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7658|回复: 54

[江城资讯] 2018年4月8日武汉新闻汇总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8 08:5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巴山楚仁 于 2018-4-8 08:59 编辑

机场二通道湿地生态带建成 打造武汉都市田园美景
2018-04-08 07:53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分享到: 0 调整字体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4月3日,二七长江大桥罗家港明渠边,护岸整修一新成为游园,为军运会重点线路添都市田园美景 记者任勇 摄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经过4个月的生态修复和景观建设,机场二通道16公里湿地生态带景观雏形初现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东湖路的隔离带上,绿植丰富,各色花朵争奇斗艳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空港大道上约1600平方米的墙面上种满花草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在二七大桥罗家港明渠边,昔日的巨型渣土山披上“绿装”

  长江网4月8日讯(长江日报记者王亚欣 通讯员赵琴 宋婧 高腾飞 摄影记者任勇)机场二通道湿地生态带是武汉为迎接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打造的重点绿化提升项目。3日,长江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16公里湿地景观基本建成,呈现出一派水天相接、城景相依的都市田园景色。

  机场二通道是武汉第一国际窗口,其景观建设对于提升武汉城市形象具有重要作用。自2014年机场二通道通车以来,沿线景观大部分杂乱、荒芜,鸡棚、钓鱼棚等违章建筑随处可见。

  去年底,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施工单位武汉园发公司,按照“水岸连贯、林冠成景、修复局部被破坏地貌”的规划思路,开始对这一区域进行生态修复和景观建设。4个月以来,园林部门抢植抢栽,在机场二通道可视范围内栽植了香樟、栾树、水杉、池杉等乔灌木3.3万余株,栽植芦苇等水生植物5万余兜,撒播白三叶、黑麦草、小麦、波斯菊等约8百余亩,初步形成了机场二通道湿地生态带约3000余亩的核心景观长廊。

  记者驱车行至机场二通道上,视野开阔,途经府河流域,沿线跨越汤仁湖、新教湖、麦家湖、任凯湖、马家湖等5大湖泊。湖泊水质清澈,杨柳依依,高大的武汉市树水杉点缀其间,在麦家湖与任凯湖之间,一座被绿植覆盖的丰山清晰可见,一些园林工人正在栽种美女樱。可以预见,待5月花开时,这里将变成一片紫色花海。

  市园林和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湿地生态带的最大亮点在于湿地景观的营造,5大湖泊的水边堤岸均种有水生植物,用于水土保持,净化水质;水边栽植的池杉、水杉、落羽杉等树种将会形成一片片水上森林;山水间还构建了特色植物群落,待秋季来临时,乌桕、法桐、银杏等彩叶植物,将会把这里点缀成一幅“秋天的童话”。

  除了远观大气、震撼外,未来市民还可深入其中近距离感受府河湿地的美丽。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建设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湿地生态带在建设时,已留有入口和步道,计划在此建设绿道,未来市民可从巨龙大道多处入口进入湿地游玩。

  据了解,机场二通道湿地生态带也是府河生态绿楔示范工程项目之一,丰富的湿地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批野鸟来此栖息繁衍,其中包括世界极危物种青头潜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等。目前还在规划建设国家湿地公园、柏泉花世界、府河南岸生态复绿等多个生态项目。

  绿化提升项目进展>>>

  武汉最大立体“花园”现身空港大道

  在4个篮球场大小的墙面上“绣”花

  (长江日报记者王亚欣 通讯员杨升 赵琴)3日,由7万余盆花卉组成的约1600平方米巨型植物墙现身空港大道,这是武汉最大的一面立体“花园”,其面积相当于4个篮球场大。

  空港大道是进出天河机场的必经之地,为军运会重要配套线路,待各国运动员乘飞机抵达武汉后,巨大的立体植物墙将给他们留下极为震感、愉悦的第一印象。

  记者看到,植物墙正处在天河机场飞机滑行道下方,在这里几乎每隔十多分钟就能看到一架飞机从头顶滑过。墙面由常春藤“打底”,红色的天竺葵、紫红色的马格丽特拼成大小一致、高低错落的几何图形镶嵌其中,远望如同一幅绚丽的马赛克画。

