该如何为淘汰的1亿~1.5亿吨波及到近50万钢铁职工托底?以及被关停钢厂长期形成的呆坏账,该如何核销和解决?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迟京东说,职工安置全部由财政托底,这个政策基本是明确的。问题是涉及人员和范围太广,不同地方、不同区域和不同企业的特点以及历史问题又不一样,所以问题会非常复杂。50万人,不可能全部买断,那样财政肯定兜不起;也不可能全部内退。还有呆坏账的处理问题,不可能全部核销掉,又不可能按照1998年的债转股那样再来一遍。现在,各个都正在核算可能需要的财政资金。

  为了托底职工安置,1月22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征收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有关问题的通知》,称为支持工业企业结构调整,经国务院批准,从今年1月1日起征收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并明确了征收方式及各地区征收标准。该项资金在下发时,还将配套一部分地方资金,未来将主要用于解决钢铁和煤炭行业大量职工下岗和再就业问题。

  业内人士测算,如果按照财政部的文件,每年征收的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超400亿。迟京东说,这一轮去产能,财政支持力度明显加大,但估计还会存在不小缺口。这就需要利用更多的手段来消化。

  但更多的手段是什么?迟京东说,我们期望能够在土地使用方面给出更优惠的条件,或者通过兼并重组,进行资产经营,从而把资产盘活。这些政策呼吁,行业协会已经向有关部门反映了。

  还有呆坏账的问题。迄今为止,外界尚无法估计依附在1-1.5亿吨钢铁产能上的负债规模,以及其背后可能蕴藏的局部风险。

   中国联合钢铁网总编胡艳萍说,现有停产产能不完全等于去产能,中国钢铁去产能周期会相对漫长,去产能过程会有所反复,比较痛苦。因为中国目前国有和民营钢企约各占一半,这是体制问题;还有中央与地方博弈;钢铁行业本身的重资产性质决定了去产能成本会很高。

  行业部门也如此认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迟京东说,不能说一些钢厂目前停产就是实现了去产能,只有2015年停产的产能真正实现彻底停产,永远不会再恢复生产才能算是完成了1亿~1.5亿吨的钢铁去产能任务。

  四 中国究竟为什么要对钢铁行业进行一场代价巨大、困难重重的去产能手术?

  参与供给侧改革相关文件讨论的经济学家说,出发点是为了解决两个要素,一个是人,一个是钱。

  这位经济学家回忆说,当时决策部门讨论供给侧改革文件时曾认为,产能过剩行业存在不少“僵尸企业”,“僵尸企业”现象尤以国企为甚,它们早已负债累累,亏损经营,本来在就应该被市场淘汰掉,但却继续浪费国家财政资源、信贷资源,并用这些资源来养活职工。从经济学角度看,这是巨大的资源浪费。因此去产能,就是让这样的“僵尸企业”彻底死掉,把人力资源和财政金融资源解放出来。
   无论怎样,正在推进的供给侧改革是中国经济必须迈过的坎。这个国家需要用这场改革里的诸多手段,谨慎避免再次步入改革的体制陷阱,来坚定地解决掉诸多久拖不决的体制顽疾,打通传统产业和发展模式中的死结,纾解胫骨,实现经济体制的更新再造。

   几乎所有的钢铁行业人士都明白,这次去产能的过程将不同以往。1998年曾经出现的下岗、再就业等历史记忆将不可避免地回到现实。景象如此相似,只是当年的“入世红利”、“房地产和投资红利”如今都已不再。这一次,钢铁行业的转型、中国经济的换挡只能依靠自身提供源动力。

  以1月26日下午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为起点,在1998年之后,中国力度最大、用意最深的一场去产能行动正式登场。

  据称,《关于钢铁行业脱困指导意见》将与十三五规划相衔接,但大部分工作目标将在2016~2018的三年时间里解决掉。因此,2016年1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再压缩粗钢产能1亿到1.5亿吨的目标,将会在未来三年内完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31 00:24: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53719701 发表于 2016-1-30 09:45
这么好的地方,济钢不搬走就糟蹋了。

大赞!济钢必须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9 03:59 , Processed in 0.048278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