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3486|回复: 29

[项目进度] 冼村改造新规出炉: 建筑高度密度将放宽,形成改造范围内100米~300米错落有致的建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23 15: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23 15: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冼村改造实景融入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23 15: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23 15: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冼村改造新规出炉 适当放宽融资区限高
2019年03月23日08:29  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

原标题:九年磨一村 冼村新规出炉


  作为珠江新城最后一个城中村,冼村改造自2010年启动,现已进入全面“攻坚”阶段。3月22日召开的广州市规委会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上,《冼村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获得全票通过,在改造地块总建筑面积不变的情况下,适当放宽融资区限高,增加居住面积,冼村小学从原来的18个班扩大到30个班。

  新版规划的出炉,意味着这一历时9年的城中村改造不仅要“做得成”,更要“做得好”,从一个小区域的改造到融入珠江新城的品质提升。本次控规调整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天河区**等相关部门将会加快落实后续工作,争取早日完成冼村改造,既为村集体打造千年大计,更为城市建设增添活力!

  文、图/记者杜娟、王楚涵 通讯员穗规资宣

  增20处公服设施 居住人口增至2.2万

  根据规委会最新通过的规划,冼村改造范围计容总建筑面积107.7万平方米,容积率6.99,与原控规一致。回迁区计容总建筑量为6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42.5万平方米,公服2.5万平方米,商业与公寓17万平方米。融资区建筑面积45.7万平方米,均为商业或商务功能。相比原方案,总建筑面积107.7万平方米不变,复建与融资区共26.65万平方米公寓与商业商务建筑转为住宅,融资区2.93万平方米商业办公建筑转为公服与市政设施。以合法合理、公共利益不受损害、多方共赢为前提,稳步推进改造工作。

  规划进一步优化调整布局及配套设施,提高居住舒适度,调整后的冼村复建区建筑有多栋回迁住宅、集体物业、公建配套等。能够保障改造范围内合法产权面积百分百原址回迁,让村民切实地享受改造利好,确保冼村改造工作顺利推进。此外,合理规划了酒店、商铺、肉菜市场、停车位等冼村集体物业,集体经济收入将大幅提升,同时村内业态及配套丰富。从“硬件”上提高冼村集体收益,让村民享受改造红利。

  规划修改后,居住人口从原控规的1.6万人增加到2.2万人,按新增居住建筑量11%的比例配套公服设施,改造范围内配套公服设施40处,共5.43万平方米建筑量;较原更新改造方案新增20处共2.93万平方米公服设施。包括增加9班幼儿园、社区居委会、社区卫生站、肉菜市场、公共厕所、托老所等。此外,冼村小学从原来的18班扩大到30班,扩建后的小学用地从8961平方米增加到13965平方米,容积率与建设量按照相关学校建设标准执行。

  规划还增加110千伏变电站解决区域供电问题,同时增加一个垃圾压缩站。通过一体化建设、景观式设计、地下形式等,降低变电站、垃圾压缩站等市政设施对周边的影响。

  打造“冼村绿廊” 构珠江新城“绿廊环”

  为了冼村地块更好地与珠江新城的城市风貌相融合、相协调,规划适当放宽了融资区的建筑高度,形成冼村改造范围内100米~300米错落有致的建筑序列,同时释放更多的集中公共空间。未来西侧融资商务办公区立面采用简约现代的公共建筑风格,与花城广场中轴的办公楼形象互相交融;东侧居住附件区则以简洁明快的体量分割与周边相容的颜色搭配。

  据悉,冼村地块改造将积极融入天河ZY商务区整体提升行动计划,打造“冼村绿廊”,联系“花城水镜”“兴盛绿街”“猎德水岸”“中轴互通计划”四大景观提升行动计划,营造珠江新城“绿廊环”,作为近期CBD建设提升亮点之一。

  6个祠堂迁移 规划ZY绿地广场

  交通方面,本次规划在冼村范围内的西北侧与南侧新增两条非定位道路;加快地铁13、18号线换乘站冼村站,以及西北侧规划立交桥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地块内部设置地下车行环道,提升规划范围内车行效率,整合连通地下停车场,实现停车共享,总共规划8838个停车位。

  公共空间方面,采用立体的公共开敞空间建设,尽可能提升社区内绿地绿化、休闲活动、人流集散空间比例。其中,建设连通融资区的绿色屋顶空中平台,跨道路联系地铁站点、商业裙楼与半下沉广场,引导人流从地铁站走入地块内部,提升活力,带动产业,并为周边人群提供更多的绿地休闲空间。