  据介绍,这是我市目前最大的室外景观墙,整个制作过程如同在一块巨大墙面上做“十字绣”。3月18日,绿化工人开始施工,先在四米多高的混凝土墙上放线,搭建龙骨轻钢结构,再在雪弗板上,用上万枚钉子将数以万计的黑色容器袋固定,种上裹着土球的花草。

  市园林和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植物墙在植物品种选择上要求很高,所选植物既要能顶住风吹雨淋、严寒酷暑,又要在植物高度、外形、土球等方面适合垂直栽种。经过多轮筛选,最后从浙江、福建等地,选取了常春藤、金边阔叶麦冬、马格丽特、天竺葵、金叶石菖蒲、小叶栀子花等花卉。为节省后期养护成本,植物墙还自带2万多个喷灌设备,他们将根据气候、温度、湿度等综合因素自动浇水。

  二环线将呈现51公里月季花带 全市多条道路隔离带穿“花衣”

  本报讯(记者王亚欣 通讯员赵琴 王建红 彭雪琴)告别单调的绿植,隔离带中各色花朵将争奇斗艳,车行其中如同在花带穿行。3日,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养护处负责人介绍,为迎接军运会,我市多条道路中分带正在增加花卉、彩叶植物。其中最大亮点是,二环线将呈现51公里的月季花带隔离带。

  在机场二通道沿线,隔离带上的红叶石楠经修剪后,外形高度一致,如同一排排向过往车辆行注目礼的红色卫兵。据了解,因今年1月份的大雪,不少含融雪剂的雪水混入隔离带的土壤中,造成突然盐碱化,这批红叶石楠差点死掉。市园林和林业局养护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若全部重新替换,不仅造价高,红叶石楠的长势势必受到影响。园林部门采用重修剪,改良土壤成分等多种方式,通过养护手法将其救活,多数路段已形成较好的景观效果。

  51公里的二环线隔离带将成为武汉最长的月季长廊。3日,记者在2012年便试种了藤本月季的徐东大街探访了解到,短短500米的街道种有藤本月季2000余株,绿化队养护人员按照精细化养护要求,加强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尤其注重花后修剪。去年5月盛花期时,藤本月季竞相绽放,花团锦簇,将道路装扮成了鲜花走廊。此外,东湖路,长江大道武珞路、中北路,楚汉路等多条二环线主干道上,种有数万株藤本月季,未来将形成街头一景。

  在鹦鹉大道至十升二路段,原先隔离带中主要种植法国冬青和红叶石楠,为提升景观效果,如今已更换灌木及花卉植物茶梅球、三角梅、树状月季共4100余株,布景丰花月季、菊花、一串红、鸡冠花、长春花等观花性植物4400平方米。

  “隔离带中的花卉,主花和配花的色彩搭配很有讲究,单看很普通的花,搭配得好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市园林和林业局养护处负责人介绍,二环线隔离带多选用藤本月季,因其适应性强,盛花期可从5月持续至10月,花色艳丽,具有较高观赏性。

  二七长江大桥旁巨型渣土山变青山

   市民以后可沿绿道登山赏花漫步

  (长江日报记者王亚欣 通讯员赵琴)在二七长江大桥罗家港明渠边,有一座绵延近300米的巨型渣土山。这座“大山”,一度因其25米的高度成为罗家港明渠整治的拦路虎,甚至对近在咫尺的二七长江大桥也构成威胁。3日,记者看到,这座位于军运会重点线路上的巨型渣土山已披上草皮,栽上树木,变成一座青山。

