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CL集团2017年报分析:华星光电收入304.8亿元
2018-04-28 14:25 来源: 显示之家关注
分享
加入自媒体纠错订阅
导读: 4月27日,TCL集团发布2017年报和2018年一季报,2017年实现营收1,115.8亿元,净利润35.4亿元,其中归母净利润26.6亿元,同比增长66.3%。
4月27日,TCL集团发布2017年报和2018年一季报,2017年实现营收1,115.8亿元,净利润35.4亿元,其中归母净利润26.6亿元,同比增长66.3%。
2018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6.3亿元,净利润7.88亿元,同比增长17.2%,其中归母净利润7.31亿元,同比增长63.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21亿元,同比增长2.69倍。在取得良好业绩的同时,公司不忘回报股东,推出2017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共计分配利润13.55亿元。现金分红比例高达50%。
产品业务
1 半导体显示业务
集团通过华星光电开展半导体显示面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以及半导体显示相关业务的协同管理;华星光电子公司华显光电(0334.HK)从事中小尺寸TFT-LCD /OLED显示模组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广东聚华定位于印刷和柔性显示研发公共开放平台,开展印刷显示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华睿光电主要从事自主IP的OLED关键材料的开发。集团通过上述布局,共同构建面板产业链垂直整合驱动及下一代新型显示技术和材料驱动的半导体显示产业生态。
1.1 华星光电
报告期内,半导体显示行业景气度较高,华星光电产能提升并保持满产满销,实现销售收入304.8亿元,同比增长17.6%,实现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114.9亿元,同比增长111.1%。
华星光电的两条8.5代线—t1和t2主要生产电视用面板,报告期内,继续保持满产满销,累计投入玻璃基板338.7万片,同比增长19.9%,平均月产能达到28万片,继续保持效率和效益指标的全球行业领先。产品结构持续改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32吋电视面板产品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二,55吋UD等高规格大尺寸产品市占率保持国内第一。
第6代LTPS生产线—t3主要生产高端智能手机、移动PC、车载等中小尺寸面板,产能在报告期内稳步增长,良率提至较高水平。出货量稳步增长,一线品牌客户顺利导入,新客户开发有序推进。全面屏产品于第四季度顺利量产出货,销量占比持续提升。
第11代TFT-LCD及AMOLED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t6建设工作进展顺利,2017年11月主体厂房提前封顶,预计于2019年一季度量产,主要生产65吋、75吋等超大尺寸电视面板。
第6代LTPS-AMOLED柔性生产线—t4项目于6月份在武汉开工建设,12月主体厂房封顶,较原计划提前4个月,预计于2019年上半年产品点亮,2020年初可量产出货。
华星光电在武汉建有4.5代柔性OLED实验线,OLED器件开发、材料验证和工艺调试优化工作持续推进,柔性OLED手机屏幕已完成客户送样。
公司模组整机一体化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建设工作进展顺利,项目预计在2019年完成一期建设,达成年产各尺寸液晶面板4,000万片的生产能力。作为华星光电G11及G8.5代线配套工厂,高世代模组项目将提供高品质的液晶显示模组,进一步增强华星光电在半导体显示领域的工业能力。
1.2 华显光电
报告期内,受到部分终端客户清理库存及调整产品策略影响,华显光电实现销售收入34.6亿元,同比略下降5.8%。公司加强研发并改善产品结构,拉动产品平均售价同比增长31.5%至64.9元,毛利率同比增长2.5个百分点,实现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27.0%。
华显光电武汉LTPS-LCD模组厂,于2017年第四季度实现正式量产,产能稳步爬升。华显光电紧贴市场对全面屏产品的需求,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全面屏模组产品销售稳步增长,一线品牌客户开拓进展顺利。
1.3 广东聚华
广东聚华主要从事印刷与柔性显示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同时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材料、设备企业,国内显示龙头,共建我国印刷显示公共平台。截止报告期末,广东聚华累计已申请发明专利近200项,承建的“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于2017年10月31日获工信部批准运行,是显示领域第一家国家级创新中心。广东聚华已成功研制31吋的印刷OLED显示和5吋的印刷量子点(QLED)显示。
1.4 华睿光电
华睿光电主要从事具有自主IP的新型OLED关键材料的开发,聚焦蒸镀型OLED小分子材料,绿光和红光材料已向厂商送样测试。同时,配合国家在新型显示材料与技术的总体规划,华睿光电战略部署了印刷型OLED材料,目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中的“印刷OLED显示关键材料产业化示范项目”,在溶液加工绿光材料领域国内领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