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会”明确提出积极推进泉山区”33平方公里 产城生态一体 淮海新城”建设
    政府剑指西区发展,西区又有大动作!
2015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年伊始,在刚刚过去的徐州市两会上,徐州市政府做出重大部署,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进“33平方公里 生态产城一体 淮海新城”建设,这是继雨润新城、雨润农产品物流园等重大项目落户西区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消息一出,全城瞩目,西区再次成为了全社会的焦点。
    雨润集团投资西区,带动效应明显。西区备受关注,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
2010年9月,徐州市区行政区划调整,把城西一带划归泉山区。遂即,西区大开发的战略进入实施阶段,徐州的发展开始向西区挺进。
2011年12月,雨润集团签约落地徐州西区,带来了雨润特色的农副产品产业项目,市委市政府赋予了雨润项目三大功能定位,即:徐州市最大的菜篮子民生工程、城市西部商贸中心和西大门棚户区改造的民心工程。项目先后被列为省重大项目和市“三重一大”重点工程。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计划,雨润农副产品全球采购中心将打造成为徐州地区最大的“菜篮子民生工程”,并建设成为徐州农副产品商贸物流的聚集区和示范区。
2014年8月,率先建成的雨润新城社区邻里中心开门迎客,全市人民的目光都聚集到了这里。现场参观的人都发出感叹,没想到雨润新城建设得如此之快、配套设施如此之好、场馆档次如此之高。在楼市低迷的大环境下,雨润新城9月份开盘销售,便取得了热销1500套的佳绩,可以说是开创了2014年徐州地产行业的一个奇迹。
借着雨润新城快速建设并初见成效的契机,三环西路高架、徐商公路综合改造、新淮海西路西延、泉润公园等一大批重大项目。整个泉山西部俨然成为了一片投资的热土,一大批民生工程、重大项目纷纷上马。全社会都投了关注和赞许的目光,但市、区政府没有停滞规划西区、建设西区的步伐,而是很快又在酝酿西区更宏大的规划蓝图。
2015年1月,徐州市政府提出淮海新城概念规划,并在“两会”上释放了将在泉山西部建设淮海新城的信息。这一重大战略部署,是城市多核多极发展的必要举措,将西区的发展带入一个崭新的高度及发展机遇。淮海新城,以其“生态产业之城”的核心理念,更是开创了徐州城市发展的新格局。
    市民关注淮海新城方案,记者探寻揭开神秘面纱
“两会”发布了建设淮海新城的消息后,广大市民非常关注,纷纷致电报社问询关于淮海新城的信息。带着市民的疑问,记者走访了规划局及泉山区政府等主管部门。据悉,淮海新城规划范围东至三环西路,西至规划黄河路,北至徐郑客运专线,南至玉带大道,总用地面积33平方公里,定位为“产城+生态”一体的产业新城。
从规划局了解到,市委、市政府在规划淮海新城初期,在经过多轮讨论与研判之后基本确立了淮海新城“三大功能片区”形态,并初步建立了“自然、文化、商业、商务、休闲、居住”六大功能主题。
淮海新城规划结构将以“一轴串三心”为基础原则,一轴为贯穿淮海新城南端与北端的生态绿轴,在此生态绿轴上,布局“三心”,即雨润农产品物流园及北部物流基地为主的生态商贸物流中心、以雨润新城居住区和社区商业配套为主的生态商业生活中心以及生态旅游中心,构成淮海新城三大功能版块。建成后将成为全徐州市范围内、甚至辐射周边省份的产业、生态复合新城。
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泉山区正举全区之力,全区动员,并号召广大干部群众及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共建淮海新城的美好未来。
据悉,1月31日下午2:30,将在雨润新城邻里中心举办 “淮海新城•西部发展高峰论坛”活动。届时将邀请政府领导、规划专家、企业代表来介绍、解读淮海新城的宏观规划及未来发展前景。
论坛举办地址:雨润新城邻里中心(三环西路以西,徐商公路南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