  传承文化方面,将村内现有的6个祠堂、1个大庙以及碑刻等整体迁移至地块ZY,同时在旁边形成社区广场,承载村民祭祖、婚嫁等传统活动。

  “九年磨一村”规划亮点:

  保障生活

  建多栋回迁住宅、集体物业、公建配套等。保障改造范围内合法产权面积百分百原址回迁。

  合理规划酒店、商铺、肉菜市场、停车位等冼村集体物业,集体经济收入将大幅提升。

  居住人口从原控规的1.6万人增加到2.2万人。

  较原更新改造方案新增20处共2.93万平方米公服设施。

  完善交通

  新增西北侧与南侧两条非定位道路。

  加快地铁13、18号线换乘站冼村站,以及西北侧规划立交桥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整合连通地下停车场,实现停车共享,总共规划8838个停车位。

  大事年纪

  2010年2月,冼村三旧改造方案通过。

  2012年9月,冼村复建安置地块修详规获得批复。

  2018年市更新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冼村改造调整方案。

  最新进展

  81%的村民住宅与外单位住宅已签约。

  262栋村民房屋与143户户外单位住宅未签约,已签约村民住宅已基本拆除完毕。

  东南侧6栋100米高新建村民回迁房,其中3栋已交付使用,另外有3栋回迁房在建。

  规划思路

  优化范围包括冼村地块(23.35公顷)与冼村小学扩建地块(1.63公顷)。

  规划调整综合考虑对区域有利的方向进行,总体原则是:容积率不变,也就是总建筑面积不变的情况下,调整公建配套比例、优化空间布局,助力推进冼村改造、改善城市面貌。

(责编:陈育柱、王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23 15: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年磨一村!冼村改造新方案正式出炉
2019-03-22 20:29
  金羊网讯

记者赵燕华 通讯员穗规资宣报道:被誉为“九年磨一村”的广州冼村改造新方案终于出炉!22日召开的市规委会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上,《冼村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获得全票通过,在改造地块总建筑面积不变的情况下,适当放宽融资区限高,增加居住面积,冼村小学从原来的18班扩大到30班。新版规划的出炉,也意味着历时9年的城中村改造不仅要“做得成”,更要“做得好”,从一个小区域的改造到融入珠江新城的品质提升。



CBD里最后一个城中村

冼村位于珠江新城核心区东侧,是CBD里最后一个城中村,西北侧有地铁13号、18号线换乘站冼村站。冼村自2010年启动改造以来,由于受到拆迁安置、增加公共服务设施等因素的影响,至今尚未完成,与周边建设完善的城市风貌差异巨大。“九年磨一村”,冼村改造历程有几个重要时刻:2010年2月,冼村三旧改造方案通过;2012年9月,冼村复建安置地块修详规获得批复;2018年市更新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冼村改造调整方案。

据悉,现阶段更新改造工作有81%的村民住宅与外单位住宅已签约,尚有262栋村民房屋与143户外单位住宅未签约;已签约村民住宅已基本拆除完毕,旧村内部较为混乱;东南侧有6栋100米高新建村民回迁房,其中3栋已交付使用,另外有3栋回迁房在建。

冼村改造经过省市区**、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关心下,在过去期间各项工作都取得重大进展。现已进入全面“攻坚”阶段,将会加快落实后续工作,其中包括将冼村控规调整方案进一步完善,优化整体格局。

本次规划优化范围包括冼村地块(23.35公顷)与冼村小学扩建地块(1.63公顷)。规划调整综合考虑对区域有利的方向进行,总体原则是:容积率不变,也就是总建筑面积不变的情况下,调整公建配套比例、优化空间布局,助力推进冼村改造、改善城市面貌。



增加20处公服设施 村民合法产权面积100%回迁

根据规委会最新通过的规划,冼村改造范围计容总建筑面积107.7万平方米,容积率6.99,与原控规一致。回迁区计容总建筑量为6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42.5万平方米,公服2.5万平方米,商业与公寓17万平方米。融资区建筑面积45.7万平方米,均为商业或商务功能。相比原方案,总建筑面积107.7万平方米不变,复建与融资区共26.65万平方米公寓与商业商务建筑转为住宅,融资区2.93万平方米商业办公建筑转为公服与市政设施。以合法合理、公共利益不受损害、多方共赢为前提,稳步推进改造工作。

