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2192|回复: 15

[坛友交流] 打造科技高地,济南还差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9 16:5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把打造科创中心比作一次考试,济南这个赶考学生目前的成绩有点瘸腿儿。虽然在高校、科研院所数量等基础科目上得了高分,但科技投入强度低于全省“平均分”,科技成果转化率分数低,急需补课。立志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做京沪之间科技高峰的济南,如何打通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立志于将自身打造成科技创新中心的济南,目前拥有各类高校66所,市级以上独立科研机构200余家。但科技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仅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科技成果转化率一直是短板,企业研发投入较低。

  个案点击 企业不愿借力搞研发项目遭搁浅

  先来讲个真实的故事。济南有家企业,开发了一套能源管道的线路检测技术和警报服务系统,能源传输过程中,一旦管道的任何一段出现了问题,这家公司开发的系统就会发出警报,技术人员根据报警位置就能排查出故障。这套系统开发完成了,推广也很顺利,很快有了订单。可是,好景不长,客户用上系统不久,就发现系统经常会误报,技术人员听到警报跑去维修,常常是虚惊一场。

  企业的技术人员自己钻研半天,也没研究出个所以然。通过科技部门的技术难题征集,他们被推荐到济南一家计算机信息科研机构进行技术难题咨询。经过科研机构的一番研究检验,发现企业开发的这套系统本身存在不少漏洞,需要重新调整,二次开发。

  科研机构表示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研发,但是需要企业掏一部分研发经费。这家企业的管理层经过考虑,觉得花钱太多,拒绝了这一办法,决定自己回去继续改进。可是,企业的研发力量有限,拿什么突破技术难题呢?于是,一番折腾过后,这个项目就被暂时搁浅了,企业为此承担了不少损失。

  数据调查 400多个产学研项目,济南只有20项

  记者近日走访了不少驻济科研单位,像上述企业这种情况,不少科研单位都或多或少遇到过。

  位于科院路上的山东省科学院是济南重要的科研平台之一,该院的生产力促进中心是省科学院内各科研所与企业之间的“中介”,负责将企业的技术需求和省科学院内的科研力量对接。记者日前在这里采访时了解到,省科学院去年一年有400多个与企业相结合的项目在进行,但其中绝大多数是与省内其他城市的,与济南企业的合作比例很低。

  “这400多个项目中,济南企业的项目大概只有20项。”省科学院生产力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觉得主要有几方面,一是济南地区的高校、科研院所较多,分流了一部分企业的技术需求。同时,济南的工业产业占比相对较低。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济南企业也确实存在着不注重研发投入、寻求技术合作意识较差的问题。我们发现,潍坊、济宁等城市的企业,很多带着技术难题主动找上门来寻求帮助,而济南的企业鲜有这样做的。”

  济南市科技局近日在关于科创中心建设情况通报中给出的数据,也印证了济南企业在科研投入方面的不足:“目前济南的科技研发投入(R&D)占GDP比重较低,刚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市级财政科技经费投入与国内同类城市相比尚处于中下游水平,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省会科教人才优势还没有较好地转化为创新优势。”济南市科技局局长吕建涛坦言,济南目前有各类高校66所,市级以上独立科研机构200余家,但在科技创新工作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差距。

  问题凸显 青岛7家中科院直属机构,济南没有

  “其实不仅仅是济南的企业研发投入意识不够,应该说,前些年咱们整个济南市对科研投入都不太重视。”提起济南的科研氛围和成果转化率问题,做了20多年科研工作的宋刚(化名)这样告诉记者。“举个例子,中国科学院在青岛设了7个研究所或分支机构,在济南却一个也没有。”宋刚说,前些年,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曾经打算在济南设立研发中心,前期谈得不错,但是由于济南市不愿意提供相应的资金和土地,这家研究所转而将橄榄枝抛向了青岛,与当地政府共建了兰州化物所青岛研发中心。

  “要知道,引进一个像中科院兰州化物所这样的‘中字头’研发平台,对济南的科技创新发展会大有帮助。”宋刚说,只有有了“中字头”研究所的平台,才更容易引来院士等高层次科研人才,以及科研领域的一些高端峰会,有了这些一座城市在科技界才能有话语权。这座城市中的企业寻求科研合作的意识才能更强烈。


  对于宋刚的说法,中国科学院山东综合技术转化中心的常务副主任王东升表示赞同。他告诉记者,济南目前还没有中科院直属研究所的分所。“科研院所落户对城市的影响和回报,与普通企业相比周期更长。因此也需要当地政府部门把目光放长远。”

  业内看法 城市有研发氛围企业才会重研发

  对于济南企业的科研投入较低这件事,本地企业怎么看?

