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四: 原点复兴, 城市再生 本方案所提出的“原点复兴”空间计划,是一项依托历史,创新未来的 “历史性的计划”。使广州的区域性中心地位除了在功能上强大外, 更能具备历史的深度的视野。白鹅潭地区的再开发将推进广佛融合,促进双城互动,充分发挥广州辐射华南、带动全省的核心城市作用。传统中轴线以西超过100平方公里的区域还未形成相应的次级中心。把白鹅潭地区建设成广州西部的次中心,能填补有效的优化城市结构。
一、本地区的发展定位是:广州西部的重要城市节点,广州西联的的桥头堡,以总部经济、创意产业、休闲娱乐、商贸物流和居住为主导功能的滨水城区。 策略1——完善设施,重整交通:要复兴白鹅潭地区的,需要大力加强与老城区、广州新兴功能区的联系,理顺白鹅潭地区与佛山的联系。策略2——整备资源 引导新功能注入。选择核心地段,引导总部经济等新功能的注入。使本区承担起西联桥头堡的作用。策略3——拓展公共空间,反转形象。通过以下策略逆转本区的低端形象。(1)改造原有工业厂房、设施,打造广州滨水娱乐新焦点。(2)结合轨道交通的发展,利用TOD模式,改造站点附近的城中村。(3)选取和布局恰当的“触媒”项目,吸引城市的关注,改变本区的边缘区形象。策略4——引入“触媒”,启动复兴:以“城市舞台”作为白鹅潭地区复兴的触媒:构建由临水舞台和滨水电影院组成的滨水公共活动中心,吸引公共活动在此展开,打造白鹅潭地区注入时尚、新潮的形象。
二、总体城市设计思路从三方面展开:开发策略点,水平分区生态梯度以及垂直系统要素规划。 首先以开发策略点——“新原点” “ 滨水琴键区”,广船广纸娱乐区,交错地景带,中心生活区带动本区发展,形成城市再生的启动机制。垂直系统要素规划主要包括生态公共体系和交通体系。 滨水琴键区将被划分为小规模发展区,由北向南,分为5大主题,同时沿垂直岸线方向划分为三个区域,由不同的城市设计导则控制。沿珠江区域将加入四大地标,共同构成错落有致的滨水天际线。 琴键滨水区的焦点位于三江交汇处的新原点,包括沙面,新原点以及洲头咀。 新原点位于原点地区的西南部,是重塑白鹅潭地区的形象的城市发展开发策略点,包括浮动电影城,创意产业区,总部经济发展区 洲头咀与新原点隔江相对,以旧城更新为发展策略,塑造广州的“新天地”。 原点区以南的滨水西岸琴键区以电影创意产业区为重点, 整个滨水琴键区以广船广纸的工业更新改造作为高潮收尾。 交错地景带既是整个区域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也是白鹅潭外围与中央生活区之间的生态缓冲带。主要由:水系再生,生境再造,滨河绿脉动态城市景观四个系统共同组成。 中心生活发展区以iTOD为改造策略结合城中村的梯度改造,分三阶段,随地铁线路的建设而展开。 城市设计的实施策略是渐进式而非跃进式,整个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以原点和滨水区启动整个区域的发展。第二阶段通过建设生态基础设施,推动区域发展。第三阶段完成工业搬迁,产业置换和城中村改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