规划进一步优化调整布局及配套设施,提高居住舒适度,调整后的冼村复建区建筑有多栋回迁住宅、集体物业、公建配套等。能够保障改造范围内合法产权面积百分百原址回迁,让村民切实地享受改造利好,确保冼村改造工作顺利推进。此外,合理规划了酒店、商铺、肉菜市场、停车位等冼村集体物业,集体经济收入将大幅提升,同时村内业态及配套丰富。从“硬件”上提高冼村集体收益,让村民享受改造红利。

规划修改后,居住人口从原控规的1.6万人增加到2.2万人,按新增居住建筑量11%的比例配套公服设施,改造范围内配套公服设施40处,共5.43万平方米建筑量;较原更新改造方案新增20处共2.93万平方米公服设施。包括增加9班幼儿园、社区居委会、社区卫生站、肉菜市场、公共厕所、托老所等。此外,冼村小学从原来的18班扩大到30班,扩建后的小学用地从8961平方米增加到13965平方米,容积率与建设量按照相关学校建设标准执行。

规划还增加110千伏变电站解决区域供电问题,同时增加一个垃圾压缩站。通过一体化建设、景观式设计、地下形式等,降低变电站、垃圾压缩站等市政设施对周边的影响。



打造“冼村绿廊” 融入珠江新城“绿廊环”

作为珠江新城核心区的最后一个城中村,冼村改造历经9年,新版规划的出炉,意味着这一改造不仅要“做得成”,更要“做得好”。为了冼村地块更好地与珠江新城的城市风貌相融合、相协调,规划适当放宽了融资区的建筑高度,形成冼村改造范围内100米~300米错落有致的建筑序列,同时适当放宽建筑密度,释放更多的集中公共空间。未来西侧融资商务办公区立面采用简约现代的公共建筑风格,与花城广场中轴的办公楼形象互相交融;东侧居住附件区则以简洁明快的体量分割与周边相容的颜色搭配,使外观具有现代感且与周边和谐共荣。

经优化后的规划方案,一方面提升冼村村貌,另一方面在城市天际线、建筑风貌、建筑高度、公共空间格局等各方面均与珠江新城整体形象相匹配,可融入并助力城市门户地区城市风貌的进一步完善与提升。

据悉,冼村地块改造将积极融入天河ZY商务区整体提升行动计划,完善珠江新城公共空间体系,打造“冼村绿廊”,联系“花城水镜”、“兴盛绿街”、“猎德水岸”、“中轴互通计划”四大景观提升行动计划,营造珠江新城“绿廊环”,作为近期CBD建设提升亮点之一。

6个祠堂集中迁移 规划半下沉ZY绿地广场

交通方面,本次规划在冼村范围内的西北侧与南侧新增两条非定位道路,以进一步优化区域交通组织;另外,加快地铁13、18号线换乘站冼村站,以及西北侧规划立交桥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便交通通行。地块内部设置地下车行环道,进一步提升规划范围内车行效率,同时整合连通地下停车场,实现停车共享,总共规划8838个停车位。

公共空间方面,采用立体的公共开敞空间建设,在高密度、高强度开发建设下,尽可能提升社区内绿地绿化、休闲活动、人流集散空间比例,提升社区宜居品质,具体包括:立体慢行系统,高层塔楼之间的空中花园,半下沉ZY绿地广场,人文社区中心。其中,建设连通融资区的绿色屋顶空中平台,跨道路联系地铁站点、商业裙楼与半下沉广场,引导人流从地铁站走入地块内部,提升活力,带动产业,并未周边人群提供更多的绿地休闲空间。

传承文化方面,应村集体要求,将村内现有的6个祠堂、1个大庙以及碑刻等整体迁移至地块ZY,同时在旁边形成社区广场,承载村民祭祖、婚嫁等传统活动。规划祠堂集中保护区与社区广场占地面积0.8公顷,将成为CBD中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展示空间。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作者:赵燕华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3 15: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珠江新城好多住宅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3 15:36:11 | 显示全部楼层
祝福,希望十年内能完全落成吧...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邪恶企鹅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9-3-23 15:5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不超过300,不如建两栋2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3 16: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改造难度太大了,珠江新城东西侧都需要升级改造提升中轴线的整体形象。东面的冼村,员村;西面的
二沙岛以北,寺右新马路一带是个很大空缺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3 16: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冼村应该起几栋超高来补缺珠新中间段的天际线落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3 17: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抓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3 17: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矮了,那么好的位置,对面宜家私如果也做300+双塔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3 20: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可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3 22: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稳住200+ ,能够有300+ 那就太好了 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3 23:05: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先集中精力把钉子户全搞掂啊,这样拖法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开启融资项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31 15:31 , Processed in 0.064469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