  以生产豆浆机等厨房小家电闻名遐迩的九阳集团在科研创新方面称得上是济南企业的“领头羊”,成立22年来,这家企业已经拥有了2000多项专利技术。不过,众所周知,近年来九阳将“触角”伸向了长三角地区,并在杭州建了研发中心。谈及此事,九阳董事长黄淑玲对记者说,之所以做这样的安排,一个原因是长三角地区的配套企业更集中,同时,杭州也具备更多的顶级科研、设计等人才。

  “小家电行业需要从核心技术到产品外观都快速创新,我们曾经试图从杭州招聘设计师来济南工作,但是很难把人请来。济南目前确实缺乏高端科研创新氛围,还无法满足尖端设计人才对居住地的需求。这也是九阳要把部分研发机构搬到南方的原因。”黄淑玲认为,一个城市只有有高端人才、高端科研机构等科技创新要素充分聚集,营造出环境,才能留得住科研人才、留得住科技创新型企业,也才能带动这个城市中的企业重视科研。

  其实在济南,也不乏注重产研结合的企业,除了浪潮、宏济堂这样捧得国家科技大奖的“学霸型”企业外,有不少中小型企业,也通过探索科研与产业化结合,在自己的领域内闯出了一片天。总部设在山东省科学院的天力干燥股份有限公司就是这样壮大起来的,这个成立时只有50万注册资本的小企业,如今在国内1000多家同行中保持领军地位,并在新三板挂牌。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9 16:53:42 | 显示全部楼层
40多个体制内人员组团创业,第一台机器卖了十几万

  自打一出生,山东天力就和山东省科学院有着紧密的“血缘”关系。上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了干燥技术和干燥机设备的研发,到80年代进入迅速发展期。不过,当时国内干燥界学术和产业一直处于分离状态。技术成果得不到应用,市场一直被国外设备所占据。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热能室也开始了这项技术的研发。热能室当时有十多位研发人员,经过基础研发并面向社会小试、中试,他们研制出了可以应用于市场的干燥设备。1992年,他们的第一台机器“鼓泡床干燥机”拿到了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并成功卖给了山东一家化工企业,售价十多万元。

  “首台套”的成功销售,让山东省科学院的研发人员尝到了成果转化的甜头。他们一鼓作气,十多位研发人员再加上负责制造的人员,总共43人,在1994年成立了公司——赛特干燥,也就是现在的天力公司前身。

  因为有科研基因所以更懂得“借脑”

  干燥设备,简单地说就是脱水机、烘干机,生产领域的各行各业几乎都离不开它,比如食品、药品、建材、化工。干燥机的性能直接影响到这些产品质量的好坏。“干燥行业如果仅仅是简单的设备加工,那很快将被淘汰。要在这个行业立脚,研发创新必不可少。”天力干燥常务副总经理、工学博士柴本银告诉记者。各行业需要的干燥处理物料千差万别,处理好的物料首先要经过试验和物性研究,然后才能进行设备选型。为此,天力干燥建起了国内最大的干燥实验室。

  不过,仅凭自己的“脑子”做研发能力毕竟有限,流淌着科研院所血液的天力干燥,选择了在全国范围内寻找自己的科研合作伙伴。

  “在我们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中,一定是我们做主导。”柴本银说,“比如天力正在开拓的环保行业,瞄准了工业排放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我们经过了解得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在这方面的研究处于业内前沿,就跑去主动寻求合作。这项技术,他们已经研究了十几年,与他们合作将大大缩短我们的产业化进程。”

  国内干燥机行业企业不少,但小厂居多,质量参差不齐。凭着与国内外几十家科研院所、大学院校、企业集团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天力公司在技术水平方面一路领先,迅速占领了国内市场,成了行业的龙头。“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搞科研合作,各方一定要清楚自己的定位,高校做的是基础研究,科研院所要做应用转化研究,而企业更加偏向于应用。各司其职,研究项目才真的能‘顶天立地’。而在这其中,企业一定要成为主体,用企业的需求把创新链串起来。”柴本银说。

  一边是从国家到各省市政府纷纷出台利好政策,鼓励科研人员开办公司,要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的春天”,一边是“有行政职务的公职人员不得持有非上市企业股份”的一纸禁令。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如何理顺?国务院日前再次推出新政,鼓励科研人员进行技术成果转化,这次春天正式降临了吗?济南的高校、科研院所如何看?