  2010年左右,周边有多处市政工程和建筑工地施工,进出道路不畅,渣土被运往铁机村附近堆放,形成渣土山。城管部门曾统计,要完全清除这座渣土山,成本在4000万元以上。今年初,考虑到4号线运营安全,渣土山不宜搬走,经相关部门协调,决定通过绿化的方式让这座曾经的渣土山变身为市民休闲游玩的青山。

  “渣土山几乎位于地铁4号线上方,在覆绿之前,山上一度被附近居民分割成大大小小几十块菜地,有些菜地周边被积水围绕,水已经变绿,发出难闻的气味。”施工方洪山区园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对渣土山的环境进行了清理,拆除大小菜地雨棚,修建排水渠,在裸露的渣土上大面积铺上草皮,使水土得以保持。再对原本偏碱性的土层进行土壤改良,种植紫薇、桂花、楠树、石楠、花石榴等近3000株树。其中,紫薇有“百日红”之称,花期可从6月持续至9月,花开呈深粉红色。

  据了解,整个修复工作从3月6日进场,到20日完工,仅用了15天。市园林和林业局、洪山区园林局、武汉市园林设计院等相关单位经常现场办公,边比对设计图,边解决问题。而渣土山上栽种的树木多从周边重点工程移栽而来,使得现有树木全部保留,得到有效利用。

  记者发现,渣土山与周边的罗家港明渠直接相连,宽阔的渠道边,护岸被整修一新,形成了罗家港游园,园内还设置了“武汉绿道”标牌。洪山区园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后期将依据市民登山习惯,将绿道延伸到覆绿的渣土山上,届时市民可登山、赏花、漫步。

  链接>>>

  军运会护绿“尖板眼”

  “神秘容器”保树木成活 探地雷达为管线“做B超”

  (长江日报记者王亚欣 通讯员赵琴 杨升)神秘的容器可以让树木存活更久,长得更好;探地雷达可有效探明复杂的地下情况,避免安全事故。4日,武汉市花木公司工程二部部长彭伟介绍,武汉本月将完成现有的120公里道路绿化提升,新栽树木1.5万株。在军运会行道树补栽中,运用了不少“尖板眼”。

  “尖板眼”1 探地雷达

  攻克难点

  过去有些路段地下管线复杂,造成难以种树或树木长不大等缺绿、少绿现象。在栽树前对地下管线的排查非常重要。

  有何作用

  对路面“开膛破肚”的前提下,探地雷达通过向地下发射电磁波,以类似做“B超”“CT”的方式扫描地下管线,可初步判断管线埋深、走向、属性等,以提示施工人员避开地下管线,降低安全风险。

  贴心措施

  此次行道树更换和补植点位主要分布在城区主干道上,为不影响市民白天通行,基本上从晚上10点到次日早上6点进行施工。

  “尖板眼”2 容器苗

  攻克难点

  树木移栽后,还要让其长得好,容器苗就派上了用场。

  有何作用

  当树木在原产地出土后,根系经过修剪,栽至盛有养分丰富的培养土等容器中,自然成冠,在出圃、运输、种植的过程中,其根系得到容器保护,栽植时无须再进行根系、树冠修剪。这样移栽的树木不仅冠形好,成活率可超99%。首批使用容器苗移栽的树木已在杨春湖路“安家”,200多棵香樟胸径均达到18-20厘米,长势良好。

  责编:宋菁

评分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8 08: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巴山楚仁 于 2018-4-8 09:00 编辑

清明小长假 武汉三大火车站地铁客流超春运
2018-04-07 22:06 来源: 长江网 分享到: 0 调整字体
   长江网4月7日讯(长江日报记者郭佳 通讯员曾斯 产启斗)从4月4日到7日下午5时,武汉地铁全线网客运总量为1100万乘次,其中4日以351.42万创历史新高,三大火车站地铁客流超春运。

