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新闻网讯 8日下午,市长许勤主持召开市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第十七次工作会议,听取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情况汇报和三期工程工期策划方案等。据悉,三期工程建设将分三阶段启动,率先启动11号线,再启动7、9号线,适时启动6、8号线,建设中将采用“地铁+上盖物业”的投融资模式建设。
许勤在会上强调,轨道交通工程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大民生工程,是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标志性工程,也是城市化和特区一体化重大工程,要在地铁二期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改进工作、提升水平,全面提升全市轨道交通的运营质量、安全质量和服务质量,努力打造轨道交通的“深圳质量”。市领导吕锐锋、唐杰、张文参加了会议。
地铁公交分担率增至20%
据悉,地铁二期工程156公里线路、111个车站、108个区间按计划全面竣工、地铁全网顺利开通以来,地铁日均客运量由5月份的60.56万人次增加至日均187万人次,增长了209%。地铁的公交分担率由开通前的7.7%增加到开通后的20%,轨道交通在市民出行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上半年规划增加130条与地铁配套的公交线路外,下半年还将规划增加33条配套公交线路,目前正在实施中。
会议充分肯定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在建设和运营中取得的成绩,向工程建设运营有关单位和全体轨道交通建设者表示感谢和慰问。会议指出,轨道交通二期工程顺利建成并投入试运营,开启了深圳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时代,使得深圳跻身全国地铁城市“第一阵营”。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面对短期内客流激增的压力,相关建设和运营单位准备充分、措施得力,确保了轨道交通二期工程按期竣工、平稳顺利开通,为改善市民出行环境、保障大运会成功举办、提升城市品质作出了巨大贡献。
龙华线明年3月增加50%以上运力
据了解,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开通试运营以来,日均客运量由5月份的60.56万人次增加至全网开通以来的日均187万人次,增长209%;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客运量的比例,也由开通前的7.7%增加到开通后的20%。
随着客流量持续上升,我市轨道交通运营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龙华线运力不足、设备故障对乘客出行造成一定影响、乘客安全文明乘车宣传管理仍需加强以及周边开发滞后、部分站点客流少等。
会上,市轨道办就有关问题的解决提出了方案。其中就龙华线早晚高峰客流拥挤、需采取限流措施的问题,市轨道办表示将督促港铁公司加快车辆采购进度,缩短行车间隔并尽快启动4辆编组改6辆编组的研究。
据介绍,明年3月24列车全部到位后,龙华线拥挤问题有望得到缓解。
地铁三期年底前确保开工
记者从会上获悉,根据轨道交通三期工程工期策划方案,轨道三期工程地铁线路包括6、7、8、9、11号线,总长约170公里,建设总投资估算约1256亿元。三期工程还包括2大枢纽工程:其中车公庙枢纽为1号线与11号线换乘、7号线与9号线换乘的综合枢纽,同步建设公交、的士等公交接驳设施,枢纽主体工程占地约3.5公顷,投资约17亿元;前海综合枢纽由1、5、11号线、穗莞深城际线、港深西部快轨组成,同步建设过境口岸、市政配套、上部物业开发,位于整个前海片区的核心区域,占地约30公顷。
按照三期工程工期策划,三期工程将分三阶段启动,即率先启动11号线建设,再启动7、9号线建设,适时启动6、8号线建设。11、7、9号线计划60个月总工期,11号线今年12月试验段确保开工,2012年7月全面动工,2016年12月建成;7、9号线2012年1月试验段开工,2012年8月全面动工,2017年1月建成。6、8号线根据工作进展情况适时启动,结合线路情况,总工期计划为54个月。
初步明确同步开发7个上盖物业
据悉,地铁三期工程建设中将采用企业投融资和BT施工的建设模式。为筹集三期工程建设资金,目前已初步明确用于三期建设投融资平台的同步物业开发项目共7个上盖空间开发项目,用地面积17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79万平方米,可售面积763万平方米,投资约1844亿元。包括11号线的松岗车辆段、前海枢纽上盖物业,7号线安托山停车场、深云站、深云车辆段上盖物业,9号线深湾站、彩电工业区停车场上盖物业。
按照二期工程经验,我市轨道交通三期工程将同步规划实施一批新建改造道路、公交接驳、行人过街设施、市政管网等市政配套项目。
会议要求,轨道交通三期工程要按照“科学合理、紧张有序、统筹同步”的原则加快建设进度,进一步完善全市地铁网络、服务市民出行。建设运营中,相关部门和单位要严格监督、严守法纪,确保项目招投标等方面公开公平公正。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