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4223|回复: 28

洛阳对世界的影响-----日本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11 13: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舞步 于 2013-6-15 00:13 编辑

京都公交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1 13: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京都

由於受到中國的影響,中國的洛陽和長安在歷史上多次成為中國王朝的都城,最初平安京在仿照中國城市建設時,分為東西兩部分時,西側的右京仿自長安,因此稱為「長安」,東側的左京仿自洛陽,故稱為「洛陽」。然而,右京的「長安」地區由於多為沼澤地未能順利開發,最後實際的市區只有左京的「洛陽」。所以京都也被稱為「洛陽」,城市內各地區至今仍留有洛中、洛西、洛南、洛北等稱呼,而前往京都則被稱為「上京」或「上洛」。


-----------------------------


世界文化遗产

中文名称: 古京都遗址
英文名称: Historic Monuments of Ancient Kyotorea(Kyoto, Uji,and Otsu Cities
国家: 日本
所属洲: 亚洲
编号: 313-005


1994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N(Ⅱ)(Ⅳ)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古京都仿效古代中国首都形式,建于公元794年,从建立起直到19世纪中叶一直是日本的帝国首都。作为日本文化中心,它具有一千年的历史。它跨越了日本木式建筑、精致的宗教建筑和日本花园艺术的发展时期,同时还影响了世界园艺艺术的发展。

古京都遗址位于前首都平安京区域,建造于公元794年(平安时代开始),从那时起到江户时代(1600-1868)一直作为首都,同时在这里也造就、培养和保留了日本许多杰出的文化。与这一地区的其它历史建筑一起,17座建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单,并被确认为重要的历史和文化宝藏、作为日本典型的文化遗产而得到保护。许多已经被确认为国家历史建筑和特别保护的花园,被列入了文化保护法范畴。另外,优美的周围环境也得到特殊的保护。
这座千年古都的最初设计是模仿中国隋唐时代的长安和洛阳,整个建筑群呈长方形排列,以贯通南北的朱雀路为轴,分为东西二京,东京仿照洛阳,西京模仿长安城,中间为皇宫。宫城之外为皇城,皇城之外为都城。城内街道呈棋盘形,东西、南北纵横有秩,布局整齐划一,明确划分皇宫、官府、居民区和商业区。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1 13: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京都 寻找日本的另一面

“春,曙为最,夏则夜,秋则黄昏,冬则晨朝。”这是日本古典名著——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冒首之章节,说明了自古以来日本人就相当重视季节的美感。而京都,则是“和”风之美的精华之最,一年四季,京都始终以自己的纯真面目示人。

从东京乘坐东海道新干线西行约两个半小时,我们便到达了这座最有传统味道的城市——京都。

京都旧称平安京,从平安时代的桓武天皇于公元794年定都京都,到1869年明治天皇迁都江户(即现在的东京),京都为日本历史上唯一一个千年古都。精巧细致的京都人文与景观,一直是日本文化的象征。

历经沧桑,京都保存下来了大多数的历史名胜,这也是京都人一直以来引为自豪的所在。即使是在残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京都也因为它那沉甸甸的历史而得以受到庇护。据说,当时美军计划向日本本土投掷原子弹时,曾经选择了四个城市作为候选,京都排在第一位,可是当时美国的陆军部长亨利·史汀生认为京都是一个千年古都,历史遗迹应该保存,京都才得以逃脱了被轰炸的厄运。

日本城市中,京都受到中国历史与民俗影响最深远。京都的城市建设模仿中国古时的洛阳和长安,即使是在现在,“来京都”也被日本人称作是“入洛”,京都的东南西北中五个部分,也被习惯称为“洛东”、“洛南”、“洛西”、“洛北”和“洛中”。在京都,许多寺庙、街名,甚至是店铺的名称,都使用汉字,有的甚至连日本人都念不出的难读字眼,在我们看来,反而很容易了解字义,即使不会念,写起来也会很顺手。(东方网 作者:李黎)