  清明节期间,地铁4号线永安堂站几天来客流明显增大,主要集中在早上7点到中午,市民集中利用地铁出行前往扁担山扫墓。该站按照分时段3套方案组织客流工作,尽量让乘客快进快出,提升乘客出行舒适度。截至7日下午5时,车站4天来集散量达到15万人次,日均集散量超过平常的6倍,其中6日5.63万人次为今年最高值,相当于平常集散量的10倍。

  同时,随着回乡扫墓、外出游玩等出城客流影响,三大火车站地铁站迎来了以节前出站乘坐火车出城为主的客流高峰,节末以返程回汉的进站客流为主。7日天中午开始,与火车站无缝对接的地铁站迎来进站客流高峰,各车站按照既定的预案,设置回形栏杆,乘客有序迂回进站,同时开启小包快检通道,增大进站速度。

  记者了解到,从4日到7日下午5时,汉口火车站、武昌火车站、武汉火车站四天地铁集散总量为65.47万、55.05万、45万乘次,日均集散量均超过春运。为此,从中午开始地铁2、4号线及时增加上线列车数,最高上线列车数分别达到40列和34列,为平常周五晚高峰的上线列车数,助地铁乘客早点回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8 09: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小长假4大城际铁路共载28万名旅客
2018-04-07 23:29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分享到: 0 调整字体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武孝城际铁路客流火爆。通讯员苏庆丰 摄

  长江网4月7日讯(记者张全录 通讯员 张琦 苏庆丰) 清明小长假铁路客流7日以刷新同期新高平安结束。武咸、武冈、武石、武孝4条城际铁路,共为28万多名旅客提供出行便利,比去年同期增加8万人次,增幅达40%。

  清明假期,武汉周边地区旅客向武汉三大火车站聚拢,使得武汉去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西安、南宁等多条热门线路的客流激增,三天每日发送旅客都在30万人次以上。

  为应对高峰客流,武汉铁路部门在前期加开42列管内开行的普客和动车的基础上,根据客流动态和需求,往广州、襄阳、宜昌等热门方向加开了G4555次、D5261/2次、D5871/2次等28趟列车提升运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旅客出行需要。

  除此之外,武汉火车站“人脸识别”进站系统、汉口站内中转换乘等服务,为旅客节省了出行和换乘时间,有效疏散了客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8 09:0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实景演出成武汉旅游第三极 人气爆棚旅游委连发预警
2018-04-07 23:25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分享到: 0 调整字体
  长江网4月7日讯(长江日报记者匡志达 通讯员郑军辉)继上周末黄陂区旅游委首次因锦里沟《风云土司寨》演出发布旅游预警后, 4月7日下午4点,黄陂区旅游委再次因观看《风云土司寨》和《花木兰.云中战歌》的游客“爆棚”发布出行提示。为实景演出连续两周发布客流预警和提示,这在武汉旅游史上还是第一次。

  7日下午4点,黄陂区旅游委发布提示称:今日赴黄陂锦里沟、木兰草原观看《风云土司寨》《花木兰.云中战歌》的游客量较大,为保障游览及观剧质量,请游客遵守景区秩序,文明观看演出。而在上周六,黄陂区旅游委则发布了客流预警。当时锦里沟景区新春第一场《风云土司寨》上演,近1.5万名游客涌入景区,客流量直逼景区容量上限。区旅游委紧急发布预警,分流游客到其他景区游览。

  锦里沟景区经理李浩介绍,因为游客太多,周五、周六都特地加演一场。周五那天表演的战马过度劳累,在场上累倒在地。景区晚上特地给周日上场的马儿安排特别护理,还加了双份草料,确保第二天表演精力充沛。

  小长假期间正式公演的《花木兰.云中战歌》,为黄陂旅游演艺市场又添了一把火。这部梅帅元团队制作、投资近亿元的战争题材实景剧,两天为景区带来超过3.5万人次的客流。

  被誉为“武汉旅游新地标”的《知音号》,在小长假期间也是场场爆满,“那一张旧船票”在两周前就早早售罄。从去年4月开演至今,《知音号》在每天限流的情况下,接待游客已超过20万人次,基本场场爆满。

