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8156|回复: 39

[坛友互动] 天津专家一行赴河北省学习调研----信息量较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27 15: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022net.com/2014/4-27/436025372532934.html

为落实习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讲话精神,日前,天津市环渤海经济研究会、天津社科院组织本市专家一行17人,赴河北省进行学习调研,就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认真听取河北省有关部门的意见,并与河北省宏观经济研究所联合举办座谈会。调研活动和座谈会得到河北省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所的大力支持。

    天津市社科联原党组书记李家祥;环渤海经济研究会副理事长刘东涛;天津社科院副院长王立国;环渤海经济研究会、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王明浩;南开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徐虹;天津社科院战略研究所所长陈月生、现代企业研究所所长孙明华。河北省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高智、王丽萍,特聘顾问宋树恩研究员以及省政府研究室陈万欣处长,省发改委综合处处长段占东,省发改委沿海办规划处处长王海宁等参加调研和会议。大家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座谈和交流,双方互动频繁、发言踊跃,为实现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出谋划策。河北省参会代表发言就河北省对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的认识、 河北省落实协同发展精神的初步情况及设想等问题发表观点看法,共同探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矛盾与问题,并对推动津冀协同发展提出期待与建议。

    关于河北省对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的认识

    1、“外科手术”,力度空前。河北代表认为,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亲自主持会议从国家战略高度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这在新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其重大战略的深层含义是:到21世纪中叶将京津冀地区打造为面向世界的一大经济体,这是我国实现百年目标的重要拐点,同时也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一种考验。但是,现实中受某些因素的制约实质性的推进不是很快。虽然有一些项目上的推进,但总体来说任重而道远。

    2、改变思维,统筹规划。习总书记指出京津冀不能仅仅站在各自的角度去考虑,应破除一亩三分地的固有思维模式,以更宽广的视角来进行统筹规划。京津冀三方时而劲儿往一处使时而各说各话的情况严重限制了区域的发展,河北长期存在产能过剩、压减任务过重,经济下行压力很大以及就业、税收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都亟待解决,河北的转型升级要和京津冀经济圈的发展统筹考虑。

    3、抓住矛盾,各个击破。京津冀区域合作的难题,首先是顶层设计方面没有理顺关系,其次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在体制机制方面有所突破,而不能仅仅局限于项目合作。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事关产业功能布局的财税体制能否突破;2、涉及人口流动的制度安排是否健全;3、中央的协调机制是否到位以及区域内资源配置是否合理。

    关于河北省落实协同发展精神的初步情况及设想

    1、 河北省落实推进协同发展精神的初步情况

    在集中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后,河北已经开展了许多实质性的工作:首先,规划城镇建设体系,如现已公布的河北省《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若干意见》就依照总书记的要求,着眼于京津冀区域的协同发展,优化城镇部门空间结构,构建世界级的城市群。其次,集中力量治理大气污染。以京津冀合作为契机,来推动整个环境的共建共享。治理超采地下水,修复山区和河流。再者,河北现在着眼于承接天津的产业转移。省内谋划了6大类40个承接平台,重点园区,同时完善配套体制运营机制和基础设施条件。最后,河北在努力推进区域交通的一体化,已与北京对接了几条路,与天津的津保客专明年即将竣工,石家庄到天津的城际也在谋划,石家庄到天津的高速正在兴建。

    2、河北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些设想

    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于京津两地,中央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来,河北省表现出较大的积极性,并总结出了一套较为详尽的规划和设想,包括打造“一核双城三副四轴五区”的构想即以北京为中心,努力体现天津和河北的诉求,以北京通州、保定、廊坊为三个副中心;四个轴就是在原有京津塘、京保石、京唐秦三个发展轴基础上加上一个沿海发展轴。五区为东部滨海发展区、南部是功能拓展区、中部是功能优化区和西部太行山脉资源文化功能区之外,加上西北的生态建设区。并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情况提出了三种解决方案。此外,在未来京津冀三地可以实现同城互联,取消区号的限制,并通过统一月票、一卡通等方式提升交通的便利度。河北省也以在环首都经济圈建立新材料基地,承接北京的高新技术产业。

