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2674|回复: 13

【广州散步】 广州城隍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9 06: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广州城隍庙的历史也算悠久了,其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是明清时期岭南地区最大的城隍庙。到了清雍正年间,广州府城隍庙升格为都城隍庙,规格为省内最高。原城隍庙有仪门、中门、拜亭、大殿,拜亭左右有斋宿所,曾被评为清代“羊城八景”之一。1920年拆庙建街时,拆去拜亭前的建筑,城隍庙也只剩下大殿和拜亭。1993年老城隍庙被列为广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不对市民开放。2010年10月31日,重建后的广州城隍庙正式免费对市民开放。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06: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各地城隍庙供奉的城隍神各有不同,一般是以当地人民普遍认同的已过世的英雄或名臣为神。广州城隍庙供奉的三尊城隍神,分别是南汉高祖刘龑以及大名鼎鼎的明代清官海瑞和杨淑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06: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城隍神源于道教,因此这里也是一处道观,由道长主持。道教尊崇的城隍神皆为世间人之正直者,有“人之正直,死而为神”之说,崇尚德行,讲求孝道,对民众有一定的教化和威慑作用,特别体现在庙内一幅幅警世醒世更是直白的对联上,比如:

  是是非非地,明明白白天。

  善必所记过必所录自聪明正直以无私,民赖以安物赖以阜固感应灾祥而不爽。

  作事奸邪任尔焚香无益,居心正直见吾不拜何妨?

  做个好人,心在身安魂梦稳; 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

  阳世三间,积善作恶皆由你; 古往今来,阴曹地府放过谁?

  结什么仇,造什么孽,害什么身家性命,为饶你颠倒是非半世竟夸权在手;

  占尽了利,沽尽了名,丧尽了天理良心,且看他荣华富贵一朝终有雨淋头。

  但得回头便是岸,何须到此悟前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06: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大殿上供奉有清官海瑞,所以还引出了一段颇有争议的一段对话:广州市长万庆良和常务副市长苏泽群出席城隍庙重新开放仪式时,在观看了大殿里的壁画和三尊神像后,在海瑞像前,万市长双手合十拜了一下笑言“我们要多拜拜清官”,紧跟市长身后的副市长苏泽群也拜了一下说“保佑建设系统没有腐败分子”。上个月在微博里看到很多网友对此一段话的恶评,其实也有些言重了。不过就是几句调侃的话,又何必当真呢?但严格来讲,年轻的市长和副市长还是缺少经验特别是少了些政治敏感度,在有多家媒体报道的场合下,说话还需注意自己的身份,说“多拜拜清官”没问题,但后面的这句“保佑建设系统没有腐败分子”就欠妥当,甚至是笑话!当今社会不出腐败分子怎么能靠拜神?虽然庙里有假以城隍之口写下的一幅幅警世对联,民间也有“人在做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明”这样的醒世之句,但以市长身份在公众场合说出来这样的话来,无论如何也会为人留下笑柄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06: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间是刘龑,两边分别是海瑞和杨淑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06: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06: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重修前的城隍小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9 10:45:12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好好保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9 11: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传承实体文化的标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9 11: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城隍庙的历史也算悠久了,其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是明清时期岭南地区最大的城隍庙。到了清雍正年 ...
建筑评论家 发表于 2011-12-29 06:04



    进去过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9 19: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历史的城市就是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9 20: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类广场有一个致命弱点:太空旷而没有大树遮阴,六月天去晒到扑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30 18: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类广场有一个致命弱点:太空旷而没有大树遮阴,六月天去晒到扑街。。。
mikoyan 发表于 2011-12-29 20:46



    这种古典的标志性建筑和复建
和城市露天广场是主要服务于定期的庆典集会,是不可能种太多树的做法一样
所体现的,是更广泛人来消费的精神价值,体现的是大都市的展示性
而不是本地人的使用价值
这就是现代大都市的一个主要功能-------展示性,集体性、国际性,既服务本地人,也服务外来客(天气好的时候他们才来游览观瞻)
是不可能仅仅满足本地居民的每日每夜的所有生活便利需求的
即不可能都种树掩盖它的

同时
就像麦加踩死人了,信众还是蜂拥而去一样
对于那些城隍庙的忠实的信众来说
即使六月天很晒了,也会坚持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30 19: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uohejun 于 2011-12-30 19:31 编辑

城隍庙这个区域

即北京路为中心的区域

是展现广州城辉煌的的岭南文化、广府文化和近现代革命史迹的集中地

那些带着兴趣和目的而来的认真的游客,可游览和瞻仰的主要的古代和近现代的标志建筑是:

1,南越王宫署和御花园原址和博物馆
2,广州城隍庙
3,南越王墓博物馆
4,中山纪念堂,孙文总理纪念碑
5,康有为故居“万木草堂”
6,越秀书院街(还没有复建)
7,南明国药洲遗址
8,秦汉时期及南越国时期的造船和水闸遗址
9,番禺学宫和毛泽东农民运动讲习所
10,广东省咨议局旧址
11,国民党“一大”会址
12,广府文化博物馆
13,文明路经典样式的骑楼街
14,孙文总理文献馆
15,中山图书馆(前身是清末广雅书局藏书楼)
16,大东门旧址----旧碉楼和当铺遗址
17,黄花岗起义指挥部旧址
18,民国广州市政府旧址
19,大佛寺
20,旧南海街的民国民居建筑样式集中地
21,五仙观
22,六榕寺
23,光孝寺
25,天子码头,孙文总理登上中山舰处
26,周恩来故居
27,全国总工会会部旧址
28,北京路千年古道

等等

总体而言
在这个千年以来都没有变动过的古典城市中心
游客未必把它附近的所有古迹都游览和观瞻完
而是带着一种安宁祥和的心态
在紧张的都市生活之余,在获得闲暇的片刻,就那么静静地站在或坐在这个古典的区域,或者轻松地步行和穿插于这个区域的大家小巷
去感受这个千年未曾移动过的城市中心,所带给我们的古韵和灵气,以此激励和保佑我们,回到现实生活中后,保持健康,保持进步,保持和美安定的工作和生活,长长久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13 13:51 , Processed in 0.053988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