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摩天圳 于 2019-10-22 13:15 编辑
原标题:新时代证券--立讯精密 3业绩再超预期,精密制造巨头加速成长【公司研究】来源:金融界
Q3业绩再超预期,精密制造巨头加速成长,维持“强烈推荐”评级公司发布三季报:2019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78.36亿元(+70.96%),归母净利润28.88亿元(+74.26%),此前公司预告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4.86-26.51亿元(+50%-+60%),远超业绩指引上限。此外,公司预计2019年归母净利润区间为39.48-42.20亿元,业绩全年展望超预期。受益于公司前瞻布局和高效的执行力,公司各项业务进入收获期,营收和净利润保持高速增长。我们认为公司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平台型“精密智造”企业,将充分受益消费电子创新、IoT设备、5G通信以及汽车电子等大趋势的发展。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9-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17(+2.41)/53.86(+1.82)/65.42(+3.9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77/1.01/1.2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8/29/24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加强公司内部管理,优化财务指标,为客户新品备货,存货大幅增加报告期内公司消费电子产品渗透率持续提升,通讯产品实现品类与客户双扩张,成长迅速,汽车电子业务继续打造和完善产品线,业务稳步发展。随着公司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规模效应和经营效率优势也在逐渐体现:前三季度公司净利率达到8%(+0.56pct),盈利能力稳定提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1.11亿元(+194.59%),ROE大幅提升至17.04%(+5pct),为客户新产品备货,公司大幅存货增长至100亿元(环比+41.81亿元)。
前瞻布局+高效执行力,坚持投资未来,公司主营业务成长无忧受益于公司管理层对于公司短、中、长期的前瞻布局以及公司高效的战略执行力,公司近几年保持了快速的成长。展望未来,5G和AI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消费电子、IoT成品以及相关零部件的发展仍值得期待;通讯技术正在从4G走向5G的变革中,小型化趋势愈加明显;汽车电子正在朝着智能驾驶、车联网等方向发展。面对诸多这样的发展趋势,公司内生外延双管齐下前瞻布局,从零部件、模块再到系统方案均已完成系统搭建和相关核心产品的布局,围绕着这些布局,公司三大主营业务有望保持高速发展。
多类人才落户实现“秒批” 深圳人才引进全面提速提效
2019-10-20 08:54 来源:深圳特区报立即评论 0 微信微博空间...
多类人才落户实现“秒批” 深圳人才引进全面提速提效
分享
评论
人工智能朗读:
记者昨日从市人力资源和社 会保 障 局获悉,截至今年8月底,我市今年已接收应届毕业生8.08万人,引进市外在职人才10.54万人,引进海外留学人员14727人,累计引进留学人员超13万人。
原标题:
多类人才落户实现“秒批” 高层次人才享一站式服务
深圳人才引进全面提速提效
深圳特区报2019年10月20日讯 今年8月,《中 共 中 央 国 务 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意见》多处提及人才工作。为建设中国特 色 社 会 主 义先行示范区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深圳全面提速提效人才引进。
记者昨日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截至今年8月底,我市今年已接收应届毕业生8.08万人,引进市外在职人才10.54万人,引进海外留学人员14727人,累计引进留学人员超13万人。
各地人才持续流入,得益于深圳不断加大人才服务力度:今年我市人才引进新系统顺利上线,在职人才引进实现个人直接申报,“秒批”业务范围扩大,人才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移动办”取得新突破。
“秒批”每年将惠及20多万人才
“在网上提交毕业生引进和落户申办材料之后,大约十几分钟就批下来了,全流程只跑了一次现场。”今年刚从北京理工大学毕业、随后入户深圳的小黄对深圳“秒批”赞不绝口。深圳于2018年6月在全国率先开展应届高校毕业生接收“秒批”改革,用最简的手续、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把服务企业和群众的事项办好。2019年2月,深圳将“秒批”拓展至在职人才、留学回国人员、博士后人才引进业务,预计每年将惠及20多万名来深就业创业人才。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以在职人才引进‘秒批’为例,该业务可减少办事人2次户籍地与深圳间跑动,减少3次向人社、发改、公安部门提交材料,精简4个人工审核环节,精减至少5项纸质申报材料,缩短10个工作日办理时间。”
人才引进业务“秒批”彻底打破了部门壁垒、改变了行政审批服务模式,实现了无边界的业务协同,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度明显提高。
在职人才引进可个人申报
“去年我朋友办理在职人才引进,要通过代理机构,交代理费。今年说可以个人办理了,我赶紧来申请,而且还是‘秒批’,省钱又省力,太便利了。”姜小姐开心地对记者说。
7月29日,我市人才引进新系统顺利上线,人才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移动办”取得新突破。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开通个人直接申报渠道,取消中间代理环节。
“在职人才可以自主选择单位申报或个人直接申报的方式办理人才引进业务,取消原个人申报方式的代理环节,实现全程零跑动、零费用,大幅缩短办事时间,降低群众办事成本。”该负责人介绍,申请人通过个人申办方式办理在职人才引进业务的,按照申请人社保缴交地由辖区人力资源部门就近办理,更为方便快捷。据初步测算,此项改革每年惠及10万人左右,大幅节约申请人办事成本,切实提高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开启人才引进服务新模式以来,截至8月29日,全市已有2.2万人通过个人申办方式完成了在职人才引进申报。”该负责人表示。
优化高层次人才服务体验
记者了解到,我市还采用业务整合集成模式,为高层次人才打造一站式服务体验。
“秉持着‘专人受理、专人转送、专人陪同’的服务理念,由市委组织部牵头,我市15个部门配合,设立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专窗。”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专窗涵盖高层次人才认定、高层次人才奖励补贴、研修津贴、任期评估、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23项业务,为高层次人才打造“只进一扇门,办理所有事”的一站式服务。截至7月31日,专窗累计接待了27.59万人次来电来访,受理了8.62万人次申请。
此外,为了进一步支持我市重点、优势企业高速发展,支持和促进高层次人才服务于深圳、扎根于深圳,我市还开通大单位申报“直通车”,打造服务延伸驻点工作站。
“针对华为、富士康等公司因距市中心较远,员工办理人才引进、社保、人才认定等事项较为不便的问题,2017年11月起,陆续设立华为工作站、富士康工作站。”该负责人介绍,截至8月22日,华为工作站接待了3979人次咨询,受理了2830人次申请;富士康工作站接待了2227人次咨询,受理了205人次申请。记者 庄瑞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