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4-26 10: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光明新区一季度GDP增速全市第三
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4.98亿元,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7.55亿元,增长42.8% 王宏彬要求全面落实企业扶持政策创造更好环境,推动新区成为实体经济发展重要极点
来源:宝安日报 2018年04月26日 版次:B02
宝安日报讯(记者 龙冠斌)今年一季度,光明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4.98亿元,增长8.5%,增速排名全市第三。昨日下午,光明新区召开2018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深入分析新区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并部署下阶段经济工作。新区党工委书记王宏彬在会上强调,要加大对实体经济扶持力度,全面落实各项企业扶持政策,推动光明新区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极点。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邝兵,新区领导李世清、胡汝林、胡育青、邓艳东参加会议。
会议听取了新区2018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报告。今年以来,光明新区围绕全面建设“四城两区”总体目标,坚持质量引领、创新驱动,统筹推进稳增长、强创新、优环境、补短板、惠民生等各项工作,推进新区经济有质量、有效益、有速度、可持续地发展,实现较好开局。一季度,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4.98亿元,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05.02亿元,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77.55亿元,增长42.8%;国地税税收收入完成38.06亿元,增长2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8.48亿元,增长8.6%。
其中,新区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比全国、全市分别高出1.7和0.4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市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位列全市各区第一名,高出全市平均增速14.7个百分点。根据分析,新区一季度经济运行呈现出经济增长平稳开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经济总体平稳,工业投资表现亮眼;投资增长步伐稳健,重点区域加快建设;财政收入增速全市第一,国地税收入稳步增长;消费市场总体平稳,外贸进出口实现正增长等五个主要特点。
王宏彬对新区一季度经济运行成绩表示肯定。他指出,要看到当前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认清内部和外部形势,进一步坚定发展的信心。要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已经出台的《光明新区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在成功举办光明新区营商环境推介会的基础上,继续打造更加一流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大企业、大项目在新区落地落户,推动新区大建设、大发展。要以科学城落地新区为契机,把未来的光明新区打造成为前沿科学的研究高地、粤港澳大湾区源头创新的策源地。
王宏彬强调,要充分发挥“区—办事处—社区”三级服务企业机制作用,新区领导要继续带好头、做好表率,各办事处、各社区要切实加大力度做好辖区重点企业的服务,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经济部门要及时发现、研究并解决新区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产业集聚发展。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扶持力度,积极转变作风、主动上门服务,全面落实各项企业扶持政策,推动新区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极点。要在完善服务体系、加强经济运行动态分析上下更大功夫,及早施策、共同努力,力争新区上半年经济增速达到9.5%以上。
邝兵要求,要密切跟踪企业需求,加大服务企业的培训力度,列出服务清单,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精细化服务。要及早发现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培育高端消费业态,推动工业投资项目加快开工建设,提速城市更新,为新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要着力补齐道路交通、环境品质等方面的短板,完善基础设施,充分利用好政策,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要在立足当前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立足长远抓好经济发展的方向,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驱动。
“数说”新区一季度经济
新区地区生产总值
完成184.98亿元 增长8.5%
亮点:增速比全国高出1.7个百分点,比全市高出0.4个百分点,排名全市第三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完成105.02亿元 增长7.5%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完成77.55亿元 增长42.8%
亮点:增速位列全市各区第一名,高出全市平均增速14.7个百分点
国地税税收收入
完成38.06亿元 增长25.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完成28.48亿元 增长8.6%
经济发展特点
●经济增长平稳开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工业经济总体平稳,工业投资表现亮眼
●投资增长步伐稳健,重点区域加快建设
●财政收入增速全市第一,国地税收入稳步增长
●消费市场总体平稳,外贸进出口实现正增长
稳增长策略
质量引领 创新驱动
稳增长 优环境
强创新
补短板
惠民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