    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矛盾及问题的探讨

    1、城市问题。病症集中表现在区域内局部地区负载量过大,城市功能布局不合理,由于行政区划的割裂不能保证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发展,现有的行政区划导致财税体制无法统一。对此,河北方面建议三地需重估首都发展功能,调整城市布局规划。并在京津冀三地采用存量不变,增量分成的财税体制,即各地在保留存量收益的同时,增量部分按照一定比例分成。天津虽然不像北京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势,但依然有重蹈北京覆辙的趋势。建议天津的老城区不宜做大,要发展塘沽、汉沽等周边地区,直接淘汰高污染产业。

    2、生态问题。京津冀地区国土利用结构不合理导致水土流失与河流淤积严重;绿地规划严重不足导致土地沙化与沙尘暴问题突出;城市化加速导致水资源短缺和地表水污染。以上问题不是京津冀任何一方可以独立解决的。应以全局的视角重新规划国土利用结构,退出部分耕地在京津之间建立绿地和湿地生态屏障,回复湿地,优化结构,建设生态美丽家园。

    3、能源问题。河北省是太阳能生产大省,全国将近一半的太阳能生产能力集中在河北省。但是太阳能发电对能源总消耗的贡献最多也就2%,想要依赖其替代传通能源并不现实,可以考虑在发展清洁能源的基础上,采用西引东建的办法,即把电厂迁到晋陕蒙边界地区进行输电,并在渤海湾开拓沙岛建设电厂。

    4、交通问题。在区域空间重大调整和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京津冀区域交通体系尚存在城际快速轨道网与国家高速铁路网大部分线路走向重合、缺乏区域性的综合交通枢纽等诸多问题,整个京津冀地区的交通体系亟待进行结构性地变革,其中以北京、天津为中心构筑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应是调整和优化的关键环节。

    关于推动津冀协同发展的期待与建议

    1、合作申报自贸区项目。河北省已经以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为载体,向国务院提出了自贸区项目申请。河北省有关方面提出希望能将津冀自贸区项目捆绑在一起联合向国务院申报。通过联合申报,天津北京形成新的创新亮点,可以获得国家重视,实现双赢。此外,曹妃甸自贸区主要着眼于依托首钢两头在外的生产模式探索建立钢铁、木材等六种大宗商品的进出口物资加工集散中心,在功能定位上有别于天津自贸区项目,不会产生实质竞争,可以实现互利合作。

    2、站在全球视野,加强产业协作。河北同志提出,天津应站在全球高度进行产业定位,将视野放宽至国际布局,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发展对产业带动作用较大的大数据产业;借鉴江苏上海的经验发展服务出口行业;发展国际服务行业,排除过剩产能,并设立国际服务化机构。作为沿海城市,天津要抓住区位优势,不应漫无目的的布局产业,应将经济重心放在沿海并利用好海外资源,逐步缓解京津冀整体发展的资源限制。另外,逐步探索建立统一的产业布局规划,实现产业链分工,打造在天津研发设计、销售物流,河北加工制造这样一种产业链条体系,加强天津对河北的技术研发支持,推动两地产学研结合,天津培育科技服务产业,在河北合作开发相关项目,实现双赢。

    3、错位发展,告别同质化竞争。许多同志指出,作为北方的经济中心,天津在发展总部经济中应有所作为,在北京功能疏解中,应争取更多民营企业总部、跨国公司总部的转移。要着眼于构建欧亚大陆桥最佳出海口的定位,加强津冀港口资源整合,建立统一港口群,联手构建区域大物流体系。考虑以津冀港口群专业分工为终端,实现岸线与功能规划的统一,内外贸航线布局的统一;同时,依托区域陆路网络建设,完善津冀港口群集疏运体系;在此基础上,连接天津在西部地区的无水港布局,从而打通欧亚大陆桥物流体系,力争使津冀港口群上升为欧亚桥头堡集群在东北亚与欧洲的陆路海铁中转枢纽。在此格局下,可进一步考虑联手布局临海一体化产业系统,从而把津冀港口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真正带动整个区域的协同发展。