----------------------------

京都游记 ——与趣友共享日本文化


罗福应

  到日本,玩东京,观赏现代大都市的繁华,感受现代大都市的文明,那是第一需要。满足了第一需要,可别忘了去京都,那里不仅有过“千年古都”的历史辉煌,有着浓浓的唐文化情结,而且它还可以告诉你,东京所以成为今天的东京,日本所以成为今天的日本的原因。

  京都市,东、西、北三面是山,中间是鸭川和桂川两大河流,鸭川偏东,自北向南流,桂川是自西北向东南的流向,鸭桂两川在中南部合流,称桂川。桂川向东南流去,经京都盆地,入大阪,称新淀川,流入大阪湾。

  鸭川的上游,是由东北来的高野川和由西北来的贺茂川在下鸭神社之南合流而成。

  京都城建在鸭桂两川之间,中心靠近鸭川。街道都是方方正正的东西向和南北向,整座城坐北向南,北有北山靠,左有东山护,右有西山卫,面向京都盆地,向大阪,向大阪湾,向太平洋远眺,它与世界沟通,把自己的一切与世界相连。

  整座城以鸭川为轴,自北向南划分为东西向的一条街,二条街,简称一条、二条,共有十条,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二条城就建在二条上,火车站就建在八条口。

  我面前的一张京都地图,对京都周边标有洛东洛西,洛南洛北,而《一千二百年的美术历史散策观赏·京都篇》这本书,把京都分为洛中、洛东、洛西、洛南、洛北五个部分。这一下子使我把京都和我们中国的洛阳联系起来。我们的洛阳有洛河,因城在洛河北面而叫洛阳。京都没有哪条河叫洛川,更没有叫洛河洛江的(因为日本所有河流都叫川),所以,京都称洛,便是京都是仿洛阳建成的明证了。而二条城中那二丸御殿的正门就叫唐门。此门庄重威仪,雕刻豪华绚丽,造型灵动飞扬,取名为唐门,可见当时盛唐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由此我也联想到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的一个比喻:“日本民族未与中国文化接触以前是一锅豆浆,中国文化就像碱水一样,日本民族和中国文化一接触就成了豆腐。”我们游大德寺,从一休住过的珍珠庵出来,遇到一位和尚,他老远见我们,便满面笑容地向我们走来,打招呼,确知我们是中国人后,很诚恳地说,我们中国给他们的帮助很大,但后来他们又打我们了,伤害我们了,很对不起,随即向我们深深地鞠着躬说:“向你们道歉!”

  他先是感谢,后是道歉,是合乎历史事实的。1869年之前,一直是日本首都的京都,全仿中国的洛阳建成,而且其中的二条城,今天成了世界文化遗产,这个帮助不能说不大。今天的京都,是日本文化艺术的摇篮,是佛教中心,有1631座佛寺和267座神社,几乎全是中国式的,其中有16个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个帮助也不能说不大。看那满街的标牌,看手中的地图,随便翻阅报刊,那日文有一半是汉字,另一半叫假名。假名就是借名,那51个借名又都是从汉字中的某个偏旁或某字的略体变形而成。可以说今天的日文,全都是借汉字造成,这个帮助之大,怎么说都不过分。这些帮助,普通的和尚都这样铭记在心,而且时刻不忘帮助之恩,是让人感动的,因此在他向我们鞠躬道歉之后,我们也都立即欣喜地笑着说:“现在中日友好了,大家友好,向前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1 13: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1 13: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洛阳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1 13: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洛好像是京都的公交标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1 13: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洛阳综合高等学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1 13: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洛阳好霸气啊,不愧为神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1 15: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的日本全盘模仿大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1 18: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中日联合,亚洲将会崛起!可惜日本人不回改,也没办法!希望建立真正的东亚联合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1 20:28: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俄应联合抗衡美日,虽然这种可能性很小。算了还是和平点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1 20:3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妖哥1109619348


    中俄已经签署军事协议了 习刚上台就去俄罗斯找普京谈了 所以之后钓鱼岛声音越来越小 美国也没什么新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1 22: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舞步


    还真没咋关注,就像美日安保条约那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1 22: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京都 洛阳 西安打得不可开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00: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妖哥1109619348


    应该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1 15:59 , Processed in 0.044464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