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1999|回复: 46

[经济资讯] 2017年华星光电营收收304.8亿元,利润约115亿元,增长111.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29 08: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CL集团2017年报分析:华星光电收入304.8亿元
2018-04-28 14:25 来源: 显示之家关注
分享
加入自媒体纠错订阅
导读: 4月27日,TCL集团发布2017年报和2018年一季报,2017年实现营收1,115.8亿元,净利润35.4亿元,其中归母净利润26.6亿元,同比增长66.3%。
4月27日,TCL集团发布2017年报和2018年一季报,2017年实现营收1,115.8亿元,净利润35.4亿元,其中归母净利润26.6亿元,同比增长66.3%。

2018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6.3亿元,净利润7.88亿元,同比增长17.2%,其中归母净利润7.31亿元,同比增长63.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21亿元,同比增长2.69倍。在取得良好业绩的同时,公司不忘回报股东,推出2017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共计分配利润13.55亿元。现金分红比例高达50%。

产品业务
1 半导体显示业务
集团通过华星光电开展半导体显示面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以及半导体显示相关业务的协同管理;华星光电子公司华显光电(0334.HK)从事中小尺寸TFT-LCD /OLED显示模组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广东聚华定位于印刷和柔性显示研发公共开放平台,开展印刷显示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华睿光电主要从事自主IP的OLED关键材料的开发。集团通过上述布局,共同构建面板产业链垂直整合驱动及下一代新型显示技术和材料驱动的半导体显示产业生态。


1.1 华星光电
报告期内,半导体显示行业景气度较高,华星光电产能提升并保持满产满销,实现销售收入304.8亿元,同比增长17.6%,实现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114.9亿元,同比增长111.1%。
华星光电的两条8.5代线—t1和t2主要生产电视用面板,报告期内,继续保持满产满销,累计投入玻璃基板338.7万片,同比增长19.9%,平均月产能达到28万片,继续保持效率和效益指标的全球行业领先。产品结构持续改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32吋电视面板产品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二,55吋UD等高规格大尺寸产品市占率保持国内第一。
第6代LTPS生产线—t3主要生产高端智能手机、移动PC、车载等中小尺寸面板,产能在报告期内稳步增长,良率提至较高水平。出货量稳步增长,一线品牌客户顺利导入,新客户开发有序推进。全面屏产品于第四季度顺利量产出货,销量占比持续提升。
第11代TFT-LCD及AMOLED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t6建设工作进展顺利,2017年11月主体厂房提前封顶,预计于2019年一季度量产,主要生产65吋、75吋等超大尺寸电视面板。
第6代LTPS-AMOLED柔性生产线—t4项目于6月份在武汉开工建设,12月主体厂房封顶,较原计划提前4个月,预计于2019年上半年产品点亮,2020年初可量产出货。
华星光电在武汉建有4.5代柔性OLED实验线,OLED器件开发、材料验证和工艺调试优化工作持续推进,柔性OLED手机屏幕已完成客户送样。
公司模组整机一体化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建设工作进展顺利,项目预计在2019年完成一期建设,达成年产各尺寸液晶面板4,000万片的生产能力。作为华星光电G11及G8.5代线配套工厂,高世代模组项目将提供高品质的液晶显示模组,进一步增强华星光电在半导体显示领域的工业能力。
1.2 华显光电
报告期内,受到部分终端客户清理库存及调整产品策略影响,华显光电实现销售收入34.6亿元,同比略下降5.8%。公司加强研发并改善产品结构,拉动产品平均售价同比增长31.5%至64.9元,毛利率同比增长2.5个百分点,实现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27.0%。
华显光电武汉LTPS-LCD模组厂,于2017年第四季度实现正式量产,产能稳步爬升。华显光电紧贴市场对全面屏产品的需求,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全面屏模组产品销售稳步增长,一线品牌客户开拓进展顺利。
1.3 广东聚华
广东聚华主要从事印刷与柔性显示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同时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材料、设备企业,国内显示龙头,共建我国印刷显示公共平台。截止报告期末,广东聚华累计已申请发明专利近200项,承建的“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于2017年10月31日获工信部批准运行,是显示领域第一家国家级创新中心。广东聚华已成功研制31吋的印刷OLED显示和5吋的印刷量子点(QLED)显示。
1.4 华睿光电
华睿光电主要从事具有自主IP的新型OLED关键材料的开发,聚焦蒸镀型OLED小分子材料,绿光和红光材料已向厂商送样测试。同时,配合国家在新型显示材料与技术的总体规划,华睿光电战略部署了印刷型OLED材料,目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中的“印刷OLED显示关键材料产业化示范项目”,在溶液加工绿光材料领域国内领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29 08:47:14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display.ofweek.com/2018-04/ART-8321303-12002-30226500.html华星光电2019年几条新产线投产后向1000亿冲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29 09: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TCL自己还有业务吗?其大头都是在显示屏的投资上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29 10: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Arist 发表于 2018-4-29 09:05
TCL自己还有业务吗?其大头都是在显示屏的投资上了吧

