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1-13 22:32: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鸟的爸爸 发表于 2017-1-13 08:47
原始的龙穴岛(绿色区)仅1-2平方公里,经过多年的填海已经扩大到40平方公里,预计到20 20年还将增至76平方公里。
作为曾经红火一时的旅游区——龙穴岛,你20年前或许去过。但你脑海中的龙穴岛,和我们今天所讲的,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当年伶仃洋中由3个山包组成的小岛屿,经过多年的人工围垦,与北面的鸡抱沙围垦区、南面的孖沙围垦区连了起来,面积涨至40多平方公里,变成了如今广州最大的海岛。
按规划,龙穴岛还将一直“长大”,到2020年达到76平方公里,相当于它西边邻居万顷沙镇的一半大——如果万顷沙不再“长大”的。
持续的围垦
当年伶仃洋中由3个山包组成的小岛屿,经过多年的人工围垦,与北面的鸡抱沙围垦区、南面的孖沙围垦区连了起来,面积涨至40多平方公里,变成了如今广州最大的海岛。
尹瑞祥回忆,龙穴岛居民的自发围垦造田,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后,起初规模很小。
据《番禺年鉴》载,龙穴岛北部的鸡抱沙,在1979年后也出现了零星的围垦,两个生产队先后围出600亩左右的两片陆域,连在一起后,形成了鸡抱沙第一个人工岛。
1984年,专业的围垦开发公司成立,鸡抱沙和南面的孖沙先后开始了大规模的围垦工程。上世纪90年代初,这两片围垦区与中间的龙穴岛已基本相连,有水道相隔,交通靠船。等到南、北两座大桥建成,三片区域真正成为了一个整体。
如今,龙穴岛的填海造地仍在进行,但早已不用当年的土办法。看到中船基地填海时使用的先进荷兰技术,尹瑞祥连连感叹其省材省力省时间,“就地取材,砂袋里喷上砂,往水里一丢就好,再不用打石基等它下沉稳固再加高,几千亩几个月就能围出来,效率高了十几倍!不像原来,围个两三千亩,就要三五年工夫!”
传统办法进行的围垦,的确费力而漫长。鸡抱沙的大规模围垦经历了十余年,围成2.2万亩。孖沙的围垦,在东面筑堤合龙时,由于基础太淤、伶仃洋水道过往的巨轮掀起的巨浪,几乎每米堤段都发生过沉陷,还遇过塌方。
实际上,围垦工程,并不是龙穴岛周边居民的心血来潮。数百年前,珠江口居民就开始向水要地。龙穴岛周边的围垦,开始时间已经不算早。
岛上旅游业30年兴衰
在一些旧版本的广州地图上,龙穴岛区域仍有一个小红点,标出“龙穴岛旅游区”,网络上也有一些年代不详的游玩攻略,记述景区盛况。
由于客轮海路要走五六个小时,游客大多无法当天返回
港口船厂的扩张
龙穴岛现有40多平方公里的陆域,东部的一大半都用在造船厂、港口、物流园区上。为了给造船基地让出沿海地块,龙穴岛曾红火十年的旅游区也让了路,早已荒废。
填海而成的中船龙穴造船基地坐落在原龙穴岛的东侧,使用了约7.6公里的海岸线,2004年前后开始建设,2008年上半年开工造船,被称为华南最大、全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多艘大型船舶在这里出生。
据说,它的建成,让华南地区正式告别了不能建造10万吨以上级船舶的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船舶工业历史形成的“北重南轻”的传统格局。
岛南端的南沙港码头,是广州港四大港区中最新的一个。2004年、2007年,其一、二期工程先后投产,南沙港由此跻身世界十大港口之列。三期工程已于去年9月开工,位置在二期的下游,预计2015年上半年全部建成投产。
据说,新的码头工程,仍在向岛的南端海域延伸。按规划,到2020年,龙穴岛面积将达到76平方公里。
填海造地改变海域生态
半个世纪,龙穴岛借由围垦工程,迅速长大。这个过程,正发生在当时珠江口围海造地的热潮中。
1988年,为了争夺万顷沙南部一片滩涂的围垦权,当时的中山和番禺甚至起了争执,1998年后广东叫停珠江口围垦项目之后,才消停下来。
近年来,珠江口围垦步伐变慢,但一些重大项目仍可以获批围海造地,龙穴岛将继续增加的面积,就属此类情况。
2009年,广州市为龙穴岛制定了一个用海规划,提出到2020年,龙穴岛规划填海约22平方公里,总面积将由现在的40多平方公里增加至76平方公里。增加的部分,大多为临港产业用地或储备用地。
无休止的填海造地过程,对生态影响有多大?专家认为,海岸边底栖生物受到的影响最大,因为,填海施工会彻底改变海域内的底质环境。
对于填海造地,龙穴岛民早已司空见惯。“我小的时候,大家都在歌里唱,龙穴岛总有一天会填到内伶仃岛去的”,尹瑞祥笑道,“要真那样,我们去深圳就方便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