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4056|回复: 9

[综合其他] 广州有西湖 西湖有药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12 19: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广穗 于 2016-5-12 21:11 编辑

广州有西湖 西湖有药洲

南方都市报 2016年05月12日 作者:颜志图

    粤讲粤俗

    □颜志图(粤语讲古传承人)

    近日,有报章报道,位于广州教育路南方剧场北侧的药洲遗址,经过为期近半年的修缮整治,已重新向市民开放。现在的药洲遗址占地并不太大,但它却是广州乃至全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园林地面遗迹,其背后有着一段奢华的帝王史和一个个奇幻无穷的故事。

    药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五代十国时期,那时南汉王朝在广州建都,在如今吉祥路南段和教育路一线的两侧,修筑一座行宫———南宫。南宫之内有个湖,称为西湖,又名仙湖,西湖中心有个小岛,便是药洲了。相传,南汉王刘龑欲求长生不老,命人在岛上遍种草药,常常召集众方士在岛上炼丹制药,所以这个岛就得名“药洲”了。还有另一种看法认为,“药”并不是指丹药。原来“药”的正体字是“藥”,“藥”和“篽”在古时候是相通的,都是“御用”的意思。“药洲”实为“藥洲”,解作“宫廷御洲之地”。只是到了今天,用简化字“药”代替“藥”,被误认为“丹药”之意,故事就被附会上去了。

    药洲这里有著名的九曜石,如九曜第一石、海上洲石、池东石、珠泉石、仙掌石等,这些石合称为九曜石。认为“九曜石”是指九块奇石,也有一说认为“九”只是一个虚数,形容多不胜数。为得到这九曜石,南汉王刘龑耗费了不少人力物力,背后的故事可谓有血有泪。当年他强令犯人以做苦力来赎罪,从太湖运石头回来。谁不知,海上航行的时候,突然遇到狂风大浪,成只船眼看就要被浪打沉了……危难间,一个神仙降下凡尘,伸手扶了扶船上的石头,连石头带船就这样被他扶稳了,随即风平浪静。于是乎,在如今药洲保留下来的九曜石中,有一块石上还有一直掌印,传说就是这样来的了。

    因为九曜石的名气,药洲在清代也被称作九曜园,连南面的一条街巷,也被称作九曜坊。在清代时,附近的华佗庙亦称九曜古庙,庙旁的桥也称九曜桥。即使名气这么大,但九曜石的命途也是相当坎坷的。原来,到了明代,西湖水源文溪改道东濠涌入珠江,所以西湖逐渐淤塞,九曜石亦被土掩。到了清嘉庆年间,这里建了西湖书院,药洲遗址的范围不断缩小,大部分渐成为街道,剩下的就只有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这些了。直到后来,这些消失了的九曜石,才陆陆续续被发现。它们有的早前被迁往了别的地方,又被今人重新迁回来。而有的,甚至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被人们从湖里挖出来。

    到了今天,药洲还流传着一个谜题。原来,自南汉以来,不少文人墨客都在药洲这里留下了字墨,唯独米芾题字的药洲石上的字迹,到底是否真乃米芾真迹,学人们还有不少争议。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2 2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药洲遗址位于越秀区教育路,又名九曜园。五代南汉乾亨三年(919年),南汉开国皇帝刘岩在今西湖路、教育路一带,利用原来的天然池沼凿长湖五百丈(约合今1600米),史称西湖或仙湖。湖中建洲,在此炼丹求仙药,故称药洲。湖中有瑰奇怪石九块,称为九曜石。沿湖有亭、楼、馆、榭,风景甚美。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2 21:3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汉时置有名石9座,名“九曜石”,后世俗称“九曜园”。五代时刘岩割据岭南,立南汉国,建都广州,兴建王府,筑离宫别院,在城西凿湖500余丈,地连南宫。湖中沙洲遍植花药,名药洲,药洲中置太湖及三江奇石。这一带湖、桥、石、花组成风景绝佳的园林胜地,写下广东古园林史精彩的一章。

北宋统一岭南后,药洲成为士大夫泛舟觞咏、游览避暑胜地,名为西湖。南宋嘉定元年(1208)经略使陈岘加以整治,在湖面种上白莲,称白莲池,建爱莲亭。明代时以“药洲春晓”列为羊城八景之一。明清以后湖面渐淤塞缩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2 21:35:57 | 显示全部楼层
1949年药洲遗址的面积只得2000多平方米,其中湖水面积440平方米,仅存太湖山石8座。1988年开始维修药洲遗址,将埋在地下的景石提升,并向西拓展恢复部分湖面。1991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程建军重新设计了仿五代风格的门楼和碑廊。门楼面阔三间7米、进深两间4.8米,悬山顶。有关药洲九曜石的诗文等几十方碑刻嵌于湖北面新建的碑廊里。

8座遗石分别是:

1.米题“药洲”石。在池北岸,上有宋代名书法家米芾题刻“药洲”,署“米黻元章题”。该石清代时曾被移到广东布政使署东院和两广总督署,20世纪50年代迁回现地。

2.海上洲石。在北岸西面,圆石为顶,若牛头,四旁有10余窦相穿。宋熙宁年间许彦先在石上刻诗:“花药氤氲海上洲,水中云影带沙流,直应路与银潢接,槎客时来犯斗牛。”