  游客的蜂拥热捧,让旅游演艺项目成为武汉旅游市场中热度最高的板块。目前,武汉除了《知音号》《花木兰.云中战歌》《风云土司寨》等项目,武汉各区还有七八个打造实景演艺项目在策划,包括:以汉口租界老建筑为背景演艺项目、依托东湖实景的“水秀”项目等。对当下的旅游演艺项目热潮,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副院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舒伯阳认为,地方文化需要具有独特地方烙印的文化IP 支撑,实景演艺项目可以看做是文化创意IP ,它在愉悦游客的同时也在丰富着地方文化。

  湖北旅游学会会长马勇认为,旅游演艺项目的落地开花,让武汉迅速补强“吃住行游购娱”中的娱乐环节,并使旅游产品拥有了更充实的文化内核。在传统的山水、人文旅游项目之后,旅游实景演艺有望成为支撑武汉旅游市场发展的“第三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8 09: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小长假 超1600万人次游荆楚旅游收入96.44亿

2018-04-08 07:48:09 来源: 湖北日报


  图为:4月7日,清明小长假最后一天,武汉站十几个站台停满高铁动车组,正陆续发送旅客。当日,武汉三大火车站(武汉站、武昌站、汉口站)共发送旅客32万人次。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梅涛通讯员陈端摄)
  清明小长假,花香伴着春色,吸引游人如织,掀起荆楚春季旅游高峰。据统计,全省各地三天共接待游客1624.15万人次,同比增长18.3%;实现旅游收入96.44亿元,同比增长19.5%。
  我省赏花景点景区已增至150多个,花卉品种近千。清明节期间,全省各地以“花”为媒举办的各种活动成为热门看点,赏花游成为清明出游主角。武汉黄陂云雾山景区举办杜鹃节,游客可观赏到万亩杜鹃花海;咸宁咸安区开展赏花嘉年华活动,以赏花、泡温泉、尝美食为特色,吸引了大批游客;麻城龟峰山杜鹃花初露娇容,吸引大批游客踏青。
  除了赏花,一些景区推陈出新,引来大批游人。武汉东湖风景区开展花式自行车巡游,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武汉欢乐谷奇想动漫节盛大开幕,为游客带来现场版“声临其境”的别样体验;神农架推出住农家屋、吃农家菜、体验农家风情等短线产品。据统计,纳入全省假日旅游统计的25家景区三天共接待游客 162.58 万人次,门票收入2.63 亿元。
  此外,文明祭祀、出游已渐成新风。在武汉的九峰山、扁担山、石门峰等公墓,选择鲜花祭奠的人群达90%以上。(记者陈熹、通讯员唐志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8 09: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同比增长28.05% 湖北保险业增速全国第四

2018-04-08 08:18:27 来源: 湖北日报

  3月28日在汉召开的全省保险公司总经理联席会议透露,2017年湖北保险业实现平稳健康较快发展,全省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346.77亿元,同比增长28.05%,增幅在全国排名第4位,中部六省第2位,较2016年晋位明显。2016年,全省保费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达1051.7亿元,同比增长24.67%,增速居全国第17位。
  这一势头,在今年前2个月有所延续。数据显示,1至2月我省保费收入420.12亿元,尽管同比下降8.79%,但与全国平均降幅相比,少下降9.69个百分点,保费收入全国排名第7位。保费收入下降主要源于各保险按照监管要求,调整业务结构,回归保障本源,以中短存续期为主的万能险等险种以及新单趸交(一次性付清所有保费)比例大幅下降。
  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国银监会和中国保监会职责整合,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按照湖北保监局要求,全行业将坚决服从、积极拥护、自觉配合机构改革,做到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干劲不减。机构改革期间,严格市场监管,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从严从重从快查处,做到露头就打、重拳出击。(记者张阳春、通讯员陈晓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8 09: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小长假东湖花海吸引30万游客 再次刷新游客纪录

