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摩天圳 于 2021-12-14 09:30 编辑
国 家发展 改 革 委:同意深圳开展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
2021-12-14 07:16
来源: 深圳特区报
分享到:
人工智能朗读: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12月14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萍 徐兴东)13日,记者从国 家 发展 改 革 委 获悉,经研究,国 家发展 改 革 委同意深圳市组织开展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
国家发 展 改 革 委表示,以 习 近 平 新 时代 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 大 和十九 届 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 习 近 平 总 书 记 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抢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 义 先行示范区、实施综合改革试点的重大机遇,按照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方向,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推动跨界引领发展、跨区域一体发展、跨领域协调发展、跨前沿技术融合发展,全面提高基础设施供给能力、质量和效率,打造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发挥先行示范作用。
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切实加强对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的组织领导,科学制定年度计划和目标,压实相关部门单位责任,适时开展实施情况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做法,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12 月 8 日,深圳港盐田港区东作业区集装箱码头工程正式开工。项目的顺利开工,标志着盐田港东作业区自动化码头建设正式启动,也标志着深圳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深晚记者了解到,该项目是盐田港集团打造全球影响力卓著的海洋经济综合服务商的重要抓手,也是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 " 双区 " 建设、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和盐田区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区核心区的重要举措。
新建 3 个 20 万吨级自动化集装箱泊位
据悉,东作业区项目包括一期工程、联络通道工程、配套工程、支持系统工程 4 个子工程,项目总投资估算约 144.9 亿元。
一期工程将新建 3 个 20 万吨级自动化集装箱泊位,岸线长 1470 米,码头前沿水深 -18.0 米,陆域总面积 120 万 m2,设计年吞吐能力为 300 万标准箱。为盐田港区统筹经营需要,项目将建设长约 2.1km 的连接东作业区与中港区跨海联络通道。一期工程及联络通道工程,由盐田港集团与和记黄埔以 50%:50% 的股比,成立盐田港东区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合资建设经营。配套工程、支持系统工程将在东作业区配备空箱堆场、口岸设施、工作船基地和海洋产业基地。
东作业区远期规划建设疏港铁路,可与深圳近距离内陆港铁路线无缝衔接,进而实现船舶、港内水平运输、堆场作业等多流程的统筹调度。
同时,东作业区将大力推进数字化码头建设,以自动化码头建设为契机,推进网络安全体系、云服务数据中心和云端容灾系统、5G 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智慧港口建设做好支撑保障;在此基础上推动 5G 通信、北斗系统、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与港口业务的深度融合,实现智慧互联、智慧决策、智慧运营、智慧口岸、智慧物流和智慧服务,将东作业区建设成为全球最佳、世界一流的智慧绿色集装箱码头。
进一步巩固深圳港全球集装箱干线港地位
港口是深圳市参与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升城市现代服务功能,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重要战略资源,是深圳扩大对外开放,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点。东作业区项目将进一步优化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的布局,增强深圳国际航运综合服务功能,增强深圳港国际竞争力,充分释放粤港澳大湾区、先行示范区 " 双区 " 效应,发挥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和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成为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平台和先锋力量。
与此同时,作为深圳港的重要港区,盐田港拥有天然深水泊位条件和超大型船舶服务能力,是全球单体吞吐量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之一,也是华南区域 20 万吨级超大型集装箱船的首选港,承担着深圳港 1/2 的集装箱吞吐量、全省 1/3 的外贸进出口量、全国对美贸易 1/4 的货物量。截至 11 月,盐田港区集装箱吞吐量 1279.72 万标准箱,同比增 5.62%。
盐田港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东作业区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盐田港区未来多艘超大型船舶同时靠泊的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也将进一步扩大盐田港区集装箱码头的经营规模,满足珠江三角洲地区乃至华南地区不断增长的集装箱吞吐量需求,进一步提升航线密度,增强现代航运业综合服务能力,巩固盐田港华南地区主枢纽港和深圳港全球集装箱干线港地位。
深圳晚报记者 谢启宗
【来源:深圳晚报】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