3.池东石。在湖东端,上下两块石相叠,上石状如黑猪,下石形如巨龟,石身有泡沫小孔。

4.仙掌石。在池东石南面。有米芾在石上题刻诗:“碧海出蜃阁,青空起夏云,瑰奇□怪石,错落动乾文。”明人关鹏在石手掌纹旁题“仙掌”两字。

5.九曜第一石。在石堤东侧,石形像鳌鱼。1988年维修时把石升起约2米,在石底部有明嘉靖年间题刻的“此即九曜第一石也”。还有清代书法家翁方纲题刻的篆书“拜石”和隶书“龙窟”等题刻。

6.药洲石。在湖中偏西处,形如笋峰,高2.4米,上刻翁方钢题“药洲”两字。

7.白色中空石。在“药洲”石西面,上有清人的题刻两处。

8.珠泉石。在湖中西南面,西面刻“珠泉”,东面刻“钓矶”。

此外,现尚有较大的石块散落在湖西南角和西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2 21:3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药洲遗址重新开放(图)

2016-05-02 南方日报

  5月1日,经过为期近半年的修缮整治,位于广州教育路南方剧场北侧的“药洲遗址”重新向市民开放。市民可凭有效身份证件免费领取门票,每天限发放门票1200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2 22: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药洲遗址重新对外免费开放 每天限流1200人

2016-05-02 广州日报 作者:黄丹彤

明代“药洲春晓”已是羊城八景之一

  历时半年大修的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药洲遗址”昨日(1日)起重新对游人免费开放。

  据广州市文广新局(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保证对文物的维护,重新对外开放的药洲遗址每天限发门票1200张,采取凭借身份证免费领票办法。 每天10:00-17:00开放,逢周一闭馆。

  记者上午在药洲遗址看到,修缮一新的药洲遗址大门前,位于大院内左侧一株272年树龄的细叶榕成为遗址内最古老的植物。步入五代风格的遗址大门,可见面积450多平方米的水域,水底仅存的8座太湖山石见证了当年的奢华。

  药洲遗址地处广州市越秀区教育路南方剧场北侧,是南汉皇家园林遗址。

  一千余年来,许多名人都留下宝贵石刻,其中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题刻的“藥洲”和《九曜石》五言绝句一首,是药洲乃至岭南现存的珍贵石刻之一。有较高的历史、科学、教育价值,尤其在造园史、金石书法史、广东教育史方面,药洲遗址的历史文物价值均极为珍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2 22: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汉皇家园林 药洲遗址昨天重开

凭有效身份证件可免费领票入园,每日限发1200张门票

2016年05月02日 羊城晚报

    羊城晚报讯 记者黄宙辉,通讯员谢亿明、邱夏阳报道:广州闹市中新添一个休憩游览好去处。5月1日,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教育路南方剧场北侧的药洲遗址重修后向市民开放,市民可凭有效身份证件免费领取门票入园游玩。

    身处闹市的药洲遗址是南汉皇家园林遗址。五代南汉乾亨三年(919年),南汉开国皇帝刘岩在今西湖路、教育路一带,利用原来的天然池沼凿长湖500余丈(约合今1600米),开凿出西湖,建造皇家园林,聚方士炼丹药,因此这个小沙洲得名药洲。最为人所称道的是园中的奇石,其中以“九曜石”最引人入胜。在明、清时期,药洲一直成为当时有名的景点之一。

    一千余年来,许多名人在此留下宝贵石刻。其中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题刻的“藥洲”和《九曜石》五言绝句一首,是药洲乃至岭南现存的珍贵石刻之一,有较高的历史、科学、教育价值。1989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药洲遗址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上世纪后期,广州市文物部门经过详细勘察、校对,在原有文物基础上加以整理、修葺,恢复当年九曜园的风貌。1988年,开始维修药洲遗址,将埋在地下的景石提升,并向西拓展恢复部分湖面;1991年重新设计了仿五代风格的门楼和碑廊。

    从今年5月1日起,该遗址重新向市民开放。在开放时间内(为每天10:00-17:00,逢周一闭馆),市民可凭有效身份证件免费领取门票,凭票入园。为保证园区服务质量、环境卫生及文物维护,每天限发放门票1200张。

    在药洲遗址重开的首日,就有不少市民和游客进场游览。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丰富游园内容,遗址特别引进具有本土特色、反映本土文化的工艺品,如粤剧人物定制公仔、广州打铜工艺品等。


九曜石星罗棋布 羊城晚报记者 郑迅 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2 22: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是一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老牌大城市,如何加以保护和利用这些珍贵文物文化遗产广州政府可以做做功课!~鄙人希望广州可以筛选出一些极具代表性的有价值的够规模的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可以把广州再提升一个层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3 09: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几年逛街时误入,印象中蛮小的一个院子。四周由普通的居民楼围合着,显得有些狭窄局促;当中有一片池子,里面的应该不是活水,几座假山石矗立在水中。环绕着院子的是弯弯曲曲的连廊,墙壁上挂着各种书画。。。可能当时比较匆忙,并未发现园子很特别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3 10: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asd321 发表于 2016-5-12 22:55
广州是一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老牌大城市,如何加以保护和利用这些珍贵文物文化遗产广州政府可以做做功课!~ ...

海上丝绸之路已经是列为申遗项目的,另外可以以岭南文化遗址为主题,将南越王宫、南越王墓、药洲遗址、陈家祠、余荫山房等等一起捆绑申请,这样可大大提升广州的国际影响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8 07:44 , Processed in 0.044103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