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12-22 0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级达标要求”是次优地块,指当优化要求不能满足时,必须满足选址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3公里内(接驳巴士行驶10分钟),公共服务设施在规划居住社区中心周边800米以内,且保障房用地占社区居住用地比例不高于1/2。
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昨日透露,经过筛选,满足最优要求的保障房储备地块有53宗,满足次优要求的地块有27宗,占所有储备用地总量的97.5%。
多部门开发防保障房变孤岛
为了防止保障房项目成为“孤岛”,广州在保障房用地选址标准中还特别提出了“协同实施原则”,保障房用地应与其他经营性居住用地储备相结合,同期实施。比如保障房地块可与城投集团、水投集团的土地储备结合起来,与地铁站点、道路设施打包成片,形成合力同期开发和配套,开发一片,成熟一片,避免出现设施配套滞后的现象。
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局长谈保障房新思路
广州成立投资公司专建保障房
未来五年,广州要建设19万套保障房,有专家估算,约可解决98万人的住房问题。在“十一五”期间,广州建设了8万套保障房,也就是说广州未来五年的保障房建设规模相当于过去五年的2倍多。
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局长李俊夫昨日介绍了广州下一步保障房制度创新的政策思路。他指出,广州要明确政府在保障房方面的职能定位问题,将考虑将政府职能与市场职能分开。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成立安厦投资公司,将保障房的建设和管理分开。
据了解,安厦公司类似于广州城投集团和水投集团,日前已获得市政府批准成立,将承担广州在保障房建设方面的投融资职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