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4-3 20:4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房企最能赚钱
http://wb.sznews.com/html/2013-04/03/content_2430143.htm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和中国指数研究院三家单位共同主办的“2013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成果发布会暨第十届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家峰会”日前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并发布研究报告。报告显示,百强房企的优势持续扩大,深圳房企的赚钱能力领跑全国。
“最赚钱” 房企排定座次
在2013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盈利性TOP10”排行榜中,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滨江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卓越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旭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龙光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前十强。来自深圳的中海、万科、卓越和龙光占据了其中四个席位,远远超过其他区域。
报告显示,2012年,盈利性TOP10房企盈利规模实现平稳增长,净利润均值达64.1亿元,较2011年增长26.2%,为百强房企均值的2.5倍;净资产收益率均值达到25%,高于同期百强房企5.1个百分点。
在行业盈利质量整体面临挑战的背景下,盈利性TOP房企还能取得好成绩,其经验当然值得推广,报告中提到,这些房企大多是通过强化管理、适时调查推盘策略,有效拓展了盈利空间,虽然做法各有不同,但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比如恒大就是在强化成本管控上下足了工夫,恒大在深化管理的过程中,重点控制开发报建成本和工程预决算管理,并在推行标准化设计规范的基础上,持续进行优化,从源头上控制了工程成本。而中海则是通过打造高端精品楼盘,把“精品”开发理念贯穿于项目开发的全过程,在主流城市、优质地段发展的高品质物业实现了较高的溢价水平,有效保证了盈利能力的行业领先地位。此外,万科、保利、滨江、龙光等企业则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合理定价打造高性价比项目加快销售去化,运转效率快速提升,盈利质量和盈利规模实现了同步增长。
土地储备可供三年开发
土地资源是房企的可持续发展动力,所以各大房企的拿地策略决定了自身的发展速度。《2013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报告》显示,自2003年以来,百强企业的土地储备规模保持了稳定增长,截止到2012年底其均值已达1083.7万平方米。2010年调控以来,百强企业为了维持合理的存货结构,土地储备规模一直稳定在1000万平方米左右,基本能够满足其未来三年左右的开发需求。同时,百强企业土地资源的分布结构也更趋均衡。
在过去的一年,多数百强房企在拿地策略上,仍然是根据销售的规模决定拿地的规模,保证土地储备的平稳。它们在上半年谨慎拿地,下半年则加快拿地节奏,有效补充优质土地资源。数据显示,2012年百强房企全年新开工面积均值为257.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了0.7%,但仍明显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品牌房企在2012年行业调整的大背景下,顺势而为、积极调整发展策略,或借助城市扩展与升级的机遇,进一步优化市场布局;或在“十二五”转型升级战略的带动下,率先开展业务转型,逐步完善产品体系;或顺应行业调整步伐,聚焦主流市场需求,积极调整旗下产品结构,推动业绩稳步增长,实现了更快的发展。
同时,在新型城镇化发展机遇下,优秀的房地产企业一方面开始考虑依据城镇化需求调整自身的开发模式、业务和产品线;另一方面则重点抓住了城市结构与资源均衡配置带来的提升空间,持续优化市场布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