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9-29 21:41:1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太原经济差是账面数据差,但从经济活力来讲确实越来越高,因为GDP下降的主要是第二产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而二产的民营企业制造业增加值仍保持两位数增长),第三产业占比从22年的50%多提升到现在70%多,而GDP并未出现大幅下滑,已经说明现在的民营制造业企业和第三产业几乎填补了转型的空白。
另外,GDP确实能反映一部分经济,地铁批准主要看的还是财政收入水平,在太原这个县区规模下,太原的财政收入水平其实已经相当可观,比起2022年,2024年在下滑后仍在正增长。目前新的标准还没有出来,如果仅是财政收入从300亿提升,比如到400亿,太原仍然满足条件,如果加入别的条件,比如负债率,那太原的低负债率反而更容易获批。但如果财政收入门槛真的大幅提升,那确实只能等行政区划调整才有希望获批新地铁了,但其他本就是巨无霸区划,财政收入却不理想的城市等于被彻底放弃,比如长春、哈尔滨、南宁等,不过别人地铁早就成网了,太原是被硬生生耽误的。
总结一下,太原经济活力其实在不断提升,如果上报不达标,并不是硬实力不足,获得与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与经济水平对应的行政区划规模才是破局之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