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13项制度创新成果全省复制推广
2018-02-06 08:18 来源:深圳特区报
人工智能朗读:0
原标题: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不断强化顶层创新设计和系统集成
13项制度创新成果全省复制推广
热火朝天建设中的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资料图片)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摄
深圳新闻网讯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1月15日,广东省政府印发《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复制推广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四批改革创新经验的通知》,在全省相关范围内推广实施16项新形成的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经验成果。在这16项创新成果中,13项来自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推广数量超过全部成果的八成。其中,6项成果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首创,7项成果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率先实施。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首创的6项成果包括:跨境人民币缴税服务、实施跨境电商保税备货进口小批量CCC(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产品免CCC认证特殊检测处理程序、实现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网上查验和联网核放、实施港口建设费远程申报和电子支付、建立健全船舶“事中事后”安全监管机制、开展“保税+实体新零售”式的保税展示交易。
在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率先实施的7项成果为:扩大开展内地与港澳律师事务所合伙联营试点的区域范围;对符合认定标准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可直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对达到积分评估标准的创新创业团队外籍成员和企业选聘的外籍技术人才可申请在华永久居留;对外国人以自然人或本人身份作为控股股东的公司在相关范围内直接投资,符合条件的可申请在华永久居留;对符合条件的外籍华人可直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对在广东省相关范围创业的外籍华人可凭工作许可和雇主担保函件申请办理相关居留许可;对经公安机关备案的企业邀请前来实习的境外高校外国学生可便捷办理签证手续。
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对照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集成,形成了以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事中事后监管、金融开放创新、法治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等六大板块为核心的制度创新“前海模式”。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挂牌以来,已累计推出319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全国首创或领先的131项。2016年底国务院发布的19项复制推广制度创新成果,有6项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首创。2017年商务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5项第三批复制推广的改革试点经验中,有2项起源于前海。2018年初,广东省自贸办印发新一批75个制度创新案例中,有33个源自前海蛇口自贸片区。2017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推出111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全国首创或领先的42项。片区制度创新工作取得了“总体成果领先,体系构成完整,转化效益显著”的重要成绩。
构建高标准接轨国际的投资管理体系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积极落实外商投资负面清单调整推动配套政策落地,发布国内自贸区首个对外直接投资指数,研究出台《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反垄断工作指引》。前海国税首创“跨境缴税完善多元化缴税平台”。前海地税在自贸区率先取消全部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228项税收优惠不报即享,占总数超过八成;86.5%的纳税人依托“微信办税”3.0实现“一键申报”。国地税共同推出“系统集成一体办税”,惠及辖区97%的纳税人。前海控股开展城市级基础设施BIM技术应用,荣获“2017全球基础设施创新大奖”。
推行高效集约、便利化贸易监管模式
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实施跨境电商保税备货进口小批量CCC 产品免特殊检测处理程序,支持跨境电商企业业务发展。深圳海事局积极推动“中国前海”船籍港获得交通运输部批复设立;迅隆船务所属“台山”轮成为以“中国前海”船籍港登记的第一轮;实行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网上查验和联网核放,港口建设费远程申报和电子支付,建立健全船舶“事中事后监管”安全监管机制等措施。在深圳海关、国检的支持下,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帮助企业实现“一店三态”销售模式。口岸查验部门大力推动提升跨境电商B2B出口一站式解决方案,2017年以来,前海湾保税港区跨境电商出口货值增长67%。
扎实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示范窗口建设
在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以及外汇局支持下,前海成为全国首个获得授权由分局自行审核管理辖内机构跨境转让业务的试点地区。深圳银监局简化自贸区市场准入,推动72 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落户前海。在深圳证监局支持下,CEPA框架下两家港资全牌照证券公司相继成立,全国首个私募基金信息服务平台在前海上线运行。深圳保监局支持下,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前海管理局联合主办的“中国寿险业十月前海峰会”连续2年在深圳召开。前海金控牵头发起成立前海金融同业公会。招商银行首创区块链直联跨境支付应用技术,斩获全国第一单。前海微众银行落实国内首个区块链跨机构金融应用。前海国际区块链生态圈联盟发起成立了国内首家区块链图书馆。平安银行深圳前海分行离岸业务中心正式营业,并成功上线总行离岸多中心系统。
建立以廉洁、信用为基础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
发布前海廉洁指数,对前海的廉洁状况进行科学、系统和前瞻性评价;发布《前海管理局防止利益冲突暂行规定》,在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工作与国际接轨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发布“前海蛇口自贸片区信用网”,正式在片区启动“企信惠”项目,打造移动智能信用查询平台,为广大市民整合提供企业信用大数据。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示范区建设
开展内地与港澳律师事务所合伙联营试点,共有粤港联营律师事务所7家设在前海。前海法院审结了首例适用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审理的民事案件;对涉港案件探索建立当事人和律师送达制度;创新司法行政管理机制,实施审判精品战略,发布《实施审判精品战略工作指引》,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圳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入驻前海,是深圳市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由市政府批复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积极推动知识产权生态系统建设成型。
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实施对符合认定标准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可直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等6项出入境政策措施,对于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市场化人才评价机制、便利海外高层次人才出入境、激发外籍华人回国创新创业热情、服务外籍青年学生创业等具有重要意义。前海推出“证照分离”2.0版,制定《关于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实施方案》。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综合执法局揭牌成立,通过自贸区综合执法改革,完善执法联动机制,健全信息共享机制,构建联合监管机制。作为前海规划建设落地的执行单位,前海开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创新利益共享机制开展土地整备,盘活存量土地;率先实施单元一体化开放模式,践行产城融合与紧凑集约发展理念。
制度创新进一步激发了市场创新活力,为前海开发开放注入强劲动能。2017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注册企业实现增加值2030.26亿元,同比增长43.4%;累计注册企业16.49万家,开业率达40.53%;实现税收收入344.98亿元,同比增长28.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30.83亿元,同比增长10.8%;合同及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271.65亿美元(商务部系统口径)和44.48亿美元,分别占全市的73.73%和60.09%。前海蛇口片区作为全市乃至珠三角区域最浓缩最精华的核心引擎作用不断凸显。 |
|