2018-04-08 08:41:01 来源: 长江日报


  清明小长假三天,东湖绿道迎来八方游客近30万人次,再次刷新游客纪录。百公里东湖绿道串联起的东湖各赏花地游人如织。来武汉、游东湖、逛绿道、赏花海成为武汉假期“三日游”热门线路。
  移居广州5年来,武汉人程芳首次清明节回汉祭扫,同时带丈夫女儿游览自己的家乡。“没想到东湖大变样了,以前爬爬磨山逛逛梅园,一天足够了,如今连东湖绿道都玩不过瘾。”程芳说。程芳的丈夫徐锦是地道广州人,他惊叹于东湖花海的壮观。“樱花园、梅花园、牡丹园、植物园我们都逛了个遍,时间还蛮紧张的,还有些意犹未尽,下次还会再来的!”徐锦连声夸赞说:“东湖花海不输广州花城啊!”
  清明小长假第一天阴雨,因此天气晴朗的两天市民游客更加集中。据统计,6日、7日两天,东湖绿道单日游客量超过13万人次,每公里东湖绿道上就有1000多人在游览。东湖绿道观光车发车频次从平时的每10分钟一次调整为每5分钟一次,观光车数量从平时的150辆增加到200辆。6日,央视《新闻直播间》再次报道东湖绿道游人如织的盛况,时长达4分33秒。央视报道称:漫步东湖绿道已成为武汉人享受都市慢生活的首选地。
  去年底东湖绿道二期建成,这条串联东湖各景点的绿色纽带,成为游客游玩的便捷通道。春暖花开,东湖作为城市公共绿色空间的功能也日益凸显,游览时间延长,游客量频频走高。“漫步绿道,泛舟东湖,徜徉花海,登高磨山……东湖满足了不同游客休闲慢生活的需求。”东湖风景区旅游局负责人介绍,进入3月以来,每到周末双休,东湖就会迎来游客小高潮,东湖三日游线路逐渐受到热捧。
  月月有花看,季季有花展。东湖三日游精品线路中,“东湖花海”成为关键词,“东湖赏花”成为外地游客来汉必玩项目之一。
  3月初东湖绿道“梯田花海”油菜花绽放,东湖“金黄地毯”刷爆朋友圈。3月中旬樱花节开幕,周末接待游客量可达6万-8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四成,来赏樱的外国游客约比去年同期增加三成左右。周末外地团队游客挤满樱园,最多的一天有270个外地旅游团入园。“春游东湖樱园”成为各大旅行社3月份必推的景点。
  紧接着清明节,东湖牡丹园3万余株牡丹花进入盛花期,同时出现桃花、棣棠、垂丝海棠、樱花、花毛茛、木绣球等“七花齐放”的奇景,游客在新修的花间栈道里近距离赏花,美不胜收。
  3月也是武汉植物园全年花卉开放最多的月份,郁金香、风信子、洋水仙、山茶、玉兰、紫荆、鸢尾、桃花、梨花、李花、海棠、日本晚樱、牡丹、芍药、杜鹃等20多种花卉次第登场,争奇斗艳。武汉植物园3月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其中外地游客约占两成。
  接下来,东湖落雁景区玫瑰花将迎来盛放期,数万株玫瑰花芬芳四溢。同时,扩容后的磨山杜鹃花海也会带来惊喜。之后5月山花满坡,7月荷花飘香,8月桂花挂枝……大美东湖,正在展开一幅崭新的“世界级赏花胜地”的美丽画卷。(记者傅雪婴 甘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8 09: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共迎游客422万人次
发布时间:2018-04-08 07:07:44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记者汤炜玮、通讯员武旅)清明小长假武汉先雨后晴,出游热情高涨。据统计,全市3天接待游客422.18万人次,增长10.48%,旅游收入13.28亿元,增长23.42%。其中,传统民俗体验游倍受青睐,外地游客明显增多。
清明时节素有采茶、插柳、种树、放风筝等习俗,武汉各区纷纷推出独具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活动。江岸区在吉庆民俗街举办非遗手工艺集市、创意风筝DIY、茶艺表演等活动,开展“外国人游吉庆街”民俗旅游活动。武昌区推出“我把古诗唱给你听”儿童诵诗活动和“千人汉服风筝节”活动。新洲区举办以“品民俗文化、赶乡村大集、赏田园风光”为主题的花朝节。黄陂区木兰草原举办“云中绽放、快乐翱翔”木兰草原国际风筝嘉年华。
清明期间,外地人通过网络预订酒店宾馆,选择旅行社自助游服务,比平时有大幅度增长。黄陂木兰景群的停车场内,河南、江西、安徽等地车牌较往年有大幅增加。“木兰景群休闲观光-奥特莱斯、汉口北旅游购物-吉庆街、户部巷品味美食”成为省外游客热捧的定制线路。外地游客增多,催生民宿业加快发展,一批美丽乡村试水民宿和休闲游,颇受游客欢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8 09: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频道>正文