  业内情况 有行政职务不能持股“教授合伙人”有的撤股有的辞职

  3年前,当山东省“科技16条”、济南市“科技11条”政策热气腾腾出炉的时候,身为一家驻济科研机构副所长的徐亮(化名)凭着自己对科研项目的贡献,在单位与个人合资成立的公司里拿到了8%的股份。他和核心科研人员以及部分外围科研人员持有的股份共同占到了总股本的70%,成了名副其实的“教授合伙人”。在当时,这些政策被业内理解为“科研人员创业的春天来了”。“当时那一轮政策的出台,明确了股权收益,科研人员进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更强了,科研人员在设立项目之初,就会考虑到成果转化问题。”

  然而,事情没有如想象那般一帆风顺。就在去年,徐亮辞去了研究所副所长的职务。“因为事业单位领导干部持股不符合相关规定。”徐亮无奈地说。而当年与徐亮同为公司股东的几位在体制内任领导职务的科研人员,则为了保住职务而从公司撤股。“本来觉得春天来了,谁知却好事多磨,像是一轮‘倒春寒’。”徐亮这样形容自己的感受。

  高校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济南大学科研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不违反相关部门关于“事业单位中一定级别以上的党政领导干部不能持有非上市公司股份”的规定,从2014年开始,不少原来因科研贡献持有公司股份的院系领导纷纷退股。

  院校声音 成果转化政策与相关规定“打架”


  “目前来看,各级政府部门出台的促进成果转化激励政策,与有关部门的规定有些矛盾。这让政策落地执行难度很大。”采访中,高校、科研院所、政府科技部门的相关人士均向记者证实了这一问题的存在。

  据了解,2012年,山东省政府联合人社厅、科技厅出台的“科技16条”规定,允许和鼓励在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推广机构的科技人员(包括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科技人员),在完成本单位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前提下兼职从事科技创业、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其收入归个人所有。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的山东企业,可以获得实施股权激励以及分红激励试点的相关鼓励政策。济南市出台的“科技11条”同样规定,允许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创办的科技创业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相关科研团队和个人在成果转化过程中达到约定成效的,兑现相应股份期权;以股权形式量化给予个人。

  然而,这与有行政职务的公职人员不得持有非上市企业股份的禁令有些冲突。

  “目前对于什么级别的领导不能持股,各高校尺度不太一样,有的是处级以上,有的是科级以上。但一个明显的问题是,在高校中,各业务部门领导和二级学院中的院领导都有行政职务,同时又大多是科研带头人,是科技成果的主要发明人,这么一个庞大的群体,如果都不能持股,那已经出台的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的力度就被大大削弱。”这位负责人说。

  在徐亮看来,让科技成果的主要发明人入股,其意义不仅在于缔造“科技富翁”。更大的好处是,发明人肯将资金投入自己的发明,彰显了对自己科研成果的信心,这能带动更多人参股。

  最新政策 再次明确股权奖励办法

  教授们关心的问题也正是目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其中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明确。

  新政明确,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对其持有的科技成果,可以自主决定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除涉及国家秘密、国家安全外,不需审批或者备案。其中在奖励办法上,国务院部门、单位和各地方所属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等事业单位(不含内设机构)正职领导,以及上述事业单位所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单位的正职领导,是科技成果的主要完成人或者对科技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可以按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规定获得现金奖励,原则上不得获取股权激励。其他担任领导职务的科技人员,是科技成果的主要完成人或者对科技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可以按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规定获得现金、股份或者出资比例等奖励和报酬。对担任领导职务的科技人员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实行公开公示制度,不得利用职权侵占他人科技成果转化收益。

