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24929|回复: 61

[项目进度] 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2018.5.9奠基,8月21一期动工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7 20: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乌合之众 于 2018-8-21 22:55 编辑

布局未来,培育新一代智能工程领军人


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设计概念图


“我们打造的国际化智能工程学院,就是要培养最好的学生,不管是本科生、研究生,我们都要把他们培养成为智能工程领域的领军人才。”受邀出任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院长的杜如虚教授说道。

2017年12月,华南理工大学与吴贤铭基金会和美国密西根大学吴贤铭制造研究中心签署共建合作协议,以智能制造领域世界著名学者吴贤铭教授冠名学院。学院面向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以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智能医疗设备、智能器件等新兴领域为主要发展方向,将通过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社会培养新一代智能工程创新人才,全面提升学校在智能工程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华南理工大学建设国际校区的思路之一,是坚持汇聚人才资源,成就大国良师。本着这种理念,学院实施“靶向引才”,聘请国际知名的智能制造专家、加拿大工程院院士、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珠江学者杜如虚教授担任院长一职。
杜如虚教授在华南理工大学获得硕士学位。接着在美国密西根大学师从吴贤铭教授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加拿大温莎大学、美国迈阿密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具有丰富的国际教学经验。在学校的邀请下,杜如虚教授欣然全职加盟华南理工大学,牵头建设智能工程学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7 20:3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院还实施“以才引才”,经过杜如虚教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引进了世界排名第66位的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许谷院士加盟智能工程学院。杜如虚介绍,未来学院将继续从全球知名的高校引进名师学者,计划在五年内招聘60名智能工程领域的教授。

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今年开始招收研究生,2018年招收优秀硕士生、博士生20人,并滚动式上升,预计在五年后,学院研究生每年招生超过200人
学院还将在201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以40人为一个班次,预计五年后本科生每年招生规模达到100人。最终实现学院建设目标。学院将设立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装备等领域的学科方向,培养掌握新知识、具有新思维的人才,向我国未来科技、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输送领军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7 20:3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杜如虚教授表示,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将围绕“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中对智能制造的发展目标,以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及计算机工程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智能工程”新工科。

谈及智能工程学院与学校已有相关学科的区别与联系时,杜如虚教授认为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在学科定位上更具有前沿性,在培养体制方面将会进行大创新: “智能工程学院将与学校相关学院展开全方位的合作,形成抱团的整合力量,从而实现智能工程领域的新突破。”

杜如虚教授举例说到,人的智能体现在传感、思考、执行三个方面。在智能工程中,传感包括看、听、闻、摸等,这主要依靠电子工程技术实现。思考主要依靠计算机工程实现。执行依赖行动,主要依靠机械工程实现。同时,智能工程的发展还需要新材料,需要借助仿生技术提供新的设计思想及工作原理。因此也需要材料工程和生物工程。杜如虚教授将这称为“三大两小”。认为这一理念将是学院发展“智能工程”的方向。

智能工程是现今世界上最热门的领域之一,其应用涵盖“海陆空”,这也是学院发展蓝图里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7 20: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广州国际校区的其他学院一样,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的建设目标是紧扣国家和区域需求,从事国际前沿科学研究,推动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高端创新人才,助力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服务国家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学院将大力着重培养智能工程人才,为广东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及机器人产业提供人才资源支撑。此外,学院还将推动科技转化,让学生们有更多的创业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该学院是第一个正式冠以吴贤铭教授之名的大学学院。作为制造工程界举世公认的大师及权威,吴贤铭教授是世界上最早将统计理论应用于制造工程的先驱。学院以他的名字命名,不仅是为了纪念他的开创性工作,更能彰显学院的学科特色,并通过他的声誉和影响力促进学院的发展,加快推进智能工程领域高尖端人才的培养,力争对社会、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7 20: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12月学院成立之时正值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前夕,中国经济的发展为高校科研、打造国际化的学院学科奠定了基础。杜如虚教授认为,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的出现,正是“天时、地利、人和”合力产生的硕果:“和平的国内环境、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需求、经济水平的迅速发展,是谓天时;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广东省GDP的发展快速,国家近年来加大对广东省的投资,是谓地利;华南理工大学与吴贤铭基金会及密歇根大学吴贤铭制造中心展开全方位合作,共建智能工程学院,是谓人和。” 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必能实现其历史使命,在迎来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发展,占得先机,引领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7 2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许谷,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正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美国匹兹堡大学理学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科博士。作为解决有机电子器件和纳米结构领域一些关键问题的先行者,在众多顶级期刊中发表过文章(Science, Adv Mat, Phy Rev Lett, JACS 等)。曾任美国能源部和加拿大国家基金会基金甄选委员会成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7 21:22: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工很可能会超过中大,就这几年的事情,中大去深圳开设分院绝对是错误决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7 23: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dickyson 发表于 2018-6-7 21:22
华工很可能会超过中大,就这几年的事情,中大去深圳开设分院绝对是错误决策

不觉得,一起进步才是正确的
另外,中大在深圳设立校区我不认为有什么问题,别跟深圳网友一样气度那么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8 00:28: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dickyson 发表于 2018-6-7 21:22
华工很可能会超过中大,就这几年的事情,中大去深圳开设分院绝对是错误决策

没问题的 中大在珠海也有呢 哈工大在威海深圳也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8 13:40:05 | 显示全部楼层
dickyson 发表于 2018-6-7 21:22
华工很可能会超过中大,就这几年的事情,中大去深圳开设分院绝对是错误决策


300亿中大不要,其他院校要了才叫错误。
我猜想大家的出发点应该是广州也需要强工科,希望看到中大在广州也给我们一些宏伟蓝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8 14: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广州国际校区已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00余人,其中包括两院院士和欧美发达国家院士12人,长江学者、国家杰青、IEEE Fellow等全球顶尖人才20多人。
其中包括

当今国际高分子领域最为重要的学术权威和领军人物之一、美国工程院院士 程正迪,

AIE概念的提出者和引领者、中国科学院院士  唐本忠,

通讯系统、毫米波方面世界著名专家、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 Yannis,

国际无机膜领域主要奠基人之一、德国科学院院士   Jürgen Caro,

有机光电子学顶级专家、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  Donal Bradley,

著名先进制造技术专家、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杜如虚。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正教授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许谷

寒区工程、土木工程专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赖远明

大数据、云计算专家  挪威科学院院士 容淳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8 14:28: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大的总部在广州,珠海校区和深圳校区最高端最优的资源都汇集广州本部。一切最高利益归于广州本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8 15:5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丑的设计 当年大学城的设计就让人无语 丑出翔 现在国际校区还这样搞 哎  不开心 当年上课学生直接问何导为啥大学城设计的那么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8 16:39:43 | 显示全部楼层
dickyson 发表于 2018-6-7 21:22
华工很可能会超过中大,就这几年的事情,中大去深圳开设分院绝对是错误决策

中大近年来发展势头很猛,期待华工在国际校区的带动下也追上来。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8 17:26:21 | 显示全部楼层
henson186 发表于 2018-6-8 15:55
好丑的设计 当年大学城的设计就让人无语 丑出翔 现在国际校区还这样搞 哎  不开心 当年上课学生直接问何导 ...

这应该不是最终定稿的,概念指引性。
不过同意你的意见,大学城无论建筑还是整体空间布局、规划,相当不满意,说难听点有点丑,底蕴不足,现代又谈不上,像好一点的厂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30 18:40 , Processed in 0.055111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