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6864|回复: 25

[规划建设] 广佛新城要来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31 10:3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广佛新城要来了!

2016-05-31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吴曦

广佛之间要建新城,项目进展终于有眉目。


从滘口码头望过去,正南面就是大沥沙溪社区,广州坦尾就在东北方向,两地只是一河之隔。南都记者 吴曦 摄


规划范围为广佛路,水口水道,西环高速,珠江大桥的围合区域。总面积8 0 .7公顷,其中,南海占地4 1公顷,荔湾39 .7公顷。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31 10: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佛之间要建新城,项目进展终于有眉目。昨日,佛山市南海区政协和广州市荔湾区政协开展首次联合调研,对两地的道路交通对接以及位于滘口的共建示范区进行了视察。尤其去年8月广佛两地签订共建广佛同城合作示范区框架协议,其中重头戏就是广佛同城化综合开发治理试验片区,昨日两地规划部门透露,五眼桥-滘口片区将由两市授权设立“广佛特区”,建立共同架构,形成高效联系的功能组合体。

  两地政协首次联合调研

  这次两地政协的联合调研,也是历史首次。希望接下来两地能够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踏入年中,广佛同城多项合作交流渐趋频繁。4月下旬,南海和荔湾两地就历史上首次互派干部挂职,首批12名挂职干部分别出任对方职能部门局长助理,挂职期限为3个月。而5月初,就环保规划、区域联治、环保产业等问题,荔湾区、南海区两地环保部门又进行了座谈交流。

  这次两地政协的联合调研,也是历史首次。南海区政协主席张和平在调研后的座谈会中也表示,过去参与的联合调研都是与佛山几个兄弟区一起进行,这次两市之间在区的层面进行联合,形式非常好,对今后两地的交流合作也有诸多促进作用。

  而荔湾区政协副主席莫清则表示,南海荔湾两地政务数据互通,实现一部分行政审批业务在实体办事窗口的互通互办,这已经是两地合作的巨大进步。“就算荔湾和越秀区是兄弟区,但这些数据都没有互通,可以说在某些方面,和南海的互融比兄弟区还要好。”她希望接下来两地能够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也鼓励两地政协委员提高使命感,为广佛合作出谋划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31 10: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首站考察“广佛新城”平台

  片区规划建议两市有望统一协调,授权设立广佛特区。近期将打通沿江路,带动片区改造。

  昨日,政协一行首先来到滘口共建示范片区。去年8月,南海区与荔湾区签署了共建广佛同城化示范区框架协议,成为广佛同城历程中的“大事件”。协议提出南海与荔湾将探索在交界片区滘口一带共建广佛同城化综合开发治理试验片区,同时共建三山-东沙粤港澳高端服务产业合作区。前者重在探索两地交界的综合开发治理,后者侧重产业的对接与互补。

  站在滘口码头,正南面就是大沥沙溪社区,广州坦尾就在东北方向,两地只是一河之隔,过去这里是佛山的海关口岸。今后,这里将是“广佛新城”,据介绍,广佛新城(五眼桥-滘口片区)启动区范围为广佛路,水口水道,西环高速,珠江大桥的围合区域,总面积达80 .7公顷。其中,南海占地41公顷,荔湾39.7公顷。

  据悉,片区现状基本都是建成区,以村居、简易厂房和旧楼盘为主。在该片区中,南海部分国有用地约11公顷,村住宅用地约9公顷,集体经营性用地约11公顷。

  该区域将探索采用T O D模式,希望能够充分利用荔湾区作为珠三角传统的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位置,南海区作为珠三角制造业重镇的优势,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加强两区产业的协作互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但由于片区地处广佛交界,人口众多且往来频繁,目前存在交通混乱、人员繁杂、管理混乱等现状。加上片区内旧厂房、旧楼盘数量大,导致村屋、“三小”场所较多,据不完全统计,滘口片区有4万多间村屋,流动人口有40多万,片区治理问题仍待解决。

  从现场展示的概念图可以发现,片区今后或是另一个“珠江新城”。在片区规划建议中,记者看到,两市有望统一协调,授权设立广佛特区,建立一个共同架构,从整体角度进行功能分区,形成高效联系的功能组合体。在规划方面也将统一,拒绝重复配置,解决当前最迫切的道路、设施和用地布局等问题,避免空间隔离和重大利益背离。