新华网

权力再下放! 湖北省124所高校可自主评审职称 2018-04-08 07:54:29 来源: 湖北日报
打印
字大
字小
  4月3日获悉,省人社厅、省教育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下放高校职称评审权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继续下放高校职称评审权,实现我省所有高校自主评审全覆盖。
  在2017年下放80所省属高校职称评审权基础上,《通知》明确,继续向全省44所非国家示范、国家骨干、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下放职称评审权,由此实现全省124所省属高校自主评审全覆盖。权限层级涵盖高校教师、实验技术两个系列从初级到正高多层次评审权。
  评审权下放,高校怎么开展评审?《通知》要求,各高校自行组建相应专业职务评审委员会及评委会办公室,自行组建相应专业的专家评委库。各高校评委会要制定以岗位职数使用、评委抽选、评审程序、评审纪律监督、投诉举报受理制、问责办法等为主要内容的评审工作办法;在省统一标准条件基础上,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结合学科、专业、岗位特点,自主制定不低于省级基本要求的评审标准;高校教师水平能力测试继续以评教评学结果作为依据,实验技术系列人员水平能力测试由各高校自主;对高校不具备评审条件的学科(专业),可采取由单位委托或自主联合评审的方式进行评审。
  职称评审权下放后,各高校自主评审、自主发文、自主办证,政府不再组织高校职称评审、不再审批高校评审结果、不再核定高校职称评审职数,结果各高校自主使用。取得资格的人员在省内流动时,接收学校对照新岗位要求,对其业绩重新进行评审聘任。
  《通知》还要求,各高校要建立职称评审监督委员会,参与并负责高校职称评审全程监督、负责受理高校职称评审过程中的投诉举报。各级人社、教育部门对申报人员及评审通过人员进行随机抽查,评审中进行巡查,对发现的标准把握不严、程序不规范等问题,督促高校及时整改,对整改不力或问题严重的高校将给予通报,并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下一步,省人社厅、省教育厅还将出台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事中事后监管的有关办法,并借助信息化系统做好结果备案和数据跟踪。(记者陈会君、通讯员许兰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8 09: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江设计院与武汉市青山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8-04-07 杨泽亚 长江设计院
       4月4日,长江设计院与青山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统筹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加强政企合作,促进青山生态宜业宜居新城建设。

         长江设计院院长钮新强,青山区委书记、化工区党工委书记苏霓斌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长江设计院副院长谢向荣、青山区政府副区长刘震分别代表双方签字。



  钮新强院长对青山区委区政府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指出,新中国成立后,青山区为武汉市工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同时也承担了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巨大压力。战略协议的签订,意味着长江设计院将作为重要技术支撑单位,将全心全力服务于青山区发展,长江设计院有能力和信心,通过北湖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等一系列工作,交出让青山区委区政府满意的答卷。

