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4384|回复: 1

[城建综合] 武汉海绵城市建设明年将走向全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18 10: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武汉市是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2015年底就启动了海绵城市建设,并在青山和四新示范区首先试点,计划三年投资162.9亿元,实施项目455个,包括居住小区、公共建筑、公园绿地和道路海绵性改造。

到2017年,青山、四新两个试点内涝防治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
到2020年,武汉20%的城区面积将被“海绵化”。
到2030年,武汉80%的城区面积将被“海绵化”。

经过三年的试点,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正在从青山、汉阳四新两个试点示范区逐步向全域推进。今年有7个中心城区和东湖高新区、武汉开发区两个功能区将按照海绵城市理念系统开展源头和涉水类项目建设。通过三年的海绵城市试点建设,青山区几乎所有的市政次干道都实施了海绵改造,雨污分流,并增设大规格的城市箱涵。如今在青山、汉阳四新随处可见的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取代了以往的硬质路面和凸起的绿地。

以青山区临江大道的海绵化改造为例,路边的下沉式绿化花坛宽达8米,道路中间还有1米宽的绿化隔离带,而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加起来才7米宽,“绿化比人和车走的道路还宽,这是以前没有的”。未来,青山江滩绿道将与东湖绿道衔接,市民和游客皆可以纵情享用武汉滨江生态美景。







(图为青山海绵化试点区域)

起初的海绵试点设计导则中,要求保证径流量、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的面积,这无疑会压缩小区内的停车位和社区居民的生活空间。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现很难落地,因此根据居民需求,大多数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时,都相应增加了停车位,为了达到透水效果,停车位的铺装选取透水材料。武汉的海绵建设没有唯指标论,而是因地制宜结合百姓需求。据市城建委统计,武汉海绵试点区域新增、改造生态停车位6000余个,新增活动场所3.3万平方米。

今年,是武汉海绵试点的收官之年,同时也是由区域试点走向全域扩面的开局之年。市城建委海绵城市和综合管廊建设办公室有关人士介绍,今年有7个中心城区和东湖高新区、武汉经开区2个功能区将按照海绵城市理念系统开展源头和涉水类项目建设,海绵改造总面积达40平方公里,主要涵盖小区、公共建筑的雨污分流,南湖、东湖、龙阳湖、沙湖等重点水系片区海绵改造,提升水体环境质量,解决片区渍水内涝问题的同时,将显著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品质。截至目前,除个别区的项目还在分解确定外,15个项目已确定,各项工作正按计划积极推进。明年,海绵建设将覆盖武汉全域。

武汉市海绵建设专业委秘书长吕锦刚认为,目前我市海绵城市总体还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在海绵理念要求下建设市政基础设施、施工过程及后期的运营维护管理等方面还需进一步研究。下一步,市城建委也将充分做好与水务、园林、规划、环保等部门的沟通对接,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将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与“四水共治”、“三旧”棚户区改造、绿地公园提升、高校雨污分流等项目同步设计、施工、验收、投用,统筹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武汉经验”将列入全国推广模式。
(资料来源:长江日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19 23:2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内涝是城市的痛点,希望能改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2 09:19 , Processed in 0.023673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