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7-31 22: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浙经验可供我省借鉴
“对比江浙等内河航运发达省份,我省内河航运优势资源仍未得到充分有效利用。江苏、浙江、安徽等省份的内河建设经验值得我们学习。”谢涛说。
据悉,“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投资110亿元,开发建设了连申线内河航道,北起连云港,南至上海市,全长558公里、11个梯级,号称第二条“京杭大运河”、“沿海水上高速公路”,有力推动了江苏沿海、沿江、沿运经济的对接,对航道沿线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有效的拉动和催化作用。
杭甬运河(资料片)
杭甬运河(资料片)
浙江省则投资70亿建成全国第一条现代人工开挖运河杭甬运河,全长近240公里,全线贯通后大大增强了沿河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开发区载体功能,产生了较大的产业集聚和辐射效应,形成基地型、龙头型重大产业项目,同时在通航不到一年的时间内,集装箱运输已初具规模。
“我省京杭运河开发建设已取得了显著成绩,在航道、船闸、码头等项目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各方面,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体制机制和专业人才队伍。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宝贵的经验,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对小清河复航的信心。”谢涛说。
小清河复航工作将全面展开
“小清河复航工程建设Ⅲ级航道169公里,涉及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5个市,需建设船闸4座,改造碍航桥梁38座,其中国省道公路桥10座、农村公路桥27座,铁路桥1座,要在‘十三五’期完成可谓时间紧、任务重。”谢涛介绍说。
为抢抓“十三五”国家大力发展发展内河航运的机遇,加快复航工程建设,小清河复航采取了“统一规划、分段立项、同步实施”的模式进行建设。“统一规划”是由省交通运输厅负责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全线整体规划、工可报告编制及行业审查、国家补助资金争取、省补助资金落实以及整个项目的综合协调等工作;“分段立项”是各市交通运输局或港航局作为各市辖区内小清河航段的项目法人,全面负责项目的立项、建设等各项工作,有条件的市可以委托县级交通部门为项目法人代表;“同步实施”则是小清河复航沿线5市同步,航道、船闸、桥梁建设同步,航道建设与港口码头、物流园区建设同步,确保各项涉航工程同步建成、同时投入使用。
据了解,目前沿线5市小清河复航工可报告已完成,8月10日前,将上报省交通运输厅和省厅港航局,8月底完成行业审查,年底完成项目立项。明年上半年完成项目初步涉及审批,明年年底开工建设,力争用3年时间完成项目建设,“十三五”末实现小清河全线复航。
“小清河复航后将实现千吨级船舶海河联运,成为沟通‘蓝黄’两区及省会都市圈的海河直达运输通道,有力促进小清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山东’建设,对实现我省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带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冰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