  同时,片区将成立统一开发公司,负责征地拆迁,公共配套筹建和项目招商,利益共同分享,独立资金运营。近期将打通沿江路,带动片区改造,首先将通过一期改造树立典范,以全面推开沿线衔接区域的建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31 10: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断减少行政壁垒,不断深化同城程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31 10:4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佛出口放射线二期未开工

  总投资9.6亿元的全互通立交工程,计划将实现广佛放射线与广佛新干线及西环高速公路的交通转换。目前仍未开工建设。

  结束滘口片区的调研后,两地政协一行又来到广佛出口放射线二期工程的项目点。这里是全互通立交工程,连接广佛新干线、广州环城高速、321国道、芳村大道,总投资9.6亿元,建安费约5亿元。项目实施后将实现广佛放射线与广佛新干线及西环高速公路的交通转换。

  事实上,该项目布局已久,但由于用地报批及征拆工作未完成,工程目前仍未开工建设。其中一方面原因就因为项目占地面积大,更需上跨广茂铁路、武广高铁,中间需要多方面的沟通协调。


  话题

  10公里路11个红绿灯广佛交界塞车很严重

  结束调研行程后,两地政协在南海举行了首次联合调研的座谈会,面对广佛同城的崭新规划和平台,委员们讨论热烈。

  其中,讨论最为集中的就是关于新鲜出炉的“广佛新城”。有委员担心目前片区内仍有大量村居集聚,希望在开发过程中要尽快做好土地使用规划,考虑原居民的状况。

  南海区政协特邀委员、黄岐社区经联社社长陈积伦就表示,按照目前片区的规划,广佛新城的南面就是广佛路,“这算是两地历史最长、商贸浓厚的主路,但现在这条路的交通状况大家都很清楚,已经非常拥堵,从广州的中山八路过珠江桥来黄岐,只有2条路可以走,其中主要就是广佛路。”陈积伦建议现场两地的规划部门,在片区规划之中希望能够长远考虑道路交通的布局,例如是否需要隧道、立交桥等形式解决目前的交通问题?

  大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黄伟明也参加了这次调研,他透露,其实许多荔湾区的领导都住在大沥,对于大沥的情况都很清楚,也很关心大沥的交通、规划。他表示,去年开始,大沥启动平安东区计划,全面整理广佛交界的城市环境,除了对自然环境、水体等进行治理,还包括对治安、交通环境的改善。“没有好的环境,就没有好的产业,缺乏产业人口,自然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希望下一步推进过程中,大沥能够和南海、荔湾统一步调实现这几方面工作。”

  两区不少政协委员都表示,随着两地经贸往来越来越紧密,还有越来越多的广州市民来到佛山买房居住,他们都希望能有更便捷的交通道路出行。荔湾区政协委员、荔湾区委政法委副书记李鄂明说,未来两区规划的道路对接蓝图是很好的,但是在现有规划还没实施的情况下,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做好两区的对接也非常有必要。他以自身实际情况说明,如今每天上下班在广佛交界处的10公里路段设有11个红绿灯,加上交界处的交通管理相对宽松,导致塞车很严重。

  而南海区政协常委、顺德农商银行南海分行副行长夏立军表示,目前佛山进一步放开了户籍政策,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广州市民落户到佛山居住,但无论是讨论中的佛山一环收费问题,还是广州限外政策,无疑都是与广佛同城理念背道而驰。

  采写:南都记者 吴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31 11: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佛出口放射线二期未开工 这个也吹得够长时间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31 12: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年都出新城!!!!   动工没有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31 12: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dylangor 发表于 2016-5-31 12:34
每年都出新城!!!!   动工没有一个

要来大姨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31 22:2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新城呀~~~交通先行没错,但能不能集中力量一步一步一个一个来呢,分散力量搞这么多会更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31 23: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 01: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佛出口放射线二期,交通先行,集中火力先把这个击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 04:07: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二期放射线,短短几公里,拖了真的7 8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 08: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应该搞,个边好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 11: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恩。估计没有十年看不到开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 13: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规划每年都有一次,请问什么时候开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8 07:43 , Processed in 0.054663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