  在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时中提出,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从最近一系列的文件可以看出,国家鼓励科技成果转化的大方向没有变。下面就看新的政策能否在落地过程中走得更顺利了。”看到新政的徐亮第一时间告诉记者。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济南今年要做这些实事

  济南要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将从哪些方面弥补之前科研投入较低、成果转化率较低的短板?记者从济南市科技局了解到,今年济南要重点实现几大突破。其中,去年由济南市人民政府、山东大学、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共同成立的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今年将开工建设,其运行机制将实现突破,并组建山东工研院基金。
  今年济南还将组织抽检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和全城科创交易平台,形成集成果转化、技术交易、金融服务于一体的科技中介服务中心。推动科技金融试点城市建设工作,重点筹建科技金融大厦,形成科技金融要素集聚的生态体系。

  济南市还将建立“中德小企业创新论坛”运行机制,建设一批海外研发机构、招商机构和孵化基地,引进一批研发总部和高端人才,打造山东省产业创新综合研发基地,实现重大关键技术研发和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区域辐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9 16:5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9 17: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些年,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曾经打算在济南设立研发中心,前期谈得不错,但是由于济南市不愿意提供相应的资金和土地,这家研究所转而将橄榄枝抛向了青岛,与当地政府共建了兰州化物所青岛研发中心。


-------这TM谁啊,脑子进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9 17: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听说过一个传闻,我也不确定真假。
传闻是这么说的,当年山科和山农在泰安同时抢地。最后山农赢了,山科就跑到济南圈地,想把主校区搬到济南,结果济南嫌地皮太稀罕,不愿意给,正好这时候青岛跟山科谈了谈,于是山科在黄岛搞了个校区,而且还是主校区……
当时我听了后反应都惊呆了。济南ZF都是帮什么人阿………………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9 18: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些年,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曾经打算在济南设立研发中心,前期谈得不错,但是由于济南市不愿意提供相应的资金和土地,这家研究所转而将橄榄枝抛向了青岛,与当地政府共建了兰州化物所青岛研发中心。


-------这TM谁啊,脑子进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9 18: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000000000000 于 2016-3-9 19:16 编辑
托斯卡纳2008 发表于 2016-3-9 17:08
前些年,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曾经打算在济南设立研发中心,前期谈得不错,但是由于济南市不愿意提 ...


拿不到回扣的项目(你懂的!)。。。~看了这几则传闻还真感觉青岛挺不错的~这也是无奈何。。。至于科技高地还差什么可能搞不明白~但吹牛13的高地绝对被我济拿下了!也是一大胜利~!值得鼓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9 18:3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海的卡夫卡 于 2016-3-9 18:37 编辑

还是那句话...别什么事都赖人家胶东帮,自己作死才会死
济南因为不愿提供地皮和资金而导致企业外迁或者留不住好项目的例子,简直太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9 19: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现在意识到这个问题,及时补救还来得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9 20:3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济南发展不如青岛在于济南官员不作为,乱作为,大部分没有一个爱济南的!

在这里真的想骂人,济南之前的那些所谓的相关领导真是群无赖,傻逼,强盗,蠢材,尸位素餐的下贱狗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9 20: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哪家报纸报道的?让那群狗官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9 21: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理性发言  在这里我想说:不是像一些脑残一样说的济南不值得让那些高端机构落户 而是人渣领导作茧自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9 21: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设科技高地,还却什么?

答案就是

缺有远见的部门领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0 09: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海的卡夫卡 发表于 2016-3-9 18:33
还是那句话...别什么事都赖人家胶东帮,自己作死才会死
济南因为不愿提供地皮和资金而导致企业外迁或者留 ...

我那时年龄很小,却有着很深的记忆的一句话,济南人懒,没大有出息!

这是大人间的对话,我生长在商埠区,在我的童年时代,我周围有太多的外地口音,天南海北都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0 09:41:24 | 显示全部楼层
OFU 发表于 2016-3-10 09:16
我那时年龄很小,却有着很深的记忆的一句话,济南人懒,没大有出息!

这是大人间的对话,我生长在商埠 ...

济南、泰安地区的人中庸保守,官僚思想严重,服务意识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9 12:57 , Processed in 0.063728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