    4、开展港口合作,发展海洋经济。天津与河北几个主要港口在地理上接近,存在一定同质化竞争。综合来看,天津港处于龙头地位。但考虑到各自港口的自然条件、腹地经济、装卸及集疏运条件、设施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完全有条件实现津冀港口资源的整合发展。发展沿海经济带是国际通行的发展规律,可以以天津滨海新区为龙头,带动唐山、秦皇岛、沧州连片海域经济协同发展,实现京津冀经济重心东移。并依托天津海洋经济实验区的国家招牌,带动河北相关海域海洋经济发展。

    5、推动轨道交通建设,实现城市互联。北京应合理建设一些分工明确的陆路综合交通枢纽以承载人口过境的需要,天津也要利用这次机会打开直接通向晋陕蒙内地的通道。此外,完善陆路交通网络规划布局,优化天津与河北相邻城市直连高速和轨道交通,打通依托河北直接进入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客运、货运陆路交通通道。增强天津的交通枢纽功能和客货运集散功能。将北京都市化的轨道交通发展起来,延伸到河北,和天津都市化的轨道交通连成一体,向河北廊坊、保定延伸,在未来形成京津保大三角都市区轨道交通系统。今年天津要加快滨石、京台、京秦高速的建设,完善环城高速及绕城公路。河北省要重点建设北京大外环高速公路,疏解首都过境交通压力。

    6、构筑生态屏障,建立补偿机制。优先考虑环境治理协同发展,从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入手,强化生态屏障合作建设,开展环境贫困带补偿和水资源保障建设。在相关部委的支持下建立市场化的水权分配体系,实现战略资源分配的市场化。共同规划和推动京津保中心区过渡带的成片森林建设和湿地建设;建立海河流域低平原湿地生态屏障,着力恢复和强化津冀两地原有大量洼、淀的湿地功能,包括河北省地区的文安洼、大王淀、白洋淀、中淀,天津地区的七里海等洼淀,建立一个大的连片湿地生态屏障,起到水资源储蓄和环境代谢的双重功能,从而保障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安全。

    (通讯员陈雯彬 刘东涛)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7 16: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看着已经实际了,应该变化不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27 16: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红字部分的小结;
一、驴肉板肠兄的“一核三轴”爆料得到验证,只不过改为了“一核四轴”。
二、京津保核心三角的构想没有改变,已经形成默认共识。
三、唐山在此次一体化中最主要的获利形式应该就是“曹妃甸自贸区”。
四、行政区划问题已经被提到桌面上来。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7 16: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震惊,只差北京点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7 16: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现在出现3个副中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7 16: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出来核心三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27 16: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出来核心三角。。。。
swan6334 发表于 2014-4-27 16:13


已经用红字标注了,仔细看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7 16: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1、河北的说法是,通州、保定、廊坊三个副中心。
2、同意仔仔的看法,这三地都处于京津保三角核心地带,三副中心说是对京津保核心区的具体细化。
3、通州是北京“副的市中心”,无可争议。
4、剩下的保定和廊坊,从排位看保定在前,当然从发展空间来看保定也在前。
5、从提到通州的情况来看,保定和廊坊,指的应该也是市区无疑。

这个报道很有价值,河北的构想和底牌,基本上已经全亮出来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7 16: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仔仔203


    那只是轨道交通系统上
其他的和以前的地位差了好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7 16: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也就那么回事,有些完全是胡说八道,石家庄到天津的高速公路开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7 16: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5、推动轨道交通建设,实现城市互联。北京应合理建设一些分工明确的陆路综合交通枢纽以承载人口过境的需要,天津也要利用这次机会打开直接通向晋陕蒙内地的通道。
——————————————
震了个惊,河北难道在天保大问题上松口了不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7 16: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仔仔203


    京津保是一把手提出的 必然会得到默认 我们比较关心的是保定或者河北最终能从中分的几杯羹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27 16: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京津保大三角都市区轨道交通系统

这句话应该不会有什么歧义吧,虽然是放在轨道交通建设这一栏来说的,但“京津保大三角都市区”这个词已经用的很直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7 16:28: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京津保只提到了轨道交通,如果中央不力推组团发展,还是把通州和廊坊部分县域重点发展,我看不出对保定益处有多大,北京功能和产业一定会就近安置,这对保定不利。而且这几个发展轴明显倾向沿海地区,现在高兴还太早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7 16: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先看看,看看就好,不下结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4 05:09 , Processed in 0.105800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