感觉最近些年,TCL最成功的投资就是华星光电了。如果他有志气,不如试试芯片代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29 12: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tbaa 发表于 2018-4-29 10:14
感觉最近些年,TCL最成功的投资就是华星光电了。如果他有志气,不如试试芯片代工?

坛子里个别人在就说了,深圳不要搞芯片生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29 16: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京东方的核心技术和元器件主要都依靠国外,一旦受到国外制裁也是跟中兴一样,华星光电可能也一样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30 00:10: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tbaa 发表于 2018-4-29 10:14
感觉最近些年,TCL最成功的投资就是华星光电了。如果他有志气,不如试试芯片代工?

应该在资本上支持深南电路升级实现芯片代工制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30 08: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Register 发表于 2018-4-30 00:10
应该在资本上支持深南电路升级实现芯片代工制造

想得太简单了,中国买不到90nm以下的光刻机,禁售给中国,除非自己研制光刻机,这个很难,至少得十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30 09:54:14 | 显示全部楼层
ajaxboy 发表于 2018-4-29 12:12
坛子里个别人在就说了,深圳不要搞芯片生产。


老馍馍总嚼来嚼去的没啥意思吧? 就这么一句话,也不知你对谁说的。但每个帖子都叨咕一遍是不是也快成祥林嫂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30 09:57:47 | 显示全部楼层
linron 发表于 2018-4-30 08:04
想得太简单了,中国买不到90nm以下的光刻机,禁售给中国,除非自己研制光刻机,这个很难,至少得十年

光刻机中国不是不能搞,但如果一个企业去搞成本不划算。客户就那么几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30 10: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linron 发表于 2018-4-30 08:04
想得太简单了,中国买不到90nm以下的光刻机,禁售给中国,除非自己研制光刻机,这个很难,至少得十年

中国买不到90nm以下的光刻机?这是哪一年的黄历啊
中芯国际现在28nm的工艺已经逐步成熟,正在向更高一代的工艺进军。当然,凭中芯国际现在28nm的工艺去生产手机和电脑的主要芯片还是没有市场竞争力的,但芯片的种类繁多,绝大多数不那么高端的芯片是不需要很高工艺的,中芯国际现在28nm的工艺已经可以满足绝大多数普通芯片的生产需要的。国内需要更多中芯国际这样的企业,进一步提高稳定性并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还要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尽量让普通芯片都在国内制造,培养出一个良好的芯片制造市场;一旦芯片生产厂家的规模达到一定的规模,就可以进一步培育光刻机等高端设备的制造了,最终要摆脱被卡脖子的命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30 10: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最大的优势是市场规模,所以还是那样,先从下游产业开始,一步步向上游发展。但是国家必须要扶持,包括市场的保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30 11: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inron 于 2018-4-30 11:44 编辑
yanwj 发表于 2018-4-30 10:16
中国买不到90nm以下的光刻机?这是哪一年的黄历啊
中芯国际现在28nm的工艺已经逐步成熟,正在向更高一代 ...


说错了,是中国买不到最新的光刻机,整体落后2~3代,大约10年,除非自己搞。

但是最大的问题是高端光刻机很难做出来,其次就是技术封锁和专利保护。感觉比搞两弹一星还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30 11: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linron 发表于 2018-4-30 11:40
说错了,是中国买不到最新的光刻机,整体落后2~3代,大约10年

落后两代没关系,反正不要指望短期内能挑战世界顶级的手机、电脑芯片制造。万事开头难,现在有28nm工艺(还在不断提高)就能满足绝大多数普通芯片生产的需要啦,关键是培育出一个完整的芯片制造的大市场,这需要更多、更高水平的中芯国际,需要国家扶持,只要这个市场培育出来,自然有机会向上游的光刻机等高端装备发展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30 11:53:58 | 显示全部楼层
yanwj 发表于 2018-4-29 16:50
据说京东方的核心技术和元器件主要都依靠国外,一旦受到国外制裁也是跟中兴一样,华星光电可能也一样吧

必然电子产业点链特点决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5-17 17:41 , Processed in 0.041904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