  苏霓斌书记欢迎钮新强院长一行的到来,感谢长江设计院为青山区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他表示,设计院之前开展的青山江滩建设工程,通过生态修复治理,实现了青山区的转型再造,相信这次双方合作也定会再度成功,北湖生态文明试验区将焕发新生,给国家生态治理和长江大保护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签约仪式上,双方观看了青山区宣传片,建筑设计院汇报了北湖生态文明试验区概念性规划方案。

  青山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化工区管委会主任刘栿堂,青山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李定君,化工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小兵,化工区管委会总工程师高成喜,化工投董事长周汉麒;长江设计院副总工余启辉,战略发展部、水利规划院、建筑设计院、环境公司、市政交通院主要负责人参加签约仪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8 11: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牛!汉产电力综合推进系统,为船舶装上中国"电"心

入夜,行驶在长江上的“知音”号看起来与其他船舶并无二致。人们不知道,其体内“推动”螺旋桨的不再是长长的传动轴,而只是一根电缆和电动机。

记者7日获悉,为“知音”号提供“电力综合推进系统”的中船重工712所,在舰船电力综合推进技术上又获重要进展:由其牵头承担的“船舶综合电力推进系统工程化技术研究”项目近日顺利通过专家评审验收。

传统的船舶,通常由原动机(柴油机、燃气轮机或核动力等)通过传动轴,带动螺旋桨。船舶综合电力推进系统,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它由原动机驱动发电机,发电机供电电动机,带动螺旋桨,舰船电力和动力两大系统实现融合。



然而,综合电力推进系统不是两大系统的简单组合,而是从概念到方案、组成、配置、技术等均发生重大变化,给造业船带来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据专家介绍,在全电推进船舶上,不再有长长的传动轴系连接螺旋桨,同等功率设备重量减少约30%,设计大为灵活;原动机与螺旋桨等没有任何机械联系,大大减少船舶振动和噪声;智能整合并分配全船各分系统的用能,全寿命期间将比机械推进节省16%以上的燃料费。

眼下,作为成为绿色环保动力的代表,全电推进系统成为世界造船业竞争的技术制高点。此前,这项技术多用在潜艇和军舰上,随后大量出现在民用船舶和海洋工程船上。

我国将电力推进系统运用在民船上起步较晚。2013年7月,位于武汉的中船重工712所,研制成功国内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压3兆瓦级电力推进系统及核心设备,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了船舶大容量中压电力推进系统的设计和制造能力。

两年后,该所在此领域再获突破,“船用电力推进系统开发及关键设备研制”和“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研制”通过国家验收,标志着该所完全掌握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及核心设备的关键技术和研制能力,具备了中压、低压系列化产品的研制及供货能力。

2015年5月,国内一家大型石油钻探企业采购4条采用电力推进系统的油田增产服务船。712所与ABB、GE等国外知名公司同台竞技,凭借优势击败对手,成为该型船的国内首家集成商。如今,世界上已有上百艘船舶,使用712所的电力推进系统。

武汉理工大学教授严新平表示,目前,95%以上的内河船舶还使用柴油机动力,不仅耗油量巨大,还会产生废气污染和油污污染。改用供电船舶,污染都可以避免。

据了解,下一步,七一二所将继续开展基于低压船舶兆瓦级直流电网电力推进系统、5兆瓦级高功率密度永磁电力推进系统、零排放船用百千瓦级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等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提升我国在船舶电力推进领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 (湖北日报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8 12: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客的增长对城市发展本身就是一种认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8 12:34: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武汉新花城的城市品牌营销还是有成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8 12:44: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种石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8 12: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希 发表于 2018-4-8 12:44
不要种石楠了。。

据说石楠花有净化空气和驱除蚊虫的作用
就是气味嘛……
夏天是捂汗
冬天是吾寒
春天是污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3 22:22 , Processed in 0.046992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